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滑式机构及汽车全景天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7584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外滑式机构及汽车全景天窗,该机构包括支撑臂总成、驱动滑块总成、导轨组件和后滑块总成,支撑臂总成包括:前侧臂,设置有第一滑块及可调节的第一固定点,且可根据支撑臂总成的长度调节第一固定点的位置;后侧臂设置有可调节的第二固定点,且可根据支撑臂总成的长度调节第二固定点的位置;以及连接件,插入第一固定点及第二固定点,将前侧臂与后侧臂固定连接;驱动滑块总成包括:控制滑块,与支撑臂总成固定连接,控制滑块上还设置有第三滑块;以及驱动机构,与控制滑块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根据汽车的特性,调节连接件插入第一固定点及第二固定点的位置,而调节支撑臂总成,使其可以适用在各种车种的范围。

Sliding mechanism and panoramic skyligh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外滑式机构及汽车全景天窗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全景天窗的玻璃移动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外滑式机构及汽车全景天窗。
技术介绍
全景天窗实际上是相对于普通天窗而言。一般而言,全景天窗首先面积较大,甚至是整块玻璃的车顶,坐在车中可以将上方的景象一览无余;目前较多的全景天窗为前后两块单独的玻璃,分别使得前后座位都有天窗的感受。现有技术的全景天窗通常包括导轨轨道、设置于导轨轨道上的移动玻璃及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驱动移动玻璃在导轨轨道上往返滑行,实现全景天窗的开启和关闭。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现有技术的全景天窗在启动时,通常会发生异响及刚性不足等不稳定的要素,因此,急需一种滑动机构,以完善现有技术的全景天窗的功能性及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外滑式机构及汽车全景天窗。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外滑式机构,包括:支撑臂总成,包括:前侧臂,设置有第一滑块及可调节的第一固定点,且可根据支撑臂总成的长度调节第一固定点的位置;后侧臂,设置有可调节的第二固定点,且可根据支撑臂总成的长度调节第二固定点的位置;以及连接件,插入第一固定点及第二固定点,将前侧臂与后侧臂固定连接;驱动滑块总成,包括:控制滑块,与支撑臂总成固定连接,控制滑块上还设置有第三滑块;以及驱动机构,与控制滑块连接,驱动机构上还设置有第二滑块,驱动机构通过驱动控制滑块滑动,而带动支撑臂总成滑动;导轨组件,包括:前侧导轨,具有一相对设置的滑槽;前定位块,设置于相对滑槽中的其中一侧滑槽上,并位于其中一侧滑槽的前端,前定位块上还具有与其中一侧滑槽相连通的前转滑道,第一滑块与前转滑道对应设置于其中一侧滑槽内;后定位块,设置于相对滑槽中的另一侧滑槽上,并位于另一侧滑槽的后端,后定位块上还具有与另一侧滑槽相连通的后转滑道,第三滑块与后转滑道对应设置于另一侧滑槽内,第二滑块设置于另一侧滑槽内;以及后侧导轨,与前侧导轨对应设置于导轨组件的后侧;以及后滑块总成,设置于后侧导轨上,并与后侧臂连接,后滑块总成可通过支撑臂总成带动,沿着后侧导轨滑动;其中,当支撑臂总成滑动时,第一滑块进入前转滑道,第三滑块进入后转滑道,带动支撑臂总成开启,第二滑块在另一侧滑槽内滑动,后滑块总成在后侧导轨上滑动,带动支撑臂总成滑行。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可调节的第一固定点为多个均匀间隔设置的第一插位孔,连接件可选择性的插入多个第一插位孔其中至少一个第一插位孔内。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可调节的第二固定点为多个均匀间隔设置的第二插位孔,连接件可选择性的插入多个第二插位孔其中至少一个第二插位孔内。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连接件为推针。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后侧臂上还设置有长条形卡槽及阻挡部,长条形卡槽的一侧设置有进入口,控制滑块上还设置有一连接扣,当控制滑块与支撑臂总成连接时,连接扣通过穿过进入口进入长条形卡槽内,并调节连接扣的位置,旋转控制滑块,将其抵接于阻挡部下方,连接扣与长条形卡槽的上下两侧呈紧密配合。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前转滑道及后转滑道为向上弯曲的弧形滑道。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实现方式中,驱动机构还包括:驱动滑块,与控制滑块连接;包塑驱动软轴,设置于驱动滑块的下端;以及驱动电机,与包塑驱动软轴,用于控制包塑驱动软轴的运动。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后滑块总成还包括:三角板,与后侧臂枢接,且在支撑臂总成滑动时,三角板可通过后侧臂带动,而转动一角度,并沿着后侧导轨滑行;第四滑块,设置于三角板下端的一个角,并位于后侧导轨内;以及第五滑块,设置于三角板下端的另一个角,并位于后侧导轨外侧,且在三角板转动角度后,第五滑块可进入后侧导轨,并通过三角板带动而沿着后侧导轨滑行。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汽车全景天窗,包括:移动玻璃总成;以及二个如第一方面中任意一项的外滑式机构,设置于移动玻璃总成的两侧,移动玻璃总成通过外滑式机构驱动而开启及滑行。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移动玻璃总成的前侧与前侧臂连接,移动玻璃总成的后侧与后滑块总成连接。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有:本专利技术可以根据汽车的特性,调节连接件插入第一固定点及第二固定点的位置,而调节支撑臂总成,使其可以适用在各种车种的范围。同时,本专利技术的控制滑块与支撑臂总成以卡槽形式连接,可以有效防止左右晃动大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二实施例的移动玻璃总成设置于外滑式机构上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支撑臂总成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支撑臂总成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控制滑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控制滑块安装于支撑臂总成上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驱动滑块总成安装于支撑臂总成上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导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驱动滑块总成及支撑臂总成设置于导轨组件上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后滑块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二实施例的汽车全景天窗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二实施例的汽车全景天窗开启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二实施例的汽车全景天窗滑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移动玻璃总成7设置于外滑式机构1上的结构示意图。外滑式机构1包括支撑臂总成2、驱动滑块总成3、导轨组件4和后滑块总成5,其中:请参考图2,其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支撑臂总成2的结构示意图。支撑臂总成2包括前侧臂21、后侧臂22和连接件23。为了对图2所示的支撑臂总成2做进一步描述,请参考图3,其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支撑臂总成2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前侧臂21设置有第一滑块211及可调节的第一固定点212,且可根据支撑臂总成2的长度调节第一固定点212的位置,后侧臂22设置有可调节的第二固定点221,且可根据支撑臂总成2的长度调节第二固定点221的位置,支撑臂总成2通过调节第一固定点212及第二固定点221的对应位置,将连接件23插入第一固定点212及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滑式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撑臂总成,包括:/n前侧臂,设置有第一滑块及可调节的第一固定点,且可根据所述支撑臂总成的长度调节所述第一固定点的位置;/n后侧臂,设置有可调节的第二固定点,且可根据所述支撑臂总成的长度调节所述第二固定点的位置;以及/n连接件,插入所述第一固定点及所述第二固定点,将所述前侧臂与所述后侧臂固定连接;/n驱动滑块总成,包括:/n控制滑块,与所述支撑臂总成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滑块上还设置有第三滑块;以及/n驱动机构,与所述控制滑块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上还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驱动机构通过驱动所述控制滑块滑动,而带动所述支撑臂总成滑动;/n导轨组件,包括:/n前侧导轨,具有一相对设置的滑槽;/n前定位块,设置于所述相对滑槽中的其中一侧所述滑槽上,并位于所述其中一侧所述滑槽的前端,所述前定位块上还具有与所述其中一侧所述滑槽相连通的前转滑道,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前转滑道对应设置于所述其中一侧所述滑槽内;/n后定位块,设置于所述相对滑槽中的另一侧所述滑槽上,并位于所述另一侧所述滑槽的后端,所述后定位块上还具有与所述另一侧所述滑槽相连通的后转滑道,所述第三滑块与所述后转滑道对应设置于所述另一侧所述滑槽内,所述第二滑块设置于所述另一侧所述滑槽内;以及/n后侧导轨,与所述前侧导轨对应设置于所述导轨组件的后侧;以及/n后滑块总成,设置于所述后侧导轨上,并与所述后侧臂连接,所述后滑块总成可通过所述支撑臂总成带动,沿着所述后侧导轨滑动;/n其中,当所述支撑臂总成滑动时,所述第一滑块进入所述前转滑道,所述第三滑块进入所述后转滑道,带动所述支撑臂总成开启,所述第二滑块在所述另一侧所述滑槽内滑动,所述后滑块总成在所述后侧导轨上滑动,带动所述所述支撑臂总成滑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滑式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臂总成,包括:
前侧臂,设置有第一滑块及可调节的第一固定点,且可根据所述支撑臂总成的长度调节所述第一固定点的位置;
后侧臂,设置有可调节的第二固定点,且可根据所述支撑臂总成的长度调节所述第二固定点的位置;以及
连接件,插入所述第一固定点及所述第二固定点,将所述前侧臂与所述后侧臂固定连接;
驱动滑块总成,包括:
控制滑块,与所述支撑臂总成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滑块上还设置有第三滑块;以及
驱动机构,与所述控制滑块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上还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驱动机构通过驱动所述控制滑块滑动,而带动所述支撑臂总成滑动;
导轨组件,包括:
前侧导轨,具有一相对设置的滑槽;
前定位块,设置于所述相对滑槽中的其中一侧所述滑槽上,并位于所述其中一侧所述滑槽的前端,所述前定位块上还具有与所述其中一侧所述滑槽相连通的前转滑道,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前转滑道对应设置于所述其中一侧所述滑槽内;
后定位块,设置于所述相对滑槽中的另一侧所述滑槽上,并位于所述另一侧所述滑槽的后端,所述后定位块上还具有与所述另一侧所述滑槽相连通的后转滑道,所述第三滑块与所述后转滑道对应设置于所述另一侧所述滑槽内,所述第二滑块设置于所述另一侧所述滑槽内;以及
后侧导轨,与所述前侧导轨对应设置于所述导轨组件的后侧;以及
后滑块总成,设置于所述后侧导轨上,并与所述后侧臂连接,所述后滑块总成可通过所述支撑臂总成带动,沿着所述后侧导轨滑动;
其中,当所述支撑臂总成滑动时,所述第一滑块进入所述前转滑道,所述第三滑块进入所述后转滑道,带动所述支撑臂总成开启,所述第二滑块在所述另一侧所述滑槽内滑动,所述后滑块总成在所述后侧导轨上滑动,带动所述所述支撑臂总成滑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滑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的第一固定点为多个均匀间隔设置的第一插位孔,所述连接件可选择性的插入所述多个第一插位孔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插位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滑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贲华尹昌镇李奇训金壮允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铁锚明信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