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工具用间歇旋转机构,包括驱动联杆、导向套及设于导向套的前端口内的工作头,工作头的旋转过程是通过设置在工作头上的偏转导向槽及轴向导向槽与导向套上的限位柱进行限位配合来实现的,其中,当工作头在驱动联杆的驱动作用下向后移动时,在限位柱与偏转导向槽的配合作用下,尤其是当限位柱从平直段滑入偏转段时,工作头可自动发生旋转动作,工作头在旋转过程中,限位柱可从该偏转导向槽的偏转段滑入相邻的下一轴向导向槽中,完成旋转动作。应用该间歇旋转机构的电动工具不必如现有技术中需额外设置用于驱动工作旋转的电机及相应传动机构,因而其体积更加小巧,有效简化了内部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
Intermittent rotating mechanism for electric too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工具用间歇旋转机构
本技术涉及电动工具
,尤其涉及一种电动工具用间歇旋转机构。
技术介绍
传统电动冲击工具一般是通过驱动机构带动工作头对待开凿物体进行前后冲击,进而形成预定的开孔大小。在此,电动冲击工具的冲击机构可周而复始地以旋转和冲击方式驱动工作头,例如凿子,为了产生相应的旋转和冲击动作,由电机带动偏心组件(或曲柄滑块机构)或由高压气体驱动的活塞来产生往复运动,与电机驱动的旋转运动组合,形成旋转和冲击的复合运动,其中,工作头的冲击运动凿碎开凿物体的表面,旋转运动带出凿出的碎屑,如申请号为CN201510315089.5(授权公告号为CN104985567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这样一种《新型复合冲击钻》。但是,这种传统冲击电动工具的旋转运动是需要额外设置电机及相应的传动机构而产生的,因而其不可避免地使得这种具有冲击及旋转功能的电动工具的结构较为复杂、体积较大、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电动工具用间歇旋转机构,采用该电动工具用间歇旋转机构可不必额外设置电机及相应传动机构而使电动工具的工作头实现旋转功能。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电动工具用间歇旋转机构,包括驱动联杆、导向套及可绕自身轴心线转动地设于所述导向套的前端口内的工作头,所述驱动联杆穿过所述导向套驱动连接所述工作头使该工作头相对所述导向套前后往复动作,所述工作头位于所述导向套的前端口内的插设段的外圆周上沿其周向依次间隔设有若干偏转导向槽,各所述偏转导向槽均包括与所述工作头的轴向一致的平直段以及自该平直段向一侧偏转的偏转段,各所述偏转导向槽的偏转段的偏转方向一致;所述插设段的外圆周上还设有若干与上述各偏转导向槽一一对应的轴向导向槽,各所述轴向导向槽与对应的偏转导向槽的平直段相连通且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轴向导向槽的底面高于所述偏转导向槽的平直段的底面从而形成第一台阶部;所述偏转导向槽的偏转段连通至与相邻的偏转导向槽所对应的轴向导向槽,并且该偏转导向槽的偏转段的底面高于该轴向导向槽的底面从而形成第二台阶部;所述导向套的内壁上还设有其端部露出导向套的内壁面并卡入所述轴向导向槽及偏转导向槽中的限位柱,所述工作头在相对所述导向套前后往复动作过程中,该限位柱可依次从轴向导向槽滑入对应的偏转导向槽的平直段中,并从该平直段沿所述偏转段滑入相邻的下一轴向导向槽中。为了在驱动联杆在带动工作头前后往复动作的过程中,使工作头可灵活地相对驱动联杆旋转,所述工作头的插设段的中部沿其轴向开设有供所述驱动联杆的前端插入的安装孔;所述驱动联杆的前端的外周壁上设有一环形凹槽,所述工作头上穿设有一可卡入所述环形凹槽中限位销轴。通过驱动联杆上设置的环形凹槽与工作头上的限位销轴的配合,可以保证驱动联杆与工作头在轴向上进行锁定,避免两者发生脱离,进而实现工作头的前后往复移动;另一方面,环形凹槽的设置在保证驱动联杆和工作头在轴向上锁定的同时,又可使得限位销轴可在环形凹槽中沿其圆周方向相对驱动联杆进行转动。为了更牢固地通过限位销轴对工作头与驱动联杆在轴向上进行锁定,所述工作头上设有供所述限位销轴从外部插入的第一装配孔,当所述限位销轴装配到所述工作头上时,所述限位销轴的两端部均限定在所述工作头的第一装配孔中,所述限位销轴的中部卡入所述环形凹槽中。为了精确地对工作头在前后方向上进行导向,所述导向套的前端口处设有用于套设在工作头上的导向环,所述驱动联杆的后端具有与所述导向套的内孔相适配的导向圆柱。为了更稳定地对驱动联杆进行导向,以及避免驱动联杆随驱动联杆随工作头转动,所述导向套的后端还具有两个沿轴向向后延伸且对称设置的延伸臂,两延伸臂上均开设有一与导向套的轴向一致的条形孔槽,所述驱动联杆的导向圆柱的端壁上具有两个沿轴向向后延伸的固定支臂,该两个固定支臂分别与上述两个延伸臂在内外两侧对应,两个固定支臂之间穿设有一驱动轴,该驱动轴的两端均穿过所述固定支臂并限定在对应延伸臂的条形孔槽中。为了使驱动联杆在导向套内的前后动作过程更加平稳,所述导向套的内壁上还设有第一挡肩部,所述驱动联杆的导向圆柱的端壁与所述第一挡肩部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为了方便地将导向环装配在导向套上,所述导向套的前端口具有用于放置所述导向环的安置孔,该安置孔位于所述导向套的内孔的外侧且与该导向套的内孔同轴设置,所述安置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导向套的内孔的直径从而形成一第二挡肩部,所述导向环与所述挡肩部之间设有波形弹簧,所述导向套的前端口处还设有用于将导向环限定在所述安置孔中的卡簧。波形弹簧的设置,可使导向环与导向套之间形成缓冲作用,避免导向环在工作头向后复位时可能带动导向环对导向套形成直接冲击,减少电动工具的振动情况,避免两部件因直接碰撞而磨损或损坏。为了使限位柱的端部脱离露出导向套的内壁,而自动卡入工作头的轴向导向槽及偏转导向槽中,所述导向套的内壁上设有用于装配所述限位柱的第二装配孔,该第二装配孔内设有顶持在限位柱的内端头的第二弹性件。这样的结构设置,不仅加工方便、生产成本低且方便装配,而且能够保证限位柱迅速灵敏卡入相应地轴向导向槽及偏转导向槽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本技术中的工作头的旋转过程是通过设置在工作头上的偏转导向槽及轴向导向槽与导向套上的限位柱进行限位配合来实现的,其中,所述工作头在驱动联杆的驱动作用下向前移动时,限位柱可从轴向导向槽中滑入偏转导向槽的平直段中,此时工作头不会发生偏转,完成向前的冲击动作,而当工作头在驱动联杆的驱动作用下向后移动时,在限位柱与偏转导向槽的配合作用下,尤其是当限位柱从平直段滑入偏转段时,由于限位柱是设于导向套上而不发生移动,所以工作头可自动发生旋转动作,工作头在旋转过程中,限位柱可从该偏转导向槽的偏转段滑入相邻的下一轴向导向槽中,依次循环完成上述冲击动作及旋转动作。该电动工具用间歇旋转机构不必如现有技术中需额外设置用于驱动工作旋转的电机及相应传动机构,其工作头在前进过程中可完成无转动的冲击动作,在后退复位过程中可自动实现旋转动作,这种间歇旋转机构使得应用其的电动工具的体积更加小巧,有效简化了相应电动工具的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动工具用间歇旋转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动工具用间歇旋转机构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动工具用间歇旋转机构的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动工具用间歇旋转机构的工作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动工具用间歇旋转机构的工作头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动工具用间歇旋转机构的工作头的另一角度的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动工具用间歇旋转机构的导向套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图7,电动工具用间歇旋转机构包括驱动联杆10、导向套20及设于导向套20的前端口内的工作头30,其中,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动工具用间歇旋转机构,包括驱动联杆(10)、导向套(20)及可绕自身轴心线转动地设于所述导向套(20)的前端口内的工作头(30),所述驱动联杆(10)穿过所述导向套(20)驱动连接所述工作头(30)使该工作头(30)相对所述导向套(20)前后往复动作,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头(30)位于所述导向套(20)的前端口内的插设段(31)的外圆周上沿周向依次间隔设有若干偏转导向槽(40),各所述偏转导向槽(40)均包括与所述工作头(30)的轴向一致的平直段(41)以及自该平直段(41)向一侧偏转的偏转段(42),各所述偏转导向槽(40)的偏转段(42)的偏转方向一致;/n所述插设段(31)的外圆周上还设有若干与上述各偏转导向槽(40)一一对应的轴向导向槽(50),各所述轴向导向槽(50)与对应的偏转导向槽(40)的平直段(41)相连通且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轴向导向槽(50)的底面高于所述偏转导向槽(40)的平直段(41)的底面从而形成第一台阶部(43);/n所述偏转导向槽(40)的偏转段(42)连通至与相邻的偏转导向槽(40)所对应的轴向导向槽(50),并且该偏转导向槽(40)的偏转段(42)的底面高于该轴向导向槽(50)的底面从而形成第二台阶部(51);/n所述导向套(20)的内壁上还设有其端部可活动地露出导向套(20)的内壁面并卡入所述轴向导向槽(50)及偏转导向槽(40)中的限位柱(60),所述工作头(30)在相对所述导向套(20)前后往复动作过程中,该限位柱(60)可依次从轴向导向槽(50)滑入对应的偏转导向槽(40)的平直段(41)中,并从该平直段(41)沿所述偏转段(42)滑入相邻的下一轴向导向槽(50)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动工具用间歇旋转机构,包括驱动联杆(10)、导向套(20)及可绕自身轴心线转动地设于所述导向套(20)的前端口内的工作头(30),所述驱动联杆(10)穿过所述导向套(20)驱动连接所述工作头(30)使该工作头(30)相对所述导向套(20)前后往复动作,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头(30)位于所述导向套(20)的前端口内的插设段(31)的外圆周上沿周向依次间隔设有若干偏转导向槽(40),各所述偏转导向槽(40)均包括与所述工作头(30)的轴向一致的平直段(41)以及自该平直段(41)向一侧偏转的偏转段(42),各所述偏转导向槽(40)的偏转段(42)的偏转方向一致;
所述插设段(31)的外圆周上还设有若干与上述各偏转导向槽(40)一一对应的轴向导向槽(50),各所述轴向导向槽(50)与对应的偏转导向槽(40)的平直段(41)相连通且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轴向导向槽(50)的底面高于所述偏转导向槽(40)的平直段(41)的底面从而形成第一台阶部(43);
所述偏转导向槽(40)的偏转段(42)连通至与相邻的偏转导向槽(40)所对应的轴向导向槽(50),并且该偏转导向槽(40)的偏转段(42)的底面高于该轴向导向槽(50)的底面从而形成第二台阶部(51);
所述导向套(20)的内壁上还设有其端部可活动地露出导向套(20)的内壁面并卡入所述轴向导向槽(50)及偏转导向槽(40)中的限位柱(60),所述工作头(30)在相对所述导向套(20)前后往复动作过程中,该限位柱(60)可依次从轴向导向槽(50)滑入对应的偏转导向槽(40)的平直段(41)中,并从该平直段(41)沿所述偏转段(42)滑入相邻的下一轴向导向槽(50)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用间歇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头(30)的插设段(31)的中部沿其轴向开设有供所述驱动联杆(10)的前端插入的安装孔(310);
所述驱动联杆(10)的前端的外周壁上设有一环形凹槽(11),所述工作头(30)上穿设有一可卡入所述环形凹槽(11)中限位销轴(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工具用间歇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头(30)上设有供所述限位销轴(32)从外部插入的第一装配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亮,郑华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良业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