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制弯管(1),其具备直管部(2)和弯曲部(3),所述弯曲部(3)具有直管部(2)的外径OD的3倍以上的弯曲半径r,所述钢制弯管(1)的化学组成以质量%计为C:0.04~0.08%、Si:0.05~0.50%、Mn:1.00~1.70%、P:0.015%以下、S:0.002%以下、Cu:0~0.50%、Ni:0~0.50%、Cr:0~0.50%、Mo:0~0.50%、Sol.Al:0~0.10%、Ca:0~0.0050%、Nb:0~0.050%、V:0~0.10%、Ti:0~0.030%,余量为Fe和杂质,Ceq(=C+Mn/6+(Cr+Mo+V)/5+(Cu+Ni)/15):0.35%以上,直管部(2)和弯曲部(3)的屈服应力为450~600MPa、维氏硬度(HV10)为230以下。
Steel bend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钢制弯管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制弯管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用于石油、天然气输送用管道中的钢材要求具备与使用环境匹配的耐腐蚀性、特别是对氢致开裂(HIC:HydrogenInducedCracking)的耐性(以下,称为耐HIC性),并且还要求为厚壁(壁厚30mm以上)和高强度(API5L/ISO3183中规定的X65级别:YS450~600MPa)。管道不仅使用直线状的管(直管),还会根据铺设的地形而使用具有曲线部分的管(弯管)。另外,在海底设置有井口装置的海底完井中,需要将与海上平台连接的出油管线与海底设备进行连接,在出油管线与海底设备的连接部分等中也会使用弯管。由于要求弯管具备与直管同样的机械特性,因此,在对直管的一部分进行热弯加工后,会进行淬火回火。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对具有规定的化学组成的焊接钢管进行热弯加工后,在700~500℃的温度区域以5℃/s以上的壁厚方向中心部的冷却速度冷却至300℃以下的温度区域,然后,在300℃以上且500℃以下的温度区域回火的钢制弯管。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对具有规定的化学组成的焊接钢管进行热弯加工后,以3℃/s以上的冷却速度冷却至300℃以下的温度区域,然后在300~500℃的温度区域回火的钢制弯管。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由弯曲部和其两端的直管部构成的无缝弯管,其中,两管端部的内径大于弯曲部的内径。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一种将具有规定的化学组成的直管加热至Ac3点以上且1050℃以下的温度区域进行弯曲加工,之后立即实施淬火处理,接着,在250~500℃的温度区域回火的钢制弯管。专利文献5中公开了一种将具有规定的化学组成的直管加热至Ac3以上且Ac3+100℃以下的温度进行弯曲加工,立即以800℃~500℃之间的冷却速度为0.5℃/s以上的冷却速度进行空冷后,在650℃以下的温度下回火的钢制弯管。专利文献6中公开了一种将具有规定的化学组成的直管在900~1050℃的温度区域加热进行弯曲加工,然后实施急冷的淬火处理,接着,在450~600℃的温度区域实施回火处理的钢制弯管。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8/139639号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08/007737号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8-249010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7-3330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6-330169号公报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平4-15491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管道用钢要求优异的焊接性。因此,与不进行焊接而施工的油井管(OCTG:OilCountryTubularGoods)用钢等相比,以管道用钢为低碳当量的方式进行成分设计,淬火性低。其结果,若对管道用钢进行作为常规热处理的淬火回火,则淬火时的冷却速度快的表面部的硬度变高,而冷却速度慢的壁中心部的硬度变低,在壁厚方向上呈U字型的硬度分布。该硬度分布在回火后也会残留。虽然为了获得优异的耐HIC性,耐酸管道需要在低硬度下的管理,但上述硬度分布残留是制造时的技术问题。另外,焊接在管道、海底设备等上的弯管采用的是与直管相同的成分设计,硬度分布也会相同。尤其,弯管的形状复杂,另外,淬火时的冷却速度与直管相比慢。该倾向在壁厚为30mm以上的厚壁的弯管中显著,确保X65级别(YS:450~600MPa)的高强度和以维氏硬度(HV10)计230以下的低硬度变得非常困难。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的专利技术中,冷却后的热处理(回火)温度为300~500℃,属于过低。专利文献3中未公开弯曲加工的温度、冷却速度、冷却后的热处理温度。专利文献4~专利文献6的专利技术中,弯曲加工前的加热温度过低。尤其是如这些文献的实施例中记载的那样,壁厚为30mm以上的厚壁的弯管与壁厚小于30mm的弯管不同,将难以确保足够高的冷却速度。因此,现有技术中,至今未能得到在弯曲部具有充分的强度和耐腐蚀性的钢制弯管。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弯曲部的强度和耐HIC性优异的钢制弯管。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人等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经过不断研究,结果得到了下述见解。(1)弯曲加工时的加热温度小于1050℃的情况下,得到的钢制弯管的弯曲部的壁厚中心部的硬度降低,之后即使进行淬火,也难以恢复该壁厚中心部的硬度。其结果,弯曲部的屈服应力降低。若对这种钢制弯管实施较高温的热处理,虽然能够使表面的硬度降低,但无法使壁厚中心部的硬度提高。其结果,无法得到X65级别(YS:450~600MPa)的高强度材料。因此,将弯曲加工时的加热温度设为大于1050℃,尤其是1060℃以上是很重要的。(2)如上所述,通过在较高温下进行弯曲加工,虽然能够提高弯曲部的壁厚中心部的硬度,但表层的硬度会过度提高。因此,对于进行了这种弯曲加工的钢制弯管,即使进行500℃以下的热处理,也难以充分降低表层的硬度。尤其是钢制弯管的弯曲部的外侧(背侧)的部位(弯曲加工时被施加拉伸载荷的部位)的硬度会变高,将无法得到期望的耐HIC性。因此,将冷却后的热处理温度设为大于500℃,尤其是510℃以上是很重要的。本专利技术是基于这种见解得到的,本专利技术的要旨在于下述的钢制弯管及其制造方法。〔1〕一种钢制弯管,其具备直管部和弯曲部,所述弯曲部具有所述直管部的外径的3倍以上的弯曲半径,所述钢制弯管的壁厚为30mm以上,所述钢制弯管的化学组成以质量%计为C:0.04~0.08%、Si:0.05~0.50%、Mn:1.00~1.70%、P:0.015%以下、S:0.002%以下、Cu:0~0.50%、Ni:0~0.50%、Cr:0~0.50%、Mo:0~0.50%、Sol.Al:0~0.10%、Ca:0~0.0050%、Nb:0~0.050%、V:0~0.10%、Ti:0~0.030%,余量为Fe和杂质,根据下述(1)式求出的Ceq:0.35%以上,所述直管部和所述弯曲部的屈服应力为450~600MPa、维氏硬度(HV10)为230以下,Ceq=C+Mn/6+(Cr+Mo+V)/5+(Cu+Ni)/15···(1)其中,上述(1)式中的各元素符号表示各元素的含量(质量%)。〔2〕根据上述〔1〕所述的钢制弯管,其中,所述化学组成含有选自Cu:0.05~0.50%、Ni:0.05~0.50%、Cr:0.05~0.50%、Mo:0.05~0.50%、Sol.Al:0.001~0.10%、Ca:0.0001~0.0050%、Nb:0.001~0.050%、V:0.01~0.10%、和Ti:0.005~0.030%中的1种以上。〔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钢制弯管,其满足下述(2)式和(3)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制弯管,其具备直管部和弯曲部,所述弯曲部具有所述直管部的外径的3倍以上的弯曲半径,所述钢制弯管的壁厚为30mm以上,/n所述钢制弯管的化学组成以质量%计为/nC:0.04~0.08%、/nSi:0.05~0.50%、/nMn:1.00~1.70%、/nP:0.015%以下、/nS:0.002%以下、/nCu:0~0.50%、/nNi:0~0.50%、/nCr:0~0.50%、/nMo:0~0.50%、/nSol.Al:0~0.10%、/nCa:0~0.0050%、/nNb:0~0.050%、/nV:0~0.10%、/nTi:0~0.030%,/n余量为Fe和杂质,根据下述(1)式求出的Ceq:0.35%以上,/n所述直管部和所述弯曲部的屈服应力为450~600MPa、维氏硬度(HV10)为230以下,/nCeq=C+Mn/6+(Cr+Mo+V)/5+(Cu+Ni)/15···(1)/n其中,上述(1)式中的各元素符号表示各元素的含量(质量%)。/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522 JP 2017-1009931.一种钢制弯管,其具备直管部和弯曲部,所述弯曲部具有所述直管部的外径的3倍以上的弯曲半径,所述钢制弯管的壁厚为30mm以上,
所述钢制弯管的化学组成以质量%计为
C:0.04~0.08%、
Si:0.05~0.50%、
Mn:1.00~1.70%、
P:0.015%以下、
S:0.002%以下、
Cu:0~0.50%、
Ni:0~0.50%、
Cr:0~0.50%、
Mo:0~0.50%、
Sol.Al:0~0.10%、
Ca:0~0.0050%、
Nb:0~0.050%、
V:0~0.10%、
Ti:0~0.030%,
余量为Fe和杂质,根据下述(1)式求出的Ceq:0.35%以上,
所述直管部和所述弯曲部的屈服应力为450~600MPa、维氏硬度(HV10)为230以下,
Ceq=C+Mn/6+(Cr+Mo+V)/5+(Cu+Ni)/15···(1)
其中,上述(1)式中的各元素符号表示各元素的含量(质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制弯管,其中,所述化学组成含有选自
Cu:0.05~0.50%、
Ni:0.05~0.50%、
Cr:0.05~0.50%、
Mo:0.05~0.50%、
Sol.Al:0.001~0.10%、
Ca:0.0001~0.0050%、
Nb:0.001~0.050%、
V:0.01~0.10%、和
Ti:0.005~0.030%
中的1种以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千代祐辅,大江太郎,神谷裕纪,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