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于煤炭微波脱硫的处理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4194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煤炭脱硫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运用于煤炭微波脱硫的处理装置及方法。其包括多个结构相同的换热机构,换热机构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换热腔,换热腔内设有第一进气管,第一进气管的侧壁上设有出气孔,第一进气管外侧面处且位于换热腔内套设有第二进气管,第二进气管的两端分别伸出壳体的上下方;换热腔内设有套于第二进气管外侧的附着机构,换热腔的上方且位于附着机构间设有一伸出壳体的出气管;相邻的换热机构之间的出气管与第一进气管之间通过连接机构连接有第一连接管,位于壳体下方的第二进气管与相邻的位于壳体上方的第二进气管之间通过连接机构连接有第二连接管。通过上述构造,使处理装置能够较佳地对高温硫蒸气进行换热。

Treatment device and method applied in coal microwave desulfuriz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运用于煤炭微波脱硫的处理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炭脱硫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运用于煤炭微波脱硫的处理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炭中硫含量平均为1.72%,其中高硫煤(S含量≥2.0%,包括高硫煤和中硫煤)探明储量约占煤炭总储量的1/3,占原煤生产的16.67%,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高硫煤中蕴藏着巨大的硫资源,2016年我国原煤产量共计33.64吨,按煤中S含量为2.0%计算,高硫煤所含的S含量在1121万吨;2016年我国硫磺产量仅为516万吨,进口硫磺为1196.1万吨,对外依存度超过50%,而我国目前高硫煤的使用及硫回收水平低,从煤中回收的硫磺数量很少。此外,高硫煤不经过任何处理直接进行燃烧会造成大量SO2排放,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急需开发一种经济可行的高硫煤脱硫及硫资源化回收的技术和方法。利用微波脱硫是近年来高硫煤脱硫的新方法,微波是频率在0.3-300GHz,波长在1mm-100cm的电磁波,煤中的黄铁矿等无机硫在微波下分解,主要释放出H2S,H2S与少量的SO2在煤表面生成单质硫,黄铁矿在高温的作用下转变为磁性黄铁矿,这种方法可以脱除煤中约50%的硫。申请号为CN201710424225.3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煤炭脱硫并回收单质硫的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微波脱硫单元,还包括原煤烘干单元,废气收集单元和单质硫反应单元,原煤烘干单元的出料口与微波脱硫单元的进料口相连,废气收集单元设置于微波脱硫单元的出气口处,单质硫反应单元的进气口分别与原煤烘干单元的出气口和废气收集单元的出气口相连。虽然该系统及方法能够同时对煤炭中的硫进行脱除并回收,适用于各种煤质中高硫煤的脱硫及硫的回收,但是单质反应单元产生的高温单质硫蒸气具有的热能没有被回收利用,存在着热量浪费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某种或某些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煤炭脱硫中的热能回收处理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运用于煤炭微波脱硫的处理装置,其包括多个结构相同的换热机构,换热机构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换热腔,换热腔内设有伸出壳体上方的第一进气管,第一进气管的侧壁上且位于换热腔的下方处设有出气孔,第一进气管外侧面处且位于换热腔内套设有呈螺旋状的第二进气管,第二进气管的两端分别伸出壳体的上下方;换热腔内设有套于第二进气管外侧的附着机构,换热腔的上方且位于附着机构间设有一伸出壳体的出气管;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和出气管的端部均设有连接机构,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连接环,第一连接环的外侧壁且位于上端部沿第一连接环的周向设有转动槽,第一连接环外套设有第二连接环,第二连接环的内侧壁上设有与转动槽相配合的转动块;相邻的换热机构之间的出气管与第一进气管之间通过连接机构连接有第一连接管,位于壳体下方的第二进气管与相邻的位于壳体上方的第二进气管之间通过连接机构连接有第二连接管。通过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构造,使得高温单质硫蒸气有第一进气管进入换热腔内,原煤经微波热解生成温度较低的H2S、SO2烟气由第二进气管进入换热腔内使其发生热交换,从而使高温单质硫蒸气的热能得到回收;其中,换热机构设置多个,使高温单质硫蒸气得到多次热交换,使换热的效果更佳;通过本专利技术中的连接机构,使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在换热机构上的安装更加的方便;本专利技术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使热能回收处理装置能够对高温单质硫蒸气进行多次热交换,使回收热能的效果更佳。作为优选,附着机构包括两块相对设置且呈半圆状的安装板,两块安装板相对的侧面上均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且位于四角处沿左右方向设有第一导向柱,安装槽内设有附着板,附着板上设有供对应第一导向柱穿过的第一通孔,第一导向柱上套设有位于附着板与安装槽侧壁之间的第一弹簧;两块安装板相对的侧面上且位于上下端处均设有转动座,两块转动座之间设有伸出壳体的转动轴,转动轴上相对设有与附着板侧面相抵挡的凸起块。通过本专利技术中的安装板、附着板和转动轴的设置,使得换热腔内热交换时高温单质硫蒸气冷凝产生的硫磺能够在附着板上附着,同时,转动轴转动使附着板在安装槽内左右振动,使附着在附着板上的硫磺掉落在换热腔底部,从而有利于硫磺的后期的收集。作为优选,换热腔的上侧壁上沿左右方向设有截面呈T型的滑槽,壳体的下侧面上对应安装板设有凹槽,凹槽内沿左右方向设有第二导向柱,凹槽的顶部均设有与对应安装板的下端面相配合的出料口;安装板的上端面上均设有位于滑槽内滑动的滑轨,安装板的下端面上设有穿过出料口伸入凹槽内的延伸部,延伸部上设有位于凹槽内且用于对出料口进行密封的连接部,连接部上设有供第二导向柱穿过的第二通孔,第二导向柱上套设有位于连接部与凹槽侧壁之间的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用于推动安装板相向移动,两个凹槽相对的侧壁上均设有供转动轴穿过的移动槽。通过本专利技术中的凹槽、出料口、延伸部和连接部的设置,较佳地使出料口得到封堵;通过第二导向柱、第二弹簧、滑槽和滑轨的设置,使得第二弹簧能够自动推动安装板对出料口进行封堵,保证换热的效果;通过移动槽的设置,使得拨动转动轴能够较为方便地控制出料口的开合,便于硫磺的排出收集。作为优选,转动轴内设有开口向下的弹簧安装腔,弹簧安装腔的内侧壁上相对设有沿上下方向设置的限位滑槽,弹簧安装腔内通过第三弹簧设有伸出弹簧安装腔的推杆,凸起块设于推杆上且伸出对应的限位滑槽;凹槽内沿前后方向设有位于连接部下方的定位杆,定位杆用于与推杆相抵挡控制出料口开合。通过本专利技术中的上述构造,通过第三弹簧推动推杆伸出转动轴的下端并与凹槽内的定位杆相抵挡,进而使转动轴得到限制,从而保持出料口保持常开的状态,便于换热腔内硫磺的排出;当使推杆缩回弹簧安装腔内解除与定位杆的抵挡配合,第二弹簧自动推动安装板对出料口进行封堵;其中,限位滑槽的设置,使得固定在推杆上的凸起块伸出限位滑槽,使其既能够带动附着板振动,又能够使推杆得到限位,防止推杆滑出弹簧安装腔。作为优选,安装槽的下侧壁上设有第一斜面,较佳地使附着板上掉落的硫磺能够由第一斜面滑入到换热腔底部,较佳地防止硫磺在安装槽底部处的堆积。作为优选,附着板朝向第二进气管的侧面上沿上下方向设有滑动槽,滑动槽相对的侧面上沿上下方向设有限位卡槽,滑动槽的顶端面上沿上下方向设有第三导向柱;滑动槽内设有可活动的且下端伸出附着板下端面的活动板,活动板的侧面上设有位于对应限位卡槽内的滑块,活动板上设有供第三导向柱穿过的第三通孔,第三导向柱上套设有位于活动板与滑动槽顶壁之间的第四弹簧,活动板的下端面上设有用于与第一斜面相配合推动活动板上移的第二斜面。通过本专利技术中的构造,通过滑动槽、限位卡槽、活动板和滑块的设置,使得滑块位于限位卡槽内并在限位卡槽的下端部设置封堵,使活动板能够安装在滑动槽内同时能够在滑动槽内上下移动;其中,第三导向柱、第四弹簧和第三通孔的设置,使得第三导向柱伸入第三通孔内使第四弹簧得到安装同时第四弹簧提供弹力推动活动板下移;其中,通过第二斜面的设置,使得转动轴转动带动附着板移向安装槽内时第二斜面与第一斜面相挤压,进而使活动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运用于煤炭微波脱硫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结构相同的换热机构(110),换热机构(110)包括壳体(210),壳体(210)内设有换热腔(211),换热腔(211)内设有伸出壳体(210)上方的第一进气管(101),第一进气管(101)的侧壁上且位于换热腔(211)的下方处设有出气孔,第一进气管(101)外侧面处且位于换热腔(211)内套设有呈螺旋状的第二进气管(102),第二进气管(102)的两端分别伸出壳体(210)的上下方;换热腔(211)内设有套于第二进气管(102)外侧的附着机构(220),换热腔(211)的上方且位于附着机构(220)间设有一伸出壳体(210)的出气管(231);第一进气管(101)、第二进气管(102)和出气管(231)的端部均设有连接机构(240),连接机构(240)包括第一连接环(1110),第一连接环(1110)的外侧壁且位于上端部沿第一连接环(1110)的周向设有转动槽(1111),第一连接环(1110)外套设有第二连接环(1120),第二连接环(1120)的内侧壁上设有与转动槽(1111)相配合的转动块(1121);相邻的换热机构(110)之间的出气管(231)与第一进气管(101)之间通过连接机构(240)连接有第一连接管(103),位于壳体(210)下方的第二进气管(102)与相邻的位于壳体(210)上方的第二进气管(102)之间通过连接机构(240)连接有第二连接管(104)。/n...

【技术特征摘要】
1.运用于煤炭微波脱硫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结构相同的换热机构(110),换热机构(110)包括壳体(210),壳体(210)内设有换热腔(211),换热腔(211)内设有伸出壳体(210)上方的第一进气管(101),第一进气管(101)的侧壁上且位于换热腔(211)的下方处设有出气孔,第一进气管(101)外侧面处且位于换热腔(211)内套设有呈螺旋状的第二进气管(102),第二进气管(102)的两端分别伸出壳体(210)的上下方;换热腔(211)内设有套于第二进气管(102)外侧的附着机构(220),换热腔(211)的上方且位于附着机构(220)间设有一伸出壳体(210)的出气管(231);第一进气管(101)、第二进气管(102)和出气管(231)的端部均设有连接机构(240),连接机构(240)包括第一连接环(1110),第一连接环(1110)的外侧壁且位于上端部沿第一连接环(1110)的周向设有转动槽(1111),第一连接环(1110)外套设有第二连接环(1120),第二连接环(1120)的内侧壁上设有与转动槽(1111)相配合的转动块(1121);相邻的换热机构(110)之间的出气管(231)与第一进气管(101)之间通过连接机构(240)连接有第一连接管(103),位于壳体(210)下方的第二进气管(102)与相邻的位于壳体(210)上方的第二进气管(102)之间通过连接机构(240)连接有第二连接管(1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用于煤炭微波脱硫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附着机构(220)包括两块相对设置且呈半圆状的安装板(410),两块安装板(410)相对的侧面上均设有安装槽(511),安装槽(511)内且位于四角处沿左右方向设有第一导向柱(521),安装槽(511)内设有附着板(420),附着板(420)上设有供对应第一导向柱(521)穿过的第一通孔(711),第一导向柱(521)上套设有位于附着板(420)与安装槽(511)侧壁之间的第一弹簧(522);两块安装板(410)相对的侧面上且位于上下端处均设有转动座(431),两块转动座(431)之间设有伸出壳体(210)的转动轴(432),转动轴(432)上相对设有与附着板(420)侧面相抵挡的凸起块(5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用于煤炭微波脱硫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换热腔(211)的上侧壁上沿左右方向设有截面呈T型的滑槽(311),壳体(210)的下侧面上对应安装板(410)设有凹槽(321),凹槽(321)内沿左右方向设有第二导向柱(331),凹槽(321)的顶部均设有与对应安装板(410)的下端面相配合的出料口(322);安装板(410)的上端面上均设有位于滑槽(311)内滑动的滑轨(411),安装板(410)的下端面上设有穿过出料口(322)伸入凹槽(321)内的延伸部(412),延伸部(412)上设有位于凹槽(321)内且用于对出料口(322)进行密封的连接部(413),连接部(413)上设有供第二导向柱(331)穿过的第二通孔(414),第二导向柱(331)上套设有位于连接部(413)与凹槽(321)侧壁之间的第二弹簧(332),第二弹簧(332)用于推动安装板(410)相向移动,两个凹槽(321)相对的侧壁上均设有供转动轴(432)穿过的移动槽(3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涛李洋张明旭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