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片式压线框自动成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72539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2: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压线框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弹片式压线框自动成型机,包括冲压机、驱动机构、限位机构、裁切机构、折弯机构、支撑板、下料机构和收料机构,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两个用于起到支撑作用的支撑架,驱动机构、限位机构、裁切机构、折弯机构、下料机构和收料机构均安装在支撑板上,下料机构用于将压线框推出的设置在折弯机构的旁侧,支撑板上开设有供压线框落下的落料孔,收料机构位于落料孔的正下方,且收料机构能够滑动的安装在支撑板的底部,该设备通过冲压机、驱动机构、限位机构、裁切机构、折弯机构、支撑板、下料机构和收料机构形成一套自动化流水线,避免了人工折弯的方法,减低了工作繁琐,减少了人工成本。

A kind of automatic forming machine for spring laminating wire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片式压线框自动成型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线框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弹片式压线框自动成型机。
技术介绍
接线端子就是用于实现电气连接的一种配件产品,工业上划分为连接器的范畴。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和工业控制要求越来越严格、精确,接线端子的用量逐渐上涨。随着电子行业的发展,接线端子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多,而且种类也越来越多。用得最广泛的除了PCB板端子外,还有五金端子,螺帽端子,弹簧端子等等。而压线框则是接线端子内的一个部件。中国专利CN201711356481.X公开了一种压线框的加工方法及其专用模具按照顺序依次采用专用模具中的第一组冲头、第二组冲头在工件上冲割,继续传送片状工件并定距对所述的片状工件的两侧进行折弯,接着通过挤压将上通孔端面和下通孔端面交叠成型,插脚侧面和包脚侧面两两相对,插脚由压线框的内侧插入槽孔,包脚由压线框的外侧嵌入包脚孔。该专用模具的上模座上按工位顺序设置第一、二组冲头孔,下模座上设置有下模避位工字装置,下模避位工字装置上设有横梁穿孔,一条横梁穿设其中,并向后续工位延伸。从工艺角度上来看,加工步骤紧凑,成品率高。采用该加工方法的模具,先冲割,后挤压,将片状工件和框状工件的加工集合在一个模具,提高了生产效率,优化了生产工艺。通过该专利技术可以得知压线框的加工可以采用自动化的生产,常规的弹片式压线框加工大部分是都是采用冲压机进行冲压成型,再通过人工折弯的方法,使得工作过于繁琐,人工成本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片式压线框自动成型机。<br>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弹片式压线框自动成型机,包括冲压机、驱动机构、限位机构、裁切机构、折弯机构、支撑板、下料机构和收料机构,支撑板位于冲压机的旁侧,且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两个用于起到支撑作用的支撑架,驱动机构、限位机构、裁切机构、折弯机构、下料机构和收料机构均安装在支撑板上,且冲压机、驱动机构、裁切机构、折弯机构依次顺序排列,下料机构用于将压线框推出的设置在折弯机构的旁侧,支撑板上开设有供压线框落下的落料孔,收料机构位于落料孔的正下方,且收料机构能够滑动的安装在支撑板的底部。作为的一种弹片式压线框自动成型机优选方案,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箱、主动轴、从动轴、两个主动链轮、两个侧支板、两个从动链轮和四个轴座,两个侧支板位于板料水平方向的两侧,且侧支板固定设置在支撑板的顶部,每两个轴座分别固定设置在两个侧支板的顶部,且每两个轴座共轴线设置,且主动轴和从动轴的两侧分别均与轴座转动连接,主动轴的一侧与驱动箱传动连接,且驱动箱固定设置在支撑板的顶部,两个主动链轮固定设置在主动轴上,两个从动链轮固定设置在从动轴上,两个从动链轮均分别与两个主动链轮共平面设置,且每个从动链轮均通过链条与主动链轮传动连接,两个链条上固定设置有若干个连接板,每个连接板均横跨两个链条,每个连接板的底部均固定设置有推板,推板的底部为倒角结构。作为一种弹片式压线框自动成型机的优选方案,限位机构包括托板和两个限位板,两个限位板固定设置在支撑板的顶部,且两个限位板之间的间隙等于板料的宽度,托板的两侧均与两个限位板固定连接。作为一种弹片式压线框自动成型机的优选方案,裁切机构包括油缸、供油机构、弹性压紧机构、上切刀、下切刀、压板、顶板、两个导柱和第一侧板,两个第一侧板固定设置在支撑板的顶板,且顶板横跨两个第一侧板,且顶板与两个第一侧板固定连接,油缸固定设置在顶板的顶部,且油缸的输出端穿过顶板,油缸的输出端通过连接器与压板固定连接,压板位于顶板的正下方,上切刀固定设置在压板的底部,导柱固定设置在压板的顶板,且导柱的顶部穿过顶板,且导柱与顶板滑动连接,下切刀固定设置在支撑板上,弹性压紧机构固定设置在上切刀靠近下切刀的一侧,供油机构固定设置在支撑板上,且供油机构与油缸连接。作为一种弹片式压线框自动成型机的优选方案,弹性压紧机构包括安装板、抵板、两个连接螺母、螺纹柱和弹簧,安装板固定设置在上切刀靠近下切刀的一侧,且连接板上开设有两个导孔,两个螺纹柱的同一侧穿过导孔,两个螺纹柱的底部与抵板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螺纹柱的顶部为螺纹结构,且螺纹柱的顶板与连接螺母啮合连接,弹簧套设在螺纹柱的外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抵板的顶部和安装板的底部抵触。作为一种弹片式压线框自动成型机的优选方案,折弯机构包括导向机构、第二侧板、第三侧板、顶升机构、两个折弯柱和定位柱,第三侧板和第二侧板均固定设置在支撑板的顶部,定位柱固定设置在第二侧板靠近第三侧板的一侧,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上均开设有供两个折弯柱滑动的两个弧形导轨,两个折弯柱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弧形导轨,且折弯柱位于定位柱的下方,导向机构设置在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的外侧,且导向机构的底部与定位柱的外缘顶部抵触,顶升机构位于折弯柱的正下方,且顶升机构固定设置在支撑板的顶部。作为一种弹片式压线框自动成型机的优选方案,导向机构包括增重板、增重块、条形限位框和两个第四侧板,两个第四侧板的内侧分别与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的外侧贴合,且两个第四侧板的底部与两个折弯柱的外缘顶部抵触,两个第四侧板的顶板与增重板的底部固定连接,增重板横跨两个第四侧板,条形限位框固定设置在增重板的顶部,且增重块位于条形限位框内,且第四侧板的外侧设置有均固定设置有两个导向条,两个导向条的内侧与第四侧板的外侧贴合,且导向条与第三侧板固定连接。作为一种弹片式压线框自动成型机的优选方案,顶升机构包括顶升气缸和驱动板,驱动板固定设置在顶升气缸的输出端上,顶升气缸固定设置在支撑板的顶板,且顶升气缸位于落料孔远离定位柱的一侧。作为一种弹片式压线框自动成型机的优选方案,下料机构包括下料气缸和推落板,推落板固定设置在下料气缸的输出端上,第四侧板上开设有供推落板延伸端穿过的避让缺口,第二侧板上开设有供推落板延伸端穿过的条形穿孔。作为一种弹片式压线框自动成型机的优选方案,收料机构包括收纳盒、把手和导板,导板C为形机构,收纳盒位于落料孔的正下方吗,导板的开口处的两端与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导板的内侧与收纳盒的外侧贴合,把手固定设置在收纳盒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首先通过工人将板料安装完成,再通过冲压机对板料进行冲压,通过驱动箱带动主动轴的运动,再通过主动轴带动两个主动链轮运动,再通过链条的传动,进而带动两个从动链轮的运动,通过从动轴对从动链轮起到转动支撑的作用,通过辊座对主动轴和从动轴起到支撑的作用,通过两个链条的运动,进而带动连接板的运动,再通过连接板带动推板运动,通过推板运动,进而插入到冲压过后的板料内,再通过推板的运动,进而使得推板继续带动板料运动,限位机构位于驱动机构和裁切机构之间,当冲压过后的板料经过限位机构上时,通过两个限位板对板料起到左右限位的作用,防止板料左右运动,通过托板的运动,使得板料向前运动的过程中,对板料起到支撑的作用,使得板料的运动更加流畅,避免板料卡顿在设备上,冲压过后的板料到达裁切机构上时,通过供油机构对于油缸进行供油,使得油缸的输出端进行上下驱动,进而带动压板进行上下驱动,再通过压板带动上切刀进行上下运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弹片式压线框自动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冲压机(1)、驱动机构(2)、限位机构(3)、裁切机构(4)、折弯机构(5)、支撑板(6)、下料机构(7)和收料机构(8),支撑板(6)位于冲压机(1)的旁侧,且支撑板(6)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两个用于起到支撑作用的支撑架(9),驱动机构(2)、限位机构(3)、裁切机构(4)、折弯机构(5)、下料机构(7)和收料机构(8)均安装在支撑板(6)上,且冲压机(1)、驱动机构(2)、裁切机构(4)、折弯机构(5)依次顺序排列,下料机构(7)用于将压线框推出的设置在折弯机构(5)的旁侧,支撑板(6)上开设有供压线框落下的落料孔(6a),收料机构(8)位于落料孔(6a)的正下方,且收料机构(8)能够滑动的安装在支撑板(6)的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片式压线框自动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冲压机(1)、驱动机构(2)、限位机构(3)、裁切机构(4)、折弯机构(5)、支撑板(6)、下料机构(7)和收料机构(8),支撑板(6)位于冲压机(1)的旁侧,且支撑板(6)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两个用于起到支撑作用的支撑架(9),驱动机构(2)、限位机构(3)、裁切机构(4)、折弯机构(5)、下料机构(7)和收料机构(8)均安装在支撑板(6)上,且冲压机(1)、驱动机构(2)、裁切机构(4)、折弯机构(5)依次顺序排列,下料机构(7)用于将压线框推出的设置在折弯机构(5)的旁侧,支撑板(6)上开设有供压线框落下的落料孔(6a),收料机构(8)位于落料孔(6a)的正下方,且收料机构(8)能够滑动的安装在支撑板(6)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片式压线框自动成型机,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2)包括驱动箱(2a)、主动轴(2b)、从动轴(2c)、两个主动链轮(2d)、两个侧支板(2f)、两个从动链轮(2e)和四个轴座(2j),两个侧支板(2f)位于板料水平方向的两侧,且侧支板(2f)固定设置在支撑板(6)的顶部,每两个轴座(2j)分别固定设置在两个侧支板(2f)的顶部,且每两个轴座(2j)共轴线设置,且主动轴(2b)和从动轴(2c)的两侧分别均与轴座(2j)转动连接,主动轴(2b)的一侧与驱动箱(2a)传动连接,且驱动箱(2a)固定设置在支撑板(6)的顶部,两个主动链轮(2d)固定设置在主动轴(2b)上,两个从动链轮(2e)固定设置在从动轴(2c)上,两个从动链轮(2e)均分别与两个主动链轮(2d)共平面设置,且每个从动链轮(2e)均通过链条与主动链轮(2d)传动连接,两个链条上固定设置有若干个连接板(2h),每个连接板(2h)均横跨两个链条,每个连接板(2h)的底部均固定设置有推板(2i),推板(2i)的底部为倒角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片式压线框自动成型机,其特征在于,限位机构(3)包括托板(3a)和两个限位板(3b),两个限位板(3b)固定设置在支撑板(6)的顶部,且两个限位板(3b)之间的间隙等于板料的宽度,托板(3a)的两侧均与两个限位板(3b)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片式压线框自动成型机,其特征在于,裁切机构(4)包括油缸(4a)、供油机构(4b)、弹性压紧机构(4c)、上切刀(4d)、下切刀(4e)、压板(4f)、顶板(4h)、两个导柱(4i)和第一侧板(4y),两个第一侧板(4y)固定设置在支撑板(6)的顶板(4h),且顶板(4h)横跨两个第一侧板(4y),且顶板(4h)与两个第一侧板(4y)固定连接,油缸(4a)固定设置在顶板(4h)的顶部,且油缸(4a)的输出端穿过顶板(4h),油缸(4a)的输出端通过连接器与压板(4f)固定连接,压板(4f)位于顶板(4h)的正下方,上切刀(4d)固定设置在压板(4f)的底部,导柱(4i)固定设置在压板(4f)的顶板(4h),且导柱(4i)的顶部穿过顶板(4h),且导柱(4i)与顶板(4h)滑动连接,下切刀(4e)固定设置在支撑板(6)上,弹性压紧机构(4c)固定设置在上切刀(4d)靠近下切刀(4e)的一侧,供油机构(4b)固定设置在支撑板(6)上,且供油机构(4b)与油缸(4a)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弹片式压线框自动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弹性压紧机构(4c)包括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庆胡如方吴亚兰陈露王志伟朱稚华王凯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