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受力的预制无梁楼盖叠合板及其拆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01909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5: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受力的预制无梁楼盖叠合板及其拆分方法。所述预制无梁楼盖叠合板包括预制叠合楼板与预制柱连接节点以及预制叠合楼板连接节点,且所述预制叠合楼板与预制柱连接节点包括将预制叠合楼板进入到所述预制柱保护层中,与预制柱保持钢筋连续,并绑扎所述预制柱箍筋;所述预制叠合楼板连接节点包括现浇层以及预制叠合楼板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预制叠合板的连接节点能实现楼板的免支模,促进施工效率;且能保证连接节点处的钢筋搭接要求,与叠合楼板的钢筋保持连续能更好的保证预制柱集中应力区的受力;另外,预制楼盖叠合板的拆分点为弯矩较小或接近于0处,合理地受力设计拆分,能减少楼板的设计厚度与钢筋的用量,使得拆分更加便捷。

A kind of prefabricated non beam composite slab and its splitting method based on str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受力的预制无梁楼盖叠合板及其拆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受力的预制无梁楼盖叠合板及其拆分方法。
技术介绍
叠合楼板是预制和现浇混凝土相结合的一种较好结构形式,叠合楼板与上部现浇混凝土层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共同工作。叠合楼板具有现浇楼板的整体性、刚度大、抗裂性好、不增加钢筋消耗、节约模板等优点,是预制装配式建筑产品的代表。预制叠合楼板具备工厂化加工、施工速度快、综合造价低、整体性好、抗震性能好、施工不受气候影响等优势。但单纯的预制叠合楼板很难满足正常工程受力及耐久年限等要求,而单纯的普通预制叠合楼板重量又比较重,因此带来预制叠合楼板之间如何才能进行可靠地连接的问题。传统的预制楼板拆分方法保守情况下基于简支体系进行拆分,在实际情况中,楼板上部钢筋在与梁或柱交接处都会形成负弯矩。对于无梁楼盖的情形,如果避免在应力集中区域拆分楼板,可以更好地保证结构受力。如中国专利号为CN201520163957.8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钢管混凝土剪力墙拆分拼装连接节点。包括预制钢管混凝土边框柱、预制剪力墙、预制翼缘墙体、现浇楼板,预制剪力墙和预制翼缘墙体上端分别焊接钢筋套筒和钢管套筒,与上层预制剪力墙伸下来的钢筋突出段和钢管突出段相互嵌合,通过向套筒及相连水平缝内灌注灌浆料,使上下层预制剪力墙连接为整体;预制剪力墙和预制翼缘墙体在预制钢管混凝土边框柱处拆分,通过预制剪力墙和相邻预制翼缘墙体内的边框柱各自突出设置闭合的U型连接筋,支模现浇筑混凝土,使预制剪力墙与相邻预制翼缘墙体形成整体。本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现浇筑混凝土等湿作业,提高了实际工程的装配化程度,且能保证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整体性。但该方法节点的连接方式,不能保证节点处的钢筋搭接更高的受力要求。又如中国专利号为CN201310358045.1公开了一种建筑物叠合楼板与钢管剪力墙的连接节点。剪力墙与叠合楼板的连接,叠合楼板直接安放在剪力墙的钢板牛腿上,用螺栓穿过轻钢骨端部的长圆孔及剪力墙侧面上焊接的连接板上的长圆孔固定,同时剪力墙侧面上焊接的加强钢筋与叠合楼板连接;现场浇筑混凝土将位于预制板上方将轻钢骨、上层钢筋、加强钢筋覆盖。该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钢结构件和钢混凝土组合构件有良好的连接性能,能更好的实现结构构件的预制生产和现场组装连接,这使得建筑具有优良的耐震性能。但该专利技术不能更好保证柱集中应力区的受力要求。再如专利号为US1996018012种用于增强沥青和混凝土道路和其它制品的结构构件,它包括一由彼此成直角地放置以便限定一开式结构的经向丝束和纬向丝束组成的网形结构。网形结构浸渍以可热固的B阶树脂,由此将各丝束在其交叉点处互锁并使网形结构保持半柔性状态,而且在被铺放到欲被增强的制品上以后,加热树脂,以将其转变成充分固化的复合物,从而硬化网形结构并增强制品,且还公开了一种生产浸渍以树脂的网形结构的方法。在建筑领域,其通过改变材料来满足受力要求,但使用较复杂,难以控制。在建筑的拼装与拆分领域,其实际应用中的亟待处理的实际问题还有很多未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受力的预制无梁楼盖叠合板及其拆分方法以解决所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受力的预制无梁楼盖叠合板,包括预制叠合楼板与预制柱连接节点以及预制叠合楼板连接节点,且所述预制叠合楼板与预制柱连接节点包括将预制叠合楼板进入到所述预制柱保护层中,与预制柱保持钢筋连续,并绑扎所述预制柱箍筋;所述预制叠合楼板连接节点包括现浇层以及预制叠合楼板层。可选地,所述现浇层内设相互垂直叠合的楼板面筋;所述预制叠合楼板内设有相互垂直叠合的楼板底筋,且所述预制叠合楼板的端部位企口形状并采用企口连接,所述企口端设有由楼板底筋弯折而成的伸出筋,所述伸出筋设置成三角弯折并伸出所述现浇层,以伸出筋弯折端为端模形成浇筑腔,并于所述浇筑腔内浇筑成型现浇面层,形成连接以固定,两侧所述预制叠合楼板呈对称结构。可选地,所述楼板面筋为面层钢筋且连续水平设置,用于荷载所述楼盖。可选地,所述楼板底筋用于荷载所述楼盖部分为水平设置,用于与现浇层形成一体的伸出筋为弯钩形式,且沿着企口末端倒角边模竖直出,并能三角弯折形成围合圈,在所述围合圈内的三角弯折处能现场放置与围合圈的纵向围合边垂直的钢筋。可选地,所述预制底层为预制叠合楼板,所述预制叠合楼板的企口为水平企口,所述企口末端采用等腰倒角设置,企口处模具采用吊模分段方式,当所述预制叠合楼板安装完毕,从所述等腰倒角连接处抹无收缩的砂浆,并采用排压式把竖直钢筋压制企口面。可选地,所述预制叠合楼板与预制柱以及预制叠合楼板与预制叠合楼板风别安装完之后,在面层绑扎钢筋形成钢筋网。可选地,所述预制叠合楼板为预制无梁叠合楼板。一种基于受力的预制无梁楼盖叠合板的拆分方法,所述预制叠合楼板与预制叠合楼板连接节点的拆分采用弯矩较小或接近与0处进行拆分;所述预制叠合楼板与预制柱也采用弯矩较小或接近与0处进行拆分。可选地,所述预制叠合楼板与预制叠合楼板连接节点进行拆分时,以一块预制叠合楼板为单位进行拆分,并将预制叠合楼板的拆分部位选在层高处;所述预制叠合楼板与预制柱连接节点进行拆分时,将预制柱的拆分点设置在楼层的预制叠合楼板处,并从预制柱外侧进行拆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技术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的预制叠合板的连接节点能实现楼板的免支模,减少现场施工安装的难度与错误的发生,进而促进了施工的效率。2、本专利技术的预制柱与叠合楼板形成的节点连接方式,能保证连接节点处的钢筋搭接要求,并能有效提高楼板钢筋的受力,且与叠合楼板的钢筋保持连续能更好的保证预制柱集中应力区的受力,进而无需再增大现浇层的厚度,而起到提高连接部位强度和刚度的作用。3、本专利技术的叠合楼板的拆分点为弯矩较小或接近于0处,合理地受力设计拆分,能减少楼板的设计厚度与钢筋的用量,使得拆分更加便捷。附图说明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将重点放在示出实施例的原理上。在不同的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定对应的部分。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一中一种基于受力的预制无梁楼盖叠合板及其拆分方法的预制无梁楼盖叠合楼板连接节点剖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一中一种基于受力的预制无梁楼盖叠合板及其拆分方法的预制无梁楼盖叠合楼板与预制柱的连接节点平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一中一种基于受力的预制无梁楼盖叠合板及其拆分方法的预制无梁楼盖叠合板的平面拆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一中一种基于受力的预制无梁楼盖叠合板及其拆分方法的楼板面筋的平面示意图;图5是预制叠合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预制叠合楼板;2-楼板面筋;3-楼板底筋;4-钢筋;5-伸出筋;6-预制柱;7-预制柱主筋;8-箍筋;9-节点一;10-节点二。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得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受力的预制无梁楼盖叠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叠合楼板与预制柱连接节点以及预制叠合楼板连接节点,且所述预制叠合楼板与预制柱连接节点包括将预制叠合楼板进入到所述预制柱保护层中,与预制柱保持钢筋连续,并绑扎所述预制柱箍筋;所述预制叠合楼板连接节点包括现浇层以及预制叠合楼板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受力的预制无梁楼盖叠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叠合楼板与预制柱连接节点以及预制叠合楼板连接节点,且所述预制叠合楼板与预制柱连接节点包括将预制叠合楼板进入到所述预制柱保护层中,与预制柱保持钢筋连续,并绑扎所述预制柱箍筋;所述预制叠合楼板连接节点包括现浇层以及预制叠合楼板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受力的预制无梁楼盖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现浇层内设相互垂直叠合的楼板面筋;所述预制叠合楼板内设有相互垂直叠合的楼板底筋,且所述预制叠合楼板的端部位企口形状并采用企口连接,所述企口端设有由楼板底筋弯折而成的伸出筋,所述伸出筋设置成三角弯折并伸出所述现浇层,以伸出筋弯折端为端模形成浇筑腔,并于所述浇筑腔内浇筑成型现浇面层,形成连接以固定,两侧所述预制叠合楼板呈对称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受力的预制无梁楼盖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板面筋为面层钢筋且连续水平设置,用于荷载所述楼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受力的预制无梁楼盖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板底筋用于荷载所述楼盖部分为水平设置,用于与现浇层形成一体的伸出筋为弯钩形式,且沿着企口末端倒角边模竖直出,并能三角弯折形成围合圈,在所述围合圈内的三角弯折处能现场放置与围合圈的纵向围合边垂直的钢筋。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莉萍张建华何刚黄赟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建装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