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水处理工艺及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040064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废水处理工艺,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将废水排至平流沉淀池,进行水样进行检测,然后流入调节池,调节池采用曝气搅拌,然后流入混凝沉淀池,接着进入中间水池,短暂停留后进入清水池,经检测达标后排往氧化脱氮池,防止水质波动造成的超标排放,发现清水池水质异常时,将排至事故池,待事故排除后再逐渐提升至调节池进行处理,经层层处理后,氧化脱氮池出水达标外排。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烧结脱硫重金属废水特性,系统性的考虑废水中重金属元素、COD、氨氮等污染物去除方法,特别对去除该废水中铊这种处理难度大的痕量元素有显著效果。

A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 and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水处理工艺及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废水处理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废水处理工艺以及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国内外都有对铊元素去除技术的研究,含铊废水国内有相关的处理技术,但是关于烧结脱硫含铊重金属废水处理的成熟技术暂时没有,其原因是只有湿法脱硫才会存在需要外排含铊重金属废水,该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盐类、粉尘、重金属、氨氮、COD等,其他物质的干扰导致废水的处理难度成倍增加。并且铊元素外排限值在国外的标准不是很高,而在国内也是最近两年才有相关的标准出台,因此烧结脱硫含铊重金属废水处理的成熟工艺是欠缺的。针对上述问题,目前的现有方法只能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未包含氨氮和COD的去除。现有技术方案存在的问题:不能同时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铊,氨氮和COD。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水处理工艺以及处理系统,具有根据烧结脱硫重金属废水特性,系统性的考虑废水中重金属元素、COD、氨氮等污染物去除方法,特别对去除该废水中铊这种处理难度大的痕量元素有显著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一:通过pH计测得水质酸碱度,根据数据判断是否需调节pH,然后投加石灰、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去除部分污染物,加药后废水流至平流沉淀池的沉淀段,进行泥水分离;步骤二:平流沉淀池出水流入调节池,在调节池里采用曝气搅拌;步骤三:调节池出水经提升进入一级混凝沉淀池,在一级混凝沉淀池中投加用于去除重金属的专用制剂,反应段出水进入一级混凝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及部分悬浮物,一级混凝沉淀池出水流入二级混凝沉淀池,一级混凝沉淀池出水水质超标时,投加除重金属的专用药剂或其他针对性药剂,出水进入二级混凝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去除废水中残余的重金属及部分悬浮物;步骤四:二级混凝沉淀池出水自流进入中间水池,短暂停留后进入清水池,如发现清水池进水或出水水质异常时,将异常废水排至事故池,待事故排除后再逐渐提升至调节池进行处理;步骤五:清水池出水进入氧化脱氮池,在密闭的氧化脱氮池中投加NaClO并使用曝气搅拌,氧化去除废水中剩余的氨氮、CODCr等还原性物质,氧化脱氮池出水达标外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去除烧结脱硫含铊重金属废水中重金属元素、COD、氨氮、Tl等污染物,使其达到相应排放标准。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一中使用第一吸刮泥机定期吸取沉淀段底部污泥,通过第一污泥泵提升至第一污泥浓缩池,在第一污泥浓缩池中暂存,再经泵提升至第一板框压滤机进行脱水,脱水后泥饼外运处置,滤液回流至平流沉淀池前端进行再处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泥水分离,将泥外运处置,将剩余废水继续处理。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三的一级混凝沉淀池中,使用第二吸刮泥机定期吸取沉淀段底部污泥排至第二污泥浓缩池,在第二污泥浓缩池中暂存,再经泵提升至第二板框压滤机进行脱水,脱水后泥饼外运处置,滤液排达标时排至清水池,滤液指标超标时排至平流沉淀池重新进行处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泥水分离,将泥外运处置,将剩余废水继续处理。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三的二级混凝沉淀池中使用第三吸刮泥机定期吸取沉淀段底部污泥排至第二污泥浓缩池,在第二污泥浓缩池中暂存,再经泵提升至第二板框压滤机进行脱水,脱水后泥饼外运处置,滤液达标时排至清水池,滤液指标超标时排至平流沉淀池进行再处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泥水分离,将泥外运处置,将剩余废水继续处理。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四中为保证出水铊元素能稳定达标,清水池停留时间为16h。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足够的时间来反应进而保证出水铊元素能稳定达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五中氧化脱氮池侧面安装除臭喷淋塔来处理NaClO过量时产生的臭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除臭喷淋塔来处理反应过程产生的臭气。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平流沉淀池,所述平流沉淀池连接有第一污泥浓缩池和调节池,所述调节池连接有混凝沉淀池,所述混凝沉淀池连接有第二污泥浓缩池和中间水池,所述中间水池连接有清水池,所述清水池连接氧化脱氮池。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上述方法使用该系统便能有效去除烧结脱硫含铊重金属废水中重金属元素、COD、氨氮、Tl等污染物,使其达到相应排放标准。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混凝沉淀池包括一级混凝沉淀池和二级混凝沉淀池,和所述第二污泥浓缩池连接的为一级混凝沉淀池和二级混凝沉淀池,和所述中间水池连接的为二级混凝沉淀池,所述调节池和一级混凝沉淀池连接,所述一级混凝沉淀池和二级混凝沉淀池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两级混凝沉淀池,提高废水处理效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清水池还连接有事故池,所述事故池与所述调节池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发现清水池进水或出水水质异常时,将异常废水排至事故池,待事故排除后再逐渐提升至调节池进行处理,有效降低超标废水排出的风险。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氧化脱氧池还设置有除臭喷淋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除臭喷淋塔去除异味。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一,能够去除烧结脱硫含铊重金属废水中重金属元素、COD、氨氮、铊等污染物,使其达到相应排放标准,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周边的水体环境;其二,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一种废水处理工艺的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一种废水处理工艺,包括:步骤一:通过pH计测得水质酸碱度,根据数据判断是否需调节pH,然后投加石灰、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去除部分污染物,加药后废水流至平流沉淀池的沉淀段,进行泥水分离;步骤二:平流沉淀池出水流入调节池,在调节池里采用曝气搅拌;步骤三:调节池出水经提升进入一级混凝沉淀池,在一级混凝沉淀池中投加用于去除重金属的专用制剂,反应段出水进入一级混凝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及部分悬浮物,一级混凝沉淀池出水流入二级混凝沉淀池,一级混凝沉淀池出水水质超标时,投加除重金属的专用药剂或其他针对性药剂,出水进入二级混凝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去除废水中残余的重金属及部分悬浮物;步骤四:二级混凝沉淀池出水自流进入中间水池,短暂停留后进入清水池,如发现清水池进水或出水水质异常时,将异常废水排至事故池,待事故排除后再逐渐提升至调节池进行处理;步骤五:清水池出水进入氧化脱氮池,在密闭的氧化脱氮池中投加NaClO并使用曝气搅拌,氧化去除废水中剩余的氨氮、CODCr等还原性物质,氧化脱氮池出水达标外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去除烧结脱硫含铊重金属废水中重金属元素、COD、氨氮、Tl等污染物,使其达到相应排放标准。步骤一中使用第一吸刮泥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n步骤一:通过pH计测得水质酸碱度,根据数据判断是否需调节pH,然后投加石灰、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去除部分污染物,加药后废水流至平流沉淀池的沉淀段,进行泥水分离;/n步骤二:平流沉淀池出水流入调节池,在调节池里采用曝气搅拌;/n步骤三:调节池出水经提升进入一级混凝沉淀池,在一级混凝沉淀池中投加用于去除重金属的专用制剂,反应段出水进入一级混凝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及部分悬浮物,一级混凝沉淀池出水流入二级混凝沉淀池,一级混凝沉淀池出水水质超标时,投加除重金属的专用药剂或其他针对性药剂,出水进入二级混凝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去除废水中残余的重金属及部分悬浮物;/n步骤四:二级混凝沉淀池出水自流进入中间水池,短暂停留后进入清水池,如发现清水池进水或出水水质异常时,将异常废水排至事故池,待事故排除后再逐渐提升至调节池进行处理;/n步骤五:清水池出水进入氧化脱氮池,在密闭的氧化脱氮池中投加NaClO并使用曝气搅拌,氧化去除废水中剩余的氨氮、CODCr 等还原性物质,氧化脱氮池出水达标外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通过pH计测得水质酸碱度,根据数据判断是否需调节pH,然后投加石灰、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去除部分污染物,加药后废水流至平流沉淀池的沉淀段,进行泥水分离;
步骤二:平流沉淀池出水流入调节池,在调节池里采用曝气搅拌;
步骤三:调节池出水经提升进入一级混凝沉淀池,在一级混凝沉淀池中投加用于去除重金属的专用制剂,反应段出水进入一级混凝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及部分悬浮物,一级混凝沉淀池出水流入二级混凝沉淀池,一级混凝沉淀池出水水质超标时,投加除重金属的专用药剂或其他针对性药剂,出水进入二级混凝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去除废水中残余的重金属及部分悬浮物;
步骤四:二级混凝沉淀池出水自流进入中间水池,短暂停留后进入清水池,如发现清水池进水或出水水质异常时,将异常废水排至事故池,待事故排除后再逐渐提升至调节池进行处理;
步骤五:清水池出水进入氧化脱氮池,在密闭的氧化脱氮池中投加NaClO并使用曝气搅拌,氧化去除废水中剩余的氨氮、CODCr等还原性物质,氧化脱氮池出水达标外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使用第一吸刮泥机定期吸取沉淀段底部污泥,通过第一污泥泵提升至第一污泥浓缩池,在第一污泥浓缩池中暂存,再经泵提升至第一板框压滤机进行脱水,脱水后泥饼外运处置,滤液回流至平流沉淀池前端进行再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的一级混凝沉淀池中,使用第二吸刮泥机定期吸取沉淀段底部污泥排至第二污泥浓缩池,在第二污泥浓缩池中暂存,再经泵提升至第二板框压滤机进行脱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薇孙普唐文凭张锦春罗咏陈俊波张宁唐景涛杨熙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