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高层建筑用建筑支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6896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层建筑用建筑支撑架,包括支撑板,支撑板的底端对称设有支撑腿,支撑腿的底端均设有移动轮,支撑板的底端中间位置设有凹槽,凹槽的底端两侧对称设有电动伸缩杆一,电动伸缩杆一的底端均设有踏板,支撑板的顶端两侧对称设有支撑柱一和位于支撑柱一一侧的支撑柱二,支撑柱一和支撑柱二之间通过移动板连接,移动板的两端对称均设有滑轮,支撑板的顶端中间位置设有电动伸缩杆二,电动伸缩杆二的顶端设有与移动板底端连接的安装板,移动板的顶端设有升降机构和位于升降机构上方的防护板。有益效果:进而有效的为工作人员进行高层工作带来便利,同时通过防护板的设置,有效的提高了装置的安全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高层建筑用建筑支撑架
本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适用于高层建筑用建筑支撑架。
技术介绍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建筑业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不断加强,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更加显著,另外,我国建筑业具有土地垄断性和不可移动性等特点,建设工程产品的生产具有单件性、流动性、地域性、周期长和生产方式多样性、不均衡性,以及受外部约束多等特点。目前,市面上建筑用支撑架种类繁多、各类规格参数不统一,然而大多数的支撑架在搬运过程繁琐,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带动支撑架移动,同时支撑架的稳定性较差,不能给高空的工作人员带来安全的工作环境。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适用于高层建筑用建筑支撑架,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适用于高层建筑用建筑支撑架,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端对称设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端均设有移动轮,所述支撑板的底端中间位置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底端两侧对称设有电动伸缩杆一,所述电动伸缩杆一的底端均设有踏板,所述支撑板的顶端两侧对称设有支撑柱一和位于所述支撑柱一一侧的支撑柱二,所述支撑柱一和所述支撑柱二之间通过移动板连接,所述移动板的两端对称均设有滑轮,所述支撑板的顶端中间位置设有电动伸缩杆二,所述电动伸缩杆二的顶端设有与所述移动板底端连接的安装板,所述移动板的顶端设有升降机构和位于所述升降机构上方的防护板,其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移动板顶端的衔接板一和位于所述衔接板一顶端的衔接板二,所述衔接板一和所述衔接板二之间均通过两组连杆一、连杆二和连杆三连接,所述连杆一与靠近所述连杆一的所述连杆二中部之间通过拉杆连接,所述衔接板一靠近所述连杆三的顶端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端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旋转杆连接,两个所述连杆二以及两个所述连杆三之间均通过衔接杆连接,所述旋转杆的一端均贯穿两个所述衔接杆且延伸至所述连杆一的一侧。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板为圆柱体结构,且所述防护板的内部设有容纳槽。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杆上套设有两个套筒,所述衔接杆的中间位置均设有与所述套筒相适配的螺纹槽。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套筒上均设有螺纹,且所述螺纹方向相反,所述连杆一、所述连杆二和所述连杆三的两端均通过基座分别与所述衔接板一和所述衔接板二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板与所述滑轮之间通过衔接轴连接,所述支撑柱一和所述支撑柱二的内部均设有与所述滑轮相适配的滑槽,所述支撑柱一和所述支撑柱二的内部均设有与所述衔接轴相适配的移动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的移动轮,有效的使得装置便于移动,进而通过设置的电动伸缩杆一与踏板,实现了装置的固定,进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便于为工作人员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通过启动电动伸缩杆二,便于使得移动板的升降,进而通过衔接轴和滑轮的配合设置,有效的提高了移动板移动的平衡性,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通过电机、旋转杆、套筒和衔接杆的配合设置,有效的使得连杆二与连杆三的中心位置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进而实现了防护板的升降,完成了防护板的高度变化,进而有效的为工作人员进行高层工作带来便利,同时通过防护板的设置,有效的提高了装置的安全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适用于高层建筑用建筑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适用于高层建筑用建筑支撑架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适用于高层建筑用建筑支撑架连杆二侧视图。图中:1、支撑板;2、支撑腿;3、移动轮;4、凹槽;5、电动伸缩杆一;6、踏板;7、支撑柱一;8、支撑柱二;9、移动板;10、滑轮;11、电动伸缩杆二;12、安装板;13、升降机构;14、防护板;15、衔接板一;16、衔接板二;17、连杆一;18、连杆二;19、连杆三;20、伸缩杆;21、电机;22、基座;23、拉杆;24、旋转杆;25、套筒;26、衔接杆;27、螺纹槽;28、滑槽;29、移动槽;30、衔接轴。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高层建筑用建筑支撑架。实施例一:如图1-3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高层建筑用建筑支撑架,包括支撑板1,所述支撑板1的底端对称设有支撑腿2,所述支撑腿2的底端均设有移动轮3,所述支撑板1的底端中间位置设有凹槽4,所述凹槽4的底端两侧对称设有电动伸缩杆一5,所述电动伸缩杆一5的底端均设有踏板6,所述支撑板1的顶端两侧对称设有支撑柱一7和位于所述支撑柱一7一侧的支撑柱二8,所述支撑柱一7和所述支撑柱二8之间通过移动板9连接,所述移动板9的两端对称均设有滑轮10,所述支撑板1的顶端中间位置设有电动伸缩杆二11,所述电动伸缩杆二11的顶端设有与所述移动板9底端连接的安装板12,所述移动板9的顶端设有升降机构13和位于所述升降机构13上方的防护板14,其中,所述升降机构13包括设置于所述移动板9顶端的衔接板一15和位于所述衔接板一15顶端的衔接板二16,所述衔接板一15和所述衔接板二16之间均通过两组连杆一17、连杆二18和连杆三19连接,所述连杆一17与靠近所述连杆一17的所述连杆二18中部之间通过拉杆23连接,所述衔接板一15靠近所述连杆三19的顶端设有伸缩杆20,所述伸缩杆20的顶端设有电机21,所述电机21的输出端与旋转杆24连接,两个所述连杆二18以及两个所述连杆三19之间均通过衔接杆26连接,所述旋转杆24的一端均贯穿两个所述衔接杆26且延伸至所述连杆一17的一侧。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移动轮3,有效的使得装置便于移动,进而通过设置的电动伸缩杆一5与踏板6,实现了装置的固定,进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便于为工作人员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通过启动电动伸缩杆二11,便于使得移动板9的升降,进而通过衔接轴30和滑轮10的配合设置,有效的提高了移动板9移动的平衡性,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通过电机21、旋转杆24、套筒25和衔接杆26的配合设置,有效的使得连杆二18与连杆三19的中心位置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进而实现了防护板14的升降,完成了防护板14的高度变化,进而有效的为工作人员进行高层工作带来便利,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高层建筑用建筑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1),所述支撑板(1)的底端对称设有支撑腿(2),所述支撑腿(2)的底端均设有移动轮(3),所述支撑板(1)的底端中间位置设有凹槽(4),所述凹槽(4)的底端两侧对称设有电动伸缩杆一(5),所述电动伸缩杆一(5)的底端均设有踏板(6),所述支撑板(1)的顶端两侧对称设有支撑柱一(7)和位于所述支撑柱一(7)一侧的支撑柱二(8),所述支撑柱一(7)和所述支撑柱二(8)之间通过移动板(9)连接,所述移动板(9)的两端对称均设有滑轮(10),所述支撑板(1)的顶端中间位置设有电动伸缩杆二(11),所述电动伸缩杆二(11)的顶端设有与所述移动板(9)底端连接的安装板(12),所述移动板(9)的顶端设有升降机构(13)和位于所述升降机构(13)上方的防护板(14),其中,所述升降机构(13)包括设置于所述移动板(9)顶端的衔接板一(15)和位于所述衔接板一(15)顶端的衔接板二(16),所述衔接板一(15)和所述衔接板二(16)之间均通过两组连杆一(17)、连杆二(18)和连杆三(19)连接,所述连杆一(17)与靠近所述连杆一(17)的所述连杆二(18)中部之间通过拉杆(23)连接,所述衔接板一(15)靠近所述连杆三(19)的顶端设有伸缩杆(20),所述伸缩杆(20)的顶端设有电机(21),所述电机(21)的输出端与旋转杆(24)连接,两个所述连杆二(18)以及两个所述连杆三(19)之间均通过衔接杆(26)连接,所述旋转杆(24)的一端均贯穿两个所述衔接杆(26)且延伸至所述连杆一(17)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高层建筑用建筑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1),所述支撑板(1)的底端对称设有支撑腿(2),所述支撑腿(2)的底端均设有移动轮(3),所述支撑板(1)的底端中间位置设有凹槽(4),所述凹槽(4)的底端两侧对称设有电动伸缩杆一(5),所述电动伸缩杆一(5)的底端均设有踏板(6),所述支撑板(1)的顶端两侧对称设有支撑柱一(7)和位于所述支撑柱一(7)一侧的支撑柱二(8),所述支撑柱一(7)和所述支撑柱二(8)之间通过移动板(9)连接,所述移动板(9)的两端对称均设有滑轮(10),所述支撑板(1)的顶端中间位置设有电动伸缩杆二(11),所述电动伸缩杆二(11)的顶端设有与所述移动板(9)底端连接的安装板(12),所述移动板(9)的顶端设有升降机构(13)和位于所述升降机构(13)上方的防护板(14),其中,所述升降机构(13)包括设置于所述移动板(9)顶端的衔接板一(15)和位于所述衔接板一(15)顶端的衔接板二(16),所述衔接板一(15)和所述衔接板二(16)之间均通过两组连杆一(17)、连杆二(18)和连杆三(19)连接,所述连杆一(17)与靠近所述连杆一(17)的所述连杆二(18)中部之间通过拉杆(23)连接,所述衔接板一(15)靠近所述连杆三(19)的顶端设有伸缩杆(20),所述伸缩杆(20)的顶端设有电机(21),所述电机(21)的输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成福左艳彬李承霖张新强
申请(专利权)人:荣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