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板折弯加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72549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2: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板折弯加筋模具,包括上模座、上模、下模、下模芯,所述的上模座下端设有上模,所述的上模与上模座可拆卸连接,所述的下模侧边设有若干可以与下模芯配合的下模芯安装插口槽,所述的下模芯可拆卸安装于下模芯安装插口槽内,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上模具和下模具的配合可以将钢板直接折弯135℃,通过设置下模芯与模具配合可以在钢板弯折处同时折弯加筋成型,增加折弯后钢板的强度,避免钢板变形,模芯对称制作两个工作面,磨损可换另一工作面,增大了模具的使用寿命。

A bending and reinforcing die for steel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板折弯加筋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的
,特别是钢板折弯加筋模具的

技术介绍
目前,钣金件是机械等领域中重要的一种零部件,钣金是一种针对金属薄板的综合冷加工工艺,包括剪、冲/切/复合、折、焊接、铆接、拼接、成型等。其显著的特征就是同一零件厚度一致。通过钣金工艺加工出的产品叫做钣金件,为保证钣金件的强度,多会在钣金件的折角处设置加筋,以保证钣金件的稳定性,从而避免发生变形情况的发生,通过设计一种钢板折弯加筋模具来满足对钢板折弯板折成135°并同时成型加筋增加折弯后的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钢板折弯加筋模具,能够将钢板直接折弯135℃,同时折弯加筋成型,增加折弯的强度,模芯对称制作两个工作面,磨损可换另一工作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钢板折弯加筋模具,包括上模座、上模、下模、下模芯,所述的上模座下端设有上模,所述的上模与上模座可拆卸连接,所述的下模侧边设有若干可以与下模芯配合的下模芯安装插口槽,所述的下模芯可拆卸安装于下模芯安装插口槽内。作为优选,所述的上模下端设有上模折弯边,所述的上模折弯边两侧边夹角角度为135°。作为优选,所述的下模上端设有可以与上模折弯边配合的下模折弯槽,所述的下模折弯槽两侧边的夹角角度为135°,所述的下模芯安装插口槽与下模折弯槽下端连通,所述的下模芯上端可以从下模芯安装插口槽与下模折弯槽下端连通处凸出。作为优选,所述的上模座下端设有可以与上模上端配合的上模安装卡槽,所述的上模上端设于上模安装卡槽内,所述的上模安装卡槽内设有若干螺栓固定通孔,所述的上模上端设有若干可以与螺栓固定通孔配合的螺纹孔,所述的上模座与上模之间通过若干螺栓贯穿螺栓固定通孔与螺纹孔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的的下模芯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加筋工作面、第二加筋工作面,所述的第一加筋工作面与第二加筋工作面形状结构相同,所述的第一加筋工作面与第二加筋工作面绕下模芯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的第一加筋工作面与第二加筋工作面中任一工作面磨损时,可以翻转更换另一工作面继续工作。作为优选,所述的下模芯侧边一端设有拉耳。作为优选,所述的上模下端设有若干可以与下模芯配合的上模凹槽。本专利技术一种钢板折弯加筋模具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上模具和下模具的配合可以将钢板直接折弯135℃,通过设置下模芯与模具配合可以在钢板弯折处同时折弯加筋成型,增加折弯后钢板的强度,避免钢板变形,模芯对称制作两个工作面,磨损可换另一工作面,增大了模具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钢板折弯加筋模具结构示意图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钢板折弯加筋模具结构示意图另一角度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钢板折弯加筋模具结构示意图主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钢板折弯加筋模具结构示意图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钢板折弯加筋模具的下模芯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模座、2-上模、3-折弯板、4-下模、5-下模芯、6-螺栓、11-上模安装卡槽、21-螺纹孔、22-上模折弯边、23-上模凹槽、41-下模芯安装插口槽、42-下模折弯槽、51-第一加筋工作面、52-第二加筋工作面、53-拉耳、111-螺栓固定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专利技术的概念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专利技术一种钢板折弯加筋模具,包括上模座1、上模2、下模4、下模芯5,所述的上模座1下端设有上模2,所述的上模2与上模座1可拆卸连接,所述的下模4侧边设有若干可以与下模芯5配合的下模芯安装插口槽41,所述的下模芯5可拆卸安装于下模芯安装插口槽41内,所述的上模2下端设有上模折弯边22,所述的上模折弯边22两侧边夹角角度为135°,所述的下模4上端设有可以与上模折弯边22配合的下模折弯槽42,所述的下模折弯槽42两侧边的夹角角度为135°,所述的下模芯安装插口槽41与下模折弯槽42下端连通,所述的下模芯5上端可以从下模芯安装插口槽41与下模折弯槽42下端连通处凸出,所述的上模座1下端设有可以与上模2上端配合的上模安装卡槽11,所述的上模2上端设于上模安装卡槽11内,所述的上模安装卡槽11内设有若干螺栓固定通孔111,所述的上模2上端设有若干可以与螺栓固定通孔111配合的螺纹孔21,所述的上模座1与上模2之间通过若干螺栓6贯穿螺栓固定通孔111与螺纹孔21固定连接,所述的下模芯5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加筋工作面51、第二加筋工作面52,所述的第一加筋工作面51与第二加筋工作面52形状结构相同,所述的第一加筋工作面51与第二加筋工作面52绕下模芯5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的第一加筋工作面51与第二加筋工作面52中任一工作面磨损时,可以翻转更换另一工作面继续工作,所述的下模芯5侧边一端设有拉耳53,所述的上模2下端设有若干可以与下模芯5配合的上模凹槽23。本专利技术工作过程:本专利技术一种钢板折弯加筋模具在工作过程中,将待折弯的钢板置于上模2与下模4之间,上模2与下模4夹紧,钢板被折弯,折弯角度为135°,下模芯5的上端加筋工作面与上模凹槽23配合,可以在钢板弯折处形成加强筋,增加折弯后钢板的强度,避免钢板变形,下模芯5设计成第一加筋工作面51、第二加筋工作面52两个工作面,一个面磨损,可换另一个面工作,增大了模具的使用寿命。上述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任何对本专利技术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板折弯加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1)、上模(2)、下模(4)、下模芯(5),所述的上模座(1)下端设有上模(2),所述的上模(2)与上模座(1)可拆卸连接,所述的下模(4)侧边设有若干可以与下模芯(5)配合的下模芯安装插口槽(41),所述的下模芯(5)可拆卸安装于下模芯安装插口槽(41)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板折弯加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1)、上模(2)、下模(4)、下模芯(5),所述的上模座(1)下端设有上模(2),所述的上模(2)与上模座(1)可拆卸连接,所述的下模(4)侧边设有若干可以与下模芯(5)配合的下模芯安装插口槽(41),所述的下模芯(5)可拆卸安装于下模芯安装插口槽(41)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板折弯加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2)下端设有上模折弯边(22),所述的上模折弯边(22)两侧边夹角角度为13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板折弯加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4)上端设有可以与上模折弯边(22)配合的下模折弯槽(42),所述的下模折弯槽(42)两侧边的夹角角度为135°,所述的下模芯安装插口槽(41)与下模折弯槽(42)下端连通,所述的下模芯(5)上端可以从下模芯安装插口槽(41)与下模折弯槽(42)下端连通处凸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板折弯加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座(1)下端设有可以与上模(2)上端配合的上模安装卡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青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和泰机电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