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字型电梯承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7818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弓字型电梯承重结构,包括主承重组件与副承重组件以及钢丝绳,所述的主承重组件与副承重组件分别置于轿厢两侧载荷使用,主承重组件具有安装曳引机与绳头板的第一承重梁,第一承重梁上设有配合对重使用的对重反绳轮位,所述的第一承重梁中部连接有与第一承重梁平行的第二承重梁,所述的副承重组件具有与第二承重梁平行设置的第三承重梁。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满足对9吨以上无机房载货电梯曳引需求,使得轿厢在大载重下始终保持在优越的平衡状态,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其结构稳定、安全系数高,具有出色平衡性能与曳引能力,有利于产生可观的经济价值。

Load bearing structure of bow elev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弓字型电梯承重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设备
,尤其是弓字型电梯承重结构。
技术介绍
电梯在运转过程中需要有稳定的重量平衡系统,承重结构是电梯平衡系统的重要设计环节之一,它关系到电梯的正常、平稳、连续运行,是电梯运行安全的重要保障。电梯运转时动力由置于承重结构上的曳引机提供,曳引机影响着电梯的运行速度和承载能力,由于曳引机是安装在承重梁上的,当与承重架之间的连接不够牢固,加上主机承受较大的力,会造成承重架松动、变形、电梯升降过程中产生异响和安全性降低,目前国内的曳引机可承载范围较小,随着电梯使用范围及场合的不断扩展,大型仓储设备的不断更新,市场希望电梯能够拥有更大的承载能力。对于无机房电梯,随着吨位的增加对承重梁与曳引机配合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市面要做到9吨以上的大载荷无机房电梯能够具有良好的平衡性是非常困难的,普遍存在重载时抖动与倾斜的问题,使得对满足大吨位要求的承重结构的稳定性也存在着巨大考验,为保证电梯的安全运行,急需对现有的承重结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稳定,安全系数高,平衡效果好可以满足9吨以上的无机房载货电梯需求的弓字型电梯承重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该弓字型电梯承重结构,安装在轿厢上方,包括主承重组件与副承重组件以及钢丝绳,所述的主承重组件与副承重组件分别置于轿厢两侧载荷使用,主承重组件具有安装曳引机与绳头板的第一承重梁,第一承重梁上设有配合对重使用的对重反绳轮位,所述的第一承重梁中部连接有与第一承重梁平行的第二承重梁,所述的副承重组件具有与第二承重梁平行设置的第三承重梁,所述的第二承重梁与第三承重梁高于第一承重梁,所述的第三承重梁上由前向后依次设有第一轿顶轮位与第三轿顶轮位,所述的第二承重梁上设有对位第一轿顶轮位与第三轿顶轮位之间位置的第二轿顶轮位。优选地,所述的第一轿顶轮位、第二轿顶轮位、第三轿顶轮位上分别至少安装有两个轿顶绳轮,两个轿顶绳轮安装间距为可调节设置在承重梁上。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承重梁上绳头板的安装位置与第三承重梁上的第三轿顶轮位为横向对位设置,所述的第一承重梁上曳引机的安装位置与第三承重梁上的第一轿顶轮位为横向对位设置。优选地,所述的钢丝绳依次由第一承重梁上的绳头板引出向下横向绕过轿厢、向上纵向绕过第一轿顶轮位、向下横向绕过轿厢、向上纵向绕过第二轿顶轮位、向下横向绕过轿厢、向上纵向绕过第三轿顶轮位、向下横向绕过轿厢、向上连接曳引机形成“弓”绕线结构。优选地,所述的第一轿顶轮位、第二轿顶轮位、第三轿顶轮位、对重反绳轮位上分别设有单独对应绳轮的前、后、左、右、上遮挡的保护轮罩,相邻的保护轮罩之间设有连接罩。优选地,所述的保护轮罩与连接罩分别由多块独立面板拼接组成,且各面板之间可以单独拆卸。优选地,所述的第二承重梁两端分别通过横向的槽钢固定在第一承重梁上部,所述的第一承重梁靠第二承重梁侧设有用于连接第二承重梁底部的加强板。优选地,所述的第一轿顶轮位、第二轿顶轮位、第三轿顶轮位、对重反绳轮位的两侧分别设有挡绳角钢,所述的挡绳角钢通过螺栓结构固定在承重梁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弓字型电梯承重结构通过将第二轿顶轮位对位设置在第一轿顶轮位与第三轿顶轮位之间形成三角的对位关系,具有稳定受力结构,配合绳头板与曳引机的对位设置排列形成“弓”型绕线,从而可以满足对9吨以上无机房载货电梯曳引需求,使得轿厢在大载重下始终保持在优越的平衡状态,有助于提高电梯的运行的平稳性,且同功能绕线相互平行纵向绕线与横向绕线相互垂直,“弓”型结构的应用将相邻受力位受力相互分担,降低轿厢在进出人和货过程中箱体前后的抖动,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其结构稳定、安全系数高,具有出色平衡性能与曳引能力,有利于产生可观的经济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弓字型电梯承重结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弓字型电梯承重结构另一个角度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弓字型电梯承重结构安装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主承重组件与钢丝绳的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副承重组件与钢丝绳的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弓字型电梯承重结构,安装在轿厢1上方,包括主承重组件2与副承重组件3以及钢丝绳4,所述的主承重组件2与副承重组件3分别置于轿厢1两侧载荷使用,主承重组件2具有安装曳引机20与绳头板21的第一承重梁22,第一承重梁22上设有配合对重使用的对重反绳轮位23,所述的第一承重梁22中部连接有与第一承重梁22平行的第二承重梁24,所述的副承重组件3具有与第二承重梁24平行设置的第三承重梁30,第三承重梁30与第一承重梁22长度相同,所述的第二承重梁24与第三承重梁30高于第一承重梁22,所述的第三承重梁30上由前向后依次设有第一轿顶轮位51与第三轿顶轮位53,第三承重梁30上位于第一轿顶轮位51与第三轿顶轮位53之间设有双向限速器31,所述的第二承重梁24上设有对位第一轿顶轮位51与第三轿顶轮位53之间位置的第二轿顶轮位52,所述的第一承重梁22上绳头板21的安装位置与第三承重梁30上的第三轿顶轮位53为横向对位设置,所述的第一承重梁22上曳引机20的安装位置与第三承重梁30上的第一轿顶轮位51为横向对位设置,曳引机20与第一承重梁22之间设有减震胶与垫板组件,通过将第二轿顶轮位52对位设置在第一轿顶轮位51与第三轿顶轮位53之间形成三角的对位关系,具有稳定受力结构,所述的钢丝绳4依次由第一承重梁22上的绳头板21引出向下横向绕过轿厢1、向上纵向绕过第一轿顶轮位51、向下横向绕过轿厢1、向上纵向绕过第二轿顶轮位52、向下横向绕过轿厢1、向上纵向绕过第三轿顶轮位53、向下横向绕过轿厢1、向上连接曳引机20形成“弓”绕线结构,第一轿顶轮位51、第二轿顶轮位52、第三轿顶轮位53以轿厢1中线成对称结构,同时根据不同的轿厢1深度可通过调节间距使得轿厢1上的8个受力点均匀分布,使得结构设计更加合理化,从而可以满足对9吨以上无机房载货电梯曳引需求,使得轿厢1在大载重下始终保持在优越的平衡状态,有助于提高电梯的运行的平稳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轿顶轮位51、第二轿顶轮位52、第三轿顶轮位53上分别至少安装有两个轿顶绳轮54,两个轿顶绳轮54安装间距为可调节设置在承重梁上,可根据轿顶轮位长度的要求增加相应的轿顶绳轮54的个数,提高受力面减少振幅。进一步的,该结构上的第二承重梁24高于第一承重梁22,使得第一承重梁22上的对重反绳轮位23与第二承重梁24上第二轿顶轮位52产生上下错位,实现主承重组件2安装位置低于副承重组件3的高度差结构,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弓字型电梯承重结构,安装在轿厢上方,包括主承重组件与副承重组件以及钢丝绳,所述的主承重组件与副承重组件分别置于轿厢两侧载荷使用,主承重组件具有安装曳引机与绳头板的第一承重梁,第一承重梁上设有配合对重使用的对重反绳轮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承重梁中部连接有与第一承重梁平行的第二承重梁,所述的副承重组件具有与第二承重梁平行设置的第三承重梁,所述的第二承重梁与第三承重梁高于第一承重梁,所述的第三承重梁上由前向后依次设有第一轿顶轮位与第三轿顶轮位,所述的第二承重梁上设有对位第一轿顶轮位与第三轿顶轮位之间位置的第二轿顶轮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弓字型电梯承重结构,安装在轿厢上方,包括主承重组件与副承重组件以及钢丝绳,所述的主承重组件与副承重组件分别置于轿厢两侧载荷使用,主承重组件具有安装曳引机与绳头板的第一承重梁,第一承重梁上设有配合对重使用的对重反绳轮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承重梁中部连接有与第一承重梁平行的第二承重梁,所述的副承重组件具有与第二承重梁平行设置的第三承重梁,所述的第二承重梁与第三承重梁高于第一承重梁,所述的第三承重梁上由前向后依次设有第一轿顶轮位与第三轿顶轮位,所述的第二承重梁上设有对位第一轿顶轮位与第三轿顶轮位之间位置的第二轿顶轮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弓字型电梯承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轿顶轮位、第二轿顶轮位、第三轿顶轮位上分别至少安装有两个轿顶绳轮,两个轿顶绳轮安装间距为可调节设置在承重梁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弓字型电梯承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承重梁上绳头板的安装位置与第三承重梁上的第三轿顶轮位为横向对位设置,所述的第一承重梁上曳引机的安装位置与第三承重梁上的第一轿顶轮位为横向对位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弓字型电梯承重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文学李显斌李忠潘依航
申请(专利权)人:菱王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