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7482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2:32
一种检测设备,包括:反应检测机构,所述反应检测机构用于容纳多个试剂容器和多个样品容器;试剂舱,所述试剂舱用于容纳多个试剂管筒;所述试剂管筒用于容纳多个所述试剂容器;所述试剂管筒中的所述试剂容器用于补充或更换至所述反应检测机构中;所述样品容器上具有第一标记;所述试剂管筒上具有第二标记;第一识别装置,所述第一识别装置用于识别所述样品容器上的所述第一标记;第二识别装置,所述第二识别装置用于识别所述试剂管筒上的所述第二标记。所述检测设备自动化程度更高,并且更换具有试剂溶液的试剂容器能够智能、高效且准确。

Test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检测设备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基于医学用途的检测设备,通常通过各种原理来检测。相应的检测设备,使用时,存在不便,人们对检测的自动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现有检测设备自动化程度并不高,并且易出现误操作,而且体积庞大、成本高,与现代的医院实验室环境不匹配。更多有关现有医学用途的检测设备可以参考公开号为CN202720238U的中国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检测设备,包括:反应检测机构,所述反应检测机构用于容纳多个试剂容器和多个样品容器;试剂舱,所述试剂舱用于容纳多个试剂管筒;所述试剂管筒用于容纳多个所述试剂容器;所述试剂管筒中的所述试剂容器用于补充或更换至所述反应检测机构中;所述样品容器上具有第一标记;所述试剂管筒上具有第二标记;第一识别装置,所述第一识别装置用于识别所述样品容器上的所述第一标记;第二识别装置,所述第二识别装置用于识别所述试剂管筒上的所述第二标记。可选的,所述反应检测机构包括反应检测区和样品区;所述反应检测区用于容纳所述试剂容器;所述样品区用于容纳所述样品容器;并且所述检测设备还包括加样装置。可选的,所述反应检测区为第一环形槽区,所述样品区为第二环形槽区,所述第二环形槽区包围所述第一环形槽区。可选的,所述第一环形槽区为转动区;所述第二环形槽区为转动区。可选的,所述第一环形槽区包围环形台区,所述加样装置位于所述环形台区;所述检测设备还包括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用于带动所述试剂舱在所述反应检测机构上方升降运动。可选的,所述加样装置位于所述反应检测机构旁边;所述检测设备还包括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用于带动所述试剂舱水平运动。可选的,所述试剂容器呈圆柱体形,并且,所述试剂容器的开口直径小于容器主体直径,所述试剂容器的侧壁顶部具有倒角;所述试剂管筒具有从上至下的侧开口。可选的,所述试剂管筒侧壁底部具有防滑落结构;所述试剂舱底部具有落放控制结构。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检测方法,包括:将至少一个试剂容器和至少一个样品容器放置于反应检测机构;将至少一个试剂管筒放置于试剂舱,所述试剂管筒中具有至少一个所述试剂容器,位于所述试剂管筒内的所述试剂容器用于补充或更换至反应检测机构中;在所述样品容器上设置第一标记;在所述试剂管筒上设置第二标记;采用第一识别装置对所述样品容器上的所述第一标记进行识别;采用第二识别装置对所述试剂管筒上的所述第二标记进行识别;对识别后的所述第一标记和所述第二标记进行匹配。可选的,所述第一标记为二维码或条形码;所述第二标记为二维码或条形码;所述第一标记设置于所述样品容器外侧面;所述第二标记设置于所述试剂管筒外侧面。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其中一个方面中,利用第一标记设置在样品容器上,第二标记设置在试剂管筒上,并且,配合第一识别装置和第二识别装置,从而可以使检测设备能够自动识别样品容器对应到正确的试剂管筒,使得更新和更换(具有试剂溶液的)试剂容器过程变得自动化,并且保证了准确性更高,整个过程智能而高效。在第一识别装置和第二识别装置分别识别到第一标记和第二标记之后,整体检测设备会明确,需要将试剂舱中,试剂管筒的某个试剂容器是要更新到反应检测机构的具体哪个位置中。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中检测设备示意图;图2为试剂容器、样品容器和试剂管筒示意图;图3至图7为一个试剂容器从试剂管筒(试剂舱)中分离出来的过程示意图;图8是另一实施例中检测设备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加清楚的表示,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检测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结构。反应检测机构11,所述反应检测机构11用于容纳多个试剂容器111和多个样品容器112。试剂舱12,所述试剂舱12用于容纳多个试剂管筒121。所述试剂管筒121用于容纳多个所述试剂容器111。所述试剂管筒121中的所述试剂容器111用于补充或更换至所述反应检测机构11中。所述样品容器112上具有第一标记131。所述试剂管筒121上具有第二标记132。第一识别装置141,所述第一识别装置141用于识别所述样品容器112上的所述第一标记131。第二识别装置142,所述第二识别装置142用于识别所述试剂管筒121上的所述第二标记132。请进一步参考图1,所述反应检测机构11包括反应检测区(未标注)和样品区(未标注)。所述反应检测区用于容纳所述试剂容器111。所述样品区用于容纳所述样品容器112。并,且所述检测设备还包括加样装置16。如图1所示,所述反应检测区为第一环形槽区,所述样品区为第二环形槽区,所述第二环形槽区包围所述第一环形槽区。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反应检测区和所述样品区也可以为其它形状的槽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环形槽区为转动区。所述第二环形槽区为转动区。这种转动的区,可以通过设置它们的底部可以转动实现,而两个区之间的隔离结构(图中显示为圆环形的墙壁结构),可以是静止结构,也可以是可以转动的结构。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环形槽区包围环形台区(未标注),所述加样装置16位于所述环形台区,具体位于所述环形台区上表面。如图1所示,所述检测设备还包括升降装置15,所述升降装置15用于带动所述试剂舱12在所述反应检测机构11上方升降运动。通常,试剂舱12能够至少上升至比加样装置16吏高,从而保证相应其它对反应检测机构11的操作的进行。如1图所示,本实施例中,加样装置16具有至少两个可以弯折的节点(未标注),以便加样装置16能够对相应的容器进行加样。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试剂容器111呈圆柱体形,并且,所述试剂容器111的开口直径小于容器主体直径,所述试剂容器111的侧壁顶部具有倒角。这样的结构,有助于后续将多个所述试剂容器111叠在一起后,能够方便逐个将它们更新至相应的结构内。图2还显示了所述第一标记131位于所述试剂容器111的外侧壁。如图2所示,所述试剂管筒121具有从上至下的侧开口(未标注)。侧开口用于防止试剂容器111直接从较高地方掉到试剂管筒121底部。也就是说,侧开口用于将试剂容器111缓慢地放置试剂管筒121底部。即侧开口的存在,使其它结构可以直接控制到试剂容器111,从而可以使得试剂容器111在受到控制的情况下,按所需速度下降。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标记131为二维码或条形码,也可以是其它合适的标识码。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标记132为二维码或条形码,也可以是其它合适的标识码。如图2至图7,所述试剂管筒121侧壁底部具有防滑落结构1211。所述试剂舱12底部具有落放控制结构(未标注)。图2显示了防滑落结构1211的外表面结构,图3至图7显示了防滑落结构1211的截面结构。为了设置防滑落结构1211,试剂管筒121侧壁的底部需要设置小开口(未标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反应检测机构,所述反应检测机构用于容纳多个试剂容器和多个样品容器;/n试剂舱,所述试剂舱用于容纳多个试剂管筒;所述试剂管筒用于容纳多个所述试剂容器;所述试剂管筒中的所述试剂容器用于补充或更换至所述反应检测机构中;/n所述样品容器上具有第一标记;/n所述试剂管筒上具有第二标记;/n第一识别装置,所述第一识别装置用于识别所述样品容器上的所述第一标记;/n第二识别装置,所述第二识别装置用于识别所述试剂管筒上的所述第二标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反应检测机构,所述反应检测机构用于容纳多个试剂容器和多个样品容器;
试剂舱,所述试剂舱用于容纳多个试剂管筒;所述试剂管筒用于容纳多个所述试剂容器;所述试剂管筒中的所述试剂容器用于补充或更换至所述反应检测机构中;
所述样品容器上具有第一标记;
所述试剂管筒上具有第二标记;
第一识别装置,所述第一识别装置用于识别所述样品容器上的所述第一标记;
第二识别装置,所述第二识别装置用于识别所述试剂管筒上的所述第二标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检测机构包括反应检测区和样品区;所述反应检测区用于容纳所述试剂容器;所述样品区用于容纳所述样品容器;并且所述检测设备还包括加样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检测区为第一环形槽区,所述样品区为第二环形槽区,所述第二环形槽区包围所述第一环形槽区。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啸白佳委张立伟乐宜萃
申请(专利权)人:安邦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