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伺服电机外壳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8779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1 0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机外壳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伺服电机外壳结构,其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外周壁等间隔环设有多个梯形散热片以及多个弧形散热片,每相邻两个梯形散热片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弧形散热片,所述梯形散热片的两侧均设置有散热凹槽,所述梯形散热片内横向贯穿设置有第一散热通道,两个散热凹槽通过第一散热通道连通;所述弧形散热片横向贯穿设置有多个弧形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新颖,所述机壳的外周壁设置有梯形散热片和弧形散热片增大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果,并且通过第一散热通道将两个散热凹槽连通,进而实现气体流动带动散热,提高散热效果;另外,弧形散热片上的弧形通道同时也实现气体流动带动散热,提高散热效果。

A kind of servo motor shell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伺服电机外壳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外壳结构
,尤其是指一种伺服电机外壳结构。
技术介绍
伺服电机可使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准确,可以将电压信号转化为转矩和转速以驱动控制对象。伺服电机转子转速受输入信号控制,并能快速反应,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用作执行元件,且具有机电时间常数小、线性度高、始动电压等特性,可把所收到的电信号转换成电动机轴上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输出。随着社会自动化技术的不断进步,伺服电机的应用将不断普及,但目前伺服电机的外壳结构单一,通过外壳进行散热或者通过外壳的外周壁设置有伸出的散热片进行散热,虽然散热片可以提高散热效果,但是伺服电机在持续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较大,传统的散热片没有提供足够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伺服电机外壳结构,结构新颖,设计巧妙,增大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果,进一步在梯形散热片上设置有散热凹槽提高散热面积,并且通过第一散热通道将两个散热凹槽连通,实现气体流动带动散热,提高散热效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伺服电机外壳结构,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外周壁等间隔环设有多个梯形散热片以及多个弧形散热片,每相邻两个梯形散热片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弧形散热片,所述梯形散热片的两侧均设置有散热凹槽,所述梯形散热片内横向贯穿设置有第一散热通道,两个散热凹槽通过第一散热通道连通;所述弧形散热片横向贯穿设置有多个弧形通道。其中,所述梯形散热片内沿着机壳的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散热通道,所述第二散热通道贯穿所述梯形散热片且与所述第一散热通道连通。其中,所述机壳等间隔环设有多个第三散热通道,第三散热通道与第二散热通道对应设置且与所述第二散热通道连通。其中,所述梯形散热片与所述机壳一体成型。其中,所述弧形散热片与所述机壳一体成型。其中,所述机壳的内壁设置有减震体。其中,所述减震体为塑胶垫。其中,所述机壳的后端设置有后端盖,所述后端盖一排式等间隔设置有多个隔热板,远离机壳的隔热板上安装有编码器。其中,所述隔热板的数量设置有6个。其中,相邻两个隔热板之间设置有中空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新颖,设计巧妙,所述机壳的外周壁设置有梯形散热片和弧形散热片增大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果,进一步在梯形散热片上设置有散热凹槽提高散热面积,并且通过第一散热通道将两个散热凹槽连通,进而实现气体流动带动散热,提高散热效果;另外,弧形散热片上的弧形通道同时也实现气体流动带动散热,提高散热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伺服电机外壳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在图1至图3中的附图标记包括:1—机壳2—梯形散热片3—弧形散热片4—弧形通道5—散热凹槽6—第一散热通道7—第二散热通道8—第三散热通道9—减震体10—后端盖11—隔热板12—编码器13—散热罩14—排风扇。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一种伺服电机外壳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机壳1,所述机壳1的外周壁等间隔环设有多个梯形散热片2以及多个弧形散热片3,每相邻两个梯形散热片2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弧形散热片3,所述梯形散热片2的两侧均设置有散热凹槽5,所述梯形散热片2内横向贯穿设置有第一散热通道6,两个散热凹槽5通过第一散热通道6连通;所述弧形散热片3横向贯穿设置有多个弧形通道4。具体地,本专利技术结构新颖,设计巧妙,所述机壳1的外周壁设置有梯形散热片2和弧形散热片3增大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果,进一步在梯形散热片2上设置有散热凹槽5提高散热面积,并且通过第一散热通道6将两个散热凹槽5连通,进而实现气体流动带动散热,提高散热效果;另外,弧形散热片3上的弧形通道4同时也实现气体流动带动散热,提高散热效果。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伺服电机外壳结构,所述梯形散热片2内沿着机壳1的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散热通道7,所述第二散热通道7贯穿所述梯形散热片2且与所述第一散热通道6连通。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伺服电机外壳结构,所述机壳1等间隔环设有多个第三散热通道8,第三散热通道8与第二散热通道7对应设置且与所述第二散热通道7连通。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伺服电机外壳结构,所述梯形散热片2与所述机壳1一体成型。具体地,上述设置保证机壳1与梯形散热片2的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保证了散热效果。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伺服电机外壳结构,所述弧形散热片3与所述机壳1一体成型。具体地,上述设置保证机壳1与弧形散热片3的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保证了散热效果。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伺服电机外壳结构,所述机壳1的内壁设置有减震体9;所述减震体9为塑胶垫。具体地,利用上述设置的减震体9可以起到减震缓冲的效果。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伺服电机外壳结构,所述机壳1的后端设置有后端盖10,所述后端盖10一排式等间隔设置有多个隔热板11,远离机壳1的隔热板11上安装有编码器12。具体地,远离机壳1的隔热板11上还安装有散热罩13,所述编码器12位于散热罩13内,散热罩13上还设有排风扇14,该排风扇14为小型风扇,将热量吹散出去。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伺服电机外壳结构,所述隔热板11的数量设置有6个。具体地,多个隔热板11的设置使得热量的传递更加缓慢,使得电机产生的热量传递到编码器12时热量已经被散发掉大部分;优选地,隔热板11的数量为6个。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伺服电机外壳结构,相邻两个隔热板11之间设置有中空结构。具体地,相邻两个隔热板11之间设置为中空,可以利用间隔的空气进行散热,也可以在中空结构内填充散热棉花,使得热量的传递更加缓慢。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伺服电机外壳结构,所述机壳的外周壁包覆有凉感面料,所述凉感面料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经纱与纬纱交织成多个循环组织单元,所述经纱为75D/72F全消光涤纶DTY,所述纬纱为75D/72F半消光凉感纱DTY,所述经纱和所述纬纱中至少有一者为异形截面纱线。其中,每个所述循环组织单元包括14根经纱和14根纬纱,从左至右对14根经纱进行排序,从上至下对14根纬纱进行排序,相对于第一根纬纱而言,14根经纱的沉浮状态依次为: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浮-浮,相对第二根纬纱而言,14根经纱的沉浮状态依次是: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沉-沉,相对于第三根纬纱而言,14根经纱的沉浮状态依次是: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相对于第四根纬纱而言,14根经纱的沉浮状态依次是: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沉-沉,相对第五根纬纱而言,14根经纱的沉浮状态依次为: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浮-浮,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伺服电机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外周壁等间隔环设有多个梯形散热片以及多个弧形散热片,每相邻两个梯形散热片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弧形散热片,所述梯形散热片的两侧均设置有散热凹槽,所述梯形散热片内横向贯穿设置有第一散热通道,两个散热凹槽通过第一散热通道连通;所述弧形散热片横向贯穿设置有多个弧形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伺服电机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外周壁等间隔环设有多个梯形散热片以及多个弧形散热片,每相邻两个梯形散热片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弧形散热片,所述梯形散热片的两侧均设置有散热凹槽,所述梯形散热片内横向贯穿设置有第一散热通道,两个散热凹槽通过第一散热通道连通;所述弧形散热片横向贯穿设置有多个弧形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伺服电机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散热片内沿着机壳的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散热通道,所述第二散热通道贯穿所述梯形散热片且与所述第一散热通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伺服电机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等间隔环设有多个第三散热通道,第三散热通道与第二散热通道对应设置且与所述第二散热通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伺服电机外壳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东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利名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