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叶片凸台缺陷原位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023930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6: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叶片凸台缺陷原位检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将卡接有涡流传感器的探头卡接至叶片凸台待检测区域,随后向涡流传感器通电,使叶片内产生感应电流,并采集涡流传感器的感应信号,观察与涡流传感器相连接的显示屏;S2,对采集到的感应信号进行调零;S3,利用处理软件将调零后的感应信号进行放大;S4,设置阈值线,并将放大后的感应信号与阈值线进行对比,并用不同于阈值线的颜色线段表示对比结果;S5,重复上述步骤,并根据对比结果与阈值线的分步判断是否存在缺陷。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够使工作人员直观了解到叶片是否存在缺陷,提高检测精度的效果。

A method of in-situ detection of blade boss defe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叶片凸台缺陷原位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叶片原位检测方法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叶片凸台缺陷原位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航空发动机叶片是飞机日常检测的重点对象,受人力、物力的限制和安全上的考虑,叶片不能经常拆卸,因此日常主要采用原位检测方法。现有的各种无损检测方法除内窥镜检测外,其它方法很难实现对航空发动机进行原位检测。但是内窥镜检测存在局限性:只能发现表面的宏观缺陷,无法检测微小缺陷及微细裂纹,也无法判断缺陷性质,对裂纹的深度更是无法判定。这些缺点限制了内窥镜的使用,使得单纯的内窥镜检测无法满足对发动机内部某些关键部位缺陷的原位无损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叶片凸台缺陷原位检测方法,能够使工作人员直观了解到叶片是否存在缺陷,提高检测精度。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叶片凸台缺陷原位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卡接有涡流传感器的探头卡接至叶片凸台待检测区域,随后向涡流传感器通电,使叶片内产生感应电流,并采集涡流传感器的感应信号,观察与涡流传感器相连接的显示屏;S2,对采集到的感应信号进行调零;S3,利用处理软件将调零后的感应信号进行放大;S4,设置阈值线,并将放大后的感应信号与阈值线进行对比,并用不同于阈值线的颜色线段表示对比结果;S5,重复上述步骤,如对比结果超过阈值线并最终稳定在阈值线以上,且对比结果超过阈值线的次数不低于实验次数半数以上,则判定为有缺陷;如对比结果最小值低于阈值线并最终稳定在阈值线以下,且对比结果超过阈值线的次数低于实验次数半数,则判定为无缺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调零并放大能够减少相邻叶片以及设备本身在检测过程造成的干扰,从而提高检测精度,同时利用不同颜色的线段表示检对比结果和阈值,能够使工作人员直观的了解到叶片是否存在缺陷,方便使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S4中,阈值线的设置包括以下步骤:S41,将同类型的叶片拆下并制作人工缺陷,随后利用卡接有涡流传感器的探头对叶片缺陷进行检测;S42,建立仿真模型确定临近叶片对涡流信号的影响;S43,结合仿真模型和人工缺陷检测的数据进行计算,确定阈值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前检测临近叶片对检测数据的影响,从而能够在后续检测和计算中将临近叶片造成的影响进行消除,从而确保最终计算的阈值数据符合真实检测数据,提高检测精度。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S42中,建立仿真模型包括以下步骤:S421,分别建立对单块叶片进行检测的单板模型以及对两块叶片进行检测的双板模型;S422,分别在单板模型上的叶片和双板模型上的叶片上设置采样路径;S423,分别对单板模型和双板模型通电,观察并记录单板模型和双板模型内线圈产生的磁场及感应电压;S424,分别计算单板模型和双板模型数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前建立多种检测模型,从而能够获得多种环境下的检测数据,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S4中,还包括设置表示涡流传感器与叶片吻合程度的检测线,所述检测线的颜色不同于阈值线颜色和感应信号与阈值线的对比结果线段颜色;当显示为检测线颜色时,则表示涡流传感器与叶片吻合程度不符合标准;当显示为对比结果线段颜色时,则表示涡流传感器与叶片吻合程度符合标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观察表示吻合程度的线段能够直观的了解到涡流传感器与叶片的吻合程度,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涡流传感器进行调整,提高检测精度。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显示屏集成有报警装置,当检测到对比结果线段与阈值线不吻合时,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能够直观的了解到叶片是否存在缺陷,方便使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显示屏设置为电容触摸屏。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调零放大采集到的感应信号能够减少外部影响,提高检测精度;2.通过建立仿真模型,能够减少外部影响,并计算出检测阈值,从而方便工作人员直观的了解到检测情况,提高检测精度;3.通过设置报警装置,能够直观的了解到叶片是否存在缺陷,方便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步骤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叶片凸台缺陷原位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卡接有涡流传感器的探头卡接至叶片凸台待检测区域,随后向涡流传感器通电,使叶片内产生感应电流,并采集涡流传感器的感应信号,观察与涡流传感器相连接的显示屏;其中,为方便操作,显示屏设置为电容触摸屏;S2,对采集到的感应信号进行调零;S3,利用处理软件将调零后的感应信号进行放大;S4,设置阈值线,并将放大后的感应信号与阈值线进行对比,并用不同于阈值线的颜色线段表示对比结果,并设置表示涡流传感器与叶片吻合程度的检测线,且检测线的颜色不同于阈值线颜色和感应信号与阈值线的对比结果线段颜色;当显示为检测线颜色时,则表示涡流传感器与叶片吻合程度不符合标准;当显示为对比结果线段颜色时,则表示涡流传感器与叶片吻合程度符合标准;在本实施例中,阈值线设置为黄色,且阈值为0.45V-0.5V;检测线设置为红色,对比结果用白色线表示;其中,为使工作人员直观的了解到叶片是否存在缺陷,显示屏集成有报警装置,当检测到对比结果线段与阈值线不吻合时,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S5,重复上述步骤3-8次,如表示对比结果的白色线段超过黄色的阈值线并最终稳定在阈值线以上,且对比结果超过阈值线的次数不低于实验次数半数以上,则判定为有缺陷;如对比结果最小值低于阈值线并最终稳定在阈值线以下,且对比结果超过阈值线的次数低于实验次数半数,则判定为无缺陷。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调零并放大能够减少相邻叶片以及设备本身在检测过程造成的干扰,从而提高检测精度,同时利用不同颜色的线段表示检对比结果和阈值,能够使工作人员直观的了解到叶片是否存在缺陷,方便使用。其中,参照图1,步骤S4中,阈值线的设置包括以下步骤:S41,将同类型的叶片拆下并制作人工缺陷,随后利用卡接有涡流传感器的探头对叶片缺陷进行检测;S42,建立仿真模型确定临近叶片对涡流信号的影响;S43,结合仿真模型和人工缺陷检测的数据进行计算,确定阈值线。其中,参照图1,步骤S42中,建立仿真模型包括以下步骤:S421,分别建立对单块叶片进行检测的单板模型以及对两块叶片进行检测的双板模型;S422,分别在单板模型上的叶片和双板模型上的叶片上设置采样路径;S423,分别对单板模型和双板模型通电,观察并记录单板模型和双板模型内线圈产生的磁场及感应电压;其中,通电电流设置为1A正弦交流电;S424,分别计算单板模型和双板模型数据。本专利技术通过调零放大采集到的感应信号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叶片凸台缺陷原位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将卡接有涡流传感器的探头卡接至叶片凸台待检测区域,随后向涡流传感器通电,使叶片内产生感应电流,并采集涡流传感器的感应信号,观察与涡流传感器相连接的显示屏;/nS2,对采集到的感应信号进行调零;/nS3,利用处理软件将调零后的感应信号进行放大;/nS4,设置阈值线,并将放大后的感应信号与阈值线进行对比,并用不同于阈值线的颜色线段表示对比结果;/nS5,重复上述步骤,如对比结果超过阈值线并最终稳定在阈值线以上,且对比结果超过阈值线的次数不低于实验次数半数以上,则判定为有缺陷;如对比结果最小值低于阈值线并最终稳定在阈值线以下,且对比结果超过阈值线的次数低于实验次数半数,则判定为无缺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叶片凸台缺陷原位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卡接有涡流传感器的探头卡接至叶片凸台待检测区域,随后向涡流传感器通电,使叶片内产生感应电流,并采集涡流传感器的感应信号,观察与涡流传感器相连接的显示屏;
S2,对采集到的感应信号进行调零;
S3,利用处理软件将调零后的感应信号进行放大;
S4,设置阈值线,并将放大后的感应信号与阈值线进行对比,并用不同于阈值线的颜色线段表示对比结果;
S5,重复上述步骤,如对比结果超过阈值线并最终稳定在阈值线以上,且对比结果超过阈值线的次数不低于实验次数半数以上,则判定为有缺陷;如对比结果最小值低于阈值线并最终稳定在阈值线以下,且对比结果超过阈值线的次数低于实验次数半数,则判定为无缺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叶片凸台缺陷原位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阈值线的设置包括以下步骤:
S41,将同类型的叶片拆下并制作人工缺陷,随后利用卡接有涡流传感器的探头对叶片缺陷进行检测;
S42,建立仿真模型确定临近叶片对涡流信号的影响;
S43,结合仿真模型和人工缺陷检测的数据进行计算,确定阈值线。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帅家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嘉盛智检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