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柯云涛专利>正文

一种电梯的安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4210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的安全防护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固定架的内侧设置有缓冲垫,安装箱的内部设置有远程信号接收器、远程信号发射器、定位器、速度传感器、控制箱、安全电阻和蓄电板,固定架的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缓冲支撑杆一,固定架的顶端设置有缓冲支撑杆二,安装孔的内侧设置有缓冲垫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支撑架的一侧设置有氧气存储罐,氧气存储罐的一端设置有传输管,传输管的一端设置有电磁阀一,隔热存储箱的内部设置有制冷器,隔热存储箱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管,连接管的一端设置有电磁阀二,连接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气头,安装板的表面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氧含量探测器和应急灯,增加氧气存储罐、制冷器和应急灯,在发生故障时提高舒适度。

A safety protection device for elev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的安全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梯的安全防护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电梯的安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现代城市的楼越盖越高,乘电梯几乎是所有人回家、工作、逛商场离不开的。电梯发生故障时,常常会伴随着断电的情况,使电梯的换气装置失效,导致电梯内密闭,电梯内的氧气逐渐被消耗,从而造成缺氧的情况,使人窒息,器温度过高时,也容易导致窒息,同时缺乏应急灯,在漆黑的环境下容易增加恐惧感。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电梯的安全防护装置,用以解决传统的装置本体缺乏缓冲结构、定位和速度探测结构,不便于第一时间进行救援;传统的装置本体缺乏提供氧气、降温和紧急照明的性能,降低舒适度;传统的装置本体不便于后期的维护,不便于使用问题,达到增加缓冲垫、缓冲支撑杆一、缓冲支撑杆二、定位器和速度传感器,便于在第一时间进行救援;增加氧气存储罐、制冷器和应急灯,在发生故障时提高舒适度;便于装置本体后期的维护和使用,增强稳定性效果。(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电梯的安全防护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的一侧设置有电梯机厢,所述电梯机厢的顶端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侧设置有缓冲垫,所述固定架的内侧设置有安装箱,所述安装箱的内部设置有远程信号接收器、远程信号发射器、定位器、速度传感器、控制箱、安全电阻和蓄电板,所述安装箱的内部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侧设置有氧气存储罐,所述氧气存储罐的一端设置有传输管,所述传输管的一端设置有电磁阀一,所述支撑架的一侧设置有隔热存储箱,所述隔热存储箱的内部设置有制冷器,所述隔热存储箱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设置有电磁阀二,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气头,所述安装箱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中部设置有通孔,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表面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氧含量探测器和应急灯,所述远程信号接收器、远程信号发射器、定位器、速度传感器、安全电阻、蓄电板、电磁阀一、制冷器、电磁阀二、温度传感器、氧含量探测器和应急灯均与控制箱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的一端设置有插接孔,所述插接孔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的两端均设置有插接杆,所述固定板和固定架通过插接杆和插接孔配合使用。进一步的,所述插接杆和插接孔的中部均设置有加固孔,所述加固孔的内部设置有加固杆,所述插接杆和插接孔均与加固杆通过加固孔卡合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的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缓冲支撑杆一,所述固定架的顶端设置有缓冲支撑杆二,所述缓冲支撑杆一和缓冲支撑杆二均与固定架通过粘胶粘合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支撑杆二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侧设置有缓冲垫圈,所述缓冲垫圈和安装孔通过粘胶粘合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和电梯机厢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缓冲垫和固定架通过粘胶粘合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箱和固定架通过卡合连接,所述支撑架和安装箱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氧气存储罐和支撑架通过固定带连接,所述传输管和氧气存储罐配合使用,所述电磁阀一和传输管配合使用。进一步的,所述隔热存储箱和安装箱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制冷器和隔热存储箱配合使用,所述连接管和隔热存储箱配合使用,所述电磁阀二和连接管配合使用,所述出气头和连接管配合使用。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和安装箱通过支撑杆连接,所述通孔和支撑杆配合使用,所述温度传感器、氧含量探测器和应急灯均与安装板通过卡合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和电梯机厢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出气头和电梯机厢通过螺钉连接。(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传统的装置本体缺乏缓冲结构、定位和速度探测结构,不便于第一时间进行救援问题,本设计提出装置本体的的一侧设置有电梯机厢,电梯机厢的顶端设置有固定架,固定架的内侧设置有缓冲垫,固定架的内侧设置有安装箱,安装箱的内部设置有远程信号接收器、远程信号发射器、定位器、速度传感器、控制箱、安全电阻和蓄电板,固定架的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缓冲支撑杆一,固定架的顶端设置有缓冲支撑杆二,缓冲支撑杆二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的内侧设置有缓冲垫圈设计,解决了传统的装置本体缺乏缓冲结构、定位和速度探测结构,不便于第一时间进行救援问题,有增加缓冲垫、缓冲支撑杆一、缓冲支撑杆二、定位器和速度传感器,便于在第一时间进行救援有益效果。2)、为解决传统的装置本体缺乏提供氧气、降温和紧急照明的性能,降低舒适度问题,本设计提出安装箱的内部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的一侧设置有氧气存储罐,氧气存储罐的一端设置有传输管,传输管的一端设置有电磁阀一,支撑架的一侧设置有隔热存储箱,隔热存储箱的内部设置有制冷器,隔热存储箱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管,连接管的一端设置有电磁阀二,连接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气头,安装箱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中部设置有通孔,支撑杆的一端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的表面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氧含量探测器和应急灯设计,解决了传统的装置本体缺乏提供氧气、降温和紧急照明的性能,降低舒适度问题,有增加氧气存储罐、制冷器和应急灯,在发生故障时提高舒适度有益效果。3)、为解决传统的装置本体不便于后期的维护,不便于使用问题,本设计提出固定架的一端设置有插接孔,插接孔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一侧的两端均设置有插接杆,插接杆和插接孔的中部均设置有加固孔,加固孔的内部设置有加固杆设计,解决了传统的装置本体不便于后期的维护,不便于使用问题,有便于装置本体后期的维护和使用,增强稳定性有益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装置本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固定架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安装箱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氧气存储罐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隔热存储箱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安装板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固定板结构示意图1-装置本体;2-电梯机厢;3-固定架;4-缓冲垫;5-安装箱;6-远程信号接收器;7-远程信号发射器;8-定位器;9-速度传感器;10-控制箱;11-安全电阻;12-蓄电板;13-支撑架;14-氧气存储罐;15-传输管;16-电磁阀一;17-隔热存储箱;18-制冷器;19-连接管;20-电磁阀二;21-出气头;22-支撑杆;23-通孔;24-安装板;25-温度传感器;26-氧含量探测器;27-应急灯;28-插接孔;29-固定板;30-插接杆;31-加固孔;32-加固杆;33-缓冲支撑杆一;34-缓冲支撑杆二;35-安装孔;36-缓冲垫圈。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方案中:3-固定架、6-远程信号接收器、7-远程信号发射器、8-定位器、9-速度传感器、10-控制箱、11-安全电阻、12-蓄电板、14-氧气存储罐、16-电磁阀一、18-制冷器、20-电磁阀二、25-温度传感器、26-氧含量探测器、27-应急灯、29-固定板为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的安全防护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电梯机厢(2),所述电梯机厢(2)的顶端设置有固定架(3),所述固定架(3)的内侧设置有缓冲垫(4),所述固定架(3)的内侧设置有安装箱(5),所述安装箱(5)的内部设置有远程信号接收器(6)、远程信号发射器(7)、定位器(8)、速度传感器(9)、控制箱(10)、安全电阻(11)和蓄电板(12),所述安装箱(5)的内部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架(13),所述支撑架(13)的一侧设置有氧气存储罐(14),所述氧气存储罐(14)的一端设置有传输管(15),所述传输管(15)的一端设置有电磁阀一(16),所述支撑架(13)的一侧设置有隔热存储箱(17),所述隔热存储箱(17)的内部设置有制冷器(18),所述隔热存储箱(17)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管(19),所述连接管(19)的一端设置有电磁阀二(20),所述连接管(19)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气头(21),所述安装箱(5)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杆(22),所述支撑杆(22)的中部设置有通孔(23),所述支撑杆(22)的一端设置有安装板(24),所述安装板(24)的表面设置有温度传感器(25)、氧含量探测器(26)和应急灯(27),所述远程信号接收器(6)、远程信号发射器(7)、定位器(8)、速度传感器(9)、安全电阻(11)、蓄电板(12)、电磁阀一(16)、制冷器(18)、电磁阀二(20)、温度传感器(25)、氧含量探测器(26)和应急灯(27)均与控制箱(10)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的安全防护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电梯机厢(2),所述电梯机厢(2)的顶端设置有固定架(3),所述固定架(3)的内侧设置有缓冲垫(4),所述固定架(3)的内侧设置有安装箱(5),所述安装箱(5)的内部设置有远程信号接收器(6)、远程信号发射器(7)、定位器(8)、速度传感器(9)、控制箱(10)、安全电阻(11)和蓄电板(12),所述安装箱(5)的内部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架(13),所述支撑架(13)的一侧设置有氧气存储罐(14),所述氧气存储罐(14)的一端设置有传输管(15),所述传输管(15)的一端设置有电磁阀一(16),所述支撑架(13)的一侧设置有隔热存储箱(17),所述隔热存储箱(17)的内部设置有制冷器(18),所述隔热存储箱(17)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管(19),所述连接管(19)的一端设置有电磁阀二(20),所述连接管(19)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气头(21),所述安装箱(5)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杆(22),所述支撑杆(22)的中部设置有通孔(23),所述支撑杆(22)的一端设置有安装板(24),所述安装板(24)的表面设置有温度传感器(25)、氧含量探测器(26)和应急灯(27),所述远程信号接收器(6)、远程信号发射器(7)、定位器(8)、速度传感器(9)、安全电阻(11)、蓄电板(12)、电磁阀一(16)、制冷器(18)、电磁阀二(20)、温度传感器(25)、氧含量探测器(26)和应急灯(27)均与控制箱(10)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的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3)的一端设置有插接孔(28),所述插接孔(28)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29),所述固定板(29)的一侧的两端均设置有插接杆(30),所述固定板(29)和固定架(3)通过插接杆(30)和插接孔(28)配合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的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杆(30)和插接孔(28)的中部均设置有加固孔(31),所述加固孔(31)的内部设置有加固杆(32),所述插接杆(30)和插接孔(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云涛范帮俊张嘉良方文东
申请(专利权)人:柯云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2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