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缆阻燃的隔火包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7672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缆阻燃的隔火包带,包括:包带本体,所述包带本体上表面从内向外依次设有隔热层、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层、阻燃层、绝缘层及玻璃纤维层,所述隔热层内部设有第二腔体,第二腔体内设有热收缩层且热收缩层上部填充有灭火砂,第二腔体上部设有粘胶层;其中,玻璃纤维层上部设有凸块且隔热层的对应面设有与之相匹配的凹槽,所述绝缘层、阻燃层和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层内部均设有与凸块和凹槽相匹配的贯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二腔体内设置热收缩层和灭火砂,能够及时在火源处覆盖,从而减少火源与氧气的接触,实现灭火功能,通过设置玻璃纤维层、绝缘层、阻燃层和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层,提高了包带的外部的阻燃性。

A flame-retardant wrapping tape for c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缆阻燃的隔火包带
本技术涉及隔火包带
,更具体为一种用于电缆阻燃的隔火包带。
技术介绍
电缆用以传输电(磁)能,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广义的电线电缆亦简称为电缆,狭义的电缆是指绝缘电缆,它可定义为:由下列部分组成的集合体;一根或多根绝缘线芯,以及它们各自可能具有的包覆层,总保护层及外护层,电缆亦可有附加的没有绝缘的导体。目前,现有电缆包带大都采用无纺布制成的,其存在以下不足:1、氧指数较低,容易燃烧,无阻燃功能,不能达到阻止燃烧的目的;2、电缆短路起火时,无法及时隔绝火源,容易造成电缆大面积燃烧。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缆阻燃的隔火包带,该阻燃包带通过在第二腔体内设置热收缩层和灭火砂,能够及时在火源处覆盖,从而减少火源与氧气的接触,实现灭火功能,满足实际应用需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缆阻燃的隔火包带,包括:包带本体,所述包带本体上表面从内向外依次设有隔热层、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层、阻燃层、绝缘层及玻璃纤维层,所述隔热层内部设有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内设有热收缩层且热收缩层上部填充有灭火砂,所述第二腔体上部设有粘胶层;其中,所述玻璃纤维层上部设有凸块且隔热层的对应面设有与之相匹配的凹槽,所述绝缘层、阻燃层和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层内部均设有与凸块和凹槽相匹配的贯通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腔体两侧设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部设有金属线,所述金属线穿插在第一腔体内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热收缩层呈褶皱状固定在第二腔体内部,所述热收缩层采用聚烯烃材料及热熔胶复合加工而成。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绝缘层采用聚乙烯材料制成,所述阻燃层采用三氧化二锑材料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玻璃纤维层、绝缘层、阻燃层和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层,提高了包带的外部的阻燃性,延长了电缆的使用寿命。(2)本技术通过在第二腔体内设置热收缩层和灭火砂,能够及时在火源处覆盖,从而减少火源与氧气的接触,实现灭火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玻璃纤维层和隔热层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包带本体-1、玻璃纤维层-2、绝缘层-3、阻燃层-4、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层-5、隔热层-6、第一腔体-7、金属线-8、第二腔体-9、热收缩层-10、灭火砂-11、粘胶层-1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缆阻燃的隔火包带,包括:包带本体,所述包带本体1上表面从内向外依次设有隔热层6、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层5、阻燃层4、绝缘层3及玻璃纤维层2,所述隔热层6内部设有第二腔体9,所述第二腔体9内设有热收缩层10且热收缩层10上部填充有灭火砂11,所述第二腔体9上部设有粘胶层12;当电缆发生短路起火时,火源会迅速烧穿粘胶层12,此时热收缩层10遇热后快速收缩,带动其内部的灭火砂11迅速覆盖在火源处,以减少火源与氧气的接触,切断火源与其他东西接触,实现灭火的功能,其中,所述玻璃纤维层2上部设有凸块15且隔热层6的对应面设有与之相匹配的凹槽13,所述绝缘层3、阻燃层4和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层5内部均设有与凸块15和凹槽13相匹配的贯通孔14,玻璃纤维层2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耐热性和抗腐蚀性,绝缘层3提高了包带的绝缘性,阻燃层4提高了包带的阻燃性,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层5可以减少燃烧时有毒气体的产生提高安全性,隔热层6的设置可以阻隔火源处热量的传递,玻璃纤维层2通过凸块15贯穿绝缘层3、阻燃层4和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层5内部的贯通孔14与隔热层的凹槽13通过热熔融的方式进行连接,增加了层与层之间连接的紧密性,提高了产品质量。进一步改进地,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腔体9两侧设有第一腔体7,第一腔体7内部设有金属线8,金属线8穿插在第一腔体7内部,金属线8的设置增加了包带本体1的强度,热收缩层10收缩时可以加强金属线8与电缆之前的固定,可以有效避免火源蔓延。进一步改进地,如图2所示:所述热收缩层10呈褶皱状固定在第二腔体9内部,热收缩层10采用聚烯烃材料及热熔胶复合加工而成,热收缩层10呈褶皱状可以给予其足够的收缩空间,避免紧贴电缆后收缩时造成热收缩层断裂。进一步改进地,如图1所示:所述绝缘层3采用聚乙烯材料制成,阻燃层4采用三氧化二锑材料制成,绝缘层3提高了包带的绝缘性,阻燃层4提高了包带的阻燃性。本技术在使用时,将包带本体1均匀缠绕在电缆表面,通过粘胶层12进行固定,当电缆发生短路起火时,火源会迅速烧穿粘胶层12,此时热收缩层10遇热后快速收缩,带动其内部的灭火砂11迅速覆盖在火源处,以减少火源与氧气的接触,切断火源与其他东西接触,实现灭火的功能,热收缩层10呈褶皱状可以给予其足够的收缩空间,避免紧贴电缆后收缩时造成热收缩层断裂,玻璃纤维层2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耐热性和抗腐蚀性,绝缘层3提高了包带的绝缘性,阻燃层4提高了包带的阻燃性,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层5可以减少燃烧时有毒气体的产生提高安全性,隔热层6的设置可以阻隔火源处热量的传递。本方案所保护的产品目前已经投入实际生产和应用,尤其是在隔火包带领域上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很显然印证了该产品的技术方案是有益的,是符合社会需要的,也适宜批量生产及推广使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缆阻燃的隔火包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包带本体(1),所述包带本体(1)上表面从内向外依次设有隔热层(6)、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层(5)、阻燃层(4)、绝缘层(3)及玻璃纤维层(2),所述隔热层(6)内部设有第二腔体(9),所述第二腔体(9)内设有热收缩层(10)且热收缩层(10)上部填充有灭火砂(11),所述第二腔体(9)上部设有粘胶层(12);其中,所述玻璃纤维层(2)上部设有凸块(15)且隔热层(6)的对应面设有与之相匹配的凹槽(13),所述绝缘层(3)、阻燃层(4)和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层(5)内部均设有与凸块(15)和凹槽(13)相匹配的贯通孔(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缆阻燃的隔火包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包带本体(1),所述包带本体(1)上表面从内向外依次设有隔热层(6)、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层(5)、阻燃层(4)、绝缘层(3)及玻璃纤维层(2),所述隔热层(6)内部设有第二腔体(9),所述第二腔体(9)内设有热收缩层(10)且热收缩层(10)上部填充有灭火砂(11),所述第二腔体(9)上部设有粘胶层(12);其中,所述玻璃纤维层(2)上部设有凸块(15)且隔热层(6)的对应面设有与之相匹配的凹槽(13),所述绝缘层(3)、阻燃层(4)和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层(5)内部均设有与凸块(15)和凹槽(13)相匹配的贯通孔(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申源线缆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