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椎间盘处理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3514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创椎间盘处理工具,由铰刀和刮匙组成,铰刀包括驱动结构、牵拉杆、外管和刀片;刮匙包括驱动结构、牵拉杆、外管和刮头;驱动结构包括相互螺纹配合的旋块和滑块,牵拉杆近端与滑块固定配合,牵拉杆远端与刀片或刮头通过螺丝或铆接配合;刀片和刮头的尾部为刀尾,限位槽与刀尾滑动配合;通过驱动结构带动牵拉杆轴向运动,牵拉杆的轴向运动和外管上的限位槽作用使刀片或刮头可撑开收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微创椎间盘处理工具,包含铰刀和刮匙,铰刀针对髓核及纤维环处理,刮匙针对终板处理,更具针对性,提高处理效果;工具远端是可调高结构,在手术过程中可通过处理工具的撑开铰刀撑开椎间隙,可减少手术撑开器械和手术步骤,缩短手术时间。

Minimally invasive disc treatment to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创椎间盘处理工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脊柱椎间融合手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创椎间盘处理工具。
技术介绍
前交叉韧带(ACL)又称为前十字韧带,脊柱融合手术在治疗颈腰痛和颈腰椎不稳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是治疗退行性椎间盘疾病、脊柱滑脱、脊柱节段性不稳定的常规术式。为了实现可接受的脊柱融合手术,需要使用椎间盘处理工具进行融合器植入前处理,将现有椎间盘处理或摘除。随着医学的发展,目前在微创通道下进行融合手术正迅猛发展,但相应的手术操作器械的发展则明显滞后,使得一些微创手术费时较长或操作不便利。现有常规操作器械大多为固定结构,其处理工具不能通过微创工作通道,即使能通过微创通道进入椎间隙,但在处理效率,处理效果,操作简便性和安全性等方面无法兼顾,影响椎间盘去除效果到最后影响融合效果。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设计了包含可调高铰刀和可调高刮匙的微创椎间盘处理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针对现有椎间盘处理工具不能通过微创工作通道,或即使能通过微创通道进入椎间隙,但在处理效率、处理效果、操作简便性和安全性等方面无法兼顾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微创椎间盘处理工具。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创椎间盘处理工具,由铰刀和刮匙组成,所述铰刀包括驱动结构、牵拉杆、外管和刀片;所述刮匙包括驱动结构、牵拉杆、外管和刮头;所述驱动结构包括相互螺纹配合的旋块和滑块,所述牵拉杆近端与所述滑块固定配合,所述牵拉杆远端与所述刀片或所述刮头通过螺丝或铆接配合;所述刀片和刮头的尾部为刀尾,所述限位槽与所述刀尾滑动配合;通过所述驱动结构带动所述牵拉杆轴向运动,所述牵拉杆的轴向运动和所述外管上的限位槽作用使所述刀片或所述刮头可撑开收缩。进一步地,所述铰刀作用于椎间盘内的髓核、纤维环和软骨终板,所述刮匙作用于软骨终板。进一步地,所述铰刀和刮匙还包括基体和握持块,所述旋块被所述基体和握持块进行轴向限位。进一步地,所述握持块与所述外管近端固定配合,所述限位槽位于外管远端。进一步地,所述旋块上有刻度标记,所述握持块上有基准标记。进一步地,所述外管上设置有标尺线。进一步地,所述基体近端与手柄固定配合。进一步地,所述铰刀的刀片数量为两个,所述刮匙的刮头数为一个或两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的微创椎间盘处理工具可通过直径7mm以下手术工作通道,满足微创手术,极小的通路使得工具适配范围广,对患者伤害小。(2)本专利技术的微创椎间盘处理工具的铰刀和刮匙的远端是可调高结构,在手术过程中可通过处理工具的撑开铰刀撑开椎间隙,减少了手术撑开器械和手术步骤,缩短了手术时间,提升手术的效率;同时满足不同椎间盘尺寸和高度的患者,减少了手术器械规格,使手术简便化。(3)本专利技术的微创椎间盘处理工具包含铰刀和刮匙,铰刀针对髓核及纤维环处理,刮匙针对终板处理,使椎间盘处理更具针对性,提高手术处理效果。(4)本专利技术的微创椎间盘处理工具在保证微创植入、处理效率、处理效果的基础上,是手动操作器械,保证了手术操作的安全性。(5)本专利技术的微创椎间盘处理工具的撑开高度及工具在椎间盘内暴露于工作套管外的长度均可通过近端的刻度标尺控制,增加了手术操作的可控性,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微创椎间盘处理工具的铰刀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微创椎间盘处理工具的刮匙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微创椎间盘处理工具的撑开原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刀片或刮头与牵拉杆螺纹连接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刀片或刮头与牵拉杆铆钉连接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旋块和握持块上的标记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外管上的标尺线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铰刀通过工作套管进入椎间隙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铰刀撑开椎间隙过程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铰刀处理椎间盘过程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刮匙处理终板过程示意图;其中的各附图标记为:铰刀1;刮匙2;驱动结构3;牵拉杆4;外管5;限位槽6;刀片7;刮头8;旋块9;滑块10;基体11;握持块12;刻度标记13;基准标记14;刀尾15;标尺线16;手柄17;工作套管1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和具体的介绍,以使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下述实施例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创椎间盘处理工具,如图1-5所示,由铰刀1和刮匙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铰刀1包括驱动结构3、牵拉杆4、外管5和刀片7;所述刮匙2包括驱动结构3、牵拉杆4、外管5和刮头8;所述驱动结构3包括相互螺纹配合的旋块9和滑块10,所述牵拉杆4近端与所述滑块10固定配合,所述牵拉杆4远端与所述刀片7或所述刮头8通过螺丝或铆接配合;所述刀片7和刮头8的尾部为刀尾15,所述限位槽6与所述刀尾15滑动配合;通过所述驱动结构3带动所述牵拉杆4轴向运动,所述牵拉杆4的轴向运动和所述外管5上的限位槽6作用使所述刀片7或所述刮头8可撑开收缩;所示微创椎间盘处理工具可通过微创通道进入椎间隙处,使收缩的刀片7和刮头8在椎间隙中撑开。在本专利技术中,微创椎间盘处理工具的铰刀和刮匙的远端是可调高结构,在手术过程中可通过处理工具的撑开铰刀撑开椎间隙,减少了手术撑开器械和手术步骤,缩短了手术时间,提升手术的效率;同时满足不同椎间盘尺寸和高度的患者,减少了手术器械规格,使手术简便化;可通过直径7mm以下手术工作通道,满足微创手术,极小的通路使得工具适配范围广,对患者伤害小。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铰刀1的刀片7数量为两个,所述刮匙2的刮头8数为一个或两个;所述铰刀1作用于椎间盘内的髓核、纤维环和软骨终板,所述刮匙2作用于软骨终板;铰刀针对髓核及纤维环处理,刮匙针对终板处理,使椎间盘处理更具针对性,提高手术处理效果。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铰刀1和刮匙2还包括基体11和握持块12,所述旋块9被所述基体11和握持块12进行轴向限位,滑块10在基体11限位下只能进行轴向滑动;所述握持块12与所述外管5近端固定配合,所述限位槽6位于外管5远端;所述基体11近端与手柄17固定配合。本专利技术的微创椎间盘处理工具在保证微创植入、处理效率、处理效果的基础上,是手动操作器械,保证了手术操作的安全性。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旋块9上有刻度标记13,所述握持块12上有基准标记14,通过基准标记14对应的刻度标记13确定刀片7或刮头8的撑开高度;所述外管5上设置有标尺线16。本专利技术的微创椎间盘处理工具的撑开高度及工具在椎间盘内暴露于工作套管外的长度均可通过近端的刻度标尺控制,增加了手术操作的可控性,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性。如图8-1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微创椎间盘处理工具的使用过程为:微创融合手术中,在放置工作套管18后,使用髓核钳对椎间盘进行开窗并简单的的去髓核,然后握持铰刀1的手柄17处,将收缩状态的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创椎间盘处理工具,由铰刀(1)和刮匙(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铰刀(1)包括驱动结构(3)、牵拉杆(4)、外管(5)和刀片(7);所述刮匙(2)包括驱动结构(3)、牵拉杆(4)、外管(5)和刮头(8);所述驱动结构(3)包括相互螺纹配合的旋块(9)和滑块(10),所述牵拉杆(4)近端与所述滑块(10)固定配合,所述牵拉杆(4)远端与所述刀片(7)或所述刮头(8)通过螺丝或铆接配合;所述刀片(7)和刮头(8)的尾部为刀尾(15),所述限位槽(6)与所述刀尾(15)滑动配合;通过所述驱动结构(3)带动所述牵拉杆(4)轴向运动,所述牵拉杆(4)的轴向运动和所述外管(5)上的限位槽(6)作用使所述刀片(7)或所述刮头(8)可撑开收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创椎间盘处理工具,由铰刀(1)和刮匙(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铰刀(1)包括驱动结构(3)、牵拉杆(4)、外管(5)和刀片(7);所述刮匙(2)包括驱动结构(3)、牵拉杆(4)、外管(5)和刮头(8);所述驱动结构(3)包括相互螺纹配合的旋块(9)和滑块(10),所述牵拉杆(4)近端与所述滑块(10)固定配合,所述牵拉杆(4)远端与所述刀片(7)或所述刮头(8)通过螺丝或铆接配合;所述刀片(7)和刮头(8)的尾部为刀尾(15),所述限位槽(6)与所述刀尾(15)滑动配合;通过所述驱动结构(3)带动所述牵拉杆(4)轴向运动,所述牵拉杆(4)的轴向运动和所述外管(5)上的限位槽(6)作用使所述刀片(7)或所述刮头(8)可撑开收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创椎间盘处理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铰刀(1)作用于椎间盘内的髓核、纤维环和软骨终板,所述刮匙(2)作用于软骨终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创椎间盘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琼威刘载淳吕世文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华科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