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欧杂交榛栽植以及繁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09020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4 18: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欧杂交榛栽植以及繁殖方法,包括造栽植过程中林地选择、栽植时间、品种配置和栽植技术、整形修剪、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扦插繁殖技术包括插床准备与插穗制备、扦插方法与插后管理、生根过程与生根类型数据调查统计分析以研究出不同处理对扦插生根率的影响、不同处理对插穗根系效果指数的影响。本发明专利技术首次成功地引种平欧杂种榛在安徽地区栽培,安徽地区也是目前发展平欧杂种榛最南界。根据安徽不同地区土壤类型查一下,项目组提出了栽植深度差异性,总结不同经营模式下栽植密度和品种配置模式,解决了平欧杂种榛在安徽地区硬枝扦插繁殖困难问题。

A method of planting and propagation of Hybrid Hazelnu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欧杂交榛栽植以及繁殖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种植
,特别涉及一种平欧杂交榛栽植以及繁殖方法。
技术介绍
榛子,又名山板栗、尖栗或棰子是世界四大坚果之一,并有“坚果之王”的美誉,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用途广泛,是重要的坚果和木本油料,桦木科树种。平欧杂种榛,为我国平榛与欧洲榛种间远缘杂交选育出的榛子优良品种,种植广泛,另外,平欧杂种榛属于灌木,管理方便,采收容易,果实成熟时自动从树上落下,直接人工捡或机械吸收即可,人工管理和采收成本较低。平欧杂种榛根系呈水平分布须根系较多,对于固土、护坡及减少水土流失等生态效益明显。榛子市场需求量大,并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特别是平欧杂交榛子,唯有我们中国才有,全世界独一无二,目前我国榛子种植业索然发展迅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是种植区域主要还是在我国东北地区,未能国内中部地区大范围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平欧杂种榛的种植区域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平欧杂交榛栽植以及繁殖方法,该方法经过多年培育研发,能够适应安徽淮北地区和江淮丘陵地区生长繁殖。本专利技术采用一下技术方案:一种平欧杂交榛栽植以及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1)造林地选择:选择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沙壤土为最适宜榛树生长的土壤,其次轻黏壤土也是榛树栽培较好的土壤。土层需挑选深厚、肥沃,有利于榛树的生长发育,保证土层厚度在60cm以上,土层不足60cm厚度时应进行局部改良土壤。土壤粘重、低洼易涝、盐碱度大则不宜作为平欧杂种榛树造林地。(2)栽植时间:栽植时间分为春季栽植和秋季栽植,春季栽植时间为3月-4月份,秋季栽培时间为11月-翌年1月(3)品种配置和栽植技术:平欧杂种榛属异花授粉品种,在进入11月份后,雄花会存在大量脱落现象,因此需配置授粉数,项目组筛选出2个雄花不脱落的2个品系即84-545和85-202作为授粉品系,进行配置授粉,根据安徽淮北地区和江淮丘陵地区土壤类型差异,淮北地区栽植深度应保证在8-15cm,江淮丘陵地区栽培深度赢保证5-8cm;栽植密度:一是纯林栽植,栽培密度2.5m*4.5m;二是复合栽植:2.5m*8m,栽植后定干高度60-80cm。(4)整形修剪:整体树形采用单干形,保留一个主干,干高40-60cm,在主干上选留3-4个分布均匀的主枝,主枝上选留侧枝,侧枝上着生副侧枝和结果母枝。形成矮主干,上部为自然开心形树冠;平欧杂种榛萌蘖性强,生长季节要控制萌蘖的发生,保证每年剪除萌蘖2-3次,可以采用人工或化学除蘖,采用化学除蘖时,注意喷施高度,控制在分支点以下高度。(5)肥水管理:施肥以施入有机肥最优,幼树以氮肥为主,结果树注重氮、磷、钾肥配合施入。结果期,在秋季果实采收后施入,以施有机肥为主,株施有机肥5-10kg;4月上旬、6月中旬各追肥1次,每次株施尿素0.1kg、磷酸二铵0.05kg、硫酸钾0.1kg。旱期灌溉,涝期及时排水。(6)病虫害防治:安徽地区平欧杂种榛主要虫害有食叶害虫金龟子和蛀干害虫星天牛,未发现明显病害;采用树冠喷90%敌百虫800倍液、80%敌敌畏1000倍液或25%西维因200倍液可有效杀死金龟子成虫,采用人工捕捉和绿色威雷400倍液对星天牛进行防治。(7)实验设计:采用L9(34)正交设计,9组处理随机区组排列(表1),每区组每处理50根插穗,重复3次,不考虑交互作用,管理一致。表1正交试验设计(8)插床准备与插穗制备:床宽80-100cm,床高15-20cm,长度依地形条件而定,既能保持湿润又能排水的地段最佳,用1000倍50%多菌灵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将选取的插穗剪成12cm左右长,保留2-3个芽,上切口平剪,距离芽1cm,下切口在芽背面下1cm处斜剪,每50支一捆,先用0.5%KMnO4溶液进行浸泡消毒,时间为2min,然后用清水清洗掉消毒液,插入生根剂中处理,处理方法为激素质量分数为50*10-6浸泡12h、激素质量分数200*10-6浸泡6h、激素质量分数1000*10-6浸泡5s。(9)扦插方法与插后管理:插前对插床浇透水,覆盖一层白色地膜,用以遏制杂草生长,扦插深度以插穗长度1/2为宜,切勿过深,以利于通气,扦插株行距设定为15cm*20cm,扦插后要立即浇透水1次,覆盖拱棚塑料薄膜。第2年3月中下旬后,当拱棚内温度达到35℃时,需打开苗床两头通风散热,并覆盖70%遮阳网。扦插后,根据插壤墒情,补水同时喷洒多菌灵,防治霉烂,以及清除腐烂的插穗,待幼根形成后喷施1-2次营养液。(10)数据调查及统计分析:统计不定根长度、生根数量、生根率指标,不定根的指标调查是指不定根的粗度大于0.2cm,不定根数量和长度是指每个处理的单株不定根数量和长度,数值为各类的算术平均值,用根系效果指数综合评价插穗生根能力。统计分析前,对生根率进行arcsinx1/2反正弦函数转换、根系数量进行(X+1)1/2转换。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TukeyHSD)。根系指数及根系效果指数表达如下:根系指数=(平均根长+3*平均根数)/4;根系效果指数=(根系指数*生根率)/100.(11)生根过程与生根类型:3月上旬,插穗生成白色愈伤组织,4月下旬调查中发现生成的愈伤组织白色渐黄色但未生根,5月下旬发现插穗皮部与愈伤组织处生成不定根,数量多为2-3根,根系细嫩,呈白色,7-9月是插穗根系快速生长期。1年后观测插穗的生根率、生根量、根长等指标,其结果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在9组处理中,已处理5生根率最高,达79.33%,处理7生根率最低仅为6%。通过对每株插穗生根部位调查统计后,发现插穗皮部生根数量占85%以上,且不定根上须根发达,愈伤组织上的生根比例为15%以下。由此可以认为,平欧杂种榛硬枝扦插是以皮部生根为主,兼有部分愈伤组织生根的生根类型。表2不同处理平欧杂种榛生根情况(12)不同处理对检查生根率影响:方差分析表明,激素质量分数因素对平欧杂种榛的生根率影响达到显著水平,激素种类和插穗类型对生根率影响不显著。进一步对各因素不同水平进行多重比较表明(表3),激素种类ABT1、IBA和ABT3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在三种不同的激素质量分数,200*10-6(6h)与50*10-6(12h)和1000*10-6(5s)差异显著,50*10-6(12h)和1000*10-6(5s)差异不显著,说明过低和过高质量分数影响扦插生根率,用200*10-6(6h)质量分数处理插穗是提高硬枝扦插生根率的有效措施之一。插穗类型中,当年生和萌蘖不同部位插穗无明显差异,说明本次实验所采用的的不同插穗类型对硬枝扦插生根率影响差异不显著。表3不同处理对平欧杂种榛生根率多重比较注:表中同一列不同字母间表示差异显著,其中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大写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下同。(13)不同处理对插穗根系效果指数的影响:根系效果指数是用来评价扦插繁殖能力的一个综合指标,方差分析表明,激素质量分数对根系效果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欧杂交榛栽植以及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造林地选择,所述造林地选择应选择排水良好的沙壤土;/n(2)栽植时间,所述栽植时间应为春季栽植或秋季栽植,春季栽植时间为3月-4月份,秋季栽培时间为11月-翌年1月;/n(3)品种配置和栽植技术,所述品种配置和栽植技术应配置84-545和85-202两个品系作为授粉品系,在淮北地区栽植深度应保证在8-15cm,在江淮丘陵地区栽培深度赢保证5-8cm;纯林栽植栽培密度为2.5m*4.5m;复合栽植栽培密度为2.5m*8m,栽植后定干高度60-80cm;/n(4)整形修剪,所述整形修剪应为整体树形采用单干形,保留一个主干,干高40-60cm;/n(5)肥水管理,所述肥水管理应为施肥以施入有机肥,旱期灌溉,涝期及时排水;/n(6)病虫害防治,所述病虫害防治应为安徽地区平欧杂种榛虫害有食叶害虫金龟子和蛀干害虫星天牛,未发现病害,所述食叶害虫金龟子应采用树冠喷90%敌百虫800倍液、80%敌敌畏1000倍液或25%西维因200倍液进行防治,所述蛀干害虫星天牛应采用人工捕捉和绿色威雷400倍液对星天牛进行防治;/n(7)插床准备与插穗制备,所述插床准备与插穗制备应为:插床床宽80-100cm,床高15-20cm,长度依地形条件而定,选取既能保持湿润又能排水的地段,用多菌灵溶液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对插床浇透水;插穗剪成12cm左右长,保留2-3个芽,上切口平剪,距离芽0.8-1.2cm,下切口在芽背面下1cm处斜剪,每50支一捆,先用0.5%KMn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欧杂交榛栽植以及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造林地选择,所述造林地选择应选择排水良好的沙壤土;
(2)栽植时间,所述栽植时间应为春季栽植或秋季栽植,春季栽植时间为3月-4月份,秋季栽培时间为11月-翌年1月;
(3)品种配置和栽植技术,所述品种配置和栽植技术应配置84-545和85-202两个品系作为授粉品系,在淮北地区栽植深度应保证在8-15cm,在江淮丘陵地区栽培深度赢保证5-8cm;纯林栽植栽培密度为2.5m*4.5m;复合栽植栽培密度为2.5m*8m,栽植后定干高度60-80cm;
(4)整形修剪,所述整形修剪应为整体树形采用单干形,保留一个主干,干高40-60cm;
(5)肥水管理,所述肥水管理应为施肥以施入有机肥,旱期灌溉,涝期及时排水;
(6)病虫害防治,所述病虫害防治应为安徽地区平欧杂种榛虫害有食叶害虫金龟子和蛀干害虫星天牛,未发现病害,所述食叶害虫金龟子应采用树冠喷90%敌百虫800倍液、80%敌敌畏1000倍液或25%西维因200倍液进行防治,所述蛀干害虫星天牛应采用人工捕捉和绿色威雷400倍液对星天牛进行防治;
(7)插床准备与插穗制备,所述插床准备与插穗制备应为:插床床宽80-100cm,床高15-20cm,长度依地形条件而定,选取既能保持湿润又能排水的地段,用多菌灵溶液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对插床浇透水;插穗剪成12cm左右长,保留2-3个芽,上切口平剪,距离芽0.8-1.2cm,下切口在芽背面下1cm处斜剪,每50支一捆,先用0.5%KMnO4溶液进行浸泡消毒,时间为2min,然后用清水清洗掉消毒液,插入生根剂中浸泡6h;
(8)扦插方法与插后管理,所述扦插方法与插后管理应为:插前对插床浇透水,并覆盖一层白色地膜,用以遏制杂草生长,扦插时深度以插穗长度的1/2为宜,切勿超过插穗长度的2/5,以利于通气,扦插株行距设定为15cm*20cm,扦插后要立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开霞万汉如
申请(专利权)人:六安市绿农林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