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脉采血辅助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3088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静脉采血辅助定位装置,包括底座,底座顶面的四角设置有弹簧支承座,弹簧支承座上方设置有底板,底板的前端固定设置有手臂托座和上臂夹持器,底板后端的中间位置开设置滑槽,滑槽内滑动安装有滑板,滑板上固定安装有下臂夹持器和手腕托座;手臂托座和手腕托座能分别托住上臂和手腕,上臂夹持器和下臂夹持器能夹持上臂和下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定位效果好,舒适性好,采血速度快,能减轻患者或血液捐献者痛苦的静脉采血辅助定位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静脉采血辅助定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护理
,特别涉及一种静脉采血辅助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在护理工作中,对患者或血液捐献者进行静脉采血是一种常见的护理工作,医护人员通过注射器从患者或血液捐献者手臂的静脉血管抽取血样后进行化验或收集。传统的采血方式是用一个软垫放在患者或血液捐献者手臂的下部,然后用皮绳对上臂或下臂进行扎紧,将注射器针头戳入静脉进行采血,这种方式手臂定位效果差,舒适度差,并且皮绳的拉伸度容易损伤手臂,引起手臂的不适,进一步增加患者或血液捐献者的痛苦。因此,需要研制一种定位效果好,采血速度快,舒适性好,能减轻患者或血液捐献者痛苦的静脉采血辅助定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位效果好,采血速度快,舒适性好,能减轻患者或血液捐献者痛苦的静脉采血辅助定位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静脉采血辅助定位装置,包括底座,底座顶面的四角设置有弹簧支承座,弹簧支承座上方设置有底板,底板的前端固定设置有手臂托座和上臂夹持器,底板后端的中间位置开设置滑槽,滑槽内滑动安装有滑板,滑板上固定安装有下臂夹持器和手腕托座;上臂夹持器包括安装在底板左右两侧的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一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铰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夹持环,第一夹持环底端与底板铰接,第一夹持环横截面形状设置为半圆形,第一夹持环内部设有第一气囊,第一气囊横截面形状设置为圆环形,第一气囊的内径与成人的上臂围适配;下臂夹持器包括设置在滑板左右两侧的第二电动伸缩杆,第二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铰接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夹持环,第二夹持环底端与滑板铰接,第二夹持环横截面形状设置为半圆形,第二夹持环内部设有第二气囊,第二气囊横截面形状设置为圆环形,第二气囊的内径与成人的下臂围适配。进一步地,手臂托座包括设置在底板前端的第一弧形板,第一弧形板上方设置有第一海棉垫,第一海棉垫的弧形弧度与成人上臂的弧度一致。进一步地,手腕托座包括设置在滑板后端的第二弧形板,第二弧形板上方设置有第二海棉垫,第二海棉垫的弧形弧度与成人手腕的弧度一致。进一步地,弹簧支承座包括固定设置在底座顶面的固定套,固定套内安装有弹簧,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滑柱,滑柱滑动安装在固定套内。进一步地,滑板的中部配合滑槽设置有凸块,凸块卡接在滑槽内,并能沿滑槽来回滑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手臂托座和手腕托座,能分别托住上臂和手腕,设置上臂夹持器和下臂夹持器,能夹持上臂和下臂,夹持时分别启动各自的电动伸缩杆推动夹持环对上臂或下臂进行固定,气囊充气对上臂或下臂进行加压,增加手臂肘关节或手背静脉压力,使得静脉凸显出来,有利于提升静脉的定位效果,提升采血速度,避免手臂的不适感;同时本装置在底板与底座间设置弹簧支承座,能根据患者手臂的重心来调节底板的水平倾斜度,提升患者手臂放置的舒适度,减轻患者采静脉采血的痛苦;此外,本装置将下臂夹持器和手腕托座设置成滑动结构,这样可以根据患者手臂的长度来调节下臂夹持器和手腕托座的位置,进一步增加患者手臂放置的舒适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图1中A-A剖面图。图4为图1中B-B剖面图。图中:1-底座,2-底板,3-手臂托座,31-第一弧形板,32-第一海棉垫,4-上臂夹持器,41-第一电动伸缩杆,42-第一连杆,43-第一夹持环,44-第一气囊,5-滑槽,6-下臂夹持器,61-第二电动伸缩杆,62-第二连杆,63-第二夹持环,64-第二气囊,7-手腕托座,71-第二弧形板,72-第二海棉垫,8-弹簧支承座,81-固定套,82-弹簧,83-滑柱,9-滑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静脉采血辅助定位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顶面的四角设置有弹簧支承座8,弹簧支承座8上方设置有底板2,底板2的前端设置有手臂托座3和上臂夹持器4,底板2后端的中间位置开设置滑槽5,滑槽5内滑动安装有滑板9,滑板9上固定安装有下臂夹持器6和手腕托座7;上臂夹持器4包括安装在底板2左右两侧的第一电动伸缩杆41,第一电动伸缩杆41的输出端铰接有第一连杆42,第一连杆42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夹持环43,第一夹持环43底端与底板2铰接,第一夹持环43横截面形状设置为半圆形,第一夹持环43内部设有第一气囊44,第一气囊44横截面形状设置为圆环形,第一气囊44的内径与成人的上臂围适配;上臂夹持器4能夹持上臂,夹持时启动两侧的第一电动伸缩杆41推动第一夹持环43对上臂进行固定,第一气囊44充气对上臂进行加压,增加手臂肘关节静脉压力,使得静脉凸显出来,有利于提升静脉的定位效果,提升采血速度,减轻手臂的不适感。下臂夹持器6包括设置在滑板9左右两侧的第二电动伸缩杆61,第二电动伸缩杆61的输出端铰接有第二连杆62,第二连杆62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夹持环63,第二夹持环63底端与滑板9铰接,第二夹持环63横截面形状设置为半圆形,第二夹持环63内部设有第二气囊64,第二气囊64横截面形状设置为圆环形,第二气囊64的内径与成人的下臂围适配。下臂夹持器6能夹持下臂,夹持时启动第二电动伸缩杆61推动第二夹持环63对下臂进行固定,第二气囊64充气对手背进行加压,增加手背的静脉压力,使得静脉凸显出来,有利于提升静脉的定位效果,提升采血速度,减轻手腕的不适感。手臂托座3包括设置在底板2前端的第一弧形板31,第一弧形板31上方设置有第一海棉垫32,第一海棉垫32的弧形弧度与成人上臂的弧度一致。手臂托座3用于托住上臂,增加患者舒适感。手腕托座7包括设置在滑板9后端的第二弧形板71,第二弧形板71上方设置有第二海棉垫72,第二海棉垫72的弧形弧度与成人手腕的弧度一致。手腕托座7用于托住手腕,增加患者舒适感。弹簧支承座8包括固定设置在底座1顶面的固定套81,固定套81内安装有弹簧82,弹簧82的顶部固定连接滑柱83,滑柱83滑动安装在固定套81内。静脉采血时,患者通常会由于紧张而向下压底板2,这时弹簧支承座8就会随着患者的压力调节底板2的水平倾斜度,使患者上臂和手腕处能随时与手臂托座3和手腕托座7紧密贴合,提升患者手臂放置的舒适度,减轻患者采静脉采血的痛苦。滑板9的中部配合滑槽5设置有凸块91,凸块91卡接在滑槽5内,并能沿滑槽5来回滑动。这样可以根据患者手臂的长度来调节下臂夹持器6和手腕托座7的位置,增加患者手臂放置的舒适度。本技术使用时,将患者的手臂沿手臂托座3、上臂夹持器4、下臂夹持器6和手腕托座7进入该装置,根据手臂的长短调节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静脉采血辅助定位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底座(1)顶面的四角设置有弹簧支承座(8),弹簧支承座(8)上方设置有底板(2),底板(2)的前端固定设置有手臂托座(3)和上臂夹持器(4),底板(2)后端的中间位置开设置滑槽(5),滑槽(5)内滑动安装有滑板(9),滑板(9)上固定安装有下臂夹持器(6)和手腕托座(7);/n上臂夹持器(4)包括安装在底板(2)左右两侧的第一电动伸缩杆(41),第一电动伸缩杆(41)的输出端铰接有第一连杆(42),第一连杆(42)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夹持环(43),第一夹持环(43)底端与底板(2)铰接,第一夹持环(43)横截面形状设置为半圆形,第一夹持环(43)内部设有第一气囊(44),第一气囊(44)横截面形状设置为圆环形,第一气囊(44)的内径与成人的上臂围适配;/n下臂夹持器(6)包括设置在滑板(9)左右两侧的第二电动伸缩杆(61),第二电动伸缩杆(61)的输出端铰接有第二连杆(62),第二连杆(62)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夹持环(63),第二夹持环(63)底端与滑板(9)铰接,第二夹持环(63)横截面形状设置为半圆形,第二夹持环(63)内部设有第二气囊(64),第二气囊(64)横截面形状设置为圆环形,第二气囊(64)的内径与成人的下臂围适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脉采血辅助定位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底座(1)顶面的四角设置有弹簧支承座(8),弹簧支承座(8)上方设置有底板(2),底板(2)的前端固定设置有手臂托座(3)和上臂夹持器(4),底板(2)后端的中间位置开设置滑槽(5),滑槽(5)内滑动安装有滑板(9),滑板(9)上固定安装有下臂夹持器(6)和手腕托座(7);
上臂夹持器(4)包括安装在底板(2)左右两侧的第一电动伸缩杆(41),第一电动伸缩杆(41)的输出端铰接有第一连杆(42),第一连杆(42)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夹持环(43),第一夹持环(43)底端与底板(2)铰接,第一夹持环(43)横截面形状设置为半圆形,第一夹持环(43)内部设有第一气囊(44),第一气囊(44)横截面形状设置为圆环形,第一气囊(44)的内径与成人的上臂围适配;
下臂夹持器(6)包括设置在滑板(9)左右两侧的第二电动伸缩杆(61),第二电动伸缩杆(61)的输出端铰接有第二连杆(62),第二连杆(62)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夹持环(63),第二夹持环(63)底端与滑板(9)铰接,第二夹持环(63)横截面形状设置为半圆形,第二夹持环(63)内部设有第二气囊(6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雁凌杨春燕郭晓敏
申请(专利权)人: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