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佳乐专利>正文

一种煤矿井下智能门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052260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5: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门禁系统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煤矿井下智能门禁系统;包括放置在煤矿井口的移门和用于控制移门开合的门禁系统;所述移门由门框和滑门组成;所述门框和滑门之间滑动连接,门框固接在煤矿井口处;所述门框的底部开设有V字型凹槽,V字型凹槽的数目为二;所述滑门在V字型凹槽对应位置处设有V字型滑块,V字型滑块在V字型凹槽内滑动;所述门框内外接有气源,该气源通过软管通至两V字型凹槽的中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煤矿井口门禁的自动化高效管理,在井口信息站和调度室可实时监控矿用门的工作状态,并随时进行远程控制,人员出入情况做到集中监测、统一管理,并可完成实时考勤工作。

An intelligent access control system for coal m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井下智能门禁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门禁系统
,具体的说是一种煤矿井下智能门禁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当前大部分高产高效的斜井煤矿都应用了井口门禁系统。当前的矿井在井口安装门禁、考勤机、酒精测试仪、声光报警器等系统,造成井口设备繁多,不利于煤矿安全生产与矿工人员下井的安全管理,为了提高煤矿安全生产与矿工人员下井的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是煤矿企业管理的必要手段,门禁联动系统是为了提高矿工下井信息化、安全化,规范化管理,且门禁系统中的门在使用过程中,因为煤矿井口的特殊环境,造成门中灰尘较多,因此需要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矿用门禁系统不利于煤矿安全生产与矿工人员下井的安全管理以及门中积灰量较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煤矿井下智能门禁系统。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智能门禁系统,包括放置在煤矿井口的移门和用于控制移门开合的门禁系统;所述移门由门框和滑门组成;所述门框和滑门之间滑动连接,门框固接在煤矿井口处;所述门框的底部开设有V字型凹槽,V字型凹槽的数目为二;所述滑门在V字型凹槽对应位置处设有V字型滑块,V字型滑块在V字型凹槽内滑动;所述门框内外接有气源,该气源通过软管通至两V字型凹槽的中部,该气源通过软管供气时,将滑门微微撑起,同时排出的气体将V字型凹槽内的灰尘吹出;该移门在使用时,可通过门禁系统控制移门打开和关闭,移门在打开时,门框中气源内的气体从两个V字型凹槽之间的软管冲出,一方面,可将滑门微微撑起,有助于滑门从门框上快速移动;另一方面,冲出的气体可将V字型凹槽中存积的灰尘吹出,保证日常移门的正常使用。优选的,所述V字型凹槽与V字型凹槽之间设有矩形凹槽;所述滑门在矩形凹槽对应处固接有导向轮,导向轮用于防止滑门在移动的过程中倾斜;所述V字型凹槽靠近矩形凹槽一侧的倾斜角度小于其远离矩形凹槽一侧的倾斜角度;导向轮可保证滑门在门框上打开时不倾斜,且因为V字型凹槽靠近矩形凹槽一侧的倾斜角度小于其远离矩形凹槽一侧的倾斜角度,有助于V字型凹槽内灰尘的快速排出,减少V字型凹槽内灰尘的存积量。优选的,所述门框远滑门的一侧,其内部设有空心筒,空心筒内通过弹簧连接有滑杆,滑杆远离弹簧的一端从门框内伸出,滑杆上开设有通孔,且滑杆从软管内穿过,滑门打开时,通孔位于软管内使软管打开,滑杆用于封闭软管;滑门在关闭时,滑门的一侧将滑杆推入门框内,滑杆上的通孔与软管发生错位,软管得以封闭,减少气源内气体的浪费;滑门打开时,滑杆在弹簧复位力的作用下从门框内伸出,软管得以打通,气源中的气体从软管内冲出。优选的,所述V字型凹槽远离矩形凹槽的一侧,其表面开设有半封闭式空腔,半封闭式空腔内放置有球形密封圈,球形密封圈用于减少灰尘进入V字型凹槽内;滑门在关闭时,滑门的一侧挤压球形密封圈,球形密封圈受到挤压后将滑门与门框之间的间隙封闭,减少V字型凹槽内的进灰量。优选的,所述门禁系统由定位分站、电磁锁、读卡器、浇封电源、出门按钮和监控分站组成,浇封电源为监控分站等设备提供电源,电磁锁、出门按钮和读卡器全部集成在移门上;定位分站是系统的核心设备,负责下层设备的管理和信息接入,负责和上层平台的数据交换等,它对读卡器读取的数据的可靠性进行验证,并和预先设定的出入规则进行对比,查看是否符合规则要求,并按要求控制执行部件动作,读卡器用来读取定位卡信息并上传给定位分站,其采用无线射频技术,当有定位卡接近读卡器时,读卡器把信息通过天线传送给定位卡,并获取定位卡的信息数据,电磁锁是执行设备,当断电时门锁打开,通电时门锁关闭,出门按钮负责门的手动开启,其为定位分站提供一个电平信号,当定位分站检测到高电平时,定位分站控制电路控制电磁锁继电器断开,电磁锁失电断开,定位分站与上位机通讯采用485通讯方式,并采用标准MODBUS通讯协议。优选的,所述监控分站由监控软件控制,监控软件由管理软件综合管理;监控分站的数据通过井下交换机接入环网,最终通过环网传到井口的上位机中,并通过门禁系统管理软件实现对门禁系统的远程控制、数据采集和实时显示,且所有监控分站统一接入井下环网,并在上位机平台纳入统一的管理软件进行综合管理,实现进出人员的统一管理,设置人员的进出权限,实现门的远程控制,并实时显示门的开闭装置,当有人非法闯入时进行报警提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智能门禁系统,该系统应用实现了煤矿井口门禁的自动化高效管理,在井口信息站和调度室可实时监控矿用门的工作状态,并随时进行远程控制,人员出入情况做到集中监测、统一管理,并可完成实时考勤工作。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智能门禁系统,该移门结构简单,通过外接气源,有助于滑门的快速打开,且可以将门框内堆积的灰尘吹出,减少门框内灰尘的存积量,使得该移门特别适用于煤矿井口灰尘较多的环境。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移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移门的主视图;图3是图2中A-A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图2中B-B的剖视图;图5是图4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门禁系统的结构框图;图中:移门1、门框11、滑门12、V字型凹槽2、V字型滑块21、软管3、矩形凹槽4、导向轮5、空心筒6、弹簧61、滑杆62、通孔63、半封闭式空腔7、球形密封圈71。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如图1至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智能门禁系统,包括放置在煤矿井口的移门1和用于控制移门1开合的门禁系统;所述移门1由门框11和滑门12组成;所述门框11和滑门12之间滑动连接,门框11固接在煤矿井口处;所述门框11的底部开设有V字型凹槽2,V字型凹槽2的数目为二;所述滑门12在V字型凹槽2对应位置处设有V字型滑块21,V字型滑块21在V字型凹槽2内滑动;所述门框11内外接有气源,该气源通过软管3通至两V字型凹槽2的中部,该气源通过软管3供气时,将滑门12微微撑起,同时排出的气体将V字型凹槽2内的灰尘吹出;该移门1在使用时,可通过门禁系统控制移门1打开和关闭,移门1在打开时,门框11中气源内的气体从两个V字型凹槽2之间的软管3冲出,一方面,可将滑门12微微撑起,有助于滑门12从门框11上快速移动;另一方面,冲出的气体可将V字型凹槽2中存积的灰尘吹出,保证日常移门1的正常使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V字型凹槽2与V字型凹槽2之间设有矩形凹槽4;所述滑门12在矩形凹槽4对应处固接有导向轮5,导向轮5用于防止滑门12在移动的过程中倾斜;所述V字型凹槽2靠近矩形凹槽4一侧的倾斜角度小于其远离矩形凹槽4一侧的倾斜角度;导向轮5可保证滑门12在门框11上打开时不倾斜,且因为V字型凹槽2靠近矩形凹槽4一侧的倾斜角度小于其远离矩形凹槽4一侧的倾斜角度,有助于V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矿井下智能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在煤矿井口的移门(1)和用于控制移门(1)开合的门禁系统;所述移门(1)由门框(11)和滑门(12)组成;所述门框(11)和滑门(12)之间滑动连接,门框(11)固接在煤矿井口处;所述门框(11)的底部开设有V字型凹槽(2),V字型凹槽(2)的数目为二;所述滑门(12)在V字型凹槽(2)对应位置处设有V字型滑块(21),V字型滑块(21)在V字型凹槽(2)内滑动;所述门框(11)内外接有气源,该气源通过软管(3)通至两V字型凹槽(2)的中部,该气源通过软管(3)供气时,将滑门(12)微微撑起,同时排出的气体将V字型凹槽(2)内的灰尘吹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井下智能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在煤矿井口的移门(1)和用于控制移门(1)开合的门禁系统;所述移门(1)由门框(11)和滑门(12)组成;所述门框(11)和滑门(12)之间滑动连接,门框(11)固接在煤矿井口处;所述门框(11)的底部开设有V字型凹槽(2),V字型凹槽(2)的数目为二;所述滑门(12)在V字型凹槽(2)对应位置处设有V字型滑块(21),V字型滑块(21)在V字型凹槽(2)内滑动;所述门框(11)内外接有气源,该气源通过软管(3)通至两V字型凹槽(2)的中部,该气源通过软管(3)供气时,将滑门(12)微微撑起,同时排出的气体将V字型凹槽(2)内的灰尘吹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智能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V字型凹槽(2)与V字型凹槽(2)之间设有矩形凹槽(4);所述滑门(12)在矩形凹槽(4)对应处固接有导向轮(5),导向轮(5)用于防止滑门(12)在移动的过程中倾斜;所述V字型凹槽(2)靠近矩形凹槽(4)一侧的倾斜角度小于其远离矩形凹槽(4)一侧的倾斜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赵佳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