一种牛蒡大麦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090517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4 18: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牛蒡大麦茶及其制备方法,以牛蒡、大麦为主料,以甘草、柠檬、山楂、紫花、地丁、腊梅花、素馨花、半夏、枸杞、大枣为辅料,以红糖、抗氧化剂为添加剂。本牛蒡大麦茶及其制备方法,实现将牛蒡与大麦的相互结合,使得口味更加清香,适用人群更广,并且加入辅料使得营养更加均匀。

A burdock barley tea and its prepa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牛蒡大麦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饮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牛蒡大麦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保健茶是由各种具有保健作用的植物精制而成,这些具有保健作用的植物经过特殊的工艺处理后变成具有保健功效的保健饮品。这类保健茶既可以作为茶饮用,又对人们的身体具有保健功效,长期饮用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牛蒡含有多种矿物质和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其他营养成分,制成保健食品后口感好,方便食用,营养成分易于吸收,可消渴、利尿、通便、助消化、消肿痛,适合任何人使用,尤其适用于中老年人强身壮体,延年益寿。目前,市面上存在多种牛蒡茶饮,品种比较单一,并且由于受地域影响,其他地方不习惯单一牛蒡口味,因此需要将其与多种茶饮进行匹配,不仅使得口味更加适用人群,而且营养更加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牛蒡大麦茶及其制备方法,实现将牛蒡与大麦的相互结合,使得口味更加清香,适用人群更广,并且加入辅料使得营养更加均匀。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一种牛蒡大麦茶,以牛蒡、大麦为主料,以甘草、柠檬、山楂、紫花、地丁、腊梅花、素馨花、半夏、枸杞、大枣为辅料,以红糖、抗氧化剂为添加剂。进一步的,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牛蒡30-45份、大麦20-30份、甘草4-12份、柠檬3-8份、山楂4-10份、紫花2-4份、地丁2-6份、腊梅花1-3份、素馨花2-4份、半夏1-3份、枸杞3-8份、大枣4-9份、红糖2-5份、抗氧化剂0.05-0.1份。一种牛蒡大麦茶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无斑点、无霉变、无污染的新鲜牛蒡根,将牛蒡根和大麦用清洗机清洗干净,牛蒡根切成1.5-2mm的薄片备用;(2)将优质大麦去除杂物、淘洗、晒干后用烘箱将大麦烘焙至微焦,第一阶段的烘焙温度为120-180℃,烘焙时间15-25分钟;第二阶段的烘焙温度为180-300℃,烘焙时间10-18分钟,取出并粉碎成大麦粉备用;(3)将步骤(1)切片的牛蒡根在75-80℃下烘干,在220-270℃下用远红外线焙制,再通入水中浸泡1.5-3小时,加入步骤(2)中粉碎的大麦粉,浸泡后搅拌煎煮1-2.5小时,煎煮温度为90-98℃,重复过滤5-8遍,得到主料混合提取液;(4)将甘草、柠檬、山楂、紫花、地丁、腊梅花、素馨花、半夏、枸杞、大枣洗净并除杂后,分别置于超微粉碎机内部进行粉碎,粉碎后置于混合机内部混合均匀,按4-10倍数加入水,并在水中浸泡2-3h,浸泡后煎煮1-1.5h分钟,重复过滤5-8遍,得到辅料混合提取液;(5)将主料混合提取液与辅料混合提取液充分混合得到最终混合溶液,加入红糖、抗氧化剂,再按5-8倍数加入水,进行高温灭菌处理,最后进行罐装,得到最终的产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一种牛蒡大麦茶及其制备方法由于以牛蒡、大麦为主料,通过牛蒡与大麦相互融合,使得一些喜爱大麦茶的人对牛蒡也熟悉,避免直接饮用牛蒡茶的不习惯,另外大麦本身具有美白,调理肠胃,帮助消化的功效,因此功效上更加相辅相成,味道上也更加舒适;以甘草、柠檬、山楂、紫花、地丁、腊梅花、素馨花、半夏、枸杞、大枣为辅料,添加辅料使得各个成分的味道相互融合,并且使得功效相互促进,避免单一功效,最后以红糖、抗氧化剂为添加剂,红糖可以有效进行提甜,并且补血养气,使得老人和小孩更加适应,另外牛蒡本身中含有一些有利的微量物质很容易氧化,加入抗氧化剂使得饮茶的抗氧化性更强;并且采用此制备方法,不仅操作简单,而且使得实现将牛蒡与大麦的相互结合,使得口味更加清香,适用人群更广,并且营养更加均匀。具体实施方式本一种牛蒡大麦茶包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一种牛蒡大麦茶,以牛蒡、大麦为主料,由于不同的人群口味不同,比如南方人口味偏甜,而牛蒡本身味道比较淡,一些人尝起来会觉得味苦,因此本茶饮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牛蒡和大麦,通过牛蒡与大麦相互融合,而大麦茶的适用人群较广,使得一些喜爱大麦茶的人对牛蒡也熟悉,避免直接引用牛蒡茶的不习惯,另外大麦本身具有美白,调理肠胃,帮助消化的功效,因此功效上更加相辅相成,味道上也更加舒适。再用甘草、柠檬、山楂、紫花、地丁、腊梅花、素馨花、半夏、枸杞、大枣为辅料,添加辅料使得各个成分的味道相互融合,并且使得功效相互促进,避免单一功效,最后以红糖、抗氧化剂为添加剂,使得老人和小孩更加适应,另外牛蒡本身中含有一些有利的微量物质很容易氧化,加入抗氧化剂使得饮茶的抗氧化性更强。实施例1当进行泡制茶饮时,为使得味道和功效更好,本牛蒡大麦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进一步的,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牛蒡30份、大麦30份、甘草12份、柠檬8份、山楂10份、紫花2份、地丁2份、腊梅花1份、素馨花2份、半夏1份、枸杞8份、大枣4份、红糖2份、抗氧化剂0.05份。实施例2当进行泡制茶饮时,为使得味道和功效更好,本牛蒡大麦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牛蒡45份、大麦20份、甘草4份、柠檬3份、山楂4份、紫花4份、地丁2份、腊梅花3份、素馨花4份、半夏3份、枸杞3份、大枣9份、红糖5份、抗氧化剂0.1份。实施例3当进行泡制茶饮时,为使得味道和功效更好,本牛蒡大麦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牛蒡42份、大麦26份、甘草7份、柠檬5份、山楂6份、紫花2份、地丁4份、腊梅花2份、素馨花3份、半夏1份、枸杞5份、大枣7份、红糖4份、抗氧化剂0.06份。一种牛蒡大麦茶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无斑点、无霉变、无污染的新鲜牛蒡根,将牛蒡根和大麦用清洗机清洗干净,牛蒡根切成1.5-2mm的薄片备用;(2)将优质大麦去除杂物、淘洗、晒干后用烘箱将大麦烘焙至微焦,第一阶段的烘焙温度为120-180℃,烘焙时间15-25分钟;第二阶段的烘焙温度为180-300℃,烘焙时间10-18分钟,取出并粉碎成大麦粉备用;(3)将步骤(1)切片的牛蒡根在75-80℃下烘干,在220-270℃下用远红外线焙制,再通入水中浸泡1.5-3小时,加入步骤(2)中粉碎的大麦粉,浸泡后搅拌煎煮1-2.5小时,煎煮温度为90-98℃,重复过滤5-8遍,得到主料混合提取液;(4)将甘草、柠檬、山楂、紫花、地丁、腊梅花、素馨花、半夏、枸杞、大枣洗净并除杂后,分别置于超微粉碎机内部进行粉碎,粉碎后置于混合机内部混合均匀,按4-10倍数加入水,并在水中浸泡2-3h,浸泡后煎煮1-1.5h分钟,重复过滤5-8遍,得到辅料混合提取液;(5)将主料混合提取液与辅料混合提取液充分混合得到最终混合溶液,加入红糖、抗氧化剂,再按5-8倍数加入水,进行高温灭菌处理,最后进行罐装,得到最终的产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牛蒡大麦茶,其特征在于,以牛蒡、大麦为主料,以甘草、柠檬、山楂、紫花、地丁、腊梅花、素馨花、半夏、枸杞、大枣为辅料,以红糖、抗氧化剂为添加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牛蒡大麦茶,其特征在于,以牛蒡、大麦为主料,以甘草、柠檬、山楂、紫花、地丁、腊梅花、素馨花、半夏、枸杞、大枣为辅料,以红糖、抗氧化剂为添加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牛蒡大麦茶,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牛蒡30-45份、大麦20-30份、甘草4-12份、柠檬3-8份、山楂4-10份、紫花2-4份、地丁2-6份、腊梅花1-3份、素馨花2-4份、半夏1-3份、枸杞3-8份、大枣4-9份、红糖2-5份、抗氧化剂0.05-0.1份。


3.一种牛蒡大麦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无斑点、无霉变、无污染的新鲜牛蒡根,将牛蒡根和大麦用清洗机清洗干净,牛蒡根切成1.5-2mm的薄片备用;
(2)将优质大麦去除杂物、淘洗、晒干后用烘箱将大麦烘焙至微焦,第一阶段的烘焙温度为120-18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朋张朋丁利
申请(专利权)人:天益食品徐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