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智能终端的壳体组件及智能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5595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智能终端的壳体组件及智能终端,壳体组件,包括包覆智能终端的外壳本体,壳体组件还包括:热电制冷片,设于外壳本体内,与智能终端的热源热传递;散热元件,设于外壳本体内,与热电制冷片远离智能终端的端面贴合以向外部热辐射;电源,设于外壳本体内,与热电制冷片电连接,向热电制冷片供电;其中,热电制冷片包括冷端及热端,热电制冷片由电源驱动,控制冷端吸收热源产生的热量,并将热量传递至热端,热端传导热量至散热元件,由散热元件消散热量。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可通过静音的方式对智能终端强制制冷,提高散热效率的同时,满足智能终端对高性能运行的需求。

A shell component and intelligent terminal for intelligent termin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智能终端的壳体组件及智能终端
本技术涉及智能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智能终端的壳体组件及智能终端。
技术介绍
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智能移动设备已走入千家万户,成为大部分人最常使用的设备至一。由于智能设备的硬件规格越来越高,性能越来越好,对其内用于提供电能的电池容量要求越来越大,由此智能设备内的硬件及电池产生的热量也越来越多,如何快速地将智能设备使用时产生的热量散去,已经成为各智能设备的生产厂商在产品设计初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之一。一些生厂产商开发出部分配件,如散热背夹,夹设在智能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的背部,主动地吸收手机、平板电脑产生的热量,来对手机表面进行散热。当前的散热背夹的设计主要通过在背夹的内部,增加一个散热风扇对整机表面散热,其散热效率比较低,且散热风扇的转动易带来噪音,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因此,需要一种用于智能终端的壳体新设计,替换原有设计中主要通过风扇散热的原则,通过简单的硬件改造实现高效率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智能终端的壳体组件及智能终端,可通过静音的方式对智能终端强制制冷,提高散热效率的同时,满足智能终端对高性能运行的需求。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智能终端的壳体组件,包括包覆所述智能终端的外壳本体,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热电制冷片,设于所述外壳本体内,与所述智能终端的热源热传递;散热元件,设于所述外壳本体内,与所述热电制冷片远离所述智能终端的端面贴合以向外部热辐射;电源,设于所述外壳本体内,与所述热电制冷片电连接,向所述热电制冷片供电;其中,所述热电制冷片包括冷端及热端,所述热电制冷片由所述电源驱动,控制所述冷端吸收所述热源产生的热量,并将所述热量传递至所述热端,所述热端传导所述热量至所述散热元件,由所述散热元件消散所述热量。优选地,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开关元件,设于设于所述外壳本体内,且部分露出于所述外壳本体,与所述电源电连接;所述开关元件受控于开启和关闭状态切换,以控制所述电源向所述热电制冷片提供的电能。优选地,所述开关元件呈折线型,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及连接在第一端与第二端间的连接部;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电源可断开式接触导电;所述第二端伸出所述外壳本体,接收按压力;所述连接部根据所述按压力驱动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电源接触。优选地,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风扇模组,设于所述外壳本体内,且位于所述热电制冷片远离所述智能终端的一侧;当所述风扇模组启动时,吸收所述热端上的热量并消散所述热量至所述外壳本体外。优选地,所述外壳本体远离所述智能终端的端面设有开口,所述风扇模组的出风口设于所述开口处。优选地,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控制元件,与所述风扇模组电连接,控制所述风扇模组的启动状态。优选地,所述风扇模组包括模组支架及风扇元件;所述模组支架固定在所述外壳本体上,且所述风扇元件固定与所述模组支架内,由所述模组支架限制所述风扇元件的位移。优选地,所述散热元件由所述风扇模组抵在所述热电制冷片上;所述风扇元件与所述散热元件具有间隙,使所述风扇元件吸取所述缝隙内的空气。优选地,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接口公端,设于所述外壳本体内;接口母端,与所述接口公端电连接,设于所述外壳本体内;当所述外壳本体套设在所述智能终端外时,所述接口公端插入所述智能终端的接插口;所述接口母端外接电连接线。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终端包括如上所述的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覆所述智能终端或与所述智能终端的背壳一体成型。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热电制冷片的使用可降低散热时产生的噪音,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2.散热效率大幅度提高,实现智能终端运行高性能要求的应用程序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符合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中壳体组件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为符合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中具有壳体组件的智能终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壳体组件;110-外壳本体;120-热电制冷片;130-电源;140-开关元件;150-风扇模组、151-模组支架、152-风扇元件;160-散热元件;200-智能终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的优点。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技术的说明,其本身并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与“部件”可以混合地使用。参阅图1,为符合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中壳体组件100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壳体组件100包括有外壳本体110,外壳本体110可套设在智能终端200的外部,并部分或全部包覆智能终端200的背壳、侧边等部位,基本与智能终端200贴合,即作为智能终端200的保护套使用,又可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智能终端的壳体组件,包括包覆所述智能终端的外壳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n热电制冷片,设于所述外壳本体内,与所述智能终端的热源热传递;/n散热元件,设于所述外壳本体内,与所述热电制冷片远离所述智能终端的端面贴合以向外部热辐射;/n电源,设于所述外壳本体内,与所述热电制冷片电连接,向所述热电制冷片供电;/n其中,所述热电制冷片包括冷端及热端,所述热电制冷片由所述电源驱动,控制所述冷端吸收所述热源产生的热量,并将所述热量传递至所述热端,所述热端传导所述热量至所述散热元件,由所述散热元件消散所述热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智能终端的壳体组件,包括包覆所述智能终端的外壳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
热电制冷片,设于所述外壳本体内,与所述智能终端的热源热传递;
散热元件,设于所述外壳本体内,与所述热电制冷片远离所述智能终端的端面贴合以向外部热辐射;
电源,设于所述外壳本体内,与所述热电制冷片电连接,向所述热电制冷片供电;
其中,所述热电制冷片包括冷端及热端,所述热电制冷片由所述电源驱动,控制所述冷端吸收所述热源产生的热量,并将所述热量传递至所述热端,所述热端传导所述热量至所述散热元件,由所述散热元件消散所述热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
开关元件,设于设于所述外壳本体内,且部分露出于所述外壳本体,与所述电源电连接;
所述开关元件受控于开启和关闭状态切换,以控制所述电源向所述热电制冷片提供的电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元件呈折线型,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及连接在第一端与第二端间的连接部;
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电源可断开式接触导电;
所述第二端伸出所述外壳本体,接收按压力;
所述连接部根据所述按压力驱动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电源接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
风扇模组,设于所述外壳本体内,且位于所述热电制冷片远离所述智能终端的一侧;
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学龙郑凯宋刚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黑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