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星利专利>正文

一种铸造用水玻璃砂及其硬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03614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铸造用水玻璃砂及其硬化方法,涉及铸造造型工艺及水玻璃改性技术领域。所述的铸造用水玻璃砂组分包含原砂、水玻璃、促硬剂和/或改性剂和/或酯,所述促硬剂为盐、酸、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改性剂为磷酸盐、铝酸盐、憎水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酯包含二醋酸甘油酯、三醋酸甘油酯、醋酸甘油酯等有机酸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丙二醇酯、碳酸甘油酯等无机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通过添加上述促硬剂、改性剂,降低了水玻璃加入量,加快了水玻璃砂的硬化速度,提高了砂型抗潮性,提高了砂型溃散性。

A water glass sand for casting and its harden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铸造用水玻璃砂及其硬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铸造造型工艺及水玻璃改性
,具体涉及一种铸造用水玻璃砂制备及其硬化方法。
技术介绍
水玻璃是一种碱金属硅酸盐的水溶液;通常,水玻璃指的是钠水玻璃。未经过改性处理的水玻璃为普通水玻璃,经过改性处理的水玻璃为改性水玻璃,以下把普通水玻璃与改性水玻璃统称为水玻璃。水玻璃砂是以水玻璃为粘结剂与原砂混制而成的混料,常用的水玻璃砂硬化方法为CO2硬化和酯硬化。CO2硬化水玻璃砂原理是:硅酸钠水解生成氢氧化钠和硅酸,氢氧化钠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钠,氢氧化钠含量降低,硅酸钠水解生成的硅酸含量增大,硅酸缩聚形成硅凝胶;硅酸钠与水、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硅酸,硅酸缩聚形成硅凝胶;水玻璃在CO2的作用下脱水,形成硅酸钠凝胶;这三种反应生成的硅凝胶把砂粒粘结成型。酯硬化水玻璃砂原理是:酯在碱性水玻璃溶液中水解生成酸和醇,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钠盐,降低了水玻璃中氢氧化钠的含量,加快了硅酸钠水解生成硅酸,硅酸缩聚形成硅凝胶;随着酸的减少,加快了酯水解生成醇,醇对水有很强的亲和力,使水玻璃脱水,变为硅酸钠凝胶。这二种反应生成的硅凝胶把砂粒粘结成型。采用CO2硬化水玻璃砂,硬化速度快,造型灵活,但存在如下缺点:1、水玻璃加入量高:砂粒表面包裹着一层水玻璃膜,水玻璃膜外层的水玻璃,在CO2的作用下生成一层硅凝胶膜,硅凝胶膜的形成阻碍了CO2与硅凝胶膜内部的水玻璃进行反应,当砂型硬化到浇注强度时,参加反应的水玻璃的百分比约为62%,未参加反应的水玻璃的百分比约为38%,这样导致水玻璃没有充分发挥粘结作用,必须提高水玻璃的加入量(约6%-8%),才能达到所需的浇注强度。2、砂型溃散性极差:一方面由于水玻璃加入量高,导致砂型溃散性差,另一方面由于浇注时,水玻璃中的Na2O高温下与砂粒表面的SiO2反应生成硅酸钠,砂粒间牢固地粘结在一起,导致砂型溃散性差;由于砂型溃散性极差,导致水玻璃砂很难再生,只能破碎后当背砂使用,造型时需用30-50%的新砂做面砂,50-70%的旧砂做背砂,需对外排放30-50%的旧砂,造成了严重的碱性环境污染。3、砂型易吸潮,硅凝胶表面的钠离子能吸附水分子,使粘结桥出现裂纹,从而造成水玻璃砂吸潮现象,使砂型强度降低,造成各种铸件缺陷。采用酯硬化水玻璃砂,型砂硬透性好,但存在如下缺点:1、砂型硬化速度较慢。2、砂型溃散性较差,浇注时,水玻璃中的Na2O高温下与砂粒表面的SiO2反应生成硅酸钠,砂粒间牢固地粘结在一起,导致砂型溃散性较差。由于砂型溃散性较差,导致水玻璃砂再生回用率降低,旧砂回用率为75%左右,需对外排放25%左右的旧砂,造成了一定的碱性环境污染。3、砂型易吸潮,硅凝胶表面的钠离子能吸附水分子,使粘结桥出现裂纹,从而造成水玻璃砂吸潮现象,使砂型强度降低,造成各种铸件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铸造用水玻璃砂,所述的铸造用水玻璃砂包含:原砂、水玻璃、促硬剂和/或改性剂和/或酯,所述促硬剂为盐、酸、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改性剂为磷酸盐、铝酸盐、憎水剂中的一种或多种。通过往水玻璃砂中添加促硬剂和/或改性剂,达到减少水玻璃加入量,加快水玻璃砂硬化速度,提高砂型抗潮性,提高砂型溃散性的目的,从而克服了CO2硬化水玻璃砂和酯硬化水玻璃砂的缺点。1、往水玻璃砂中加入促硬剂,减少水玻璃加入量,加快水玻璃砂硬化速度,提高砂型抗潮性,提高砂型溃散性,所述促硬剂为盐、酸、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盐为含铁离子、亚铁离子、镁离子和铝离子的硫酸盐、盐酸盐和硝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反应机理以含铁离子的硫酸盐、盐酸盐和硝酸盐为例:含铁离子的硫酸盐、盐酸盐和硝酸盐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胶体以及相应的钠盐;与水、硅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胶体、硅酸胶体以及相应的钠盐;与水、碳酸钠(CO2硬化水玻璃砂产生的碳酸钠)反应生成CO2、氢氧化铁胶体以及相应的钠盐。含亚铁离子、镁离子和铝离子的硫酸盐、盐酸盐和硝酸盐,与上述含铁离子的硫酸盐、盐酸盐和硝酸盐的反应机理相似。上述盐与氢氧化钠反应,可使水玻璃中氢氧化钠含量降低,加快硅酸钠水解生成硅酸,硅酸缩聚形成硅酸凝胶;与水、硅酸钠反应生成硅酸,硅酸缩聚形成硅酸凝胶;这些盐与水反应,可使水玻璃中的水份含量降低,水玻璃脱水形成硅酸钠凝胶,硅酸凝胶、硅酸钠凝胶的形成可减少水玻璃加入量,加快水玻璃砂的硬化速度;生成的氢氧化铁胶体、氢氧化镁胶体、氢氧化铝胶体包裹在砂粒表面,减少了硅凝胶表面的钠离子吸附水分子的机会,提高了硬化后的砂型抗潮性;生成的氢氧化铁胶体、氢氧化镁胶体、氢氧化铝胶体的熔点较低,浇注时,胶体受热分解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氧化铁、氧化镁、氧化铝),从而使胶体脆化,砂粒间易分离,提高了硬化后的砂型溃散性;浇注时,氢氧化铁胶体、氢氧化镁胶体、氢氧化铝胶体受热分解,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氧化铁、氧化镁、氧化铝),金属氧化物(氧化铁、氧化镁、氧化铝)的熔点高,提高了砂型耐火度;可使砂型中碳酸钠的含量降低,有效地抑制了因CO2过吹,导致碳酸钠变为碳酸氢钠,而造成的硬化后的砂型强度降低。所述酸包含硫酸、乙酸等能与硅酸钠反应的酸中的一种或多种。上述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水以及钠盐,可使水玻璃中氢氧化钠的含量降低,硅酸钠水解生成的硅酸含量增大;上述酸与硅酸钠反应,生成硅酸以及相应的钠盐;水玻璃砂中加入酸,加快了硅酸的析出,硅酸缩聚形成硅酸凝胶,从而可减少水玻璃加入量,加快水玻璃砂的硬化速度。所述醇包含丙三醇、乙二醇、二乙二醇等能使水玻璃脱水的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上述的醇对水有很强的亲和力,能使水玻璃脱水,变为硅酸钠凝胶,从而可减少水玻璃加入量,加快水玻璃砂的硬化速度。2、往水玻璃砂中加入改性剂,提高砂型抗潮性,提高砂型溃散性,所述改性剂为磷酸盐、铝酸盐、憎水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磷酸盐包含磷酸氢二钠、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和焦磷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磷酸盐在水玻璃溶液中以水解的方式存在。磷酸盐中的P-O键可以穿插到水玻璃中的Si-O当中,形成P-O-Si键,用磷酸盐改性的水玻璃砂,在硬化过程中可以形成如下结构:磷酸盐中的[PO4]四面体结构和水玻璃中的[SiO4]四面体结构相互穿插形成P-O-Si网状结构,这种有序、统一的网状结构不同于[SiO4]四面体形成的单一网状结构,使得水玻璃的粘结性增强,同时,磷酸盐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水玻璃的表面张力,使得改性后的水玻璃能够很好地包裹砂粒,在砂粒表面形成均匀的粘结膜,提高了水玻璃的粘结强度,从而可以提高硬化后的砂型强度;水玻璃形成的玻璃体与磷酸盐形成的玻璃体的热膨胀和收缩率相差很大,浇注后,在冷却过程中,粘结膜上的磷酸盐玻璃收缩较快,而硅酸盐玻璃收缩较慢,导致形成的相互穿插的网状结构很容易断裂,使包裹在砂粒表面的粘结膜受到破坏,使砂粒间容易分离,从而可提高硬化后的砂型溃散性。所述铝酸盐是指含铝酸根的碱金属铝酸盐,上述铝酸盐在水玻璃溶液中以水解的方式存在。CO2硬化水玻璃砂时,铝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铸造用水玻璃砂,其特征在于:所述铸造用水玻璃砂组分包含原砂、水玻璃、促硬剂和/或改性剂和/或酯,所述促硬剂为盐、酸、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改性剂为磷酸盐、铝酸盐、憎水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酯包含二醋酸甘油酯、三醋酸甘油酯、醋酸甘油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丙二醇酯、碳酸甘油酯中的一种或多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铸造用水玻璃砂,其特征在于:所述铸造用水玻璃砂组分包含原砂、水玻璃、促硬剂和/或改性剂和/或酯,所述促硬剂为盐、酸、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改性剂为磷酸盐、铝酸盐、憎水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酯包含二醋酸甘油酯、三醋酸甘油酯、醋酸甘油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丙二醇酯、碳酸甘油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造用水玻璃砂,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促硬剂含有盐时,所述盐为铁盐、亚铁盐、镁盐和铝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水以及钠盐;所述醇包含丙三醇、乙二醇、二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造用水玻璃砂,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改性剂包含磷酸盐时,所述磷酸盐包含磷酸氢二钠、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焦磷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造用水玻璃砂,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改性剂为铝酸盐时,所述铝酸盐是碱金属铝酸盐。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星利
申请(专利权)人:陈星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