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房设备接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7750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房设备接地装置,包括地线、接地铜排、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接地箱,机房中的每个通信设备通过一根地线与接地铜排经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接地铜排与接地箱之间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铜螺杆、绝缘子和膨胀螺栓,所述绝缘子的顶端与第一铜螺杆的底端固定连接,绝缘子的底端与膨胀螺栓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接地铜排上间隔设有多个固定孔,所述地线插入固定孔内通过第一铜螺杆与接地铜排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采用接地铜排与接地箱连接,减少了在走线架上布放地线的线缆数量,节省了地线材料,提高施工效率,很容易满足施工工艺标准,减少了人工和材料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房设备接地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房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机房设备接地装置。
技术介绍
机房设备传统的接地方式是在设备侧采用地线接至接地箱,由于机房内设备数量多,且每个设备通过一根地线与接地箱连接,此种方式需大量布放地线,使得走线架布放地线的数量繁多,又因地线在使用时长度过长,这不仅占用了机房内大量的布线空间,而且增大了布线的难度,降低了施工效率,增加了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还很难满足施工工艺标准。综上所述,急需一种机房设备接地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地线占用空间大、布线困难、施工效率低、成本高以及施工工艺标准难以满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房设备接地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机房设备接地装置,包括地线、接地铜排、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接地箱,机房中的每个通信设备通过一根地线与接地铜排经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接地铜排与接地箱之间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铜螺杆、绝缘子和膨胀螺栓,所述绝缘子的顶端与第一铜螺杆的底端固定连接,绝缘子的底端与膨胀螺栓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绝缘子的设置旨在固定和支撑接地铜排,并与机房地面及地面上所有导体实现绝缘,所述接地铜排上间隔设有多个固定孔,所述地线插入固定孔内通过第一铜螺杆与接地铜排固定连接。优选的,每个固定孔对应插入一根地线。优选的,相邻所述固定孔间的间隔距离为0.6-1.2m,优选为0.6m。优选的,所述接地箱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内的接地端子,所述箱体为立方体结构且箱体采用嵌入式安装在墙壁内。优选的,所述接地端子通过地线与接地铜排经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铜螺杆和与第二铜螺杆匹配的螺母。优选的,所述接地端子还通过地线与接地扁钢连接,所述接地扁钢与机房外的环形地网连接。优选的,在所述接地铜排的表面还设有镍层。优选的,所述接地铜排为片状结构,其厚度为3-5mm,优选为4mm,宽度为30-50mm,优选为40mm。优选的,所述接地铜排为T2纯紫铜。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采用接地铜排与接地箱连接,取代了传统的地线与接地箱连接,本技术的接地装置减少了在走线架上布放地线的线缆数量,节省了地线材料,为其它线缆的布放节省了大量空间,降低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很容易满足施工工艺标准,减少了人工和材料成本。所述接地铜排的厚度优选为4mm,宽度优选为40mm,故接地铜排的横截面面积为160mm2,而传统的单根地线的横截面面积为25mm2,所述接地铜排的横截面面积为单根地线的6.4倍,增大了接地部分的导体面积,提升了通信设备的接地效果。所述接地铜排的材质选用T2纯紫铜且在接地铜排的表面还设有镍层,保证了接地铜排具有较小的电阻和良好的导电性。相邻所述固定孔间的间隔距离为0.6-1.2m,优选为0.6m,每个通信设备通过一根地线与接地铜排连接,且每个固定孔对应插入一根地线,保证了最优距离的固定孔设置以及最少根数的地线设置。所述接地端子通过地线与接地铜排经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接地端子还通过地线与接地扁钢连接,所述接地扁钢与机房外的环形地网连接,该设置方式保证了接地铜排的接地效果。所述第一铜螺杆、绝缘子以及膨胀螺栓的设置保证了地线与接地铜排之间紧密的接触和良好的导电性,所述第二铜螺杆和螺母的设置保证了接地铜排与接地箱之间紧密的接触和良好的导电性。本技术结构简单且实用性强。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1的机房设备接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接地铜排、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接地箱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其中,1、地线,2、接地铜排,3、第一连接件,3.1、第一铜螺杆,3.2、绝缘子,3.3、膨胀螺栓,4、接地箱,4.1、箱体,4.2、接地端子,5、第二连接件,5.1、第二铜螺杆,5.2、螺母,01、通信设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实施例1:参见图1,一种机房设备接地装置,包括地线1、接地铜排2、第一连接件3和接地箱4,机房中的每个通信设备01通过一根地线1与接地铜排2经第一连接件3连接,所述接地铜排2与接地箱4之间通过第二连接件5连接。参见图2,所述第一连接件3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铜螺杆3.1、绝缘子3.2和膨胀螺栓3.3,所述绝缘子3.2的顶端与第一铜螺杆3.1的底端固定连接,绝缘子3.2的底端与膨胀螺栓3.3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接地铜排2上间隔设有多个固定孔,所述地线1插入固定孔内通过第一铜螺杆3.1与接地铜排2固定连接。每个固定孔对应插入一根地线1。相邻所述固定孔间的间隔距离为0.6m。所述接地箱4包括箱体4.1和设置在箱体4.1内的接地端子4.2,所述箱体4.1为接地端子4.2提供保护作用,所述箱体4.1为立方体结构(优选长度为300mm、宽度为180mm和高度为150mm),所述箱体4.1为金属材质,箱体4.1表面镀漆,箱体4.1采用嵌入式安装在墙壁内。所述接地端子4.2通过地线1与接地铜排2经第二连接件5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5包括第二铜螺杆5.1和与第二铜螺杆5.1匹配的螺母5.2。所述接地端子4.2还通过地线1与接地扁钢(优选长度为50mm,宽度为6mm)连接,所述接地扁钢与机房外的环形地网连接。在所述接地铜排2的表面还设有镍层。所述接地铜排2为片状结构,其厚度为4mm,宽度为40mm。所述接地铜排2为T2纯紫铜。本实施例中采用接地铜排2与接地箱4连接,取代了传统的地线1与接地箱4连接,本实施例的接地装置减少了在走线架上布放地线1的线缆数量,节省了地线1材料,为其它线缆的布放节省了大量空间,降低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很容易满足施工工艺标准,减少了人工和材料成本。所述接地铜排2的厚度优为4mm,宽度为40mm,故接地铜排2的横截面面积为160mm2,而传统的单根地线1的横截面面积为25mm2,所述接地铜排2的横截面面积为单根地线1的6.4倍,增大了接地部分的导体面积,提升了通信设备01的接地效果。所述接地铜排2的材质选用T2纯紫铜且在接地铜排2的表面还设有镍层,保证了接地铜排2具有较小的电阻和良好的导电性。相邻所述固定孔间的间隔距离为0.6m,每个固定孔对应插入一根地线1,保证了最优距离的固定孔设置以及最少根数的地线1设置。所述第一铜螺杆3.1、绝缘子3.2以及膨胀螺栓3.3的设置保证了地线1与接地铜排2之间紧密的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房设备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地线、接地铜排、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接地箱,机房中的每个通信设备通过一根地线与接地铜排经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接地铜排与接地箱之间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房设备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地线、接地铜排、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接地箱,机房中的每个通信设备通过一根地线与接地铜排经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接地铜排与接地箱之间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房设备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铜螺杆、绝缘子和膨胀螺栓,所述绝缘子的顶端与第一铜螺杆的底端固定连接,绝缘子的底端与膨胀螺栓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接地铜排上间隔设有多个固定孔,所述地线插入固定孔内通过第一铜螺杆与接地铜排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房设备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固定孔对应插入一根地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房设备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固定孔间的间隔距离为0.6-1.2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房设备接地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阳春申瑜张辉南陶梓堃邓玉宁王时超陈磊姚世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