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台设置圆柱式桩柱基础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6821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桥台设置圆柱式桩柱基础结构,涉及桥梁领域,该桥台设置圆柱式桩柱基础结构,包括桥面板、灌注桩和警示柱,所述警示柱设置在桥面板的上方,所述灌注桩竖直设置在桥面板的下方,所述桥面板的上表面与现状地面线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现状地面线对应桥面板下方的位置处设置有塌陷槽,所述灌注桩的顶部设置有台柱,所述台柱的顶部设置有桥台盖梁,所述桥面板镶嵌在桥台盖梁的顶部,所述桥台盖梁等距分布在桥面板下表面靠近两侧和中部的位置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灌注桩、台柱、桥台盖梁、桥台搭板和地系梁,解决了当前水利工程中桥梁基础方面,灌注桩安全稳定和桥梁投资紧张需要同时满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台设置圆柱式桩柱基础结构
本技术涉及桥梁
,具体为一种桥台设置圆柱式桩柱基础结构。
技术介绍
当前,水利工程中桥梁基础一般采用扩大基础和灌注桩基础,根据地质情况采用灌注桩基础的,需桥墩设置成圆柱式桩柱基础,桥台处设置成灌注桩基础,但许多桥梁在发生较大洪水时冲刷严重,两侧岸坡有时会被洪水冲刷,掏成洞,灌注桩会裸露出一部分,从而地面以下桩长会变短,灌注桩的牢固性和抓力降低,容易造成安全隐患。针对当前水利工程中桥梁基础方面,有的项目投资紧张,尤其是砂砾石地基,做灌注桩基础钻孔单价高,为了防止冲刷严重引起的掏空现象,保证灌注桩安全稳定和投资紧张同时满足需求,我们提供了一种桥台设置圆柱式桩柱基础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决)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桥台设置圆柱式桩柱基础结构,解决了当前水利工程中桥梁基础方面,灌注桩安全稳定和桥梁投资紧张需要同时满足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桥台设置圆柱式桩柱基础结构,包括桥面板、灌注桩和警示柱,所述警示柱设置在桥面板的上方,所述灌注桩竖直设置在桥面板的下方,所述桥面板的上表面与现状地面线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现状地面线对应桥面板下方的位置处设置有塌陷槽,所述灌注桩的顶部设置有台柱,所述台柱的顶部设置有桥台盖梁,所述桥面板镶嵌在桥台盖梁的顶部,所述桥台盖梁等距分布在桥面板下表面靠近两侧和中部的位置处,所述桥面板的两侧均搭接有桥台搭板,所述桥台搭板搭接在靠近桥面板侧面的桥台盖梁顶部,所述桥台搭板的下表面设置有挡墙,所述挡墙搭接在对应桥台盖梁远离桥面板竖直轴线的一侧,且挡墙靠近桥面板的一侧与灌注桩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灌注桩的表面搭接有地系梁,所述灌注桩分布在地系梁的正面和背面,所述地系梁位于桥台盖梁的下方。优选的,所述台柱和灌注桩均成圆柱状,所述台柱镶嵌在灌注桩顶部的中部。优选的,所述地系梁设置在灌注桩表面靠近顶部的位置处,所述地系梁靠近灌注桩的一侧为内凹的曲面。优选的,所述桥台盖梁下表面靠近正面和背面的边缘位置处设置成向上倾斜的斜面,且桥台盖梁下表面的平面与桥台盖梁下表面的斜面所成的角为钝角。优选的,所述灌注桩位于现状地面线的下方。(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桥台设置圆柱式桩柱基础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灌注桩、2台柱、桥台盖梁、桥台搭板和地系梁,把桥台设置成圆柱式桩柱基础,台柱比灌注桩横截面直径小,台柱底端做灌注桩,灌注桩钢筋直接插入到台柱,并通过混凝土材料的地系梁作为横梁连接灌注桩,代替目前常规做法桥台设置成灌注桩基础,灌注桩钢筋直接插入到桥台盖梁,设置台柱使筑造的灌注桩完全位于现状地面线地基以下,保证灌注桩的稳定性,防止其被冲刷裸露在外部,通过台柱连接代替裸露部分的灌注桩,即可减少成本,由于地基为砂砾石,砂砾石的允许不冲流速最大为1.4m/s,混凝土的允许不冲流速最大为8m/s,若发生较大洪水,设置地系梁使河底最大程度上降低被水流冲刷、破坏和防止冲刷严重引起的掏空现象,且改善台柱及灌注桩的受力,使灌注桩和台柱的整体刚度加强,使两根灌注桩连成共同受力的整体,降低高细比,达到了提高由台柱和灌注桩组成整体墩柱稳定性的目的,解决了当前水利工程中桥梁基础方面,灌注桩安全稳定和桥梁投资紧张需要同时满足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左视图;图4为本技术台柱位置处俯视截面图。图中:1、桥面板;2、灌注桩;3、警示柱;4、现状地面线;5、塌陷槽;6、台柱;7、桥台盖梁;8、桥台搭板;9、挡墙;10、地系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桥台设置圆柱式桩柱基础结构,包括桥面板1、灌注桩2和警示柱3,警示柱3设置在桥面板1的上方,灌注桩2竖直设置在桥面板1的下方,灌注桩2起到支撑的作用,支撑整个桥面板1,灌注桩2的数量为若干组,且均匀分布在桥面板1的下方,若干组灌注桩2通过台柱6和桥台盖梁7将桥面板1支撑呈水平状,每组灌注桩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灌注桩2以桥面板1的水平轴线为对称轴对称,通过桩孔和钢筋笼设置在地下砂砾石内,灌注桩2的顶部设置有台柱6,台柱6的顶部设置有桥台盖梁7,桥面板1镶嵌在桥台盖梁7的顶部,桥台盖梁7等距分布在桥面板1下表面靠近两侧和中部的位置处,桥面板1的两侧均搭接有桥台搭板8,桥台搭板8搭接在靠近桥面板1侧面的桥台盖梁7顶部,桥台搭板8的下表面设置有挡墙9,挡墙9搭接在对应桥台盖梁7远离桥面板1竖直轴线的一侧,且挡墙9靠近桥面板1的一侧与灌注桩2的表面固定连接,灌注桩2的表面搭接有地系梁10,灌注桩2分布在地系梁10的正面和背面,地系梁10位于桥台盖梁7的下方。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台柱6和灌注桩2均成圆柱状,台柱6镶嵌在灌注桩2顶部的中部,挡墙9、台柱6和灌注桩2均设置在砂砾石内,通过砂砾石固定,挡墙9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挡墙9分别设置在两岸的位置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地系梁10设置在灌注桩2表面靠近顶部的位置处,地系梁10靠近灌注桩2的一侧为内凹的曲面,如图4所示,地系梁10的曲面与灌注桩2的侧表面搭接,使地系梁10与对应的两个灌注桩2形成整体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桥台盖梁7下表面靠近正面和背面的边缘位置处设置成向上倾斜的斜面,且桥台盖梁7下表面的平面与桥台盖梁7下表面的斜面所成的角为钝角,相对于目前桥台盖梁7下表面为平面来说更加减缓洪水冲击力,使洪水流通顺畅,避免洪水的直接冲击造成桥台盖梁7受力后影响整体桥梁的稳定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灌注桩2位于现状地面线4的下方,预判被洪水冲击后的现状地面线4的高程,再将灌注桩2设置在高程以下,保证洪水冲击后形成塌陷槽5时,灌注桩2没有裸露在外部,通过设置台柱6代替目前裸露在砂砾石外部的灌注桩2,从而延长灌注桩2位于砂砾石内部的长度,由于灌注桩2的成本高,即可降低成本。在使用时,把桥台设置成圆柱式桩柱基础,圆柱式桩柱基础由台柱6和灌注桩2组成,首先在设置灌注桩2的地基上通过机械钻孔,形成桩孔后在内部放入钢筋笼,灌注混凝土形成灌注桩2,灌注桩2完全位于现状地面线4地基以下,在灌注桩2顶部通过混凝土筑造台柱6,台柱6比灌注桩2横截面直径小,灌注桩2钢筋直接插入到台柱6内部形成整体结构,并通过混凝土材料的地系梁10作为横梁连接灌注桩2,地系梁10与灌注桩2相互垂直设置,保证灌注桩2的稳定性,再将桥台盖梁7设置在两个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台设置圆柱式桩柱基础结构,包括桥面板(1)、灌注桩(2)和警示柱(3),所述警示柱(3)设置在桥面板(1)的上方,所述灌注桩(2)竖直设置在桥面板(1)的下方,所述桥面板(1)的上表面与现状地面线(4)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现状地面线(4)对应桥面板(1)下方的位置处设置有塌陷槽(5),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桩(2)的顶部设置有台柱(6),所述台柱(6)的顶部设置有桥台盖梁(7),所述桥面板(1)镶嵌在桥台盖梁(7)的顶部,所述桥台盖梁(7)等距分布在桥面板(1)下表面靠近两侧和中部的位置处,所述桥面板(1)的两侧均搭接有桥台搭板(8),所述桥台搭板(8)搭接在靠近桥面板(1)侧面的桥台盖梁(7)顶部,所述桥台搭板(8)的下表面设置有挡墙(9),所述挡墙(9)搭接在对应桥台盖梁(7)远离桥面板(1)竖直轴线的一侧,且挡墙(9)靠近桥面板(1)的一侧与灌注桩(2)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灌注桩(2)的表面搭接有地系梁(10),所述灌注桩(2)分布在地系梁(10)的正面和背面,所述地系梁(10)位于桥台盖梁(7)的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台设置圆柱式桩柱基础结构,包括桥面板(1)、灌注桩(2)和警示柱(3),所述警示柱(3)设置在桥面板(1)的上方,所述灌注桩(2)竖直设置在桥面板(1)的下方,所述桥面板(1)的上表面与现状地面线(4)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现状地面线(4)对应桥面板(1)下方的位置处设置有塌陷槽(5),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桩(2)的顶部设置有台柱(6),所述台柱(6)的顶部设置有桥台盖梁(7),所述桥面板(1)镶嵌在桥台盖梁(7)的顶部,所述桥台盖梁(7)等距分布在桥面板(1)下表面靠近两侧和中部的位置处,所述桥面板(1)的两侧均搭接有桥台搭板(8),所述桥台搭板(8)搭接在靠近桥面板(1)侧面的桥台盖梁(7)顶部,所述桥台搭板(8)的下表面设置有挡墙(9),所述挡墙(9)搭接在对应桥台盖梁(7)远离桥面板(1)竖直轴线的一侧,且挡墙(9)靠近桥面板(1)的一侧与灌注桩(2)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灌注桩(2)的表面搭接有地系梁(10),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萌李宏斌庞跃进李秋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冀水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