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源光缆、有源光缆的控制方法、以及有源光缆的布线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05735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6: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一种有源光缆,其在发现了断线等的故障的情况下需要的拆卸作业所花费的工夫与以往相比较少,不需要像以往那样将连接器的构造复杂化。有源光缆(1)具备第一连接器(11)、第二连接器(12)、光纤线(10a1、10a2)、以及电源线(10b1)。第一连接器(11)具备控制电路,在向第一连接器(11)和第二连接器(12)的供电已开始时第一连接器(11)或者第二连接器(12)为未连接的情况下,第一连接器(11)的控制电路实施光纤线(10a1、10a2)的故障检查。

Control method of active optical cable, active optical cable, and routing method of active optical c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有源光缆、有源光缆的控制方法、以及有源光缆的布线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源光缆。另外,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源光缆的控制方法。并且,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源光缆的布线方法。
技术介绍
作为金属线缆的替代,有源光缆(AOC:ActiveOpticalCable)被广泛利用。有源光缆是指在设置于其两端的连接器内置有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的线缆。作为电信号输入至第一连接器的数据信号作为光信号传送至另一连接器,并作为电信号从第二连接器输出。在有源光缆的布线作业中,存在使有源光缆插通于配管,或者装入于装置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对有源光缆施加弯折、侧压等的压力,其结果为,稀少产生光纤线的断线。另外,也具有在内置的发光元件或者受光元件中产生初始故障的案例。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将头戴式显示器与控制器连接的有源光缆。在该有源光缆中,定期或者不定期地(例如,在电源接通之后紧接着)实施故障诊断。故障的有无通过是否传送固定模式的数据,并接收到固定模式的数据而判定。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日本特开2016-167794号”(2016年9月15日公开)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有源光缆中,在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连接于装置之后,即,布线作业完成之后实施故障诊断。因此,在发现了断线等的故障的情况下需要的拆卸作业花费工夫。实际上,为了完成拆卸作业,需要将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双方从装置拔出。例如,当在数据中心中将收容于不同的机架的服务器彼此用有源光缆连接那样的情况下,该拆卸作业花费的工夫导致严重的作业效率的下降。另外,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有源光缆中,在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连接于装置之后,即,存在将光纤线利用于通信的可能性时实施故障诊断。因此,需要将用于使故障诊断用的光信号(固定模式的数据)复用为通信用的光信号的结构安装于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因此,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构造变得烦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的问题所做出的,其目的在于实现一种有源光缆,其在发现了断线等的故障的情况下需要的拆卸作业所花费的工夫与以往相比较少,不需要像以往那样将连接器的构造复杂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有源光缆具备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将上述第一连接器与上述第二连接器连接的通信用的光纤线、以及将上述第一连接器与上述第二连接器连接的供电用的电源线,上述有源光缆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一连接器具备控制电路,在向上述第一连接器和上述第二连接器的供电已开始时上述第一连接器或者上述第二连接器为未连接的情况下,上述控制电路实施故障检查。另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有源光缆的控制方法为具备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将上述第一连接器与上述第二连接器连接的通信用的光纤线、以及将上述第一连接器与上述第二连接器连接的供电用的电源线的有源光缆的控制方法,上述有源光缆的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工序,即:在向上述第一连接器和上述第二连接器的供电已开始时上述第一连接器或者上述第二连接器为未连接的情况下,上述第一连接器实施故障检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在发现了断线等的故障的情况下需要的拆卸作业花费的工夫与以往相比变少,不需要设置用于将故障诊断用的光信号复用为通信用的光信号的结构,与此相应地,能够实现结构比以往简单的有源光缆。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有源光缆的结构的框图。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有源光缆所具备的第一连接器的内部构造的框图。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有源光缆所具备的第二连接器的内部构造的框图。图4是表示图2所示的第一连接器的故障检查中的动作的流程图。图5是表示图3所示的第二连接器的故障检查中的动作的流程图。图6是表示图2所示的第一连接器的变形例的框图。图7是表示图1所示的有源光缆的变形例的框图。图8是表示图2所示的第一连接器的另一变形例的框图。图9是表示图6或图8所示的变形例的第一连接器的故障检查中的动作的流程图。图10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有源光缆的结构的框图。图11是表示图10所示的有源光缆所具备的第一连接器的内部构造的框图。图12是表示图10所示的有源光缆所具备的第二连接器的内部构造的框图。图13是表示图11所示的第一连接器的故障检查中的动作的流程图。图14是表示图12所示的第二连接器的故障检查中的动作的流程图。图15是表示图11所示的第一连接器的变形例的框图。图16是表示图10所示的有源光缆的变形例的框图。图17是表示图11所示的第一连接器的另一变形例的框图。图18是表示图15或图17所示的变形例的第一连接器的故障检查中的动作的流程图。图1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有源光缆的结构的框图。图20是表示图19所示的有源光缆所具备的第一连接器的内部构造的框图。图21是表示图19所示的有源光缆所具备的第二连接器的内部构造的框图。图22是表示图20所示的第一连接器的故障检查中的动作的流程图。图23是表示图21所示的第二连接器的故障检查中的动作的流程图。图2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有源光缆系统的结构的框图。图25是表示图24所示的有源光缆系统的布线方法的流程图。图26是表示图3所示的第二连接器的变形例的框图。图2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有源光缆的结构的框图。图28是表示图27所示的有源光缆所具备的第一连接器的内部构造的框图。图29是表示图27所示的有源光缆所具备的第二连接器的内部构造的框图。图30是表示图28所示的第一连接器的故障检查中的动作的流程图。图31是表示图29所示的第二连接器的故障检查中的动作的流程图。图3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有源光缆的结构的框图。图33是表示图32所示的有源光缆所具备的第一连接器的内部构造的框图。图34是表示图32所示的有源光缆所具备的第二连接器的内部构造的框图。图35是表示图33所示的第一连接器的故障检查中的动作的流程图。图36是表示图34所示的第二连接器的故障检查中的动作的流程图。图3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有源光缆的结构的框图。图38是表示图37所示的有源光缆所具备的第一连接器的内部构造的框图。图39是表示图37所示的有源光缆所具备的第二连接器的内部构造的框图。图40是表示图38所示的第一连接器的故障检查中的动作的流程图。图41是表示图39所示的第二连接器的故障检查中的动作的流程图。图42是表示第一参考方式所涉及的有源光缆的结构的框图。图43是表示图42所示的有源光缆所具备的第一连接器的内部构造的框图。图44是表示图42所示的有源光缆所具备的第二连接器的内部构造的框图。图45是表示图43所示的第一连接器的故障检查中的动作的流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源光缆,其具备: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将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连接的通信用的光纤线、以及将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连接的供电用的电源线,所述有源光缆的特征在于,/n所述第一连接器具备控制电路,在向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的供电已开始时所述第一连接器或者所述第二连接器为未连接的情况下,所述控制电路实施所述光纤线的故障检查。/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529 JP 2017-1056951.一种有源光缆,其具备: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将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连接的通信用的光纤线、以及将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连接的供电用的电源线,所述有源光缆的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器具备控制电路,在向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的供电已开始时所述第一连接器或者所述第二连接器为未连接的情况下,所述控制电路实施所述光纤线的故障检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源光缆,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第一辅助连接器、和将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一辅助连接器连接的供电用的第一辅助电源线,
在所述第一连接器或者所述第一辅助连接器与装置连接之后,从所述装置进行向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的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源光缆,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辅助连接器与装置连接之后、且在从所述装置向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的供电已开始时所述第一连接器为未连接的情况下,所述控制电路实施所述故障检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源光缆,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电路基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电源端子的电压判定所述第一连接器是否为未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源光缆,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连接器或者所述第一辅助连接器与装置连接之后、且在从所述装置向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的供电已开始时所述第二连接器为未连接的情况下,所述控制电路实施所述故障检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源光缆,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电路基于从所述第一连接器经由所述电源线流出的电流判定所述第二连接器是否为未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有源光缆,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电路在所述第一连接器开始发送用于所述故障检查的测试信号之前,使施加至所述电源线的电压变化。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有源光缆,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电路在所述第一连接器结束发送用于所述故障检查的测试信号之后,使施加至所述电源线的电压变化。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有源光缆,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器具备用于报知所述故障检查的结果的指示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有源光缆,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接器具备用于报知所述故障检查的状况的指示器。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有源光缆,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器的控制电路为了所述故障检查而将第一测试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二连接器,
所述第二连接器具有与所述第一测试信号的接收相对应地将第二测试信号回复至所述第一连接器的控制电路,
所述第一连接器的控制电路判定在发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清水博贵阿部真也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藤仓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