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4916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4: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由于第一触控电极块在显示基板的正投影至少覆盖位于相邻像素之间的信号走线的缝隙。利用第一触控电极块可以对射向第一显示区域内相邻像素之间的信号走线的缝隙处的光线进行遮挡,从而被第一触控电极块遮挡的信号走线的缝隙处不会发生光学衍射。并且,由于第一显示区域内相邻像素之间的信号走线的缝隙是被第一触控电极覆盖的,与单独制作用于遮挡信号走线的缝隙的挡光条相比,不仅不用增加工艺步骤,而且不用增加触控显示面板的厚度。

A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指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诸如手机之类的移动终端通常具有显示面板和摄像头,随着技术的进步,移动终端的屏占比(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的面积与移动终端正面的面积的比值)不断提高,并向全屏显示的方向发展。为了实现全屏显示,显示面板具有透明显示区域和非透明显示区域,其中透明显示区域和非透明显示区域均能够显示图像,但是透明显示区域内像素的分布密度小于非透明显示区域内像素的分布密度,移动终端的摄像头设置在透明显示区域内。但是,由于透明显示区域也具有显示功能,在透明显示区域内设置有像素以及金属走线,因此在拍照时,外界光线在透过透明显示区域时,容易在金属走线间隙发生衍射,从而影响摄像头拍照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用以避免外界光线在触控显示面板发生衍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和位于所述显示基板出光侧的触控电极;所述显示基板包括衬底基板、以及位于所述衬底基板面向所述触控电极一侧的多个像素和多条信号走线;所述显示基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内的所述像素的分布密度小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内的所述像素的分布密度;所述触控电极包括多个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内的第一触控电极块和多个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内的第二触控电极块;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块在所述显示基板的正投影至少覆盖位于相邻像素之间的所述信号走线的缝隙。相应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显示面板。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由于第一触控电极块在显示基板的正投影至少覆盖位于相邻像素之间的信号走线的缝隙。利用第一触控电极块可以对射向第一显示区域内相邻像素之间的信号走线的缝隙处的光线进行遮挡,从而被第一触控电极块遮挡的信号走线的缝隙处不会发生光学衍射。并且,由于第一显示区域内相邻像素之间的信号走线的缝隙是被第一触控电极覆盖的,与单独制作用于遮挡信号走线的缝隙的挡光条相比,不仅不用增加工艺步骤,而且不用增加触控显示面板的厚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在第一显示区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在第二显示区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中第一触控电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中第二触控电极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触控电极块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又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触控电极块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中触控电极块的边界形状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又一种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又一种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专利技术更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本专利技术中所描述的表达位置与方向的词,均是以附图为例进行的说明,但根据需要也可以做出改变,所做改变均包含在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内。本专利技术的附图仅用于示意相对位置关系不代表真实比例。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多种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申请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的范围。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进行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和位于显示基板出光侧的触控电极;如图1所示,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显示基板1包括衬底基板10、以及位于衬底基板10面向触控电极2一侧的多个像素11和多条信号走线12(图1中未视出);显示基板1包括第一显示区域A1和第二显示区域A2,第一显示区域A1内的像素11的分布密度小于第二显示区域A2内的像素11的分布密度;如图2和图3所示,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在第一显示区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在第二显示区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触控电极包括多个位于第一显示区域A1内的第一触控电极块21和多个位于第二显示区域A2内的第二触控电极块22;如图4所示,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中第一触控电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第一触控电极块21在显示基板1的正投影至少覆盖位于相邻像素11之间的信号走线12的缝隙。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由于第一触控电极块在显示基板的正投影至少覆盖位于相邻像素之间的信号走线的缝隙。利用第一触控电极块可以对射向第一显示区域内相邻像素之间的信号走线的缝隙处的光线进行遮挡,从而被第一触控电极块遮挡的信号走线的缝隙处不会发生光学衍射。并且,由于第一显示区域内相邻像素之间的信号走线的缝隙是被第一触控电极覆盖的,与单独制作用于遮挡信号走线的缝隙的挡光条相比,不仅不用增加工艺步骤,而且不用增加触控显示面板的厚度。在具体实施时,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中,对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的相对位置关系不作限定,例如第一显示区域可以被第二显示区域包围,或者第一显示区域位于第二显示区域一侧,或者第一显示区域被第二显示区域部分包围,在此不作限定。进一步地,在具体实施时。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中,由于第一显示区域内像素分布密度较低,因此一般为透明显示区域,可以在第一显示区域设置摄像头,摄像头可以通过第一显示区域捕获图像,实现拍摄功能。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触控显示面板中,由于第一触控电极块可以对射向第一显示区域内相邻像素之间的信号走线的缝隙处的光线进行遮挡,从而被第一触控电极块遮挡的信号走线的缝隙处不会发生光学衍射,因此不会影响摄像头的拍摄效果。可选地,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中,如图4所示,第一触控电极块21包括围绕各像素11的第一电极部211,以及位于相邻第一电极部211之间、且与第一电极部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基板和位于所述显示基板出光侧的触控电极;/n所述显示基板包括衬底基板、以及位于所述衬底基板面向所述触控电极一侧的多个像素和多条信号走线;/n所述显示基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内的所述像素的分布密度小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内的所述像素的分布密度;所述触控电极包括多个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内的第一触控电极块和多个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内的第二触控电极块;/n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块在所述显示基板的正投影至少覆盖位于相邻像素之间的所述信号走线的缝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基板和位于所述显示基板出光侧的触控电极;
所述显示基板包括衬底基板、以及位于所述衬底基板面向所述触控电极一侧的多个像素和多条信号走线;
所述显示基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内的所述像素的分布密度小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内的所述像素的分布密度;所述触控电极包括多个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内的第一触控电极块和多个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内的第二触控电极块;
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块在所述显示基板的正投影至少覆盖位于相邻像素之间的所述信号走线的缝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块包括围绕各所述像素的第一电极部,以及位于相邻所述第一电极部之间、且与所述第一电极部电连接的第二电极部;所述第二电极部在所述显示基板的正投影至少覆盖位于相邻像素之间的所述信号走线的缝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包括至少三个子像素;
所述第一电极部呈网格状结构,且所述网格状结构的每一个网格对应一个所述子像素;
所述第一电极部在所述显示基板的正投影与对应的各所述子像素的发光区域不重合。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多条所述信号走线包括多条沿行方向延伸的第一信号走线和多条沿列方向延伸的第二信号走线;
多条所述第二电极部包括多条沿行方向延伸的横向电极部和多条沿列方向延伸的纵向电极部;
每一所述横向电极部在所述显示基板的正投影覆盖至少两条所述第一信号走线之间的间隙;
和/或每一所述纵向电极部在所述显示基板的正投影覆盖至少两条所述第二信号走线之间的间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内的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块边缘的正对面积为S1,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内的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块边缘的正对面积为S2,其中0.99≤S1/S2≤1.0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块边缘的边界形状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块边缘的边界相状相同。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敏马扬昭夏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