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工器、高频电路以及通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5752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6:16
多工器(1)具备配置于公共端子(100)与输入输出端子(110)之间的使第一频带的高频信号通过的滤波器(10)以及配置于公共端子(100)与输入输出端子(120)之间的使第二频带的高频信号通过的滤波器(20),滤波器(10)具备彼此串联连接的串联臂电路(31及32)、与串联臂电路(32)并联连接的串联臂电路(33)、以及并联臂电路(41),串联臂电路(32)具有由弹性波谐振器构成的串联臂谐振器(s2),串联臂电路(33)具有配置在将节点n1和n2连结的第二路径上的开关(SW1),在CA模式的情况下,开关(SW1)处于断开状态,在非CA模式的情况下,开关(SW1)处于接通状态。

Multiplexer, high frequency circuit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多工器、高频电路以及通信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工器、高频电路以及通信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近年的便携式电话,要求通过1个终端来支持多个频率和无线方式(多频段化和多模式化)。在支持多频段化和多模式化的便携式电话的前端,配置有选择性地使多个发送接收信号质量不会劣化地通过的多工器。特别是,寻求一种支持同时发送接收多个频段的高频信号的、所谓的载波聚合(carrieraggregation)(下面记载为CA)的多工器。专利文献1(图13)中公开了一种通过2P8T(双刀八掷)开关的切换来将LB(低频段)、MB(中频段)以及HB(高频段)的高频信号用作CA或非CA的分集(diversity)接收模块。关于该分集接收模块,通过在支持各频段的滤波器的前级配置上述2P8T开关,来构成能够排他地选择LB中的1个频段以及排他地选择MB/HB中的1个频段的多工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6/0127015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分集接收模块中,2P8T开关配置于所有滤波器的前级,因此,与CA和非CA无关地,所有高频信号的通过路径都始终包括通过上述2P8T开关。即使是非CA模式,也会对所选择的频段的高频信号附加支持该频段的滤波器的传播损耗与2P8T开关的接通电阻所引起的传播损耗相加后的传播损耗。并且,为了能够支持CA模式和非CA模式中的任一种情况,各滤波器的衰减特性被设计成不使其它滤波器的带通特性劣化,因此处于始终附加有确保衰减特性所需的电路结构的状态。因此,会始终附加因确保衰减特性所需的电路结构而引起的传播损耗。即,存在以下问题:无论是CA模式还是非CA模式,都始终产生开关所引起的传播损耗以及确保衰减特性所需的电路结构所引起的传播损耗。此外,非CA是指仅使多个不同的频带(频段)的高频信号中的1个频带的高频信号通过,而不是同时发送接收多个频段的高频信号。因此,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CA模式和非CA模式下减少了高频信号的传播损耗的多工器、高频电路以及通信装置。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多工器具备:公共端子、第一输入输出端子及第二输入输出端子;第一滤波器,其配置于所述公共端子与所述第一输入输出端子之间,使被分配为通带的第一频带的高频信号通过;以及第二滤波器,其配置于所述公共端子与所述第二输入输出端子之间,使被分配为通带的第二频带的高频信号通过,其中,所述第一滤波器具备:彼此串联连接的第一串联臂电路和第二串联臂电路,它们配置于所述公共端子与所述第一输入输出端子之间;第三串联臂电路,其与所述第二串联臂电路并联连接;以及第一并联臂电路,其连接于地以及将所述公共端子与所述第一输入输出端子连结的第一路径上的节点,所述第二串联臂电路具有第一串联臂谐振器,所述第一串联臂谐振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连接在所述第一路径上,所述第一串联臂谐振器由弹性波谐振器构成,所述第三串联臂电路具有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连接在第二路径上,所述第二路径是将所述第二串联臂电路与所述第三串联臂电路并联连接的2个连接点连结的路径,在使所述第一频带和所述第二频带的高频信号同时通过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开关处于非导通状态,在仅使所述第一频带和所述第二频带中的所述第一频带的高频信号通过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开关处于导通状态。在使第一频带和第二频带的高频信号同时通过的情况下(CA模式),在第一滤波器中使第一频带的高频信号以不通过第一开关的方式通过,因此能够减少第一滤波器的开关损耗。另外,在仅使第一频带和第二频带中的第一频带的高频信号通过的情况下,通过导通第一开关来旁置(bypass)第二串联臂电路,因此能够减少第一滤波器的主路径上的高频传播损耗。因此,能够减少多工器的开关损耗并且减少高频传播损耗。另外,也可以是,所述第一开关为非导通状态的情况下的所述第二串联臂电路与所述第三串联臂电路的并联合成电路的反谐振频率位于所述第二频带内。由此,在使第一频带和第二频带的高频信号同时通过的情况下(CA模式),能够在第一滤波器的第二频带中确保大的衰减量,因此能够减少第二滤波器的带内插入损耗。另外,也可以是,所述第二串联臂电路与所述第三串联臂电路的并联合成电路的谐振频率比所述第一串联臂电路的谐振频率高且比所述第一频带的高频端高。根据上述结构,由第一串联臂电路和第一并联臂电路形成第一滤波器的通带,上述并联合成电路的谐振频率位于第一滤波器的通带外,因此能够抑制在该通带中产生因该并联合成电路引起的插入损耗波动(ripple)。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少第一滤波器的高频传播损耗。另外,也可以是,所述第三串联臂电路还具有阻抗元件,所述阻抗元件配置在所述第二路径上,与所述第一开关串联连接。由此,第一开关为导通状态、第二串联臂电路被旁置的第一路径上的阻抗失配得到改善,因此第一滤波器的通带的插入损耗得到改善。另外,也可以是,所述第一滤波器还具备第二并联臂电路,所述第二并联臂电路连接于地以及所述第一路径上的节点,所述第二并联臂电路具有:第一并联臂谐振器,其连接于所述节点与地之间,由弹性波谐振器构成;以及第二开关,其连接于所述第一并联臂谐振器与地之间,在使所述第一频带和所述第二频带的高频信号同时通过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开关处于导通状态,在仅使所述第一频带和所述第二频带中的所述第一频带的高频信号通过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开关处于非导通状态。在使第一频带和第二频带的高频信号同时通过的情况下(CA模式),在第一滤波器中通过导通第二开关来使第二并联臂电路发挥功能,因此能够强化通带附近的衰减特性。另外,在仅使第一频带和第二频带中的第一频带的高频信号通过的情况下,通过使第二开关非导通,第二并联臂电路的通带中的合成导纳下降,因此能够减少第一滤波器的通带的插入损耗。另外,也可以是,所述第二开关为非导通状态的情况下的所述第二并联臂电路的谐振频率比所述第一频带的高频端高。由此,在仅使第一频带和第二频带中的第一频带的高频信号通过的情况下(非CA模式),第二并联臂电路的谐振频率位于第一滤波器的通带外,因此能够抑制在该通带中产生因第二并联臂电路引起的插入损耗波动。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少第一滤波器的高频传播损耗。另外,也可以是,所述第二并联臂电路还具有电感元件,所述电感元件与所述第一并联臂谐振器连接。由此,能够抑制产生因第二并联臂电路引起的插入损耗波动。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少第一滤波器的高频传播损耗。另外,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多工器具备:公共端子、第一输入输出端子及第二输入输出端子;第一滤波器,其配置于所述公共端子与所述第一输入输出端子之间,选择性地使被分配为通带的第一频带的高频信号通过;以及第二滤波器,其配置于所述公共端子与所述第二输入输出端子之间,选择性地使被分配为通带的第二频带的高频信号通过,其中,所述第一滤波器具备:第一串联臂电路,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工器,具备:/n公共端子、第一输入输出端子及第二输入输出端子;/n第一滤波器,其配置于所述公共端子与所述第一输入输出端子之间,使被分配为通带的第一频带的高频信号通过;以及/n第二滤波器,其配置于所述公共端子与所述第二输入输出端子之间,使被分配为通带的第二频带的高频信号通过,/n其中,所述第一滤波器具备:/n彼此串联连接的第一串联臂电路和第二串联臂电路,它们配置于所述公共端子与所述第一输入输出端子之间;/n第三串联臂电路,其与所述第二串联臂电路并联连接;以及/n第一并联臂电路,其连接于地以及将所述公共端子与所述第一输入输出端子连结的第一路径上的节点,/n所述第二串联臂电路具有第一串联臂谐振器,所述第一串联臂谐振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连接在所述第一路径上,所述第一串联臂谐振器由弹性波谐振器构成,/n所述第三串联臂电路具有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连接在第二路径上,所述第二路径是将所述第二串联臂电路与所述第三串联臂电路并联连接的2个连接点连结的路径,/n在使所述第一频带和所述第二频带的高频信号同时通过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开关处于非导通状态,/n在仅使所述第一频带和所述第二频带中的所述第一频带的高频信号通过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开关处于导通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518 JP 2017-0988741.一种多工器,具备:
公共端子、第一输入输出端子及第二输入输出端子;
第一滤波器,其配置于所述公共端子与所述第一输入输出端子之间,使被分配为通带的第一频带的高频信号通过;以及
第二滤波器,其配置于所述公共端子与所述第二输入输出端子之间,使被分配为通带的第二频带的高频信号通过,
其中,所述第一滤波器具备:
彼此串联连接的第一串联臂电路和第二串联臂电路,它们配置于所述公共端子与所述第一输入输出端子之间;
第三串联臂电路,其与所述第二串联臂电路并联连接;以及
第一并联臂电路,其连接于地以及将所述公共端子与所述第一输入输出端子连结的第一路径上的节点,
所述第二串联臂电路具有第一串联臂谐振器,所述第一串联臂谐振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连接在所述第一路径上,所述第一串联臂谐振器由弹性波谐振器构成,
所述第三串联臂电路具有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连接在第二路径上,所述第二路径是将所述第二串联臂电路与所述第三串联臂电路并联连接的2个连接点连结的路径,
在使所述第一频带和所述第二频带的高频信号同时通过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开关处于非导通状态,
在仅使所述第一频带和所述第二频带中的所述第一频带的高频信号通过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开关处于导通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开关为非导通状态的情况下的所述第二串联臂电路与所述第三串联臂电路的并联合成电路的反谐振频率位于所述第二频带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串联臂电路与所述第三串联臂电路的并联合成电路的谐振频率比所述第一串联臂电路的谐振频率高且比所述第一频带的高频端高。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多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串联臂电路还具有阻抗元件,所述阻抗元件配置在所述第二路径上,与所述第一开关串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多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滤波器还具备第二并联臂电路,所述第二并联臂电路连接于地以及所述第一路径上的节点,
所述第二并联臂电路具有:
第一并联臂谐振器,其连接于所述节点与地之间,由弹性波谐振器构成;以及
第二开关,其连接于所述第一并联臂谐振器与地之间,
在使所述第一频带和所述第二频带的高频信号同时通过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开关处于导通状态,
在仅使所述第一频带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弘嗣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