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智能微生物发酵装置,装置包括罐体、加热管、钢套、电动机、无菌轴封、消泡器、搅拌轴、搅拌器、氧气喷射装置、制氧机、水阀门、温度传感器、进料口、压力表、PH传感器、溶解氧传感器、自动控制阀、排气管、取样管、控制开关阀、冷却水进管、放料管阀门、放料管、冷却水出管、固定架、控制装置、液晶显示屏、电加热开关、温度设定旋钮、制氧机控制旋钮、电动机转速控制旋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好氧菌的快速培养,发酵效果好,安全卫生,操作方便,精确调控、智能操作。完全可以适用于处理量大、大体积大的发酵罐的场合,为微生物的规模化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应用前景。
New intelligent microbial ferment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智能微生物发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发酵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智能微生物发酵装置。
技术介绍
发酵装置广泛应用于制药、精细化工、生物工程等行业,是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生长、繁殖和物料反应的装置。微生物发酵即是指利用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将原料经过特定的代谢途径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产物的过程。微生物菌种发酵过程中,需要提供适宜、稳定的发酵环境,满足菌种的培养及繁衍,才能保证微生物菌种发酵的效率和质量。现有技术在进行微生物菌种发酵过程中,通常由于菌种与发酵基质均匀度差,发酵物内部通气性差,致使发酵效率低下,发酵周期长,发酵获得的微生物菌群活性低,由于微生物大多数为好氧微生物,所以对氧气的浓度要求较为严格,目前多数的微生物培养成活率低下,与对氧气浓度的控制不精确有关。微生物发酵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尤其是大规模工业发酵,要达到预定目标,必须严格准确的控制发酵过程中的各种工艺参数。现有技术采用的发酵装置功能单一,不能有效的检测和控制微生物发酵全过程中技术指标和工艺参数,无法适应现代化高效率的微生物菌种发酵,为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基于以上分析,对现有微生物菌种发酵技术进行改进,如何设计与新的发酵技术匹配的新型智能微生物发酵装置,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智能微生物发酵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新型智能微生物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罐体、加热管、钢套、电动机、无菌轴封、消泡器、搅拌轴、搅拌器、氧气喷射装置、制氧机、水阀门、温度传感器、进料口、压力表、PH传感器、溶解氧传感器、自动控制阀、排气管、取样管、控制开关阀、冷却水进管、放料管阀门、放料管、冷却水出管、固定架、控制装置、液晶显示屏、电加热开关、温度设定旋钮、制氧机控制旋钮、电动机转速控制旋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好氧菌的快速培养、发酵效果好、安全卫生、精确调控、智能操作。完全可以适用于处理量大、大体积大的发酵罐的场合,为微生物的规模化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应用前景。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案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整体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2,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工程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对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本专利技术新型智能微生物发酵装置,包括罐体1、加热管2、钢套3、电动机4、无菌轴封5、消泡器6、搅拌轴7、搅拌器8、氧气喷射装置9、制氧机10、水阀门11、温度传感器12、进料口13、压力表14、PH传感器15、溶解氧传感器16、自动控制阀17、排气管18、取样管19、控制开关阀20、冷却水进管21、放料管阀门22、放料管23、冷却水出管24、固定架25、控制装置26、液晶显示屏27、电加热开关28、温度设定旋钮29、制氧机控制旋钮30、电动机转速控制旋钮31。所述的罐体1是呈圆柱形,内罐体表面镜面抛光处理,各进出口管口工艺开孔与内罐体焊接处均采用圆弧过渡,光滑易清洗无死角,保证生产过程的可靠性、稳定性。所述的加热管2的横截面为矩形,设置在罐体1外壁上,本专利技术采用矩形的结构形式对罐体1进行加热,其加热的速度加快,热量传递均匀,罐体1内的温度相对比较恒定,容易控制和掌握,避免了热能供应不充分带来的突发状况,合理的控制了热能的消耗和利用,有效的控制了运行的成本。所述的钢套3设于加热管2的外侧,为封闭容器,内有循环冷却水,冷却水通过冷却水进管21,并经水阀门11进入,水阀门11控制进水的流量,工作时循环水受热通过冷却水出管24输送出去。所述的电动机4与搅拌轴7连接,搅拌轴7设置在罐体1内部,搅拌轴7上端装有消泡器6,搅拌轴7上装有多个搅拌器8。本专利技术实现菌种的混合均匀,提高了发酵的速率,也提高了发酵过程中温度、压力等对发酵过程的影响,保证了发酵过程的稳定进行。所述的无菌轴封5设在罐体1顶部与搅拌轴7的结合部空隙内。无菌轴封5能够有效控制罐体1内微生物及细菌滋生情况,有利于提高发酵效果。所述的氧气喷射装置9设于罐体1的内底部,氧气喷射装置9上设有多个喷雾孔,并通过管路与罐体1外部的制氧机10连通。所述的温度传感器12、PH传感器15、溶解氧传感器16,镶嵌在罐体1内部侧壁上,温度传感器12、PH传感器15、溶解氧传感器16、电加热开关28、温度设定旋钮29、制氧机控制旋钮30、电动机转速控制旋钮31、连接控制装置26,控制装置26连接液晶显示屏27,温度设定旋钮29和电动机转速控制旋钮31设定好需要的温度和转速,溶解氧传感器16、温度传感器12和PH传感器15及时收集罐体1内部的信息,并传递给微处理器,存储器,控制器构成的智能信息分析控制装置26,经分析并与设定的信息进行比对后,控制装置26控制电动机4的转速和加热管2是否加热,相应的PH值和溶解氧含量值都会呈现在液晶显示屏27上。所述的进料口13设于罐体1上端,发酵物料从进料口13进入罐体1。所述的压力表14安装于罐体1上端,压力表14观察内部的压力,自动控制阀17自动控制内部的压力大小,当罐体1内压力增加并超过规定的工作压力时自动控制阀17开启,通过排气管18放气,使罐体1内压力始终不超过工作压力,同时发酵过程产生的废气通过排气管18排出,方便发酵过程的进行。所述的取样管19设于罐体1侧面上部,且取样管19的下端插接于罐体1内,取样管19上设置控制开关阀20,取样管19在罐体1内的管路最下端应超过1/2罐体1的位置。所述的放料管阀门22和放料管23设于罐体1外下端,放料管阀门22上端通过管路与罐体1下端连接,下端与放料管23连接。所述的固定架25设置在罐体1和钢套3的底部。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新型智能微生物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罐体(1)、加热管(2)、钢套(3)、电动机(4)、无菌轴封(5)、消泡器(6)、搅拌轴(7)、搅拌器(8)、氧气喷射装置(9)、制氧机(10)、水阀门(11)、温度传感器(12)、进料口(13)、压力表(14)、PH传感器(15)、溶解氧传感器(16)、自动控制阀(17)、排气管(18)、取样管(19)、控制开关阀(20)、冷却水进管(21)、放料管阀门(22)、放料管(23)、冷却水出管(24)、固定架(25)、控制装置(26)、液晶显示屏(27)、电加热开关(28)、温度设定旋钮(29)、制氧机控制旋钮(30)、电动机转速控制旋钮(31)。/n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智能微生物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罐体(1)、加热管(2)、钢套(3)、电动机(4)、无菌轴封(5)、消泡器(6)、搅拌轴(7)、搅拌器(8)、氧气喷射装置(9)、制氧机(10)、水阀门(11)、温度传感器(12)、进料口(13)、压力表(14)、PH传感器(15)、溶解氧传感器(16)、自动控制阀(17)、排气管(18)、取样管(19)、控制开关阀(20)、冷却水进管(21)、放料管阀门(22)、放料管(23)、冷却水出管(24)、固定架(25)、控制装置(26)、液晶显示屏(27)、电加热开关(28)、温度设定旋钮(29)、制氧机控制旋钮(30)、电动机转速控制旋钮(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智能微生物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酵罐体(1)呈圆柱形,内罐体表面镜面抛光处理,各进出管口工艺开孔与内罐体(1)焊接处均采用圆弧过渡,光滑易清洗无死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智能微生物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管(2)的横截面为矩形,设置在罐体(1)外壁上,采用矩形的结构形式对罐体(1)进行加热,其加热的速度加快,热量传递均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智能微生物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套(3)设于加热管(2)的外侧,为封闭容器,内有循环冷却水,冷却水通过冷却水进管(21),并经水阀门(11)进入,水阀门(11)控制进水的流量,工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荆弘明,陈莹,王晓丹,曾范啟,邹来阳,严婉静,
申请(专利权)人:鹿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