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集成电线挡块的线对线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2883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8:18
一种系统包括壳体和接触部分。壳体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互锁,以封闭第一容积并形成壳体的第一端部内的第一电线开口和壳体的第二端内的第二电线开口。接触部分设置在第一容积内,并且包括:第一电线接收部分、从第一电线接收部分的第一表面朝向第一电线接收部分的第二表面延伸的第一挠曲梁、第二电线接收部分、从第二电线接收部分的第一表面朝向第二电线接收部分的第二表面延伸的第二挠曲梁、以及设置在第一电线接收部分和第二电线接收部分之间的公共电线挡块。

Wire to wire connector with integrated wire sto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集成电线挡块的线对线连接器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2017年7月7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第62/529,643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本申请总体上涉及电连接器的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将一根电线电连接到至少一根其他电线的连接器的类型。
技术介绍
提供以下描述以帮助读者理解。所提供的信息或引用的参考文献均未承认是现有技术。各种类型的连接器用于在电线与任何形式的电子或电气组件之间形成连接。这些连接器通常以各种各样的尺寸、间距和电镀选件的形式用作插座、插头和带罩头座。传统上,要将两根电线连接在一起,用户必须剥开第一根电线和第二根电线,将两个端部扭曲在一起,并且然后将它们彼此固定。该过程可能是乏味的、低效的并且是不希望的。此外,可能意外断开或短路的线对线连接可能会有危险甚至是致命的。因此,需要一种快速、高效且可靠的连接和断开电线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系统、方法和设备各自都具有若干创新方面,其中没有单独一个对本文公开的期望属性单独负责。用于线对线连接器的接触部分包括第一电线接收部分、第二电线接收部分和公共电线挡块。第一电线接收部分包括从第一电线接收部分的端部延伸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电线接收部分还包括从第一电线接收部分的第一表面朝向第二表面延伸的第一挠曲梁。第二电线接收部分包括从第二电线接收部分的端部延伸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二电线接收部分还包括从第二电线接收部分的第一表面朝向第二表面延伸的第二挠曲梁。在实施例中,公共电线挡块设置在第一电线接收部分和第二电线接收部分之间。在实施例中,接触部分的第一挠曲梁和第二挠曲梁从第一电线接收部分的第一表面和第二电线接收部分的第一表面中的弯曲处延伸。另外,第一挠曲梁包括第一端部,并且第二挠曲梁包括第二端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从第一电线接收部分的第二表面和第二电线接收部分的第二表面移位以在第一及第二端部与第二表面之间形成间隙。在实施例中,第一电线接收部分的第一表面设置在接触部分的第一侧上,并且第二电线接收部分的第一表面设置在接触部分的第二侧上。此外,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第一挠曲梁在第一方向上朝向接触部分的第二侧延伸,并且第二挠曲梁在第二方向上朝向接触部分的第一侧延伸。在实施例中,第一电线接收部分的第二表面和第二电线接收部分的第二表面各自包括近侧部分和远侧部分。近侧部分的高度小于远侧部分的高度。此外,公共电线挡块包括第一电线挡块部分和第二电线挡块部分。在实施例中,第一电线挡块部分在接触部分的中心轴线附近处与第二电线挡块部分邻接。此外,第一电线挡块部分从第一电线接收部分的第二表面朝向第二电线接收部分的第二表面延伸,并且第二电线挡块部分从第二电线接收部分的第二表面朝向第一电线接收部分的第二表面延伸,使得第一电线阻挡块部分和第二电线阻挡块部分重叠。在替代实施例中,第一电线挡块部分在基本上平行于接触部分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上与第二电线挡块部分基本上共面。接触部分还包括基部,该基部从第一电线接收部分的端部延伸到第二电线接收部分的端部。第一电线接收部分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第二电线接收部分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各自连接到基部,并且在基本上垂直于基部的表面的方向上延伸。此外,第一电线接收部分包括第一盖部分,第一盖部分连接到第一电线接收部分的第二表面并且在基本上平行于基部的表面的方向上延伸。第二电线接收部分还包括第二盖部分,第二盖部分连接到第二电线接收部分的第二表面并且在基本上平行于基部的表面的方向上延伸。一种系统,其包括壳体和接触部分。该壳体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互锁以便封闭第一容积并形成壳体的第一端部内的第一电线开口和壳体的第二端部内的第二电线开口。接触部分设置在第一容积中并且由导电材料构成。接触部分包括第一电线接收部分、第二电线接收部分和公共电线挡块。第一电线接收部分封闭从第一电线开口延伸的第二容积。第一电线接收部分包括从第一电线接收部分的第一表面朝向第一电线接收部分的第二表面延伸的第一挠曲梁。第二电线接收部分封闭从第二电线开口延伸的第三容积。第二电线接收部分包括从第二电线接收部分的第一表面朝向第二电线接收部分的第二表面延伸的第二挠曲梁。公共电线挡块设置在第一电线接收部分和第二电线接收部分之间。在实施例中,在第一电线开口和由第一电线接收部分封闭的第二容积之间存在第一间隙,并且在第二电线开口与由第二电线接收部分封闭的第三容积之间存在第二间隙。此外,壳体的第一部分包括设置在壳体的第一侧上的第一组闩锁插脚和第一组连接切口部分。第一部分还包括设置在壳体的第二侧上的第二组闩锁插脚和第二组连接切口部分。第一组闩锁插脚和连接切口与第二组闩锁插脚在轴线方向上偏移一距离。另外,壳体的第二部分包括设置在壳体的第一侧上的第一组闩锁插脚和第一组连接切口部分。壳体的第二部分还包括设置在第一部分的第二侧上的第二组双闩锁插脚和第二组连接切口部分。第一组闩锁插脚和连接切口与第二组闩锁插脚在轴线方向上偏移该距离。在实施例中,壳体的第一部分的闩锁插脚与壳体的第二部分的连接切口部分接合,以将壳体的第一部分固定到壳体的第二部分。在实施例中,壳体的第一部分的第一组闩锁插脚、第二组闩锁插脚和连接切口部分以及第二部分的第一组闩锁插脚、第二组闩锁插脚和连接切口部分均包括两个闩锁插脚和两个连接切口部分。此外,第一端部包括第一外表面。第一外表面包括平面部分和圆形成角度部分,该平面部分周向围绕该平面部分。第一电线开口在成角度部分内。第二端部包括第二外表面。第二外表面包括平面部分和圆形成角度部分,该平面部分周向围绕该平面部分。第二电线开口在成角度部分内。在实施例中,第一电线开口具有第一直径,并且第二电线开口具有第二直径,第二直径不同于第一直径。线对线连接器可以用于将第一电线电联接到第二电线。例如,穿过线对线连接器的壳体的第一电线开口插入第一电线的端部。抵靠线对线连接器的接触部分的第一电线接收部分的第一挠曲梁按压第一端部,直到第一端部的一部分滑动穿过第一挠曲梁和第一电线接收部分的表面之间的间隙。公共电线挡块设置在接触部分的第一电线接收部分和第二电线接收部分之间。第二电线的第二端部延伸穿过壳体的第二电线开口。抵靠接触部分的第二电线接收部分的第二挠曲梁按压第二端部,直到第二端部的一部分滑动穿过第二挠曲梁和第二电线接收部分的表面之间的间隙。接触部分由导电材料构成。挠曲梁抵靠第一及第二电线接收部分的表面按压第一电线和第二电线,以便将第一电线和第二电线保持在接触部分中,并在第一电线和第二电线之间创建导电连接。附图说明图1a描绘了根据说明性实施例的线对线连接器的等距视图。图1b描绘了根据说明性实施例的线对线连接器的横截面视图。图1c描绘了根据说明性实施例的线对线连接器的等距视图,其中壳体的一部分从连接器移除。图1d描绘了根据说明性实施例的线对线连接器的壳体的一部分。图1e描绘了根据说明性实施例的线对线连接器的等距视图。图1f描绘了根据说明性实施例的线对线连接器的壳体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线对线连接器的接触部分,所述接触部分包括:/n第一电线接收部分,所述第一电线接收部分包括从所述第一电线接收部分的端部延伸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电线接收部分进一步包括从所述第一电线接收部分的所述第一表面朝向所述第一电线接收部分的所述第二表面延伸的第一挠曲梁;/n第二电线接收部分,所述第二电线接收部分包括从所述第二电线接收部分的端部延伸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二电线接收部分进一步包括从所述第二电线接收部分的所述第一表面朝向所述第二电线接收部分的所述第二表面延伸的第二挠曲梁;以及/n公共电线挡块,其设置在所述第一电线接收部分和所述第二电线接收部分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707 US 62/529,6431.一种用于线对线连接器的接触部分,所述接触部分包括:
第一电线接收部分,所述第一电线接收部分包括从所述第一电线接收部分的端部延伸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电线接收部分进一步包括从所述第一电线接收部分的所述第一表面朝向所述第一电线接收部分的所述第二表面延伸的第一挠曲梁;
第二电线接收部分,所述第二电线接收部分包括从所述第二电线接收部分的端部延伸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二电线接收部分进一步包括从所述第二电线接收部分的所述第一表面朝向所述第二电线接收部分的所述第二表面延伸的第二挠曲梁;以及
公共电线挡块,其设置在所述第一电线接收部分和所述第二电线接收部分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部分,其中所述第一挠曲梁和所述第二挠曲梁从所述第一电线接收部分的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电线接收部分的所述第一表面中的弯曲处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部分,其中所述第一挠曲梁包括第一端部,并且所述第二挠曲梁包括第二端部,其中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分别从所述第一电线接收部分的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二电线接收部分的所述第二表面移位,以在所述第一端部及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形成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触部分,其中所述第一电线接收部分的所述第一表面设置在所述接触部分的第一侧上,并且所述第二电线接收部分的所述第一表面设置在所述接触部分的第二侧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触部分,其中所述第一挠曲梁在第一方向上朝向所述接触部分的所述第二侧延伸,其中所述第二挠曲梁在第二方向上朝向所述接触部分的所述第一侧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触部分,其中所述第一电线接收部分的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二电线接收部分的所述第二表面各自包括近侧部分和远侧部分,其中所述远侧部分的高度小于所述近侧部分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部分,其中所述公共电线挡块包括第一电线挡块部分和第二电线挡块部分,其中所述第一电线挡块部分在所述接触部分的中心轴线附近处与所述第二电线挡块部分邻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部分,其中所述公共电线挡块包括第一电线挡块部分和第二电线挡块部分,其中所述第一电线挡块部分从所述第一电线接收部分的所述第二表面朝向所述第二电线接收部分的所述第二表面延伸,并且所述第二电线阻挡块部分从所述第二电线接收部分的所述第二表面朝向所述第一电线接收部分的所述第二表面延伸,其中所述第一电线挡块部分在基本上平行于所述接触部分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上与所述第二电线挡块部分基本上共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触部分,其中所述第一电线挡块部分从所述第一电线接收部分的所述第二表面朝向所述第二电线接收部分的所述第二表面延伸,并且所述第二电线挡部分从所述第二电线接收部分的所述第二表面朝向所述第一电线接收部分的所述第二表面延伸,使得所述第一电线阻挡块部分和所述第二电线阻挡块部分重叠。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部分,还包括从所述第一电线接收部分的所述端部延伸到所述第二电线接收部分的所述端部的基部,其中所述第一电线接收部分的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以及所述第二电线接收部分的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各自连接到所述基部,并且在基本上垂直于所述基部的表面的方向上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接触部分,其中所述第一电线接收部分包括第一盖部分,所述第一盖部分连接到所述第一电线接收部分的所述第二表面并且在基本上平行于所述基部的所述表面的方向上延伸,其中所述第二电线接收部分包括第二盖部分,所述第二盖部分连接到所述第二电线接收部分的所述第二表面并且在基本上平行于所述基部的所述表面的方向上延伸。


12.一种系统,其包括:
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壳体,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互锁,以封闭第一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B·莱布兰德
申请(专利权)人:阿维科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