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式光热独立自动调节透光结构、玻璃幕墙及外墙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4566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收式光热独立自动调节透光结构、玻璃幕墙及外墙窗,涉及玻璃窗技术领域,其中透光结构包括:照度调节装置,包括盛装有有色质的第一容器和盛装有无色透明质的第二容器,第一容器用于根据外界光照和温度的变化以注入或挥发出水溶液的方式控制有色质的液面高度变化以调节穿透射过第一容器的光照和温度,第二容器用于为第一容器提供所需注入的水溶液或储存从第一容器中挥发出的水溶液;以及热量调节装置,包括导热装置和热交换腔,导热装置用于建立包括外界、照度调节装置和热交换腔之间的热交换连接,热交换腔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和出气口位于室内同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对照度和热量的分别自动调节。

Absorption type light and heat independent automatic adjustment light transmission structure, glass curtain wall and external wall wind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收式光热独立自动调节透光结构、玻璃幕墙及外墙窗
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窗
,具体涉及一种吸收式光热独立自动调节透光结构、玻璃幕墙及外墙窗。
技术介绍
为了美观新颖,采用大面积的玻璃窗或玻璃幕墙作为建筑物的围护结构目前已经非常普及,然而这类建筑物的窗墙比通常很大,因此极易产生眩光和热负荷过大等问题。目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些解决方案中主要采用自动调节式遮阳百叶、电控变色玻璃等技术。但是这些技术在调节照度的同时还会影响到进入室内的热量。当建筑物光照和热量的需求不一致时,这些技术则无法同时满足照度与热量的分别调节需求。另一些解决方案中主要采用光栅镜对光的反射作用,例如中国专利CN201650032U中公开了一种能调节光照度的节能玻璃窗,其利用在光栅条的一面涂有黑漆,使既能利用光栅镜反射太阳光线,又能利用黑漆吸收太阳光的热量,这样虽然能同时调节光照和热量,但是光照和热量的调节还是联动的,也是无法同时满足照度与热量的分别调节需求,并且也没有能够实现自动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玻璃窗无法实现对光照和热量的分别自动调节。为此,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吸收式光热独立自动调节透光结构,包括:照度调节装置,包括盛装有有色质的第一容器和盛装有无色透明质的第二容器,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沿墙体厚度方向顺次排列,第一容器的上部与第二容器的上部连通,第一容器用于根据外界光照和温度的变化以注入或挥发出水溶液的方式控制有色质的液面高度变化以调节穿透射过第一容器的光照和温度,第二容器用于为第一容器提供所需注入的水溶液或储存从第一容器中挥发出的水溶液;以及热量调节装置,包括导热装置和热交换腔,导热装置连接位于照度调节装置的上方和/或下方,用于建立包括外界、照度调节装置和热交换腔之间的热交换连接,热交换腔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和出气口位于室内同一侧。优选地,所述第一容器位于靠近外界的一侧;或者所述第一容器位于靠近室内的一侧。优选地,所述第一容器包括:光调节装置,位于第一容器的下部,用于有色质的液面高度在光调节装置内随外界光照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以及集液装置,位于第一容器的上部,用于将从第二容器蒸发出的水溶液进行凝结并收集注入到光调节装置中。优选地,所述集液装置包括:凝结组件,连接位于第二容器中无色透明质的上方,凝结组件的靠近无色透明质的一侧面为斜面,斜面的倾斜方向为能使斜面上凝结出的水溶液流向光调节装置内的方向,凝结组件用于凝结从第二容器蒸发出的水溶液;以及导流透明组件,倾斜连接位于凝结组件的斜面下方,导流透明组件的倾斜方向为能使从凝结组件的斜面上滴落的水溶液导流注入到光调节装置内的方向,用于收集从凝结组件的斜面上滴落的水溶液并导流注入到光调节装置内。优选地,所述凝结组件包括集液肋片,集液肋片连接位于凝结组件的斜面上。优选地,所述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沿墙体厚度方向顺次排列具体为:所述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沿墙体厚度方向顺次紧密连接排列,第一容器的一侧壁与第二容器的一侧壁紧密粘合连接或为同一块透明材料板;所述第一容器的一侧壁和第二容器的一侧壁的上部具有一通孔,用于使第一容器的上部与第二容器的上部连通;所述第一容器的一侧壁和第二容器的一侧壁的下部分别与第一容器的外壁和/或第二容器的外壁密封连接,第一容器的外壁和第二容器的外壁共同包围形成密闭空间,所述外壁为除一侧壁以外的其他壁。优选地,所述导热装置包括:热管,铺设于照度调节装置的上底面和/或下底面,热管的一端伸出至外界,用于将照度调节装置中的热量向外界传递;以及散热肋片,连接位于热管的一端。优选地,所述导热装置还包括:导热肋片,一端与热管连接,另一端延伸至热交换腔内部。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玻璃幕墙,包括上述的吸收式光热独立自动调节透光结构。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外墙窗,包括上述的吸收式光热独立自动调节透光结构。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吸收式光热独立自动调节透光结构、玻璃幕墙及外墙窗,通过设置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可根据外界光照和温度的变化以向第一容器中注入或从第一容器中挥发出水溶液的方式控制有色质的液面高度变化,以调节穿透射过透光结构的光照和温度,实现对照度的自动调节;并且通过设置导热装置和热交换腔,建立了包括外界、照度调节装置和热交换腔之间的热交换连接,通过控制热交换腔进、出气口的开闭,可选择地将热量输入室内,从而实现对热量的自动调节,进而透光结构实现了对照度和热量的分别自动调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吸收式光热独立自动调节透光结构的一个具体示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吸收式光热独立自动调节透光结构的另一个具体示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吸收式光热独立自动调节透光结构的一个具体示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3中吸收式光热独立自动调节透光结构的一个具体示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照度调节装置,11-第一容器,111-光调节装置,112-集液装置,1121-凝结组件,11211-集液肋片,1122-导流透明组件,12-第二容器,2-热量调节装置,21-导热装置,211-散热肋片,212-导热肋片,213-热管,214-散热风扇,22-热交换腔,221-进气口,222-出气口,223-换气风扇,3-储能层,4-绝热层,5-遮光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非旨在限制本技术。除非上下文明确指出,否则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等意图也包括复数形式。使用“包括”和/或“包含”等术语时,是意图说明存在该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而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他组合的存在或增加。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列出项目的任何和所有组合。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收式光热独立自动调节透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照度调节装置(1),包括盛装有有色质的第一容器(11)和盛装有无色透明质的第二容器(12),第一容器(11)和第二容器(12)沿墙体厚度方向顺次排列,第一容器(11)的上部与第二容器(12)的上部连通,第一容器(11)用于根据外界光照和温度的变化以注入或挥发出水溶液的方式控制有色质的液面高度变化以调节穿透射过第一容器的光照和温度,第二容器(12)用于为第一容器(11)提供所需注入的水溶液或储存从第一容器(11)中挥发出的水溶液;以及/n热量调节装置(2),包括导热装置(21)和热交换腔(22),导热装置(21)连接位于照度调节装置(1)的上方和/或下方,用于建立包括外界、照度调节装置(1)和热交换腔(22)之间的热交换连接,热交换腔(22)包括进气口(221)和出气口(222),进气口(221)和出气口(222)位于室内同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收式光热独立自动调节透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照度调节装置(1),包括盛装有有色质的第一容器(11)和盛装有无色透明质的第二容器(12),第一容器(11)和第二容器(12)沿墙体厚度方向顺次排列,第一容器(11)的上部与第二容器(12)的上部连通,第一容器(11)用于根据外界光照和温度的变化以注入或挥发出水溶液的方式控制有色质的液面高度变化以调节穿透射过第一容器的光照和温度,第二容器(12)用于为第一容器(11)提供所需注入的水溶液或储存从第一容器(11)中挥发出的水溶液;以及
热量调节装置(2),包括导热装置(21)和热交换腔(22),导热装置(21)连接位于照度调节装置(1)的上方和/或下方,用于建立包括外界、照度调节装置(1)和热交换腔(22)之间的热交换连接,热交换腔(22)包括进气口(221)和出气口(222),进气口(221)和出气口(222)位于室内同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式光热独立自动调节透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器(11)位于靠近外界的一侧;或者
所述第一容器(11)位于靠近室内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式光热独立自动调节透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器(11)包括:
光调节装置(111),位于第一容器(11)的下部,用于有色质的液面高度在光调节装置(111)内随外界光照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以及
集液装置(112),位于第一容器(11)的上部,用于将从第二容器(12)蒸发出的水溶液进行凝结并收集注入到光调节装置(111)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收式光热独立自动调节透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装置(112)包括:
凝结组件(1121),连接位于第二容器(12)中无色透明质的上方,凝结组件(1121)的靠近无色透明质的一侧面为斜面,斜面的倾斜方向为能使斜面上凝结出的水溶液流向光调节装置(111)内的方向,凝结组件(1121)用于凝结从第二容器(12)蒸发出的水溶液;以及
导流透明组件(1122),倾斜连接位于凝结组件(1121)的斜面下方,导流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永张思斌赵玉清高建岭张叶
申请(专利权)人:北方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