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齐备专利>正文

一种解像级视力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35097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解像级视力表,包括视力表灯箱和置于所述视力表灯箱内部的LED光源,所述视力表灯箱的灯箱片上设置有视标组,所述视标组根据标值设置有十个级次的视标行,每个视标行设置有三个视标,所述视标的图形为均匀的黑白线对图形,黑线与白线宽度相同,每个视标的线条方向随机设置为垂直、左斜45°或右斜45°,所述的十个级次的视标行的小数视标值依次为0.9、1.0、1.1、1.2、1.3、1.4、1.5、1.6、1.8和2.0。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量化评价被测者精细视力,从而判断人眼的解像分辨能力能否感受通过电子手段获得的精细点阵图像,可以量化评价被测者精细视力,从而通过精细定量分析手段对于各种视力矫正手段的视力进行对比评价。

An image level vision cha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解像级视力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视力表,具体是一种解像级视力表。
技术介绍
鉴于目前国际国内常规使用的高对比度对数视力表视标值达到1.0或以上只有3行(1.0、1.2和1.5),以能判断E视标的缺口方向评价视觉分辨能力。缺陷是上述3行视标之间没有细分梯度,视力优于1.5没有更精细的定量评价级别,且被测眼能够勉强判断E视标的缺口方向并不等于能够看清E视标所包含的内容。鉴于目前的照相机、录像机、电视机、手机等视频终端动辄量化为数千万像素,俗称高清或者超清,然而对于人眼的精细解像分辨能力却没有定量分析手段,有可能人眼的解像分辨能力受制于生理极限,完全不能解析感受通过电子手段获得的高质量点阵图像,或则电子图像达到一定像素以后在正常人眼看来清晰度差异不大。鉴于目前飞秒激光角膜切除术、高解像角膜接触镜、全息框架眼镜等多种视力矫正手段,据称具有高解像或超清晰功能,然而采用常规视力表测试,这些具有高解像或超清晰功能矫正手段获得的视力与普通矫正眼镜的定量测试结果差异不大,有可能这些先进的视力矫正手段确实可以为人类带来更清晰的视觉感受,受制于常规视力表对于人眼的解像分辨能力缺乏精细定量分析手段,无法对于这些视力矫正手段进行对比评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精细定量分析手段对于各种视力矫正手段的视力进行对比评价的解像级视力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解像级视力表,包括视力表灯箱和置于所述视力表灯箱内部的LED光源,所述视力表灯箱的灯箱片上设置有视标组,所述视标组根据标值设置有十个级次的视标行,每个视标行设置有三个视标,所述视标的图形为均匀的黑白线对图形,黑线与白线宽度相同,每个视标的线条方向随机设置为垂直、左斜45°或右斜4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视力表灯箱为乳白色PC灯箱。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十个级次的视标行的小数视标值依次为0.9、1.0、1.1、1.2、1.3、1.4、1.5、1.6、1.8和2.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每行视标之间的间距以及每列视标之间间距均大于或等于视标的直径。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视标的直径为35mm或7mm正圆形。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视标的直径为35mm时,视力表的检测距离为5m;视标的直径为7mm,视力表的检测距离为0.4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可以量化评价被测者精细视力,从而判断人眼的解像分辨能力能否感受通过电子手段获得的精细点阵图像,可以量化评价被测者精细视力,从而通过精细定量分析手段对于各种视力矫正手段的视力进行对比评价。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进行视力测试的原理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进行视力测试的原理示意图之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设计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请参阅图1-3,一种解像级视力表,包括视力表灯箱和置于所述视力表灯箱内部的LED光源,所述视力表灯箱的灯箱片上设置有视标组,所述视标组根据标值设置有十个级次的视标行,所述的十个级次的视标行的小数视标值依次为0.9、1.0、1.1、1.2、1.3、1.4、1.5、1.6、1.8和2.0,每个视标行设置有三个视标,所述视标的图形为均匀的黑白线对图形,黑线与白线宽度相同,黑白线条对比度≥95%,每个视标的线条方向随机设置为垂直、左斜45°或右斜45°,由于被测眼在眯眼时辨别水平线条的难度降低,故不设置水平线条。所述视力表灯箱为乳白色PC灯箱。每行视标之间的间距以及每列视标之间间距均大于或等于视标的直径。所述视标的直径为35mm或7mm正圆形。所述视标的直径为35mm时,视力表的检测距离为5m;视标的直径为7mm,视力表的检测距离为0.4m。所述解像级视力表的视力测试的原理:一个发光点目标发出的光线进入视力正常的眼或者通过屈光矫正达到正常视力水平的眼并不能在眼的视网膜焦像面形成锐利的像点,而是形成一定直径的弥散圆影像。已知两个相邻的发光点目标在视网膜焦像面形成的两个弥散圆影像之间如果能够间隔一个未接受光刺激的静止视细胞,则注视眼就可以将两个相邻发光点分辨为两个独立的目标,如图1,当两个相邻发光点目标在视网膜焦像面形成的两个弥散圆影像之间若不能纳入一个未接受光刺激的静止视细胞时,注视眼就只能将两相邻发光点理解为一个目标,如图2。实际检测中发现两个弥散圆影像圆心距的量值存在着个体差异,可以用于定量被测眼的视力。将视力表E字形视标逐量缩小,使E字形视标三条黑色横线间的两条白线的间距逐量接近,当两条白线在视网膜上的弥散影像之间最后的未接受光刺激的静止视细胞被光线刺激时,被测眼就无法辨认E字形视标的方向,于是便可以用这一方法定量被测眼的临界视力。所述解像级视力表的设计原理:设E视标的标高为h,则h等于E视标对被测眼所张视角的正切与测试距离d的乘积,计算公式如下。公式(1)如图3所示,当测试距离d为5m不变时,被测眼能分辨的最小视标对眼所张的视角α决定视标h的标高,由于视角与标高正相关,标高与视力负相关,因此视角与视力呈负相关,设视力为v,则v=1/α。当注视距离为5m,被测眼能分辨的最小视标对眼所张的视角为5°,E视标横向为5条黑白相间的等宽横线,每条横线对被测眼张1°视角,如前所述,如果两条白线之间的黑线在视网膜上的影像能覆盖一个未接受光刺激的静止视细胞,则被测眼就能将两条白线区隔为两个目标,就能分辨E视标的方向,因此临界视力等于1分视角分之一,v=1/1,又称为1.0。这就是小数视力的定量方法。如图3所示,当视角为5°不变时,能分辨的最小视标对被测眼张5°视角时距离被测眼的距离d决定视标h的标高。设视力为v,则v=5/d,示中5为注视距离(m为单位),d为能分辨的最小视标对被测眼张5°视角时距离被测眼的距离。当能分辨的最小视标对被测眼张5°视角时距离被测眼的距离为5m时,视力为v=5/5(1.0),当能分辨的最小视标对被测眼张5°视角时距离被测眼的距离为50m时,视力为v=5/50(0.1)。这就是分数视力的定量方法。所述解像级视力表标高和标宽的计算方法:当能分辨的最小视标对被测眼张5°视角时距离被测眼的距离为d时,公式(1)给出了视力表标高h的计算方法,用分数视力的分母乘以tan5°(常数0.001454),即可得视标的标高,将标高值除以5即为视标的标宽。例如:0.5视标的分数视力为5/10,即标准检测距离为5m的视力表,0.5的视标在10m处对被测眼张5’视角,将d等于10m带入公式(1)进行计算。则0.5的E视标的标高为14.54mm,每线宽度为2.91mm。根据上述计算方法可计算出注视距离为5m的解像级远视力表各级别的线宽,如表1所示。表1注视距离为5m远距离解像级视力表各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解像级视力表,其特征在于,包括视力表灯箱和置于所述视力表灯箱内部的LED光源,所述视力表灯箱的灯箱片上设置有视标组,所述视标组根据标值设置有十个级次的视标行,每个视标行设置有三个视标,所述视标的图形为均匀的黑白线对图形,黑线与白线宽度相同,每个视标的线条方向随机设置为垂直、左斜45°或右斜4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解像级视力表,其特征在于,包括视力表灯箱和置于所述视力表灯箱内部的LED光源,所述视力表灯箱的灯箱片上设置有视标组,所述视标组根据标值设置有十个级次的视标行,每个视标行设置有三个视标,所述视标的图形为均匀的黑白线对图形,黑线与白线宽度相同,每个视标的线条方向随机设置为垂直、左斜45°或右斜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像级视力表,其特征在于,所述视力表灯箱为乳白色PC灯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像级视力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十个级次的视标行的小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备
申请(专利权)人:齐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