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驱动减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4508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运输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双向驱动减速机,包括电机、箱体、设于箱体上的第一输出轴、第二输出轴、蜗杆、蜗轮、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一伞形齿轮和第二伞形齿轮,蜗杆连接并带动蜗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转轴上的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三齿轮和第一伞形齿轮均套设于第一输出轴上,第一输出轴与第二转轴平行设置且第二转轴上的第二齿轮与第一输出轴上的第三齿轮相啮合,第二伞形齿轮套设于第二输出轴上且第二伞形齿轮与第一输出轴上的第一伞形齿轮相啮合,第二输出轴与第一输出轴相互出垂直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现有减速机容易卡死传动连接结构易损坏的问题。

A two-way drive reduc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向驱动减速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运输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双向驱动减速机。
技术介绍
矿山的石材开采以前采用打眼爆破方法,但该方法安全性差、石材形状无规则。现在一般采用切割设备将石矿山切割成方块状的石材,切割矿山的矿山采石机要进行换位移动和切割移动,其切割行走装置和换位行走装置分别通过两个电机驱动,成本高,切割行走装置的电机与减速器通过皮带传动,当皮带断裂切割行走装置容易卡死,导致矿山采石机倾倒,影响生产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易组装拆卸、使用效果好、便于维护、使用寿命长、生产成本低的双向驱动减速机。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方案:一种双向驱动减速机,包括电机、箱体、设于箱体上的第一输出轴、第二输出轴、蜗杆、蜗轮、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一伞形齿轮和第二伞形齿轮,所述电机输出轴上设有驱动齿轮,所述蜗杆一端设有传动齿轮,所述电机输出轴上的驱动齿轮与蜗杆的传动齿轮相啮合带动蜗杆转动,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均可转动的设于箱体内且与蜗杆呈相互垂直交叉设置,所述第一齿轮套设于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转轴一端固定穿设于蜗轮轴心上,所述第二齿轮套设于第二转轴上,所述蜗杆连接并带动蜗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转轴上的第一齿轮转动,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带动第二齿轮转动,所述第三齿轮和第一伞形齿轮均套设于第一输出轴上,所述第一输出轴与第二转轴平行设置且第二转轴上的第二齿轮与第一输出轴上的第三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伞形齿轮套设于第二输出轴上且第二伞形齿轮与第一输出轴上的第一伞形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输出轴与第一输出轴相互出垂直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出轴上第一伞形齿轮和第三齿轮同轴向固定连接。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伞形齿轮和第三齿轮一体成型。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轴位于第二转轴上方,所述第二转轴位于第一输出轴上方。进一步的,所述电机和蜗杆均位于第一转轴上方。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出轴与第二输出轴的中轴线处于同一水平面上。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电机带动蜗杆转动进而经蜗轮带动第一转轴转动从而使得第二转轴经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带动第二转轴转动,同时第二转轴带动第一输出轴上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三齿轮进而带动第一输出轴转动,并且第一输出轴转动带动通过与第一伞形齿轮啮合的第二伞形齿轮转动带动与第一输出轴垂直设置的第二输出轴转动,有效的实现一部电机通过四级减速同时驱动相互垂直的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同时转动,具有结构稳定,易组装拆卸、使用效果好、便于维护、多级齿轮传动减速可承受更快速负荷延长减速机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结构简单合理的优势,可广泛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角度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改进的动力装置结构做进一步说明。参考图1-图2,优选的本专利技术的双向驱动减速机,包括电机1、箱体、设于箱体上的第一输出轴2、第二输出轴3、蜗杆4、蜗轮5、第一转轴6、第二转轴7、第一齿轮8、第二齿轮9、第三齿轮10、第一伞形齿轮11和第二伞形齿轮12,所述电机1输出轴上设有驱动齿轮101,所述蜗杆4一端设有传动齿轮401,所述电机1输出轴上的驱动齿轮101与蜗杆4的传动齿轮401相啮合带动蜗杆4转动,所述第一转轴6和第二转轴7均可转动的设于箱体内且与蜗杆4呈相互垂直交叉设置,所述第一齿轮8套设于第一转轴6上,所述第二齿轮9套设于第二转轴7上,所述电机1和蜗杆4均位于第一转轴6上方,所述蜗杆4连接并带动蜗轮5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转轴6上的第一齿轮8转动,所述第一齿轮8与第二齿轮9相啮合带动第二齿轮9转动,所述第三齿轮10和第一伞形齿轮11均套设于第一输出轴2上,所述第一输出轴2上第一伞形齿轮11和第三齿轮10同轴向固定连接且第一伞形齿轮11和第三齿轮10一体成型,所述第一输出轴2与第二转轴7平行设置且第二转轴7上的第二齿轮9与第一输出轴2上的第三齿轮10相啮合,所述第一转轴6位于第二转轴7上方,所述第二转轴7位于第一输出轴2上方,所述第二伞形齿轮12套设于第二输出轴3上且第二伞形齿轮12与第一输出轴2上的第一伞形齿轮11相啮合,所述第二输出轴3与第一输出轴2相互出垂直设置,所述第一输出轴2与第二输出轴3的中轴线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本专利技术中第一输出轴上第一伞形齿轮和第三齿轮亦可是分体同轴固定连接设置或第一伞形齿轮和第三齿轮亦组合固定连接套设于第一输出轴上设置。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电机带动蜗杆转动进而经蜗轮带动第一转轴转动从而使得第二转轴经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带动第二转轴转动,同时第二转轴带动第一输出轴上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三齿轮进而带动第一输出轴转动,并且第一输出轴转动带动通过与第一伞形齿轮啮合的第二伞形齿轮转动带动与第一输出轴垂直设置的第二输出轴转动,有效的实现一部电机通过四级减速同时驱动相互垂直的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同时转动,具有结构稳定,易组装拆卸、使用效果好、便于维护、多级齿轮传动减速可承受更快速负荷延长减速机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结构简单合理的优势,可广泛推广应用。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专利技术,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专利技术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向驱动减速机,包括电机、箱体、设于箱体上的第一输出轴、第二输出轴、蜗杆、蜗轮、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一伞形齿轮和第二伞形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输出轴上设有驱动齿轮,所述蜗杆一端设有传动齿轮,所述电机输出轴上的驱动齿轮与蜗杆的传动齿轮相啮合带动蜗杆转动,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均可转动的设于箱体内且与蜗杆呈相互垂直交叉设置,所述第一齿轮套设于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转轴一端固定穿设于蜗轮轴心上,所述第二齿轮套设于第二转轴上,所述蜗杆连接并带动蜗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转轴上的第一齿轮转动,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带动第二齿轮转动,所述第三齿轮和第一伞形齿轮均套设于第一输出轴上,所述第一输出轴与第二转轴平行设置且第二转轴上的第二齿轮与第一输出轴上的第三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伞形齿轮套设于第二输出轴上且第二伞形齿轮与第一输出轴上的第一伞形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输出轴与第一输出轴相互出垂直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驱动减速机,包括电机、箱体、设于箱体上的第一输出轴、第二输出轴、蜗杆、蜗轮、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一伞形齿轮和第二伞形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输出轴上设有驱动齿轮,所述蜗杆一端设有传动齿轮,所述电机输出轴上的驱动齿轮与蜗杆的传动齿轮相啮合带动蜗杆转动,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均可转动的设于箱体内且与蜗杆呈相互垂直交叉设置,所述第一齿轮套设于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转轴一端固定穿设于蜗轮轴心上,所述第二齿轮套设于第二转轴上,所述蜗杆连接并带动蜗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转轴上的第一齿轮转动,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带动第二齿轮转动,所述第三齿轮和第一伞形齿轮均套设于第一输出轴上,所述第一输出轴与第二转轴平行设置且第二转轴上的第二齿轮与第一输出轴上的第三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伞形齿轮套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绍文
申请(专利权)人:南安瑞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