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水管网水质监测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5092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4:54
一种供水管网水质监测控制装置,包括监测机构和远端服务器,所述监测机构包括控制器、水质检测器和监测管,监测管装接在供水管道上,监测管内设有延伸至供水管道内表面的基台,该基台内设有与供水管道连通的通道,通道内活动插装有支杆,该支杆下端延伸至供水管道内且装接有浮球,水质检测器装在该浮球的最低端,基台底面设有用于容纳浮球的槽位,监测管内壁正对着基台上端面位置设有下限对射接收器,监测管内壁位于下限对射接收器上方设有上限对射接收器,支杆上部设有对射发射器,上限对射接收器、下限对射接收器、水质检测器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通过以太网与远端服务器连接,远端服务器装接有报警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监测方便,不易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供水管网水质监测控制装置
本技术属于监测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供水管网水质监测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水质水体质量的简称。它标志着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特性及其组成的状况,水质为评价水体质量的状况,规定了一系列水质参数和水质标准。如生活饮用水、工业用水和渔业用水等水质标准,可是随着工业的发展,水的污染越来越严重,而对水质的监测也尤为重要,特别是针对供水管网的水质监测,对水质的检测精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人们的使用状况。由于供水管网有可能存在损坏漏水的情况,而现有的监测装置通常是固定位置不动的,因此,当管道内的水减少时,检测器无法接触到水质,则难以有效的进行监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供水管网水质监测控制装置,监测方便,不易损坏,延长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供水管网水质监测控制装置,包括监测机构和远端服务器,所述监测机构包括控制器、水质检测器和监测管,监测管装接在供水管道上,监测管内设有延伸至供水管道内表面的基台,该基台内设有与供水管道连通的通道,通道内活动插装有支杆,该支杆下端延伸至供水管道内且装接有浮球,水质检测器装在该浮球的最低端,基台底面设有用于容纳浮球的槽位,监测管内壁正对着基台上端面位置设有下限对射接收器,监测管内壁位于下限对射接收器上方设有上限对射接收器,支杆上部设有对射发射器,上限对射接收器、下限对射接收器、水质检测器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通过以太网与远端服务器连接,远端服务器装接有报警器。<br>所述基台的槽位内装设有密封圈,该槽位为圆周曲面。所述基台的通道为圆形孔,且该通道表面为光滑面,支杆的表面为光滑面。所述支杆的顶端设有压块,该压块的面积大于通道横截端面的面积。所述基台底面位于槽位的侧边设有挡板,当浮球上升至槽位内后该挡板将水质检测器遮挡住。所述基台通过连接筋与监测管内壁连接。本技术监测方便,不易损坏,延长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监测管的内部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的连接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附图1、2和3所示,本技术揭示了一种供水管网水质监测控制装置,包括监测机构和远端服务器,所述监测机构包括控制器、水质检测器10和监测管2,监测管2装接在供水管道1上,监测管2内设有延伸至供水管道内表面的基台3,该基台3内设有与供水管道1连通的通道,通道内活动插装有支杆12,该支杆12下端延伸至供水管道内且装接有浮球9,水质检测器10装在该浮球9的最低端,基台3底面设有用于容纳浮球的槽位8,监测管2内壁正对着基台3上端面位置设有下限对射接收器4,监测管2内壁位于下限对射接收器4上方设有上限对射接收器6,支杆12上部设有对射发射器5,上限对射接收器、下限对射接收器、水质检测器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通过以太网与远端服务器连接,远端服务器装接有报警器。水质检测器将检测到的水质情况传送到控制器,控制器通过网络将数据信息输送到远端服务器,远端服务器进行分析,从而得到水质情况。利用支杆和浮球,能够根据供水管道内的水量的大小而自动上升下降,从而确保水质检测器始终与水接触,不会出现检测不到的情况。所述基台3的槽位内装设有密封圈,该槽位为圆周曲面,通过密封圈,使得浮球进入到槽位后实现紧密贴合形成密封效果,确保水不会反涌到通道内部。所述基台的通道为圆形孔,且该通道表面为光滑面,支杆的表面为光滑面,便于支杆在通道内的移动。所述支杆12的顶端设有压块7,该压块的面积大于通道横截端面的面积。通过压块,使得支杆不会完全从通道中掉出。所述基台3底面位于槽位8的侧边设有挡板11,当浮球上升至槽位内后该挡板将水质检测器遮挡住。当供水管道内的水位较满时,浮球上升进入到槽位中,此时利用挡板将水质检测器遮挡住,避免冲击力大的水流对水质传感器造成直接冲击,而是水绕过挡板后再与水质传感器接触。所述基台通过连接筋与监测管内壁连接,保证基台装配的稳固性。本技术中,当支杆上的对射发射器移到下端,发出的对射光线被下限对射接收器接收到,此时浮球下降到最低位,表明供水管道内的水位处于最低,通常是以传感器接触到供水管道内底面稍上一点距离,既可以使水质检测器接触到水,同时又利用控制器经远端服务器发送命令给报警器进行报警,提醒工作人员注意。而浮球上升到槽位内,上限对射接收器接收到对射发射器发出的对射光线,此时位于上限位置,表明供水管道内的水流较大。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供水管网水质监测控制装置,包括监测机构和远端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机构包括控制器、水质检测器和监测管,监测管装接在供水管道上,监测管内设有延伸至供水管道内表面的基台,该基台内设有与供水管道连通的通道,通道内活动插装有支杆,该支杆下端延伸至供水管道内且装接有浮球,水质检测器装在该浮球的最低端,基台底面设有用于容纳浮球的槽位,监测管内壁正对着基台上端面位置设有下限对射接收器,监测管内壁位于下限对射接收器上方设有上限对射接收器,支杆上部设有对射发射器,上限对射接收器、下限对射接收器、水质检测器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通过以太网与远端服务器连接,远端服务器装接有报警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水管网水质监测控制装置,包括监测机构和远端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机构包括控制器、水质检测器和监测管,监测管装接在供水管道上,监测管内设有延伸至供水管道内表面的基台,该基台内设有与供水管道连通的通道,通道内活动插装有支杆,该支杆下端延伸至供水管道内且装接有浮球,水质检测器装在该浮球的最低端,基台底面设有用于容纳浮球的槽位,监测管内壁正对着基台上端面位置设有下限对射接收器,监测管内壁位于下限对射接收器上方设有上限对射接收器,支杆上部设有对射发射器,上限对射接收器、下限对射接收器、水质检测器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通过以太网与远端服务器连接,远端服务器装接有报警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水管网水质监测控制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翰东
申请(专利权)人:新意广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