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塑料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6385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电塑料加热装置,导电塑料加热装置包括壳体、传送装置、加热装置和排风装置,壳体内形成加工室,壳体具有与加工室连通的进料口和出料口,传送装置适于将导电塑料件从进料口传送入加工室内,并从出料口传送出加工室,加热装置设置在加工室内,加热装置适于对导电塑料件进行加热软化,加热装置还适于对水浴冷却后的导电塑料件的表面进行干燥,排风装置适于将加工室的水蒸气排出壳体。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导电塑料加热装置,可以对预成型的导电塑料件进行加热软化,从而碳纳米管等导电物质可以随树脂流变而进行流动,使导电物质在树脂内更均匀地分布,提高了导电塑料的导电性能,同时实现了导电塑料的干燥。

Conductive plastic hea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电塑料加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塑料加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导电塑料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导电塑料是将树脂和碳纳米管等导电物质混合,用塑料的加工方式进行加工的功能型高分子材料,主要应用于电子、集成电路包装、电磁波屏蔽等领域。在加工导电塑料时通常使用冷却挤出成型工艺,但是该工艺制造出的导电塑料,在将碳纳米管等物质作为导电物质添加到树脂基体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导电物质分散不均匀,导电物质会出现团聚和集中在树脂中某一点杂乱排序的情况,这样会影响到导电物质在树脂中形成良好的导电网络,影响导电塑料成品的导电性能。此外,导电塑料在挤出成型后需要进行水浴冷却,水浴冷却后的导电塑料表面会有较多水分,这些水分会令后续的导电塑料切片等工序中所使用的刀片等工具受潮腐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导电塑料的导电性能的导电塑料加热装置。根据本技术所述的导电塑料加热装置,包括壳体、传送装置、加热装置和排风装置,所述壳体内形成加工室,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加工室连通的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传送装置适于将导电塑料件从所述进料口传送入所述加工室内,并从所述出料口传送出所述加工室,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加工室内,所述加热装置适于对所述导电塑料件进行加热软化,所述加热装置还适于对水浴冷却后的所述导电塑料件的表面进行干燥,所述排风装置适于将所述加工室的水蒸气排出所述壳体。根据本技术所述的导电塑料加热装置,可以对预成型的导电塑料件进行加热软化,从而碳纳米管等导电物质可以随树脂流变而进行流动,使导电物质在树脂内更均匀地分布,提高了导电塑料的导电性能,同时实现了导电塑料的干燥。根据本技术所述的导电塑料加热装置,所述导电塑料加热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加热装置以及所述排风装置连接,以控制所述加热装置以及所述排风装置的输出功率。进一步地,导电塑料加热装置还包括显示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显示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记录所述加工室内的温度,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所述温度传感器记录的温度。更进一步地,导电塑料加热装置还包括湿度传感器,所述显示器与所述湿度传感器连接,所述湿度传感器用于记录所述加工室内的湿度,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所述湿度传感器记录的湿度。可选地,所述壳体的内壁设有保温层。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处还设有用于观察所述加工室内部的观察窗,所述观察窗与所述控制器、所述显示器均位于所述壳体的同一侧。进一步地,所述排风装置包括抽风机和排风管,所述抽风机设置在所述加工室内,所述排风管与所述抽风机连通,且所述排风管穿设所述壳体。更进一步地,所述排风管内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用于过滤所述水蒸气内的烟雾和粉尘颗粒。可选地,所述导电塑料加热装置还包括平台,所述壳体固定在所述平台上,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传送带,所述平台的上表面设有安装槽,所述传送带卡设在所述安装槽内。进一步地,所述平台的下方设有多个支撑柱,每个所述支撑柱与所述平台之间设有减震橡胶垫,每个所述支撑柱的底端设有滚轮。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导电塑料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导电塑料加热装置的内部结构图。附图标记:导电塑料加热装置100,壳体1,加工室11,进料口12,出料口13,观察窗14,保温层15,传送装置2,传送开关21,加热装置3,连接杆31,排风装置4,抽风机41,排风管42,过滤网43,控制器5,显示器6,温度传感器7,平台8,安装槽81,支撑柱91,滚轮9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并参考具体实施例描述本技术。首先结合图1和图2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导电塑料加热装置100。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导电塑料加热装置100可以包括壳体1、传送装置2、加热装置3和排风装置4,壳体1内形成加工室11,壳体1具有与加工室11连通的进料口12和出料口13,传送装置2适于将导电塑料件从进料口12传送入加工室11内,并从出料口13传送出加工室11。加热装置3设置在加工室11内,传送装置2将导电塑料件运输到加工室11内后,加热装置3适于对导电塑料件进行加热软化。加热装置3可以与导电塑料件直接接触,也可以通过对加热室内的空气加热而间接对导电塑料件加热(例如在一些示例中,加热装置3可以为红外线加热灯)。例如,加热装置3令导电塑料件的温度迅速升温至导电塑料件的玻璃化温度之上(例如100℃-200℃之间),此时导电塑料件的树脂基体发生流动,导电塑料件中的碳纳米管等导电物质随着树脂基体的流动而发生定向排列,以使导电物质形成有一定取向和规律排列的导电网络,使导电塑料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加热装置3通过对导电塑料件进行加热,还可以对水浴冷却后的导电塑料件的表面进行干燥,以使导电塑料件被传送装置2传送至出料口13后,进行切片等下一步工序时,不会令导电塑料件的加工工具(例如刀片)沾到导电塑料件表面的水分而加速腐蚀。同时,由于水浴冷却后的导电塑料件的表面的水分被加热装置3加热后蒸发而变成加工室11内的水蒸气,排风装置4适于将加工室11的水蒸气排出壳体1,以保证加工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电塑料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加工室,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加工室连通的进料口和出料口;/n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适于将导电塑料件从所述进料口传送入所述加工室内,并从所述出料口传送出所述加工室;/n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加工室内,所述加热装置适于对所述导电塑料件进行加热软化,所述加热装置还适于对水浴冷却后的所述导电塑料件的表面进行干燥;/n排风装置,所述排风装置适于将所述加工室的水蒸气排出所述壳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电塑料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加工室,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加工室连通的进料口和出料口;
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适于将导电塑料件从所述进料口传送入所述加工室内,并从所述出料口传送出所述加工室;
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加工室内,所述加热装置适于对所述导电塑料件进行加热软化,所述加热装置还适于对水浴冷却后的所述导电塑料件的表面进行干燥;
排风装置,所述排风装置适于将所述加工室的水蒸气排出所述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塑料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加热装置以及所述排风装置连接,以控制所述加热装置以及所述排风装置的输出功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电塑料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显示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记录所述加工室内的温度,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所述温度传感器记录的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电塑料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湿度传感器,所述显示器与所述湿度传感器连接,所述湿度传感器用于记录所述加工室内的湿度,所述显示器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亚坤丁天朋王浩然郭晓然樊振兴李金来
申请(专利权)人:新奥石墨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