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压作业管柱内腔的小型快速提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6990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压作业管柱内腔的小型快速提缆器,锁紧主体与压帽螺接,压帽上有提拉环,压紧螺钉穿过压帽,伸入其内,卡在两个半锥体上端的限位台阶上。锁紧椎体由两个半锥体对合而成,其锥面与锁紧主体内腔贴合。半锥体上端有限位台阶,内侧有贴合后,相互对合的半圆形凹槽。压帽、锁紧主体侧面有上、下电缆插槽,刻槽。插槽底与两半圆形凹槽对合位置一致。使用时,电缆从下插槽插入锁紧主体,两半锥体的半圆形凹槽夹住电缆,从上放入锁紧主体并压紧,通过扳手将压帽与锁紧主体拧紧,电缆从上插槽插入压帽,即夹紧电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快捷方便、安全可靠,对电缆无损伤,体积小巧,用于带压管柱内提拉电缆,操作时效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压作业管柱内腔的小型快速提缆器
本技术属于石油工程作业辅助工具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带压作业管柱内腔的小型快速提缆器。
技术介绍
提缆器一般用于处理事故或者打捞作业时来提拉或对接电缆,在带压测井(射孔)作业过程中,由于作业环境和设备故障等因素,可能会出现遇卡、电缆落井等事故,需要在带压打捞作业时提拉或对接电缆。通常带压测井(射孔)主要通过电缆防喷器、防喷管、防喷盒等井口设备控制井口压力,打捞作业时,经常会遇到需要在防喷管内进行提拉电缆或悬挂电缆的情况,通过电缆防喷器短暂封闭井口,拆开防喷管快速对接电缆或悬挂电缆,再接回防喷管恢复井口压力,然后在防喷管内进行提拉电缆作业。现有的提缆器主要为T型提缆器,锁紧结构有两种,一种是通过锥体和锥框配合紧固电缆,另一种是通过八颗螺钉紧固电缆,这两种结构的T型提缆器虽然对电缆的卡紧效果较好,但是体积较大(横向提拉棒长度在400mm以上),无法应用于防喷管等特殊管柱内,尤其是靠螺钉紧固的T型提缆器,其装卸一次时间至少在20分钟以上,操作费时费力,无法满足井口带压作业的时效性要求。因此,需要一种结构小巧可靠,操作快捷的提缆设备,从而满足带压环境下在特殊管柱内提拉电缆的需求。CN203585570公开了一种快速锥体提缆器,包括圆筒状的锥框主体以及其外表面两侧对称设有的横向提拉棒、内表面通过锥面配合安装的锁紧锥体;锥框主体由左、右两个半筒通过双轴铰链铰接对合而成,且对合后通过锁紧螺杆和螺帽固定,其结构复杂,操作复杂,无法达到快速的目的。锁紧锥体为由左、右两个半锥体对合形成的圆锥体,且两个半锥体内表面中央均设有对合后能够相互吻合为电缆孔的竖向凹槽,竖向凹槽对夹紧的电缆有一定的磨损。左、右两个半锥体的上部均设有与锥框主体上端部抵靠配合的限位台阶,且限位台阶上分别铰接有拉环。解除电缆锁紧状态时,通过拉环将左、右两个半锥体拉开,操作复杂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现状,旨在提供一种电缆卡紧效果好、结构小巧,且操作简便快捷,可适用于防喷管等特殊管柱内腔快速提缆的带压作业管柱内腔的小型快速提缆器。本技术目的的实现方式为,带压作业管柱内腔的小型快速提缆器,有锁紧主体和锁紧椎体,所述锁紧锥体为由两个半锥体对合形成的圆锥体,两个半锥体上端有限位台阶;所述锁紧主体的内腔的锥面与锁紧锥体的外锥面紧密配合,锁紧主体与压帽螺接,压帽上有提拉环;压紧螺钉穿过压帽,伸入其内,卡在两个半锥体上端的限位台阶上;所述压帽侧面有自下而上的上插槽,上扳手刻槽;所述锁紧主体侧面有自下而上的下插槽,下扳手刻槽;所述锁紧椎体的两个半锥体内表面有对合后,能相互对合的半圆形凹槽;所述压帽侧面的上插槽底,锁紧主体侧面的下插槽底与两个半锥体内表面的半圆形凹槽对合位置一致。使用时,电缆从下插槽插入锁紧主体,两半锥体的半圆形凹槽夹住电缆,从上放入锁紧主体中,压紧后,锁紧椎体即夹紧电缆,通过扳手将压帽与锁紧主体拧紧,上部电缆从上插槽插入压帽。解除电缆锁紧状态时,将两个压紧螺钉抵进限位台阶下,反向拧开压帽和锁紧主体,带出锁紧锥体,松开电缆。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快捷方便、安全可靠的优点,锁紧力达到8T以上,锁紧状态下不会损伤电缆。本技术结构小巧,可用于防喷管等特殊管柱内提拉或连接电缆,操作时效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半锥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右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2、3,本技术有锁紧主体1和锁紧椎体2。所述锁紧锥体为由两个半锥体对合形成的圆锥体,两个半锥体上端有限位台阶10。所述锁紧主体1的内腔的锥面与锁紧锥体2的外锥面紧密配合,锁紧主体与压帽螺接,压帽3上有提拉环4,携带方便。压紧螺钉5穿过压帽,伸入其内,卡在两个半锥体上端的限位台阶10上。所述压帽侧面有自下而上的上插槽12,上扳手刻槽6。所述锁紧主体侧面有自下而上的下插槽8,下扳手刻槽7。所述压帽侧面的上插槽底,锁紧主体侧面的下插槽底与两个半锥体内表面的半圆形凹槽对合位置一致。所述锁紧椎体的两个半锥体内表面有对合后,能相互对合的半圆形凹槽11,采用半圆形凹槽对夹紧的电缆几乎无磨损。所述半圆形凹槽的内径小于所夹电缆的外径,且内壁上有防滑螺纹,使电缆夹在两半锥体的对合部更牢靠。所述上、下扳手刻槽为φ80mm扳手刻槽,可配合六角开口扳手使用。所述上、下插槽为12mm宽的插槽,可从侧面快速放入电缆。所述压帽上的提拉环4为直径16mm的圆钢弯折而成的承荷提拉环,焊接在压帽顶部。使用时,电缆从下插槽8入插入锁紧主体1,两半锥体的半圆形凹槽11夹住电缆,从上放入锁紧主体中,压紧后锁紧椎体的半圆形凹槽即夹紧电缆。通过六角开口扳手、上扳手刻槽6、下扳手刻槽7将压帽与锁紧主体拧紧,并压紧锁紧锥体,上部电缆从上插槽12穿过压帽。本技术即夹紧电缆,即可进行提拉或对接电缆操作。采用本技术,电缆从上、下插槽放入压帽、锁紧主体,压帽和锁紧主体螺接,操作极其方便、快捷。解除电缆锁紧状态时,将两个压紧螺钉5旋入压帽3,并抵进两个半锥体上端的限位台阶10下,反向拧开压帽3和锁紧主体1,带出锁紧锥体2并松开电缆。利用两个本技术,在非损伤电缆情况下,可快速对接断开的两段电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带压作业管柱内腔的小型快速提缆器,有锁紧主体和锁紧椎体,所述锁紧椎体为由两个半锥体对合形成的圆锥体,两个半锥体上端有限位台阶;其特征是:所述锁紧主体的内腔的锥面与锁紧锥体的外锥面紧密配合,锁紧主体与压帽螺接,压帽上有提拉环;压紧螺钉穿过压帽,伸入其内,卡在两个半锥体上端的限位台阶上;所述压帽侧面有自下而上的上插槽,上扳手刻槽;所述锁紧主体侧面有自下而上的下插槽,下扳手刻槽;/n所述锁紧椎体的两个半锥体内表面有对合后,能相互对合的半圆形凹槽;所述压帽侧面的上插槽底,锁紧主体侧面的下插槽底与两个半锥体内表面的半圆形凹槽对合位置一致。/n

【技术特征摘要】
1.带压作业管柱内腔的小型快速提缆器,有锁紧主体和锁紧椎体,所述锁紧椎体为由两个半锥体对合形成的圆锥体,两个半锥体上端有限位台阶;其特征是:所述锁紧主体的内腔的锥面与锁紧锥体的外锥面紧密配合,锁紧主体与压帽螺接,压帽上有提拉环;压紧螺钉穿过压帽,伸入其内,卡在两个半锥体上端的限位台阶上;所述压帽侧面有自下而上的上插槽,上扳手刻槽;所述锁紧主体侧面有自下而上的下插槽,下扳手刻槽;
所述锁紧椎体的两个半锥体内表面有对合后,能相互对合的半圆形凹槽;所述压帽侧面的上插槽底,锁紧主体侧面的下插槽底与两个半锥体内表面的半圆形凹槽对合位置一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勇卢超朱江石元会冯亦江黄鹏宾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江汉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