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痰防护型回路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6022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19: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吸痰防护型回路接头。包括转换接头,与气管插管机器端相对的转换接头一体延伸有插管,插管为两段式结构,下段插管上端外缘沿圆周方向开有环形缺口,上段插管下端内壁与环形缺口套设配合,下段插管上端面支撑有带有缺口的环片,位于环片上方的上段插管内壁沿周向向内凸设有凸部,所述堵板上端面与凸部形成的下端面口部堵设配合,穿置的吸痰管能够捅开堵板,吸痰管抽走后堵板恢复至与凸部形成的下端面口部相堵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对医务人员进行防护,有效地控制细菌和病毒等疾病的传播,结构方便实用,既保护了病人也保护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医疗场所的空气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痰防护型回路接头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吸痰防护型回路接头。
技术介绍
现有医疗器械使用中,呼吸回路是全麻机械通气以及危重病人呼吸支持过程中的重要医疗设备,它与气管导管相连接,为患者供给氧气、进行生理需要的气体交换、呼吸支持、保持呼吸道通畅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呼吸支持的过程中,呼吸道会产生痰液等分泌物,过多的分泌物如不及时排除会导致肺不张、肺部感染、氧气饱和度下降使患者出现呼吸窘迫等症状;通常医务人员需要拔除转换接头2,采用吸痰管插入从气管插管1的机器端进而插入患者呼吸道内,将分泌物从患者呼吸道内排除;尤其是全麻机械通气的病人,完全不具备排痰的能力,需要使用吸痰管来排除分泌物。但在吸痰操作的过程中,吸痰管会接触到患者的气管内粘膜,从而诱发气道保护性反射,使得分泌物随患者呼出的气体和气溶胶喷射出来,极易喷溅到医务人员面部,有可能对医务人员产生健康危害;如果是呼吸道传播性疾病的患者,其呼出的气体、气溶胶和分泌物不仅污染环境,对医院内感控提出了挑战,更会给医务人员造成极大的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降低或者避免患者的分泌物给医务人员造成的威胁,提供了一种吸痰防护型回路接头。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吸痰防护型回路接头,包括转换接头,与气管插管机器端相对的转换接头一体延伸有插管,插管为两段式结构,下段插管上端外缘沿圆周方向开有环形缺口,上段插管下端内壁与环形缺口套设配合,下段插管上端面支撑有带有缺口的环片,位于环片上方的上段插管内壁沿周向向内凸设有凸部,凸部形成的内侧壁与上段插管的圆心位于同一直线上,凸部形成的下端面与环片上端面压制配合,与缺口相对的环片一端内侧向内延伸形成堵板,所述堵板上端面与凸部形成的下端面口部堵设配合,穿置的吸痰管能够捅开堵板,吸痰管抽走后堵板恢复至与凸部形成的下端面口部相堵设,所述插管管口设有密封环,密封环上设有与密封环环口密封配合的密封盖。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堵板中部嵌设有与凸部形成的下端面口部密封配合的密封垫。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堵板上至少设有一个下磁点,凸部形成的下端面上相应的嵌设有与下磁点吸合的上磁点。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换接头的机器端一体成型或者可拆卸套接有人工鼻。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人工鼻的机器端外侧设有二氧化碳接口。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环的内圆与吸痰管间隙配合,所述密封盖内设有与密封环的内圆过盈配合的塞体。本技术所述的吸痰防护型回路接头,需要对患者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排除时,医务人员无需拔除转换接头,直接开启密封盖,此时患者的分泌物喷射出来也不会喷溅至医务人员的面部;吸痰操作完成后,堵板恢复至与凸部形成的下端面口部相堵设,将此时喷射的分泌物隔绝于堵板下方,不会喷溅至医务人员的面部等部位,保护了医务人员也防护了医疗场所的空气环境,对医院内交叉感染的防控也起到了一定作用,可对医务人员进行防护,有效地控制细菌和病毒等疾病的传播,结构方便实用,既保护了病人也保护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医疗场所的空气环境。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呼吸回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吸痰防护型回路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所述插管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所述环片、堵板、密封垫的连接示意图。图中:1-气管插管,2-转换接头,3-插管,3-1-下段插管,3-2-上段插管,3-2-1-凸部,4-环片,5-堵板,6-密封盖,7-人工鼻,8-密封环,9-环形缺口,10-下磁点,11-二氧化碳接口,12-塞体,13-一次性使用呼吸回路,14-密封垫。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吸痰防护型回路接头,包括转换接头2,与气管插管1机器端相对的转换接头2一体延伸有插管3,插管3为两段式结构,下段插管3-1上端外缘沿圆周方向开有环形缺口9,上段插管3-2下端内壁与环形缺口9套设配合,下段插管3-1上端面支撑有带有缺口的环片4,位于环片4上方的上段插管3-2内壁沿周向向内凸设有凸部3-2-1,凸部3-2-1形成的内侧壁与上段插管3-2的圆心位于同一直线上,凸部3-2-1形成的下端面与环片4上端面压制配合,与缺口相对的环片4一端内侧向内延伸形成堵板5,所述堵板5上端面与凸部3-2-1形成的下端面口部堵设配合,穿置的吸痰管能够捅开堵板5,吸痰管抽走后堵板5恢复至与凸部3-2-1形成的下端面口部相堵设,所述插管3管口设有密封环8,密封环8上设有与密封环8环口密封配合的密封盖6。需要对患者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排除时,医务人员无需拔除转换接头2,开启密封盖6,有堵板5的作用,此时患者的分泌物喷射出来也不会喷溅至医务人员的面部;吸痰管顶开堵板5,进行分泌物排除操作;医务人员抽走吸痰管,堵板5进而与凸部3-2-1形成的下端面口部相堵设,将此时喷射的分泌物隔绝于堵板5下方,将密封盖6扣合至密封环8上即可。因此在本技术中,所述堵板5与环片4的连接处采用可回弹的材料制成,具体的可采用塑料材料。为了使得密封盖6与密封环8之间能够密封紧密,优选的密封盖6和密封环8采用硅胶材料。优选的,如图3所示,所述密封环8内部呈环形阶梯状结构。为了使得堵板5与凸部3-2-1形成的下端面口部之间更加密闭配合,所述堵板5中部嵌设有与凸部3-2-1形成的下端面口部密封配合的密封垫14。为了能够使堵板5在被顶开和抽走之后完全恢复至初始状态,所述堵板5上至少设有一个下磁点10,凸部3-2-1形成的下端面上相应的嵌设有与下磁点10吸合的上磁点。所述磁点是采用磁性材料制成的。具体实施时,所述转换接头2的机器端一体成型(如图2所示)或者可拆卸套接(如图3所示)有人工鼻7。当急危重症患者病情缓解,为了测试病人能够脱离呼吸机或麻醉机实现自主呼吸时,直接将一次性使用呼吸回路13拔除,观察病人状况。人工鼻7能够将呼出气体中的热和水气收集并保留下来,吸气时气体经过人工鼻7,以温热、湿化的状态带入气道内,保证气道获得有效、适当的湿化同时,它对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有良好的过滤作用,能降低管路和呼吸机或麻醉机被有害微生物污染的危险性。具体实施时,当人工鼻7为可拆卸套接结构时,病人无法脱离呼吸机或麻醉机时,人工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吸痰防护型回路接头,包括转换接头(2),其特征在于,与气管插管(1)机器端相对的转换接头(2)一体延伸有插管(3),插管(3)为两段式结构,下段插管(3-1)上端外缘沿圆周方向开有环形缺口(9),上段插管(3-2)下端内壁与环形缺口(9)套设配合,下段插管(3-1)上端面支撑有带有缺口的环片(4),位于环片(4)上方的上段插管(3-2)内壁沿周向向内凸设有凸部(3-2-1),凸部(3-2-1)形成的内侧壁与上段插管(3-2)的圆心位于同一直线上,凸部(3-2-1)形成的下端面与环片(4)上端面压制配合,与缺口相对的环片(4)一端内侧向内延伸形成堵板(5),所述堵板(5)上端面与凸部(3-2-1)形成的下端面口部堵设配合,穿置的吸痰管能够捅开堵板(5),吸痰管抽走后堵板(5)恢复至与凸部(3-2-1)形成的下端面口部相堵设,所述插管(3)管口设有密封环(8),密封环(8)上设有与密封环(8)环口密封配合的密封盖(6)。/n

【技术特征摘要】
1.吸痰防护型回路接头,包括转换接头(2),其特征在于,与气管插管(1)机器端相对的转换接头(2)一体延伸有插管(3),插管(3)为两段式结构,下段插管(3-1)上端外缘沿圆周方向开有环形缺口(9),上段插管(3-2)下端内壁与环形缺口(9)套设配合,下段插管(3-1)上端面支撑有带有缺口的环片(4),位于环片(4)上方的上段插管(3-2)内壁沿周向向内凸设有凸部(3-2-1),凸部(3-2-1)形成的内侧壁与上段插管(3-2)的圆心位于同一直线上,凸部(3-2-1)形成的下端面与环片(4)上端面压制配合,与缺口相对的环片(4)一端内侧向内延伸形成堵板(5),所述堵板(5)上端面与凸部(3-2-1)形成的下端面口部堵设配合,穿置的吸痰管能够捅开堵板(5),吸痰管抽走后堵板(5)恢复至与凸部(3-2-1)形成的下端面口部相堵设,所述插管(3)管口设有密封环(8),密封环(8)上设有与密封环(8)环口密封配合的密封盖(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痰防护型回路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堵板(5)中部嵌设有与凸部(3-2-1)形成的下端面口部密封配合的密封垫(1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庆峰朱爱玉柳文晶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五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