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柏翠云专利>正文

一种吸收树脂颗粒撒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6384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收树脂颗粒撒布装置,包括接收并进行转移吸收树脂原材料的转移轮、设置于转移轮下方的承载轮、热熔胶喷胶装置,所述承载轮上贴合输送接收来自转移轮转移吸收树脂原材料的基层原材料,所述承载轮包括第二固定轴、可旋转并活动套于第二固定轴外表的栅格承载轮,其中栅格承载轮外表与基层原材料相互贴合。吸收树脂原材料通过转移轮进行转移到贴合于承载轮上传输的基层原材料,该种传输方式效率较高,生产连续性较高,同时基层原材料两边缘在高速状态下因为向心作用能够紧贴栅格承载轮,基层原材料边缘卷曲皱褶现象得到有效控制。

An absorbing resin particle distribu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收树脂颗粒撒布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吸收树脂颗粒撒布装置。
技术介绍
吸收树脂原材料通过转移设备进行转移到基层原材料上,现有技术中基层原材料多为平面式进行输送,在输送过程中进行撒布吸收树脂原材料至基层原材料上方,并通过喷洒热熔胶进行固定吸收树脂原材料,在传输基层原材料过程中,由于其为平面传输状态,基层原材料两侧边缘容易发生卷曲皱褶的现象,影响吸收树脂原材料的固定,影响生产的连续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吸收树脂颗粒撒布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吸收树脂颗粒撒布装置,其中:包括接收并进行转移吸收树脂原材料的转移轮、设置于转移轮下方的承载轮、热熔胶喷胶装置,所述承载轮上贴合输送接收来自转移轮转移吸收树脂原材料的基层原材料,所述承载轮包括第二固定轴、可旋转并活动套于第二固定轴外表的栅格承载轮,其中栅格承载轮外表与基层原材料相互贴合。其中:所述转移轮包括第一固定轴、可旋转并活动套于第一固定轴外表的套筒、多个间隔设置于套筒上的套筒通孔。其中:所述第一固定轴设置第一固定轴真空区、固定轴吹出区,所述第一固定轴真空区、固定轴吹出区均与套筒通孔对应连通。其中:所述转移轮还包括设置于套筒与第一固定轴之间的滤网。其中:所述第一固定轴真空区设置于第一固定轴一侧,所述固定轴吹出区设置于第一固定轴下端。其中:所述第二固定轴设置第二固定轴真空区。其中:所述栅格承载轮包括框体、多个设置于框体内的通孔,所述第二固定轴真空区与通孔对应连通。其中:所述通孔为圆形或方形。其中:所述第二固定轴真空区设置于第二固定轴内的斜上方。其中:所述转移轮上方设置输送吸收树脂原材料的颗粒料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吸收树脂原材料通过转移轮进行转移到贴合于承载轮上传输的基层原材料,该种传输方式效率较高,生产连续性较高,同时基层原材料两边缘在高速状态下因为向心作用能够紧贴栅格承载轮,基层原材料边缘卷曲皱褶现象得到有效控制。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布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转移轮结构示意图;图3是技术栅格承载轮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3,一种吸收树脂颗粒撒布装置,包括接收并进行转移吸收树脂原材料1的转移轮3、设置于转移轮3下方的承载轮4、热熔胶喷胶装置5,所述热熔胶喷胶装置5设置于转移轮3之后,其中吸收树脂原材料1具体为高吸水树脂。其中热熔胶喷胶装置5具体为螺旋喷枪,所述承载轮4上贴合输送接收来自转移轮3转移吸收树脂原材料1的基层原材料6,所述承载轮4包括第二固定轴41、可旋转并活动套于第二固定轴41外表的栅格承载轮42,其中栅格承载轮42外表与基层原材料6相互贴合。所述转移轮3上方设置输送吸收树脂原材料1的颗粒料斗2。吸收树脂原材料1通过颗粒料斗2传输至转移轮3,吸收树脂原材料1通过转移轮3进行转移到贴合于承载轮4上传输的基层原材料6,该种传输方式效率较高,生产连续性较高,同时基层原材料6两边缘在高速状态下因为向心作用能够紧贴栅格承载轮42,基层原材料6边缘卷曲皱褶现象得到有效控制。所述转移轮3包括第一固定轴31、可旋转并活动套于第一固定轴31外表的套筒32、多个间隔设置于套筒32上的套筒通孔33。套筒32与第一固定轴31同轴活动连接,使设置于套筒32上的多个套筒通孔33可进行旋转,吸收树脂原材料1通过通孔进行传输,吸收树脂原材料1传输量可通过套筒通孔33的容量进行限定,对吸收树脂原材料1的施加量有较好的控制。所述第一固定轴31设置第一固定轴真空区311、固定轴吹出区312,所述第一固定轴真空区311、固定轴吹出区312均与套筒通孔33对应连通。套筒通孔33旋转至第一固定轴真空区311对应位置时,第一固定轴真空区311对套筒通孔33进行抽真空操作,使套筒通孔33装载吸收树脂原材料1进行旋转传输时不会掉落,当套筒通孔33旋转至固定轴吹出区312时,固定轴吹出区312产生正压,将吸收树脂原材料1进行吹出至下方进行输送的基层原材料6,保证所有颗粒都被完整转移。同时套筒通孔33进行圆周运动,提高输送效率。所述转移轮3还包括设置于套筒32与第一固定轴31之间的滤网34。其中套筒32与第一固定轴31之间设置滤网,防止吸收树脂原材料1被吸入到第一固定轴真空区311内,同时可保留于套筒通孔33内进行传输。所述第一固定轴真空区311设置于第一固定轴31一侧,所述固定轴吹出区312设置于第一固定轴31下端。设置于第一固定轴31一侧的第一固定轴真空区311,于套筒通孔33旋转路径下进行保持吸收树脂原材料1进行输送,设置于下端的固定轴吹出区312使套筒通孔33旋转至下方对应位置时将吸收树脂原材料1进行吹出,该设置使传输时间较短,提高生产效率。其中第一固定轴真空区311进行抽真空,固定轴吹出区312连通压缩空气进行吹气操作,第一固定轴真空区311产生负压进行吸附旋转到对应位置的套筒通孔33内的吸收树脂原材料1,使吸收树脂原材料1可于套筒通孔33内进行旋转,当套筒通孔33旋转至固定轴吹出区312,固定轴吹出区312产生正压进行吹出吸收树脂原材料1到套筒通孔33外部进行转移到设置于承载轮4上的基层原材料6。该种转移吸收树脂原材料1的方式简单,通过旋转方式进行转移传输,有利于生产的连续性,提高生产效率。所述第二固定轴41设置第二固定轴真空区411。第二固定轴真空区411进行抽真空,所述栅格承载轮42包括框体421、多个设置于框体421内的通孔422,所述第二固定轴真空区411与通孔422对应连通。其中框体421为圆环形并与第二固定轴41相互配合,设置第二固定轴真空区411,使基层原材料6于栅格承载轮42表面进行传输时,贴合效果更好,更有利于防止边缘皱褶的问题产生,其次栅格承载轮42包括框体421、通孔422,使基层原材料6贴合框体421上进行传输并由于第二固定轴真空区411的抽真空作用下产生多个通孔422形状的凹陷,为转移轮3输送的吸收树脂原材料1提供容置的位置,该栅格承载轮42的轮式布置方式有利于基层原材料6的平整输送,同时更有利于接收吸收树脂原材料1,提高生产效率,使产品性能可控。所述通孔422为圆形或方形或不规则形状。通孔422的形状可更具吸水树脂原材料1所需容置的腔的形状进行确定,更利于生产的灵活性。所述第二固定轴真空区411设置于第二固定轴41内的斜上方。设置于第二固定轴41的斜上方,该处为转移轮3输送吸收树脂原材料1的对应位置,同时是基层原材料6的输送位置,使基层原材料6保持弧形状态输送下亦可进行接收并对吸收树脂原材料1进行固定,于转移轮3后方设置热熔胶喷胶装置5,对在因负压状态而被限位至基层原材料6上的吸收树脂原材料1进行喷洒热熔胶进行固定,基层原材料6继续进行传输,吸收树脂原材料1被热熔胶固定,脱离负压状态亦不会进行掉落,该第二固定轴真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收树脂颗粒撒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并进行转移吸收树脂原材料(1)的转移轮(3)、设置于转移轮(3)下方的承载轮(4)、热熔胶喷胶装置(5),所述承载轮(4)上贴合输送接收来自转移轮(3)转移吸收树脂原材料(1)的基层原材料(6),所述承载轮(4)包括第二固定轴(41)、可旋转并活动套于第二固定轴(41)外表的栅格承载轮(42),其中栅格承载轮(42)外表与基层原材料(6)相互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收树脂颗粒撒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并进行转移吸收树脂原材料(1)的转移轮(3)、设置于转移轮(3)下方的承载轮(4)、热熔胶喷胶装置(5),所述承载轮(4)上贴合输送接收来自转移轮(3)转移吸收树脂原材料(1)的基层原材料(6),所述承载轮(4)包括第二固定轴(41)、可旋转并活动套于第二固定轴(41)外表的栅格承载轮(42),其中栅格承载轮(42)外表与基层原材料(6)相互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吸收树脂颗粒撒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轮(3)包括第一固定轴(31)、可旋转并活动套于第一固定轴(31)外表的套筒(32)、多个间隔设置于套筒(32)上的套筒通孔(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吸收树脂颗粒撒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轴(31)设置第一固定轴真空区(311)、固定轴吹出区(312),所述第一固定轴真空区(311)、固定轴吹出区(312)均与套筒通孔(33)对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吸收树脂颗粒撒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轮(3)还包括设置于套筒(32)与第一固定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柏翠云
申请(专利权)人:柏翠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