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附CO2的固体材料TiO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3577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吸附CO

A solid material TiO for CO2 adsorp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附CO2的固体材料TiO2(Zr)的制备与改性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吸附材料得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在较低温度、较低CO2浓度环境中具有高效CO2吸附性能的固体材料TiO2(Zr)的制备与改性方法。
技术介绍
CO2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甲醇、环状碳酸酯、聚碳酸酯等多种具有重要工业价值的产品生产之中。然而,CO2也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利用固体材料对CO2进行捕集,并将其应用于化工生产之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CO2捕集技术中,CO2吸附因具有吸附量较大、对设备腐蚀性较小、循环使用性能优异等优点而倍受青睐。高效CO2吸附剂的制备是CO2吸附的关键。为了合成得到具有高效CO2吸附性能的吸附剂,研究者们开发了多种固体材料,如分子筛、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氧化石墨等。利用有机胺对这些固体材料进行改性可以获得较好的CO2吸附性能。目前,对于金属氧化物及其改性材料的制备关注较少。对金属氧化物表面性质进行调控后,也可以进一步固载有机胺,并将其应用于CO2吸附之中,获得较好的吸附性能。对金属氧化物表面性质进行调控,有望拓展CO2吸附剂类型,进一步推动CO2吸附发展。与分子筛不同,金属氧化物表面功能基团(如-OH)较少。此外,金属氧化物表面Lewis酸性较弱,难以实现有机胺的顺利固载。利用Lewis酸性较强的酸性物质对金属氧化物进行调控,使杂原子掺杂于金属氧化物骨架之中,替代部分原来的金属原子,有望提高金属氧化物的表面酸性。有机胺中富含孤对电子,可以与改性后的金属氧化物中杂原子反应,从而使更多有机胺固载有氧化物表面,提高CO2吸附性能。利用这种方法,有望获得新型CO2吸附剂,进一步推动CO2吸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吸附CO2的固体材料TiO2(Zr)的制备与改性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吸附CO2的固体材料TiO2(Zr)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将3g聚乙二醇在70-80℃温度下溶于100mL去离子水中;将金属盐加入至聚乙二醇溶液中,并逐滴加入钛酸四丁酯,搅拌3-5h;将上述反应产物转移至聚四氟乙烯内衬中并于160-180℃水热处理24-48h,将产物冷却,水洗至中性,干燥,得到氧化物TiO2(Zr);上述制备方法中,金属盐选自硝酸氧锆或八水合氧氯化锆;上述改性方法中,所述金属盐与钛酸四丁酯的摩尔比为[0-0.15]: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将上述制备的吸附CO2的固体材料TiO2(Zr)进行改性得到AmOH/TiO2(Zr)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将有机胺溶于30g无水乙醇中,并加入吸附CO2的固体材料TiO2(Zr),得到浑浊液;将悬浊液转移至聚四氟乙烯内衬中并于80-100℃水热处理6-8h,将产物冷却,离心,干燥,得到改性材料AmOH/TiO2(Zr);上述改性方法中,有机胺选自乙醇胺、乙二胺、二乙烯三胺或三乙烯四胺;上述改性方法中,所述有机胺与固体材料TiO2(Zr)的质量比为[0.2-0.45]: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得有益效果为:根据实验结果,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固体材料,在低浓度CO2环境中,具有CO2吸附容量较大、材料容易再生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CO2吸附装置简图。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得的固体材料CO2吸附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1制得的固体材料CO2吸附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固体材料TiO2(Zr)的制备:制备例1a.将3g聚乙二醇在70℃温度下溶于100mL去离子水中;b.将0.47g硝酸氧锆加入至聚乙二醇溶液中,并逐滴加入13.706g钛酸四丁酯,搅拌3h;c.将上述反应产物转移至聚四氟乙烯内衬中并于160℃水热处理24h,将产物冷却,水洗至中性,干燥,得到氧化物TiO2(Zr)。制备例2a.将3g聚乙二醇在70℃温度下溶于100mL去离子水中;b.将0.7g硝酸氧锆加入至聚乙二醇溶液中,并逐滴加入13.706g钛酸四丁酯,搅拌3h;c.将上述反应产物转移至聚四氟乙烯内衬中并于160℃水热处理24h,将产物冷却,水洗至中性,干燥,得到氧化物TiO2(Zr)。制备例3a.将3g聚乙二醇在70℃温度下溶于100mL去离子水中;b.将0.93g硝酸氧锆加入至聚乙二醇溶液中,并逐滴加入13.706g钛酸四丁酯,搅拌3h;c.将上述反应产物转移至聚四氟乙烯内衬中并于160℃水热处理24h,将产物冷却,水洗至中性,干燥,得到氧化物TiO2(Zr)。制备例4a.将3g聚乙二醇在80℃温度下溶于100mL去离子水中;b.将1.16g硝酸氧锆加入至聚乙二醇溶液中,并逐滴加入13.706g钛酸四丁酯,搅拌5h;c.将上述反应产物转移至聚四氟乙烯内衬中并于180℃水热处理48h,将产物冷却,水洗至中性,干燥,得到氧化物TiO2(Zr)。制备例5a.将3g聚乙二醇在80℃温度下溶于100mL去离子水中;b.将1.4g硝酸氧锆加入至聚乙二醇溶液中,并逐滴加入13.706g钛酸四丁酯,搅拌5h;c.将上述反应产物转移至聚四氟乙烯内衬中并于180℃水热处理48h,将产物冷却,水洗至中性,干燥,得到氧化物TiO2(Zr)。制备例6a.将3g聚乙二醇在70℃温度下溶于100mL去离子水中;b.将0.65g八水合氧氯化锆加入至聚乙二醇溶液中,并逐滴加入13.706g钛酸四丁酯,搅拌3h;c.将上述反应产物转移至聚四氟乙烯内衬中并于160℃水热处理24h,将产物冷却,水洗至中性,干燥,得到氧化物TiO2(Zr)。制备例7a.将3g聚乙二醇在70℃温度下溶于100mL去离子水中;b.将0.97g八水合氧氯化锆加入至聚乙二醇溶液中,并逐滴加入13.706g钛酸四丁酯,搅拌3h;c.将上述反应产物转移至聚四氟乙烯内衬中并于160℃水热处理24h,将产物冷却,水洗至中性,干燥,得到氧化物TiO2(Zr)。制备例8a.将3g聚乙二醇在70℃温度下溶于100mL去离子水中;b.将1.3g八水合氧氯化锆加入至聚乙二醇溶液中,并逐滴加入13.706g钛酸四丁酯,搅拌3h;c.将上述反应产物转移至聚四氟乙烯内衬中并于160℃水热处理24h,将产物冷却,水洗至中性,干燥,得到氧化物TiO2(Zr)。制备例9a.将3g聚乙二醇在80℃温度下溶于100mL去离子水中;b.将1.61g八水合氧氯化锆加入至聚乙二醇溶液中,并逐滴加入13.706g钛酸四丁酯,搅拌5h;c.将上述反应产物转移至聚四氟乙烯内衬中并于180℃水热处理48h,将产物冷却,水洗至中性,干燥,得到氧化物TiO2(Zr)。制备例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附CO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806 CN 20191071973861.一种吸附CO2的固体材料TiO2(Zr)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将3g聚乙二醇在70-80℃温度下溶于100mL去离子水中;
将金属盐加入至聚乙二醇溶液中,并逐滴加入钛酸四丁酯,搅拌3-5h;
将上述反应产物转移至聚四氟乙烯内衬中并于160-180℃水热处理24-48h,将产物冷却,水洗至中性,干燥,得到氧化物TiO2(Zr);
其中,金属盐选自硝酸氧锆或八水合氧氯化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CO2的固体材料TiO2(Zr)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泛明李习达符健斌王超林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城市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