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声器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2340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6: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扬声器箱,包括:底壳;顶壳,盖设于底壳上,并与底壳围合形成收容空间;发声单体,收容于收容空间内,并将收容空间分隔成前腔和后腔,发声单体与底壳围合形成前腔,发声单体、顶壳及底壳共同围合形成后腔;及柔性吸音层,位于后腔内,并弹性抵接在发声单体和顶壳之间。上述扬声器箱,通过在后腔内设置柔性吸音层,且柔性吸音层弹性抵接在发声单体和顶壳之间,柔性吸音层能够对顶壳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从而可破坏后腔的刚性共振条件,大大增强了扬声器箱的使用可靠性,同时柔性吸音层相对后腔的设置使得整个后腔都可用于形成虚拟声腔,有效提高了扬声器箱的低频声学性能。

Loudspeaker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扬声器箱
本技术涉及声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扬声器箱。
技术介绍
传统的扬声器箱的发声单体、顶壳及底壳共同围合形成的后腔仍有较大的空间未被利用,在发生单体发声工作时,易造成后腔出现刚性共振而影响扬声器箱的使用可靠性,并且该后腔的较大空间未利用,使得扬声器箱的虚拟声腔的体积未极大化,从而极大地限制了扬声器箱的低频声学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避免后腔出现刚性共振、且低频声学性能优良的扬声器箱。一种扬声器箱,包括:底壳;顶壳,盖设于所述底壳上,并与所述底壳围合形成收容空间;发声单体,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并将所述收容空间分隔成前腔和后腔,所述发声单体与所述底壳围合形成所述前腔,所述发声单体、所述顶壳及所述底壳共同围合形成所述后腔;及柔性吸音层,位于所述后腔内,并弹性抵接在所述发声单体和所述顶壳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壳上形成有导声通道,所述导声通道将所述前腔与外界连通,用于形成侧面发声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透气隔离件,所述透气隔离件设于所述柔性吸音层和所述发声单体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气隔离件通过粘性层粘接固定于所述发声单体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加强层,所述第一加强层嵌设于所述顶壳内,所述柔性吸音层弹性抵接在所述发声单体和所述第一加强层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加强层,所述第二加强层嵌设于所述底壳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壳上设有与所述前腔连通的容纳口,所述第二加强层固定于所述底壳并覆盖所述容纳口。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加强层与所述底壳注塑成型为一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伸入至所述收容空间内,并与所述发声单体电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吸音层由吸音棉制成。上述扬声器箱,通过在后腔内设置柔性吸音层,且柔性吸音层弹性抵接在发声单体和顶壳之间,柔性吸音层能够对顶壳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从而可破坏后腔的刚性共振条件,大大增强了扬声器箱的使用可靠性,同时柔性吸音层相对后腔的设置使得整个后腔都可用于形成虚拟声腔,从而使得扬声器箱的虚拟声腔体积达到最大化,有效提高了扬声器箱的低频声学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扬声器箱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扬声器箱的爆炸图;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扬声器箱10包括底壳100、顶壳200、发声单体300及柔性吸音层400。顶壳200盖设于底壳100上,并与底壳100围合形成收容空间102。发声单体300收容于收容空间102内,并将收容空间102分隔成前腔106和后腔104,发声单体300与底壳100围合形成前腔106,发声单体300、顶壳200及底壳100共同围合形成后腔104,前腔106用于出声,后腔104用于改善低频声学性能。柔性吸音层400位于后腔104内,并弹性抵接在发声单体300和顶壳200之间。上述扬声器箱10,通过在后腔104内设置柔性吸音层400,且柔性吸音层400弹性抵接在发声单体300和顶壳200之间,柔性吸音层400能够对顶壳200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从而可破坏后腔104的刚性共振条件,大大增强了扬声器箱10的使用可靠性,同时柔性吸音层400相对后腔104的设置使得整个后腔104都可用于形成虚拟声腔,从而使得扬声器箱10的虚拟声腔体积达到最大化,有效提高了扬声器箱10的低频声学性能。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柔性吸音层400由吸音棉制成,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柔性吸音层400的材质并非限于此,其材质也可以为其他柔性的吸音材料,这都是可行的。如图2及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上述扬声器箱10还包括透气隔离件500,透气隔离件500设于柔性吸音层400和发声单体300之间。透气隔离件500用于通气阻物,即可实现气体流通而隔断灰尘,避免柔性吸音层400上掉落的灰尘对发声单体300造成污染。在本实施例中,透气隔离件500可以但不限于为防尘网。在一实施例中,透气隔离件500通过粘性层600粘接固定于发声单体300上。在本实施例中,粘性层600可以为双面胶或胶水胶。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底壳100上形成有导声通道110,导声通道110将前腔106与外界连通,用于形成侧面发声结构。如图1及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上述扬声器箱10还包括透气隔挡件700,透气隔挡件700设于导声通道110的开口处。透气隔挡件700用于通气阻物,避免外界灰尘经导声通道110进入到前腔106内而对发声单体300造成污染。在本实施例中,透气隔挡件700可以但不限于为防尘网。如图2及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上述扬声器箱10还包括第一加强层800,第一加强层800嵌设于顶壳200内,以提升顶壳200的整体强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加强层800可以为金属片,柔性吸音层400弹性抵接在发声单体300和第一加强层800之间。如图1及图2所示,进一步地,上述扬声器箱10还包括第二加强层900,第二加强层900嵌设于底壳100内,以提升底壳100的整体强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加强层900可以为金属片。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底壳100上设有与前腔106连通的容纳口120,第二加强层900固定于底壳100并覆盖容纳口120。容纳口120的设置使得第二加强层900固定后,在保护底壳100的强度不变的情况下,使得底壳100呈平整结构,方便运用安装。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容纳口120正对发声单体300设置,第二加强层900与底壳100注塑成型为一体。如图1及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上述扬声器箱10还包括电路板920,电路板920伸入至收容空间102内,并与发声单体300电连接。以上的仅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扬声器箱,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壳;/n顶壳,盖设于所述底壳上,并与所述底壳围合形成收容空间;/n发声单体,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并将所述收容空间分隔成前腔和后腔,所述发声单体与所述底壳围合形成所述前腔,所述发声单体、所述顶壳及所述底壳共同围合形成所述后腔;及/n柔性吸音层,位于所述后腔内,并弹性抵接在所述发声单体和所述顶壳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扬声器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壳;
顶壳,盖设于所述底壳上,并与所述底壳围合形成收容空间;
发声单体,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并将所述收容空间分隔成前腔和后腔,所述发声单体与所述底壳围合形成所述前腔,所述发声单体、所述顶壳及所述底壳共同围合形成所述后腔;及
柔性吸音层,位于所述后腔内,并弹性抵接在所述发声单体和所述顶壳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上形成有导声通道,所述导声通道将所述前腔与外界连通,用于形成侧面发声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透气隔离件,所述透气隔离件设于所述柔性吸音层和所述发声单体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扬声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隔离件通过粘性层粘接固定于所述发声单体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绍元冯炉时阳
申请(专利权)人: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加坡;SG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