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佳浩专利>正文

一种三孔插座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7758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三孔插座模块,包括模块座,模块座上设置凹槽座,凹槽座底部开设有插孔,插孔包括N极插孔、L极插孔、E极插孔,凹槽座内滑设有保护门,保护门包括分别对应N极插孔、L极插孔上的N极驱动部、L极驱动部,N极驱动部、L极驱动部在插杆插入时被驱动向后滑动从而插杆插入于N极插孔、L极插孔内,保护门上设置有第一弹簧座,凹槽座上设置有第二弹簧座,第一弹簧座、第二弹簧座之间连接有弹簧,第二弹簧座立设于E极插孔的前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凹槽座上的弹簧座巧妙设置于E极插孔前方,巧妙避开了E极插孔,充分利用了凹槽座的空间。

A three hole socket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孔插座模块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保护门的插座模块。
技术介绍
保护门一般包括遮挡于插孔上的驱动部以及弹簧,驱动部在插杆插入时,被驱动滑动,插杆插入插孔,插杆拔出插孔后,通过弹簧复位。在市场中,单纯的三孔保护门较少,多为二孔保护门与五孔保护门,故需要设计一款结构合理、性能优良的带保护门的三孔插座模块。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滑动稳定,结构合理的三孔插座模块。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三孔插座模块,包括模块座,模块座上设置凹槽座,凹槽座底部开设有插孔,所述的插孔包括N极插孔、L极插孔、E极插孔,凹槽座内滑设有保护门,所述的保护门包括分别对应N极插孔、L极插孔上的N极驱动部、L极驱动部,N极驱动部、L极驱动部在插杆插入时被驱动向后滑动从而插杆插入于N极插孔、L极插孔内,所述保护门上设置有第一弹簧座,所述凹槽座上设置有第二弹簧座,所述的第一弹簧座、第二弹簧座之间连接有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弹簧座立设于E极插孔的前方。作为优选,L极驱动部与N极驱动部之间设置有容置空间,所述的第一弹簧座、第二弹簧座、弹簧均位于所述的容置空间内,所述的第一弹簧座位于容置空间的前端。作为优选,保护门向后延伸有尾部,所述的凹槽座的后方槽壁开设槽口,所述的尾部限位于槽口内并沿槽口前后滑动。作为优选,尾部位于E极插孔上方,且所述尾部镂空设置镂空空间,所述的镂空空间连通所述的容置空间。作为优选,凹槽座表面设置有滑槽,所述的保护门底面配合滑槽设置有滑轨。作为优选,滑槽设置有双道且位于容置空间下方,保护门位于弹簧下方设置有滑块,所述的滑轨设于滑块底面。作为优选,凹槽座的两侧的槽壁上分别凸设有侧定位凸块,所述的保护门的两侧分别设置被侧定位凸块限位跳出并相对滑动的限位滑道。作为优选,所述的凹槽座前端的槽壁上凸设有前定位凸块,所述的保护门的前端设置有被前定位凸块限位跳出的限位台阶。现有技术中,不管是在二孔还是五孔保护门中,用于安装弹簧的弹簧座一般会设置在凹槽座的槽壁上。在三孔插座中,如果仍旧将弹簧座设于槽壁上,则为了避开E极插孔位置,需要在保护门两侧分别设置弹簧,由于保护门后侧与槽壁之间空间有限,为了便于滑动以及整个驱动部移除,则需要加大保护门后侧与槽壁之间的空间,增加模块座体积也增加了成本。在本申请中,将弹簧置于N极驱动部、L极驱动部之间,即保护门的中间的容置空间位置,并且巧妙避开了E极插孔的位置,将第一弹簧座设于保护门前端位置,第二弹簧座设于E极插孔的前方位置,充分利用了凹槽座的空间。只需要设置一个弹簧,而且第一弹簧座设置在容置空间的前端,能够充分保证弹簧的压缩空间。保护门向后延伸尾部,在保护门滑动过程中,尾部在槽口内前后滑动,其不仅具有导向作用,而且保护门在滑动时,更加稳定。在凹槽座上设置侧定位凸块和前定位凸块,则保护门上不再需要设置盖板来进行定位,且不会跳出。保护门与凹槽座之间采用双滑轨,使得保护门滑动更加稳定顺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将凹槽座上的弹簧座巧妙设置于E极插孔前方,巧妙避开了E极插孔,充分利用了凹槽座的空间。且通过尾部的设计,使得保护门的滑动更加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三孔插座模块,包括模块座1,模块座上设置凹槽座11,凹槽座底部开设有插孔,插孔包括N极插孔9、L极插孔10、E极插孔12。凹槽座11内滑设有保护门2,保护门2包括分别对应N极插孔、L极插孔上的N极驱动部8、L极驱动部6,N极驱动部、L极驱动部在插杆插入时被驱动向后滑动从而插杆插入于N极插孔9、L极插孔内10。L极驱动部与N极驱动部之间设置有容置空间7,容置空间的前端设置有第一弹簧座4,凹槽座上设置有第二弹簧座5,且第二弹簧座立设于E极插孔5的前方,第一弹簧座、第二弹簧座之间连接有弹簧3,第一弹簧座、第二弹簧座、弹簧均位于容置空间。保护门向后延伸有尾部16,尾部位于E极插孔上方,且尾部镂空设置镂空空间,镂空空间连通容置空间,即容置空间向后延伸形成尾部16。凹槽座的后方槽壁开设槽口18,尾部16限位于槽口内并沿槽口前后滑动。凹槽座的两侧的槽壁上分别凸设有侧定位凸块,保护门的两侧分别设置被侧定位凸块限位跳出并相对滑动的限位滑道。凹槽座前端的槽壁上凸设有前定位凸块,所述的保护门的前端设置有被前定位凸块限位跳出的限位台阶。保护门通过侧定位凸块、前定位凸块对保护门进行定位,避免其跳出,不再需要再设置盖板对其进行定位。凹槽座表面设置有滑槽15,滑槽设置有双道且位于容置空间下方,保护门位于弹簧下方设置有滑块14,滑块底面配合滑槽设置有双滑轨13。在本申请中,在弹簧置于N极驱动部、L极驱动部之间即保护门的中间位置设置容置空间7,用于安装弹簧3,将第一弹簧座4设于容置空间前端位置,第二弹簧座5设于E极插孔12的前方位置,充分利用了凹槽座11的空间。只需要设置一个弹簧,而且第一弹簧座设置在容置空间的前端,第二弹簧座避开了E极插孔位置,能够充分保证弹簧的压缩空间。保护门向后延伸尾部16,在保护门2滑动过程中,尾部在槽口18内前后滑动,其不仅具有导向作用,而且保护门在滑动时,更加稳定。保护门与凹槽座之间采用双滑轨,使得保护门滑动更加稳定顺畅。本技术将凹槽座上的弹簧座巧妙设置于E极插孔前方,巧妙避开了E极插孔,充分利用了凹槽座的空间。且通过尾部的设计,使得保护门的滑动更加稳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孔插座模块,包括模块座,模块座上设置凹槽座,凹槽座底部开设有插孔,所述的插孔包括N极插孔、L极插孔、E极插孔,凹槽座内滑设有保护门,所述的保护门包括分别对应N极插孔、L极插孔上的N极驱动部、L极驱动部,N极驱动部、L极驱动部在插杆插入时被驱动向后滑动从而插杆插入于N极插孔、L极插孔内,所述保护门上设置有第一弹簧座,所述凹槽座上设置有第二弹簧座,所述的第一弹簧座、第二弹簧座之间连接有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弹簧座立设于E极插孔的前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孔插座模块,包括模块座,模块座上设置凹槽座,凹槽座底部开设有插孔,所述的插孔包括N极插孔、L极插孔、E极插孔,凹槽座内滑设有保护门,所述的保护门包括分别对应N极插孔、L极插孔上的N极驱动部、L极驱动部,N极驱动部、L极驱动部在插杆插入时被驱动向后滑动从而插杆插入于N极插孔、L极插孔内,所述保护门上设置有第一弹簧座,所述凹槽座上设置有第二弹簧座,所述的第一弹簧座、第二弹簧座之间连接有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弹簧座立设于E极插孔的前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孔插座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极驱动部与N极驱动部之间设置有容置空间,所述的第一弹簧座、第二弹簧座、弹簧均位于所述的容置空间内,所述的第一弹簧座位于容置空间的前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孔插座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门向后延伸有尾部,所述的凹槽座的后方槽壁开设槽口,所述的尾部限位于槽口内并沿槽口前后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佳浩
申请(专利权)人:赵佳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