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Saureus菌检测的含明胶酶酶切序列的抗菌剂FAM-AMP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7997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抗菌剂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S.aureus菌检测的含明胶酶酶切序列的抗菌剂FAM‑AMP。AMP抗菌剂中的GKRWWKWWRR为抗菌肽,PLGVRG为明胶酶酶切序列,可被S.aureus菌分泌的明胶酶识别并切断,通过多肽固相合成法将二者偶联,形成具有明胶酶酶切位点的新型抗菌剂。再通过偶联剂将荧光素FAM标记到抗菌剂AMP上,标记后的FAM‑AMP可进一步通过毛细管电泳检测S.aureus菌的浓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抗菌剂FAM‑AMP既可以检测S.aureus菌浓度又能有效灭菌,并且生物相容性好,对机体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干扰小,毒性低,安全性高。

An antimicrobial agent fam-amp containing gelatinase digestion sequence for the detection of Sauru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Saureus菌检测的含明胶酶酶切序列的抗菌剂FAM-AMP
本专利技术属于抗菌剂
,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S.aureus菌检测的含明胶酶酶切序列的抗菌剂FAM-AMP。
技术介绍
抗生素类药物在抗感染方面有着卓越的贡献,然而,抗生素类药物的广泛使用乃至滥用,导致了许多重要的人类病原菌已经表现出越来越强的耐药性,迫切需要找到不易产生耐药性的新型抗生素。抗菌肽(AMPs)有着传统抗生素无可比拟的优势,其抗菌机制独特,杀菌作用迅速且不易引发细菌的耐药性,是一类极具潜力的抗菌药物。抗菌肽因为抗菌活性高,抗菌谱广,种类多,可供选择的范围广,靶菌株不易产生抗性突变等原因,而被认为将会在医药工业上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还存在毒性高、稳定性低和生产成本高等限制其开发成药物的问题需要解决。最近,已经开发了几种用于细菌检测的技术,例如荧光成像,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免疫学和比色测定。然而例如比色测定,通常易受环境条件(即pH值,离子浓度和溶剂)的干扰,因此损害了细菌检测的特异性和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将荧光素FAM与含有明胶酶酶切位点的AMP结合,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抗菌剂FAM-AMP,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抗菌剂不仅具有优异的抑菌性能,并且能够被S.aureus菌(金色葡萄球菌)分泌的明胶酶识别并切断,从而提出一种S.aureus菌检测新方法。通过荧光检测的毛细管电泳,将样品各组分根据其淌度和分配系数的差异进行高效快速分离,从而实现S.aureus菌的有效检测。与传统方法相比,本专利技术采用CE(毛细管电泳检测)具有分离效率高、灵敏度高、速度快、样品消耗低、成本廉价等优点。该抗菌肽自身并没有明显抗菌效果,但是在菌液中会被明胶酶切断,释放出抗菌肽序列,从而达到抗菌目的。可用于S.aureus菌检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所述: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抗菌剂FAM-AMP由荧光剂以及含明胶酶酶切位点的抗菌肽组成。制备的抗菌剂FAM-AMP中荧光剂为5-FAM,其最大吸收波长为492nm,荧光发射波长为518nm。含明胶酶酶切位点的抗菌肽AMP的氨基酸序列为GKRWWKWWRRPLGVRGC,其中,GKRWWKWWRR为抗菌肽,PLGVRG为明胶酶酶切序列。AMP采用常规的Fmoc固相法合成,即固相树脂上被Fmoc保护的单体氨基酸去保护后露出氨基,通过缩合反应与溶液中氨基酸的羧基形成肽键,从而将氨基酸连接到树脂上,使肽链从C端向N端延伸,直至合成所需肽链。荧光剂5-FAM标记AMP的方法为:称取相当于带有多肽的树脂3倍摩尔量的5-FAM、HOBT、EDC溶解于DMF中,加入DIEA避光过夜反应,最后用切割液将标记的多肽从树脂上裂解下来,经过HPLC进行纯化,并通过质谱进行分析。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抗菌剂FAM-AMP可进一步通过荧光检测毛细管电泳(CE-FL)检测S.aureus菌浓度。荧光毛细管电泳检测S.aureus菌浓度的具体方法如下:CE-FL采用实验室自行搭建的检测系统。由高压电源(20kV)提供电场,内径75μm,有效长度50cm(外径365μm,总长75cm)的聚酰胺胶涂层毛细管连接正负极电泳槽,并固定在倒置荧光显微镜检测窗口,100W汞灯提供光源,并经过激发过滤器(BP420±20nm)和双色镜(DM455)处理,最终光纤光谱仪Maya-2000pro在检测窗口将光信号转为电信号在电脑终端形成电泳谱图。毛细管在使用前依次用1MHCl,1MNaOH和电泳缓冲液(25mMNa2B4O7,pH9.3)冲洗30min。电泳采用正极端手动进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FAM-AMP抗菌剂,自身并没有明显的抗菌效果,但是在S.aureus菌(金色葡萄球菌)菌液中会被明胶酶切断,释放出抗菌肽序列,从而达到抗菌目的。本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FAM-AMP抗菌剂能够被S.aureus菌分泌的明胶酶识别并切断,从而提出一种S.aureus菌检测新方法。通过荧光检测的毛细管电泳,将样品各组分根据其淌度和分配系数的差异进行高效快速分离,从而实现S.aureus菌的有效检测。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制备工艺简单,原料来源广泛,反应条件温和,易于合成,适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AMP的HPLC图。图2为FAM-AMP的HPLC图。图3为FAM-AMP的质谱图。图4为AMP、FAM-AMP的紫外吸收图。图5为FAM-AMP的荧光发射图。图6(A、B)为S.aureus菌浓度对FAM-AMP酶切效果的影响图。图7为S.aureus菌浓度对FAM-AMP酶切效果的拟合曲线图。图8为FAM-AMP抗菌剂对S.aureus菌生长曲线的影响图。图9为不同浓度的FAM-AMP溶液中S.aureus菌的存活率。图10为E.coli菌浓度对FAM-AMP酶切效果的影响图。图11为FAM-AMP抗菌剂对E.coli菌生长曲线的影响图。图12为不同浓度的AMP溶液中S.aureus菌的存活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阐述,但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11、FAM-AMP的合成1)AMP的合成AMP是基于带有Fmoc保护基团的2-ChlorotritylChloride树脂,通过固相多肽合成法得到。具体为:分别称取相当于树脂5倍摩尔量的氨基酸(经化学修饰的α-氨基酸)、HBTU、HOBT,溶于DMF中,加入DIEA偶联30min。然后加入20%哌啶反应30min脱去Fmoc保护基,重复此步骤直达合成所需的肽链,合成后的肽链经HPLC纯化,纯化效果如附图1所示。2)5-FAM荧光素标记AMP称取30mg树脂(上述合成的有肽链的树脂),和相当于树脂3倍摩尔量的5-FAM、HOBT、EDC溶解于1mLDMF中,加入10μLDIEA避光过夜反应,最后用切割液将标记的多肽从树脂上裂解下来,经HPLC纯化,分子量通过LC-MS确定,纯化图和质谱图如附图2和附图3所示。2、FAM-AMP抗菌剂的表征1)AMP、FAM-AMP抗菌剂紫外吸收的测定实验将合成的AMP、FAM-AMP经水系(0.22μm)滤膜过滤之后,稀释一倍,每个样平行测定三次,取平均值,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扫描AMP、FAM-AMP的紫外吸收,扫描的范围为300nm~800nm,紫外吸收图谱如附图4所示。由图可知,单独的AMP在300-800nm没有明显的吸收,而FAM-AMP在492nm有明显的吸收峰,说明了5-FAM成功标记上了AMP。2)FAM-AMP抗菌剂荧光发射的测定实验将合成的FAM-AMP抗菌剂经水系(0.22μm)滤膜过滤之后,稀释一倍,每个样品平行测定三次,取平均值,用荧光光谱仪测试FAM-AMP抗菌剂的荧光,荧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明胶酶酶切序列的抗菌剂FAM-AMP,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菌剂为荧光剂标记的含明胶酶酶切位点的抗菌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明胶酶酶切序列的抗菌剂FAM-AMP,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菌剂为荧光剂标记的含明胶酶酶切位点的抗菌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剂为5-FAM,其最大吸收为492nm,荧光发射为518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明胶酶酶切位点的抗菌肽AMP的氨基酸序列为GKRWWKWWRRPLGVRGC,其中,GKRWWKWWRR为抗菌肽,PLGVRG为明胶酶酶切序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AMP采用常规的Fmoc固相法合成,即固相树脂上被Fmoc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浩郭倩倩贾文静唐瑶王菲刘丽邱琳周舒文崔朋飞李玉亭赵俊泽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