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元器件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2638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7: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气元器件加工工艺,所述电气元器件为桥堆,其加工工艺为,依次经过原材料检验、装填、焊接、清洗、模压、后固化、释放封装应力、电镀,最后经检测合格出货;所述清洗工序包括如下步骤:一级清洗:正溴丙烷浸泡10min;二级清洗:正溴丙烷超声清洗10min;三级清洗:正溴丙烷清洗10min,且中途上下提动3‑4次;四级清洗:酒精浸泡10min,滤干放置1min;干燥:在80‑100℃烘干20±2min;所述释放应力工序:将塑封后固化完成的桥堆,通过释放封装应力装置10s,进行一次高温热冲击。保证桥堆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释放封装应力,从而去除桥堆在应用过程中因应力导致的失效,使用寿命长。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气元器件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元器件
,具体涉及一种电气元器件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百度文库2014.2.28公开的一篇名为《封装应力引起的器件特性变动》的论文中记载。目前桥堆加工工艺一般为,原材料检验、装填、焊接、模压、后固化、电镀,最后经检测合格出货。但其生产出来的桥堆可靠性和稳定性低,易失效。研究发现其原因:(1)桥堆在成焊接后,桥堆表面会存在各种残留物(如助焊剂、杂质、碳化物等)。由于助焊剂为弱酸性,长期使用,会对焊板和晶粒本身产生腐蚀,降低桥堆的可靠性和稳定性。(2)在塑封后固化后桥堆存在封装应力,封装应力为半导体封装器件生产完成后,将会发生由组成材料的线膨胀系数差异所引起的、作用于硅芯片上的热应力,在此热应力的作用下,一些封装前后的半导体封装器件的性能将会发生大的变化,在使用过程中易失效,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电气元器件加工工艺。一种电气元器件加工工艺,所述电气元器件为桥堆,其加工工艺为:依次经过原材料检验、装填、焊接、模压、后固化、电镀,最后经检测合格出货;在焊接工序之后、模压工序之前增加清洗工序;在后固化工序之后、电镀工序之前增加释放封装应力工序;所述清洗工序包括如下步骤:一级清洗:正溴丙烷浸泡10min;二级清洗:正溴丙烷超声清洗10min;三级清洗:正溴丙烷清洗10min,且中途上下提动3-4次;四级清洗:酒精浸泡10min,滤干放置1min;干燥:在80-100℃烘干20±2min;所述释放应力工序:将塑封后固化完成的桥堆,通过释放封装应力装置10s,进行一次高温热冲击。利用四级清洗,清洗干净各种残留物(如助焊剂、杂质、碳化物等,避免其对桥堆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造成影响。塑封后固化完成的桥堆,通过释放封装应力的装置10s,在释放封装应力的装置的高温环境下,高温作用于桥堆形成高温热冲击,基于热冲击时效法(实质是将工件进行快速加热,使加热过程中造成的热应力正好与残余应力叠加,超过材料的屈服极限引起塑性变形,从而使原始残余应力很快松弛并稳定化),从而实现封装应力的释放。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和细化,所述释放封装应力的装置包括机架、钢丝网带、加热板,机架两端分别旋转安装有主动辊、传动辊,主动辊由驱动机构驱动;钢丝网带套装在主动辊与传动辊上,随主动辊转动传动;加热板设置在钢丝网带之间;塑封后固化完成的桥堆装在料盘内,并放置在钢丝网带上由其带动通过加热板,加热板加热对塑封后固化完成的桥堆进行高温热冲击。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和细化,所述释放封装应力的装置还包括有控制箱以及温度传感器,控制箱分别连接驱动机构、加热板、温度传感器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外接电源插口,外接电源插口连接外接电源供电,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加热板上,检测加热板温度。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和细化,所述加热板包括一平板,平板两端分别与机架固定连接,在平板上均匀分布设置有若干条形孔,在平板下缠绕设置有加热丝;所述加热丝与控制箱连接;所述平板与上侧钢丝网带之间间隙接触。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和细化,所述机架顶部设置有吸风罩,吸风罩罩在钢丝网带上方,所述吸风罩上设置有出风口,出风口通过管道连接排风扇,排风扇与控制箱连接。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和细化,所述控制箱上设置有液晶屏,显示加热温度,控制箱上设置有若干按钮,分别控制驱动机构、加热板、排风扇的开/关。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设计合理,构思巧妙,在焊接工序之后、模压工序之前增加清洗工序,有效清理焊接缠流,保证桥堆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在后固化工序之后、电镀工序之前增加释放封装应力工序,以释放封装应力,从而去除桥堆在应用过程中因应力导致的失效,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是释放封装应力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释放封装应力的装置局部俯视图。图3是加热板俯视图。图4是加热板仰视图。图5是电气元器件加工工艺工艺流程图。图中机架1钢丝网带2加热板3主动辊4传动辊5主动辊4驱动机构6平板3-1,平板3-1条形孔3-2加热丝3-3控制箱7吸风罩8排风扇9。具体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一种电气元器件加工工艺,所述电气元器件为桥堆,其加工工艺为,依次经过原材料检验、装填、焊接、清洗、模压、后固化、释放封装应力、电镀,最后经检测合格出货;所述清洗工序包括如下步骤:一级清洗:正溴丙烷浸泡10min;二级清洗:正溴丙烷超声清洗10min;三级清洗:正溴丙烷清洗10min,且中途上下提动3-4次;四级清洗:酒精浸泡10min,滤干放置1min;干燥:在80-100℃烘干20±2min;所述释放应力工序:将塑封后固化完成的桥堆,通过释放封装应力装置10s,进行一次高温热冲击。如图1-4所示,所述释放封装应力的装置包括机架1、钢丝网带2以及加热板3;所述机架1两端分别旋转安装有主动辊4、传动辊5,主动辊4由驱动机构6驱动;钢丝网带2套装在主动辊4与传动辊5上,随主动辊4转动传动;加热板3设置在钢丝网带2之间,所述加热板3包括一平板3-1,平板3-1两端分别与机架1固定连接,在平板3-1上均匀分布设置有若干条形孔3-2,在平板3-1下缠绕设置有加热丝3-3;所述平板3-1与上侧钢丝网带2之间间隙接触;所述装置还包括有控制箱7以及温度传感器,控制箱7分别连接驱动机构6、加热板3、温度传感器以及设置在机架1上的外接电源插口,外接电源插口连接外接电源供电,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加热板3上,检测加热板3温度;所述机架1顶部设置有吸风罩8,吸风罩8罩在钢丝网带2上方,所述吸风罩8上设置有出风口,出风口通过管道连接排风扇9,排风扇9与控制箱7连接;排风扇9的设计便于热量的扩散;所述控制箱7上设置有液晶屏7-1,显示加热温度,控制箱7上设置有若干按钮7-2,分别控制驱动机构、加热板、排风扇的开/关;塑封后固化完成的桥堆装在料盘内,并放置在钢丝网带2上由其带动通过加热板3,加热板3加热对塑封后固化完成的桥堆进行高温热冲击。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专利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气元器件加工工艺,所述电气元器件为桥堆,其加工工艺为:依次经过原材料检验、装填、焊接、模压、后固化、电镀,最后经检测合格出货;其特征在于,在焊接工序之后、模压工序之前增加清洗工序;在后固化工序之后、电镀工序之前增加释放封装应力工序;所述清洗工序包括如下步骤:/n一级清洗:正溴丙烷浸泡10min;/n二级清洗:正溴丙烷超声清洗10min;/n三级清洗:正溴丙烷清洗10min,且中途上下提动3-4次;/n四级清洗:酒精浸泡10min,滤干放置1min;/n干燥:在80-100℃烘干20±2min;/n所述释放应力工序:/n将塑封后固化完成的桥堆,通过释放封装应力装置10s,进行一次高温热冲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气元器件加工工艺,所述电气元器件为桥堆,其加工工艺为:依次经过原材料检验、装填、焊接、模压、后固化、电镀,最后经检测合格出货;其特征在于,在焊接工序之后、模压工序之前增加清洗工序;在后固化工序之后、电镀工序之前增加释放封装应力工序;所述清洗工序包括如下步骤:
一级清洗:正溴丙烷浸泡10min;
二级清洗:正溴丙烷超声清洗10min;
三级清洗:正溴丙烷清洗10min,且中途上下提动3-4次;
四级清洗:酒精浸泡10min,滤干放置1min;
干燥:在80-100℃烘干20±2min;
所述释放应力工序:
将塑封后固化完成的桥堆,通过释放封装应力装置10s,进行一次高温热冲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器元器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封装应力装置包括机架、钢丝网带、加热板,机架两端分别旋转安装有主动辊、传动辊,主动辊由驱动机构驱动;钢丝网带套装在主动辊与传动辊上,随主动辊转动传动;加热板设置在钢丝网带之间;塑封后固化完成的桥堆装在料盘内,并放置在钢丝网带上由其带动通过加热板,加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龙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皋鑫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