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鉴定病死禽肉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02370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6: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快速鉴定病死禽肉的方法,是在待检测的禽肉滴加联苯胺乙醇溶液和过氧化氢溶液,记录颜色变蓝的时间;当显色时间不超过30s,判定所检测的禽肉为病死禽肉。本发明专利技术检测了室温、冷藏和冷冻三种不同温度下,存放不同时间的健康鸡肉和病死鸡肉中过氧化物酶的含量与相应活性。结果发现,积血的病死鸡肉中过氧化物酶活性确实较高,不同温度存放不用时间的过氧化物酶显色时间普遍较健康鸡肉短。最终确定30s的显色时间作为过氧化物酶法判定健康鸡肉和病死鸡肉的时间节点,显色时间小于等于30s即为病死鸡肉阳性。

A method for rapid identification of dead poultry mea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鉴定病死禽肉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快速鉴定病死禽肉的方法。
技术介绍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我国是禽肉生产和消费大国,检疫工作就是把好肉禽食用安全的最后一道关口。受利益驱动,私屠滥宰病死或死因不明肉禽的现象仍时有发生,而目前尚未建立快速有效鉴定病死或死因不明肉禽及其产品的方法和技术规范,这为基层动物卫生的有效监督执法带来挑战。目前对与病死禽肉的检验检疫主要依赖于对其感官性状和病理变化的肉眼判断,有一定的主观性;而针对病死禽肉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文献报道的有过氧化物酶法、硫酸铜沉淀法、微生物毒素法、pH试纸法等,但是对这些方法的有效性目前争议较大,申请人所在的实验室前期也发现微生物毒素法和pH试纸法并不能有效用于病死禽肉检测,特别是过氧化物酶法的检测结果与前期某些文献报道的结果呈现完全不符,另外实验室检测也更为耗时,不适于现场监督执法,因此,亟需能现场快速鉴定病死禽肉的技术用以有效支撑基层动物卫生的监督执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鉴定病死禽肉的方法,从而有效的弥补现有禽肉检测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一种用检测病死禽肉的标准,是在对禽肉进行过氧化物酶检测过程中,显色时间不超过30s作为判定病死禽肉阳性的时间节点。本专利技术还提供所述的标准在检测病死禽肉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再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检测病死禽肉的方法,是在待检测的禽肉滴加联苯胺乙醇溶液和过氧化氢溶液,记录颜色变蓝的时间;当显色时间不超过30s,判定所检测的禽肉为病死禽肉。所述的联苯胺乙醇溶液是浓度为0.2%的联苯胺乙醇溶液。所述的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为1%。本专利技术再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实验上述检测方法的试剂盒,其中包含有0.2%联苯胺乙醇溶液和1%过氧化氢溶液。上述的禽肉,优选为鸡肉。本专利技术检测了室温、冷藏和冷冻三种不同温度下,存放不同时间的健康鸡肉和病死鸡肉中过氧化物酶的活性。结果发现,积血的病死鸡肉中过氧化物酶活性确实较高,不同温度存放不用时间的过氧化物酶显色时间普遍较健康鸡肉短。最终确定30s的显色时间作为过氧化物酶法判定健康鸡肉和病死鸡肉的时间节点,显色时间小于等于30s即为病死鸡肉阳性。随后对此鉴定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行了评价,发现对室温和冷藏状态的鸡肉有效鉴定率均高于95%,对冷冻状态的有效鉴定也在80%以上。本专利技术方法鉴定病死鸡肉,快速、敏感、特异,而且不需要特殊仪器,确实可以作为一种现场快速鉴定病死鸡肉的有效方法。附图说明图1:过氧化物酶法检测鸡肉的显色结果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室温、冷藏和冷冻三种不同温度下,存放不同时间时健康禽肉(120份)和病死禽肉(60份)样品中过氧化物酶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发生积血的病死禽肉比正常屠宰的健康禽肉过氧化物酶法显色更为明显,病死禽肉室温和冷藏状态下不同时间节点的显色时间多集中在4-8s,而健康禽肉的显色时间多超过35s或不显色。虽然冷冻条件下过氧化物酶会发生失活现象,但病死禽肉过氧化物酶反应的时间总体还是在30s以内。以显色时间等于或低于30s作为判定病死禽肉阳性的时间节点,发现过氧化物酶法对室温和冷藏状态禽肉鉴定的敏感性均高于95%,特异性也在95%左右。可见过氧化物酶法可以用于不同温度存放不同时间的病死禽肉样品的现场快速有效鉴定。实施例1:时间点的确定1、样品的收集实验中60份病死鸡肉来源于山东某肉鸡养殖场当天死亡的鸡只,120份健康鸡肉来自于山东省某肉鸡屠宰场屠宰线上的鸡只。健康鸡肉样品采集时剖开表皮进行鸡胸肉样的采集,病死鸡肉样品采集时同样剖开表皮,但特别注意积血一侧鸡胸肉样的采集。样品采集后均独立放于无菌塑封袋中,低温下当天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测。然后分别存放于室温、4℃冷藏和-20℃冷冻保存。2、样品检测的时间对不同温度保存的健康和病死鸡肉样本,分别按下表1时间取出进行检测。表1:样品存放温度和检测时间表3、过氧化物酶法检测鸡肉样品自采样肉品切取片状肌肉(3cm×2cm×0.5cm)一块,新鲜切面朝上平置于培养皿中。健康鸡肉本色呈白色,而病死积血鸡肉本色为红色。在肉片上滴加0.2%联苯胺乙醇溶液5滴、1%过氧化氢溶液2滴,分别记录颜色变蓝的时间(单位:s)。从采集的健康鸡肉和病死鸡肉的大体照可见,健康鸡肉呈粉白色,而病死鸡肉出现明显一侧性血液沉积,局部呈红色。分别从健康鸡肉随机割取,从病死鸡肉红色部位割取片状肉块,进行过氧化物酶显色反应,结果显示:病死鸡肉表面和边缘几秒内迅速出现蓝绿色,而健康鸡肉约1分钟后沿肉边缘出现蓝色,肉表面仅有星星点点的不明显的蓝色。(图1)2、过氧化物酶法检测不同温度贮存不同时间的病死鸡肉的显色时间不同温度下经过不同时间肉质变化不同,室温(22℃-25℃)存放第3天即开始腐败,4℃冷藏第7天开始有腐败现象发生,而-20℃冷冻60天依然肉质较正常。利用过氧化物酶法对不同温度下贮存不同时间的40份健康鸡肉和20份病死鸡肉进行了检测,中位数(95%置信区间上、下限)表示显色时间,结果显示(表2):采样当天和室温存放1天、2天的健康鸡肉95%都超过了35s,从2天开始,就出现不再显色的样品,3天时只有4个显色样品,到4天时全部不再有显色反应;而室温条件下不同存放时间点的病死鸡肉样品显色时间均集中在5.0-8.0s。表2:过氧化物酶法检测室温存放样品表*健康鸡肉室温存放2d时有12.5%样品不显色,3d时有90%样品不显色,4d及5d样品均不显色。冷藏存放不同时间点的健康鸡肉,95%的样品过氧化物酶反应的显色时间同样均超过35s,从存放7天开始出现不显色样品,到15天时不显色样品达82.5%(33/40);而病死的鸡肉样品,不同时间点显色时间主要集中在4.0-8.0s之间(表3)。表3:过氧化物酶法检测冷藏存放样品表*健康鸡肉4℃存放7d时有32.5%样品不显色,10d时有57.5%样品不显色,15d时82.5%样品不显色。冷冻存放不同时间点的过氧化物酶法检测的显色时间如表3所示:95%的健康鸡肉样品的显色时间同样均超过35s,从存放5天就开始出现7个不显色样品,但随着时间的延长,不显色样品的数量增加并不明显,60天时不显色样品为10个。而病死鸡肉样品在冷冻条件下存放不同时间的显色时间相比室温和冷藏状态有所变长,多集中在15-22.5s,但是从10天开始也出现了1例不显色样品。过氧化物酶法对冷冻状态的鸡肉检测时整体上显色时间是推迟的,说明冷冻条件下,鸡肉内的过氧化物酶多发生失活现象,但仍保留部分活性。表4:过氧化物酶法检测冷冻存放样品表*健康鸡肉﹣20℃存放5d时有17.5%样品不显色,10d时有22.5%样品不显色,20d时32.5%样品不显色,30d时有40.0%样品不显色,45d时有20.0%样品不显色,60d时有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测病死禽肉的标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标准,是在对禽肉进行过氧化物酶检测过程中,显色时间不超过30s作为判定病死禽肉阳性的时间节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病死禽肉的标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标准,是在对禽肉进行过氧化物酶检测过程中,显色时间不超过30s作为判定病死禽肉阳性的时间节点。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准在检测病死禽肉中的应用。


3.一种检测病死禽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是在待检测的禽肉滴加联苯胺乙醇溶液和过氧化氢溶液,记录颜色变蓝的时间;当显色时间不超过30s,判定所检测的禽肉为病死禽肉。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君玮赵格刘娜赵建梅曲志娜王娟刘俊辉王琳高玉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