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源、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24314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6: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光源、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达到了提高显示装置的光学水平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背板包括底板和多个侧壁,底板和多个侧壁围成容置凹槽;导光板设置于容置凹槽内,导光板包括相对的入光侧面和出光侧面,导光板包括限位侧面,限位侧面与入光侧面相邻;光源,光源设置于入光侧面与侧壁之间;固定胶带,固定胶带位于导光板与底板之间,且固定胶带设置于导光板靠近出光侧面的一端;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第一卡接部设置于限位侧面靠近入光侧面的一端,第二卡接部设置于限位侧壁,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卡接,用于使光源的发光面与入光侧面相贴合,与限位侧面相对且相邻设置的侧壁为限位侧壁。

A backlight,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光源、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源、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中的导光板设置在背板上,导光板的入光侧与灯条的发光面接触,导光板背离入光侧的一端,通过固定胶带固定在背板上,显示面板在高温高湿或冷热冲击信赖过程中,导光板会发生膨胀及收缩,当导光板膨胀时,由于入光侧端面有灯条的阻挡,导光板膨胀部分会延伸到出光侧,当导光板收缩时,由于出光侧由胶带归固定,而导光板的入光侧没有任何束缚,因此导光板的会向着出光侧收缩,导致灯条与入光侧的端面之间产生间距,此间距会导致背光模组整体光学水平下降5%至15%,因此,如何提高显示装置的光学水平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源、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主要目的是提高显示装置的光学水平。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源,该背光源包括:背板,所述背板包括底板和多个侧壁,所述底板和多个所述侧壁围成容置凹槽;导光板,所述导光板设置于所述容置凹槽内,所述导光板包括相对的入光侧面和出光侧面,所述导光板包括限位侧面,所述限位侧面与所述入光侧面相邻;光源,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入光侧面与所述侧壁之间;固定胶带,所述固定胶带位于所述导光板与所述底板之间,且所述固定胶带设置于所述导光板靠近所述出光侧面的一端;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设置于所述限位侧面靠近所述入光侧面的一端,所述第二卡接部设置于限位侧壁,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用于使所述光源的发光面与所述入光侧面相贴合,其中,与所述限位侧面相对且相邻设置的所述侧壁为所述限位侧壁。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具体地,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其中一个为弹片,另一个为卡槽。具体地,所述第一卡接部为卡槽,所述第二卡接部为弹片,所述弹片垂直于所述底板,所述卡槽包括多个斜槽,所述斜槽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底板,所述斜槽包括第一槽面和第二槽面,所述第一槽面与所述第二槽面围成卡接空间,所述弹片卡接于所述卡接空间内,所述第一槽面靠近所述出光侧面,且所述第一槽面与所述预设方向之间为第一夹角,所述弹片与所述预设方向之间夹角为第二夹角,其中,所述第一夹角与所述第二夹角均为锐角,所述预设方向由所述出光侧面指向所述入光侧面。具体地,所述弹片向所述导光板施加的力为第一拉力,所述固定胶带向所述导光板施加的力为第二拉力,当所述导光板遇冷收缩时,所述第一拉力大于等于所述第二拉力。具体地,所述限位侧面包括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限位侧壁包括第一限位壁和第二限位壁,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一限位壁相对且相邻,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二限位壁相对且相邻,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上均设置有所述卡槽,所述第一限位壁和所述第二限位壁均设置有所述弹片。具体地,所述第一卡接部距离所述出光侧面的距离为预设距离,所述预设距离占所述导光板沿预设方向的长度的7.5%至10%。具体地,与所述入光侧面相对且相邻的侧壁为延伸侧壁,所述延伸侧壁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一端连接于所述底板,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底板平行,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底板之间。具体地,还包括:第一反射片,所述第一反射片设置于所述导光板与所述底板之间;第二反射片,所述第二反射片设置于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底板相邻的一面;膜材,所述膜材设置于所述导光板背离所述底板的一侧;(扩散片、棱镜片)所述光源包括电路板和多个灯条,多个所述灯条沿所述导光板的边缘设置于所述电路板背离所述背板的表面上。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和以上所述的背光源,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背光源层叠设置,所述背光源包括背板和导光板,所述背板包括底板和多个侧壁,所述底板和多个所述侧壁围成容置凹槽,所述导光板设置于所述容置凹槽内,所述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导光板背离所述底板的第一侧。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以上所述的背光模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背光源、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卡接,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具有将入光侧面和光源的靠近日光侧面当导光板受热膨胀时,导光板体积变大,导光板的入光侧面一直与光源的发光面相贴合,而当导光板受冷收缩时,在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的固定作用下,导光板不会想着出光侧面运动,使得导光板的入光侧面一直与光源的发光面相贴合,由于入光侧面一直与光源的发光面相贴合,二者之间不会出现间隙,继而能够使得背光源的光学水平提高。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导光板受热膨胀时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导光板遇冷收缩时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又一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再一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又一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背板,11-底板,121-第一限位壁,122-第二限位壁,13-延伸侧壁,131-第一区域,132-第二区域,14-弹片,15-弯折侧壁,151-第一区,152-第二区,2-导光板,21-入光侧面,22-出光侧面,23-限位侧面,231-第一面,232-第二面,24-卡槽,241-斜槽,2411-第一槽面,2412-第二槽面,3-光源,31-电路板,32-灯条,4-固定胶带,5-第一反射片,6-第二反射片,7-膜材,8-显示面板,9-胶框,91-支撑部,92-固定部。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背光源、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源,如图1至图11所示,该背光源包括:背板1,背板1包括底板11和多个侧壁,底板11和多个侧壁围成容置凹槽;导光板2,导光板2设置于容置凹槽内,导光板2包括相对的入光侧面21和出光侧面22,导光板2包括限位侧面23,限位侧面23与入光侧面21相邻;光源3,光源3设置于入光侧面21与侧壁之间;固定胶带4,固定胶带4位于导光板2与底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n背板,所述背板包括底板和多个侧壁,所述底板和多个所述侧壁围成容置凹槽;/n导光板,所述导光板设置于所述容置凹槽内,所述导光板包括相对的入光侧面和出光侧面,所述导光板包括限位侧面,所述限位侧面与所述入光侧面相邻;/n光源,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入光侧面与所述侧壁之间;/n固定胶带,所述固定胶带位于所述导光板与所述底板之间,且所述固定胶带设置于所述导光板靠近所述出光侧面的一端;/n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设置于所述限位侧面靠近所述入光侧面的一端,所述第二卡接部设置于限位侧壁,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用于使所述光源的发光面与所述入光侧面相贴合,其中,与所述限位侧面相对且相邻设置的所述侧壁为所述限位侧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
背板,所述背板包括底板和多个侧壁,所述底板和多个所述侧壁围成容置凹槽;
导光板,所述导光板设置于所述容置凹槽内,所述导光板包括相对的入光侧面和出光侧面,所述导光板包括限位侧面,所述限位侧面与所述入光侧面相邻;
光源,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入光侧面与所述侧壁之间;
固定胶带,所述固定胶带位于所述导光板与所述底板之间,且所述固定胶带设置于所述导光板靠近所述出光侧面的一端;
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设置于所述限位侧面靠近所述入光侧面的一端,所述第二卡接部设置于限位侧壁,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用于使所述光源的发光面与所述入光侧面相贴合,其中,与所述限位侧面相对且相邻设置的所述侧壁为所述限位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其中一个为弹片,另一个为卡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接部为卡槽,所述第二卡接部为弹片,所述弹片垂直于所述底板,所述卡槽包括多个斜槽,所述斜槽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底板,所述斜槽包括第一槽面和第二槽面,所述第一槽面与所述第二槽面围成卡接空间,所述弹片卡接于所述卡接空间内,所述第一槽面靠近所述出光侧面,且所述第一槽面与所述预设方向之间为第一夹角,所述弹片与所述预设方向之间夹角为第二夹角,其中,所述第一夹角与所述第二夹角均为锐角,所述预设方向由所述出光侧面指向所述入光侧面。


4.据权利要求3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片向所述导光板施加的力为第一拉力,所述固定胶带向所述导光板施加的力为第二拉力,当所述导光板遇冷收缩时,所述第一拉力大于等于所述第二拉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春生孙文波薛银艳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京东方显示光源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