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机器人音箱,包括上壳体、主控体、下壳体,上壳体与下壳体固定连接;主控体内嵌于下壳体,与上壳体形成第一空腔,与下壳体形成第二空腔;上壳体设有识音结构;识音结构形成有上硅胶、麦克风板、下硅胶;麦克风板设有至少一个麦克风;下壳体设有由喇叭、被动囊、隔音槽形成的扩音结构;主控体与下壳体通过隔音槽插槽安装,主控体的边缘设有隔音棉,并且插装于隔音槽内。这样合理的音箱结构,能够有效地隔离识音结构与扩音结构,有效防止彼此的噪音干扰;并且从内部结构上通过隔音槽、泡棉等手段有效地减少噪音和防止震音,大大提高音箱的音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机器人音箱
本技术涉及民用机器人
,更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机器人音箱。
技术介绍
智能音箱是在音箱的基础上加上语音交互的设备,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根据AI算法自动提供个性化服务。它的任务是让人们的更加方便的进行听音乐、控制其他设备及其它服务。智能音箱一般由音腔、喇叭、麦克风阵列、控制主板等部分构成。随着AI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音箱成为一个热点领域,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加入这个领域中,但是生产出来的音箱产品参差不齐,有些产品的语音交互功能不佳,而且声音质量不高。目前就智能音箱结构,方案有很多,但大多存在如下问题:1、音质差。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大多产品为了追求成本,音质普遍做的较差;2、成本高,传统做音箱的企业,音质可以做的比较好,但成本却非常高,难以适合大部分的家庭用户;3、稳定性不够。很多产品一致性较差,时好时坏,导致体验极差;4、音箱结构有的过于复杂,使得生产成本太高,有的过于简单,使得智能音箱的各个功能质量都没有保障。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智能音箱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机器人音箱,包括上壳体、主控体、下壳体,上壳体与下壳体固定连接,主控体内嵌于下壳体,与上壳体形成第一空腔,与下壳体形成第二空腔;所述上壳体设有识音结构;所述识音结构形成有上硅胶、麦克风板、下硅胶;所述麦克风板设有至少一个麦克风;所述下壳体设有扩音结构;所述扩音结构形成有喇叭、被动囊、隔音槽;所述主控体与下壳体通过隔音槽插槽安装,主控体的边缘设有隔音棉,并且插装于隔音槽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壳体设有与麦克风对应的麦克风孔,所述麦克风孔设有防尘膜。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控体设有主板,所述麦克风板与主板通过软排线电性连接,所述软排线包裹有泡棉。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壳体包括第一下壳体、第二下壳体,第二下壳体固定安装于第一下壳体的下方,第二下壳体下方设置若干扩音孔,所述被动囊安装于第一下壳体的底部,所述喇叭安装于第一下壳体的一个侧面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下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若干通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壳体包括第一上壳体、第二上壳体,所述第一上壳体设有按键板、导光带,所述导光带围合安装于按键板,所述按键板与导光带设有LED指示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音箱结构合理,能够有效地隔离识音结构与扩音结构,有效防止彼此的噪音干扰;并且从内部结构上通过隔音槽、泡棉等手段有效地减少噪音和防止震音,大大提高音箱的音质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面视角的结构爆炸图;图2为第一上壳体的俯视图;图3为第一上壳体的仰视图;图4为第一下壳体的仰视图;图5为主控体的仰视图;图6为主控体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正方向”、“负方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图1至图6所示出的本技术一种智能机器人音箱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6所示,该机器人音箱,包括上壳体10、主控体20、下壳体30,上壳体10与下壳体30固定连接,主控体20内嵌于下壳体30,与上壳体10形成第一空腔,与下壳体30形成第二空腔。上壳体10包括第一上壳体101、第二上壳体102,第一上壳体101通过螺丝钉固定安装于第二上壳体102上方。第一上壳体101设有按键板111、导光带121,导光带121围合安装于按键板111,按键板111与导光带121设有LED指示灯。按键板111与导光带121安装于第一上壳体101的顶部区域A,如图2所示的区域A。按键板111上设置有若干按键,每个按键对应有一个LED指示灯,方便用户区别不同按键;在按键板111周围所设置的导光带121设有若干的灯带,用于区别音箱的不同状态,如:开机状态、语音识别状态、电量提醒状态、播放状态、暂停状态等等。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按键板111上设置有五个按键,分别是开关键一个,音量升和降两个,上一首曲目和下一首曲目两个;而灯带的状态显示能达到十二种状态,大大地满足了用户不同的功能和感官需求。特别地,按键板111采用的是食用级硅胶材料制成,使得用户特别是儿童用户不但使用安全,而且触感舒服。在本实施例中,在识音部分,上壳体10设有的识音结构103;该识音结构103形成有上硅胶113、麦克风板123、下硅胶133;具体地,识音结构103安装于第一上壳体101的内侧顶部,上硅胶113固定安装在第一上壳体101上,麦克风板123安装在上硅胶113上方,下硅胶133安装于麦克风板123上方,形成了两层硅胶对麦克风板123的封音;麦克风板123设有至少一个麦克风(未标示);上壳体10设有与麦克风对应的麦克风孔131,麦克风孔131设有防尘膜141。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麦克风板123采用的规格是PCBA/RDSCE06_MIC板,并且在麦克风板123上设置有四个麦克风。当麦克风接收到语音信号后,其麦克风板123的两层硅胶可以对语音进行封音,通过麦克风板123的软排线传送到主控体20中的主板201,完成了语音识别和传送。特别地,软排线包裹有泡棉,能够进一步地减少噪音和防止震音。在本实施例中,音箱的扩音部分是由下壳体30所设置的扩音结构303实现的。下壳体30包括第一下壳体301、第二下壳体302,第二下壳体302固定安装于第一下壳体301下方;扩音结构303由喇叭313、被动囊323、隔音槽333形成。具体地,被动囊323安装于第一下壳体301的底部,喇叭313安装于第一下壳体301的一个侧面上。第二下壳体302包裹安装第一下壳体301外围,第二下壳体302的下方设置了若干扩音孔,为喇叭313提供了360°的外放扩音效果。主控体20与下壳体30通过隔音槽333插槽安装,主控体20的边缘设有隔音棉204,插槽安装时,隔音棉204插装于隔音槽333内;通过主控体20与第一下壳体301的插槽安装,使得主控体20与下壳体30内部形成了封闭的第二空腔,有利于喇叭313与被动囊323在第二空腔内加强空气振动效果,提高音质。进一步地,第一下壳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机器人音箱,包括上壳体、主控体、下壳体,其特征在于:上壳体与下壳体固定连接,主控体内嵌于下壳体,与上壳体形成第一空腔,与下壳体形成第二空腔;/n所述上壳体设有识音结构;所述识音结构形成有上硅胶、麦克风板、下硅胶;所述麦克风板设有至少一个麦克风;/n所述下壳体设有扩音结构;所述扩音结构形成有喇叭、被动囊、隔音槽;/n所述主控体与下壳体通过隔音槽插槽安装,主控体的边缘设有隔音棉,并且插装于隔音槽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机器人音箱,包括上壳体、主控体、下壳体,其特征在于:上壳体与下壳体固定连接,主控体内嵌于下壳体,与上壳体形成第一空腔,与下壳体形成第二空腔;
所述上壳体设有识音结构;所述识音结构形成有上硅胶、麦克风板、下硅胶;所述麦克风板设有至少一个麦克风;
所述下壳体设有扩音结构;所述扩音结构形成有喇叭、被动囊、隔音槽;
所述主控体与下壳体通过隔音槽插槽安装,主控体的边缘设有隔音棉,并且插装于隔音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设有与麦克风对应的麦克风孔,所述麦克风孔设有防尘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深,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飞盒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