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行动不便的风湿患者的下肢锻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3205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行动不便的风湿患者的下肢锻炼器,其包括底座和置脚板,置脚板的前端通过铰支座与底座上表面前部铰接,底座上表面的后部设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可作用于置脚板的后端并驱使置脚板绕铰支座前后摆动,置脚板上表面固定有鞋状脚套,脚套的脚尖端靠近置脚板的后部,脚套的脚跟端靠近置脚板的前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启动驱动机构使置脚板绕其前端的铰支座前后摆动,往复摆动的过程中,患者脚部以脚跟部为支点,脚前部往复的翘起落下,整个腿部也随之微动,踝关节、膝关节、腿部肌肉血管等都随之活动,有效避免了因行走不便而长期躺卧或久座导致的下肢血流不畅、风湿加重等问题。

A lower limb exerciser for rheumatic patients with mobility problem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行动不便的风湿患者的下肢锻炼器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行动不便的风湿患者的下肢锻炼器。
技术介绍
脚部或膝部风湿性关节炎严重的患者通常行动不便,而久座或持续的躺卧显然不利于患者的健康,特别是下肢持续的静止不动容易因血流不畅而导致静脉曲张、静脉炎等疾病,血流不畅也会进一步的加重风湿病患。现有技术中缺乏针对行动不便风湿患者的下肢锻炼器,已有的锻炼设备(如CN201811298863.6公开的一种风湿病人腿部锻炼器和CN201820119327.4公开的一种风湿性关节锻炼活动器)均是需要患者主动进行下肢活动以达到锻炼目的且下肢活动的幅度较大,这显然不适用于行动不便的风湿患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行动不便的风湿患者的下肢锻炼器,旨在方便行动不便的风湿患者对脚部及膝部的关节进行小幅度的活动锻炼,使下肢避免因长时间不动而导致的血流不畅等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适用于行动不便的风湿患者的下肢锻炼器,其包括底座和置脚板,所述置脚板的前端通过铰支座与所述底座上表面前部铰接,所述底座上表面的后部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可作用于所述置脚板的后端并驱使所述置脚板绕所述铰支座前后摆动,所述置脚板上表面固定有鞋状脚套,所述脚套的脚尖端靠近所述置脚板的后部,所述脚套的脚跟端靠近所述置脚板的前部。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曲柄连杆机构与所述置脚板的后端连接,所述电机转动时可带动所述置脚板绕所述铰支座前后摆动。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电机与曲柄边杆机构带动置脚板前后摆动,其优点是电机的转速可连续调节,则前后摆动的频率可连续调节,也即患者在使用时下肢锻炼的活动量、锻炼的剧烈度可有效调节,适用性好。进一步,所述曲柄连杆包括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同轴固定连接的驱动轮,所述驱动轮侧面偏离圆心处设有与连杆下端铰接的凸轴,所述连杆的上端与所述置脚板的后端铰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维护方便。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缸体端与所述底座铰接,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端与所述置脚板的后端铰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电动推杆其伸长程度可控,则单次前后摆动的幅度可调节,可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调节出适合其的前后摆动幅度。进一步,所述脚套内侧壁上设有若干气囊,所述气囊通过充放气管道与气泵连通。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气囊充气膨胀,可将患者的脚有效夹紧固定于脚套内,以保证锻炼活动效果;放气后,脚可从脚套取出,方便高效。进一步,所述置脚板的数量有两个且平行间隔设置于所述底座上表面的左右两侧,每个所述置脚板均对应设置有所述驱动机构及脚套。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两个置脚板可分别放置左右脚,两置脚板下具有独立可调的驱动机构,则可根据患者左右下肢风湿情况单独对应调节相应的驱动机构以调节出最佳的摆动幅度,保证较佳的锻炼活动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行动不便的风湿患者坐在床边或椅子上,将脚伸入置脚板的脚套内并固定(气囊压紧或脚套上自带鞋带绑紧),腿自然弯曲(小腿与大腿约为90至120度),脚伸入脚套内并固定,不需要刻意施力,然后启动驱动机构使置脚板绕其前端的铰支座前后摆动(摆动幅度通常不超过30度),往复摆动的过程中,患者脚部以脚跟部为支点,脚前部往复的翘起落下,整个腿部也随之微动,踝关节、膝关节、腿部肌肉血管等都随之活动,有效避免了因行走不便而长期躺卧或久座导致的下肢血流不畅、风湿加重等问题;运动幅度小且不需要患者主动施力,特别适用于因踝关节和/或膝关节风湿关节炎而不便行动的患者进行下肢活动锻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适用于行动不便的风湿患者的下肢锻炼器的结构示意图(驱动机构由电机、驱动轮和连杆等组成);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适用于行动不便的风湿患者的下肢锻炼器的结构示意图(驱动机构为电动推杆)图3为包含两个并排设置的置脚板及驱动机构的下肢锻炼器的俯视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底座;2.置脚板;3.铰支座;4.脚套;5.电机;6.连杆;7.电动推杆;8.气囊。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用到“上”、“下”、“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方位的术语,其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至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行动不便的风湿患者的下肢锻炼器,其包括底座1和置脚板2,所述置脚板2的前端通过铰支座3与所述底座1上表面前部铰接,所述底座1上表面的后部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可作用于所述置脚板2的后端并驱使所述置脚板2绕所述铰支座3前后摆动,所述置脚板2上表面固定有鞋状脚套4,所述脚套4的脚尖端靠近所述置脚板2的后部,所述脚套4的脚跟端靠近所述置脚板2的前部。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5,所述电机5的输出端通过曲柄连杆机构与所述置脚板2的后端连接,所述电机5转动时可带动所述置脚板2绕所述铰支座3前后摆动。具体的,所述电机可以采用正科电机,型号为ZGB95FE,12V/24V可调速偏心轴电机,每分转空载转速有10r/min、14r/min、16r/min、20r/min和24r/min,可调。连杆的长度为10-15cm,置脚板上下摆动划过的角度为约为20度。进一步,所述曲柄连杆包括与所述电机5的输出端同轴固定连接的驱动轮,所述驱动轮侧面偏离圆心处设有与连杆6下端铰接的凸轴,所述连杆6的上端与所述置脚板2的后端铰接。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推杆7,所述电动推杆7的缸体端与所述底座1铰接,所述电动推杆7的伸缩端与所述置脚板2的后端铰接。具体的,电动推杆的行程优选为10-15cm,具体可采用龙翔出产的型号为XTL100,工作电压为12V/24V的微型电动推杆。进一步,所述脚套4内侧壁上设有若干气囊8,所述气囊8通过充放气管道与气泵连通。需要说明的是,为气囊充气的气泵可固定于置脚板上,脚套4内的气囊可设置3至5个,如图1和2所示,气囊可位于脚脖处、脚面处及脚尖处。充放气管道上设置有充气阀,充放气管道连通一支管且支管上设置放气阀。进一步,所述置脚板2的数量有两个且平行间隔设置于所述底座1上表面的左右两侧,每个所述置脚板2均对应设置有所述驱动机构及脚套4。需要说明的是,使用本技术的下肢锻炼器时,行走不便的风湿患者采用坐姿,坐于床边或凳子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行动不便的风湿患者的下肢锻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置脚板(2),所述置脚板(2)的前端通过铰支座(3)与所述底座(1)上表面前部铰接,所述底座(1)上表面的后部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可作用于所述置脚板(2)的后端并驱使所述置脚板(2)绕所述铰支座(3)前后摆动,所述置脚板(2)上表面固定有鞋状脚套(4),所述脚套(4)的脚尖端靠近所述置脚板(2)的后部,所述脚套(4)的脚跟端靠近所述置脚板(2)的前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行动不便的风湿患者的下肢锻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置脚板(2),所述置脚板(2)的前端通过铰支座(3)与所述底座(1)上表面前部铰接,所述底座(1)上表面的后部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可作用于所述置脚板(2)的后端并驱使所述置脚板(2)绕所述铰支座(3)前后摆动,所述置脚板(2)上表面固定有鞋状脚套(4),所述脚套(4)的脚尖端靠近所述置脚板(2)的后部,所述脚套(4)的脚跟端靠近所述置脚板(2)的前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行动不便的风湿患者的下肢锻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5),所述电机(5)的输出端通过曲柄连杆机构与所述置脚板(2)的后端连接,所述电机(5)转动时可带动所述置脚板(2)绕所述铰支座(3)前后摆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行动不便的风湿患者的下肢锻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柄连杆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云卿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余杭区第五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