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行升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6622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行升降机构,包括上固定板、下固定板、设置在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上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设置在上固定板下方的一对平行设置的上滑动前后水平轴、与上滑动前后水平轴滑动连接的上滑动块、一对平行设置的后支撑架、扭簧、一对平行设置的前支撑架、一对平行设置的下滑动前后水平轴、与下滑动前后水平轴滑动连接的下滑动块;后支撑架的上端点孔与上滑动块滑动连接,使得后支撑架的上端点在上滑动前后水平轴上前后滑动,前支撑架的中部孔与后支撑架的中部孔通过扭簧连接,前支撑架的下端点孔与下滑动块连接,使得前支撑架在下滑动块的带动下在下滑动前后水平轴上前后滑动,并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适用于小型的产品的升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行升降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平行升降机构,适用于小型、微型的产品升降需求。
技术介绍
目前升降机构,基本都采用滑轨、定力弹簧等方式来实现,而采用这种方式,其产品尺寸会很大。而一些小型,微型的产品,将无法实用,为解决这个问题,特研发该结构。例如,中国技术专利CN201820841965.7的本技术公开一种驱动件升降装置,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水平滑动机构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升降机构;水平滑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水平滑轨以及与水平滑轨滑动连接的第一支撑台;升降机构的顶部设有第二支撑台,第一支撑台沿水平滑轨滑动时带动驱动件滑动至与第二支撑台对应的位置并与第二支撑台连接,升降机构驱动第二支撑台升降运动以带动驱动件上下运动以进行自检,避免了工作人员从自检台上搬上搬下的动作,节省了人力。不足之处在于千斤顶成本较高,且造成设备的尺寸较大。例如,中国技术专利CN200720052153.6的本技术公开一种平板打印机升降器,结构上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支撑升降架的升降丝杆和用于驱动升降丝杆的驱动电机,所述丝杆之间设有用于传动同步运作的刚性传动组件。采用升降丝杆来支撑安装在升降架上打印平面的升降,并改用刚性传动组件来代替原有的传动带结构。相对于传动带结构,刚性传动组件具有同步性好,调节精度高,而且十分稳定等优点。不足之处在于驱动电机成本较高,且不能满足小尺寸的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升降机构成本较低,而且能满足小尺寸的产品的升降功能的平行升降机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平行升降机构,包括上固定板、下固定板、设置在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上的升降机构;其中,升降机构包括设置在上固定板下方的一对平行设置的上滑动前后水平轴、与上滑动前后水平轴滑动连接的上滑动块、一对平行设置的后支撑架、扭簧、一对平行设置的前支撑架、一对平行设置的下滑动前后水平轴、与下滑动前后水平轴滑动连接的下滑动块;其中上固定板与上滑动前后水平轴固定连接;后支撑架的上端点孔与上滑动块滑动连接,使得后支撑架的上端点在上滑动前后水平轴上前后滑动,后支撑架的下端点孔与下固定板固定连接;前支撑架的中部孔和后支撑架的中部孔与扭簧连接轴连接,扭簧连接轴的外圈设置扭簧,前支撑架的上端点孔与上固定板固定连接,前支撑架的下端点孔与下滑动块连接,使得前支撑架在下滑动块的带动下在下滑动前后水平轴上前后滑动,下滑动前后水平轴与下固定板固定连接。优选的,上滑动块与一对后支撑架的上端点孔通过上连接轴连接,下滑动块与一对前支撑架的下端点孔通过下连接轴连接。优选的,所述扭簧位于一对平行设置的前支撑架之间,前支撑架位于一对平行设置的后支撑架之间,扭簧的轴线与前支撑架的中部孔和后支撑架的中部孔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其中,扭簧包括扭簧本体、起始端部及末端部,扭簧本体、起始端部及末端部的板面均垂直于所述扭簧本体的轴线,所述起始端部的末端向内弯折,固定在前支撑架上,末端部固定在后支撑架上。在扭簧沿其扭簧本体的轴线扭动时,起始端部与末端部承受相反方向的压力并传递扭矩,使得前支撑架和后支撑架之间的夹角发生变化,当夹角变小时,后支撑架的下端点和前支撑架的上端点不动,后支撑架的上端点和前支撑架的下端点分别带动上滑动块和下滑动块同时向后运动;当夹角变大时,后支撑架的上端点和前支撑架的下端点从而分别带动上滑动块和下滑动块同时向前运动。还包括锁定机构,锁定机构包括挂钩槽板、挂钩和挂钩座,挂钩槽板包括水平壁和垂直壁,其中挂钩槽板的水平壁与上固定板固定连接,垂直壁的外表面中部设置中部凸起结构,垂直壁的外表面边缘设置外围凸起结构,中部凸起结构和外围凸起结构之间形成供挂钩配合滑动的轨道凹槽,挂钩安装在所述挂钩座中,挂钩座的底部与下固定板固定连接。优选的,轨道凹槽包括入口段、限制段和出口段。优选的,挂钩座的中部设置限位孔,挂钩包括挂钩本体、设置在挂钩本体下端的挂钩限位部和设置在挂钩本体上端的滑动部,挂钩限位部安装在限位孔内;滑动部在轨道槽内运动,压簧设置在所述挂钩限位部和挂钩座的顶壁之间。优选的,中部凸起结构由两个斜壁和一个中部底壁形成,夹角成圆弧过渡;中部凸起结构的一侧斜壁与外围凸起结构的一侧内侧壁形成入口段;中部凸起结构的另一侧斜壁与外围凸起结构的另一侧内侧壁形成出口段,中部凸起结构的中部底壁与外围凸起结构的顶壁形成限制段,限制段设置在入口段和出口段之间。优选的,入口段的宽度沿入口段向限制段的方向逐渐变小;出口段呈一定角度倾斜设置。优选的,中部凸起结构的中部底壁朝出口段的方向凹陷弯折,外围凸起结构的顶壁朝着中部凸起结构的中部底壁的方向凹陷弯折,且弯折成一定圆弧角,所述中部底壁和顶壁的弯折部之间形成所述限制段的弯折区域,弯折区域使得滑动部卡在中部凸起结构的中部底壁上。优选的,位于出口段中的中部凸起结构的斜壁与中部底壁之间包括一个平滑直壁,平滑直壁倾斜的角度大于位于出口段中的中部凸起结构的斜壁。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取得了有益的技术效果:这种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成本较低,而且扭簧、前支撑架和后支撑架的尺寸规格可调节,可以通过扭簧、前支撑架和后支撑架的小型化从而实现整个装置的小型化。附图说明图1示出本技术的平行升降机构的爆炸图;图2示出本技术的平行升降机构的打开状态的立体图;图3示出本技术的平行升降机构的打开状态的前视图;图4示出本技术的平行升降机构的打开状态的右视图;图5示出本技术的平行升降机构的锁定状态的立视图;图6示出本技术的平行升降机构的锁定状态的前视图;图7示出本技术的平行升降机构的锁定状态的右视图;图8示出本技术的平行升降机构的升降机构升降运动原理示意图;图9示出本技术的平行机构的挂钩板槽的轨道凹槽立体示意图;图10示出本技术平行机构的挂钩板槽的轨道凹槽平面图;附图标记:1下固定板;2下滑动前后水平轴;3下滑动块;4前支撑架;5轴套;6扭簧;7扭簧轴套;8上滑动块;9上滑动前后水平轴;10上固定板;11上连接轴;12上固定板连接轴;13C型卡;14扭簧连接轴;15下连接轴;16下固定板连接轴;17下固定板螺丝;18压簧;19挂钩座;20挂钩;21挂钩槽板;22挂钩槽板螺丝;23后支撑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行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固定板、下固定板、设置在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上的升降机构;/n其中,升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上固定板下方的一对平行设置的上滑动前后水平轴、与上滑动前后水平轴滑动连接的上滑动块、一对平行设置的后支撑架、扭簧、一对平行设置的前支撑架、一对平行设置的下滑动前后水平轴、与下滑动前后水平轴滑动连接的下滑动块;其中上固定板与上滑动前后水平轴固定连接;/n后支撑架的上端点孔与上滑动块滑动连接,使得后支撑架的上端点在上滑动前后水平轴上前后滑动,后支撑架的下端点孔与下固定板固定连接;/n前支撑架的中部孔和后支撑架的中部孔与扭簧连接轴连接,扭簧连接轴的外圈设置扭簧,前支撑架的上端点孔与上固定板固定连接,前支撑架的下端点孔与下滑动块连接,使得前支撑架在下滑动块的带动下在下滑动前后水平轴上前后滑动,下滑动前后水平轴与下固定板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行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固定板、下固定板、设置在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上的升降机构;
其中,升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上固定板下方的一对平行设置的上滑动前后水平轴、与上滑动前后水平轴滑动连接的上滑动块、一对平行设置的后支撑架、扭簧、一对平行设置的前支撑架、一对平行设置的下滑动前后水平轴、与下滑动前后水平轴滑动连接的下滑动块;其中上固定板与上滑动前后水平轴固定连接;
后支撑架的上端点孔与上滑动块滑动连接,使得后支撑架的上端点在上滑动前后水平轴上前后滑动,后支撑架的下端点孔与下固定板固定连接;
前支撑架的中部孔和后支撑架的中部孔与扭簧连接轴连接,扭簧连接轴的外圈设置扭簧,前支撑架的上端点孔与上固定板固定连接,前支撑架的下端点孔与下滑动块连接,使得前支撑架在下滑动块的带动下在下滑动前后水平轴上前后滑动,下滑动前后水平轴与下固定板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平行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上滑动块与一对后支撑架的上端点孔通过上连接轴连接,下滑动块与一对前支撑架的下端点孔通过下连接轴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平行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位于一对平行设置的前支撑架之间,前支撑架位于一对平行设置的后支撑架之间,扭簧的轴线与前支撑架的中部孔和后支撑架的中部孔处于同一条直线上;
其中,扭簧包括扭簧本体、起始端部及末端部,扭簧本体、起始端部及末端部的板面均垂直于所述扭簧本体的轴线,所述起始端部的末端向内弯折,固定在前支撑架上,末端部固定在后支撑架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平行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定机构,锁定机构包括挂钩槽板、挂钩和挂钩座,挂钩槽板包括水平壁和垂直壁,其中挂钩槽板的水平壁与上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垂直壁的外表面中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秋良江水明闫宪院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中科冠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