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有绿茶提取物的面料,包括面料基层和设置于面料基层上、下面外表层;外表层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得到:35‑40份聚氯乙烯树脂、10‑12份蚕丝纤维、5‑7份二氮烯二羧酸酰胺、2‑3份白油、3‑5份植酸、9‑11份芳香油、7‑8份石墨粉;制备步骤为:制备涂料、制备面料基层、涂抹涂料,烘干制得含有绿茶提取物的面料;该面料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抗菌性能,防霉效果好,安全环保;通过上压辊和下压辊对面料基层挤压,使面料基层的表面更加平整,方便调节上压辊和下压辊的间距,来控制对面料基层挤压程度;通过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对面料基层进行挤压,保证了涂抹刷涂抹时面料基层处于平整状态,保证了涂抹效果。
A fabric containing green tea extra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有绿茶提取物的面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床上用品的面料,尤其涉及一种含有绿茶提取物的面料。
技术介绍
绿茶提取物是从绿茶叶片中提取的活性成分,主要包括茶多酚(儿茶素)、咖啡碱、芳香油、水分、矿物质、色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等作用,明显降低高脂血症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同时具有恢复和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茶多酚的降血脂作用也是茶叶能使肥胖者减肥不反弹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在面料中加入绿茶提取物可以提升面料本身的效果,通过含有绿茶提取物的面料用来制成床单、被套等床上用品,对人体有益。专利文件(CN104146419A)公开了一种绿茶素纤维面料,由绿茶叶原料提取出纯净的纤维浆粕,生产成粘胶、需经过水洗、脱硫、酸洗、上油和干燥后处理加工成为绿茶素粘胶纤维,经纺织成绿茶素纤维面料,该绿茶素纤维面料的抗氧化和抗菌性能差,加工步骤繁琐,制备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绿茶提取物的面料,通过在浸泡液中加入绿茶提取物中的茶多酚,使浸泡后得到的面料基层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抑菌性能;通过在外表层的制备原料中加入绿茶提取物中的芳香油,使该布料在使用时保持香味,通过在外表层的制备原料中加入植酸和石墨粉,提高了该外表层抗氧化性能,通过加入蚕丝纤维,保证了该外表层的抗菌防霉的性能,添加物安全环保,解决了现有含有绿茶提取物的面料抗氧化和抗菌性能差且不环保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中在对面料基层涂抹前先将面料基层通过上压辊和下压辊之间,通过上压辊和下压辊对面料基层挤压,使面料基层的表面更加平整,避免褶皱的产生,从而提高后续涂料的涂抹效果,解决了现有含有绿茶提取物的面料制备时布料本身不平整的技术问题;通过在传送带上方设置固定架,固定架上安装有涂抹电机,通过涂抹电机带动涂抹刷转动,使得面料基层上的涂料涂抹均匀,通过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对面料基层进行挤压,保证了涂抹刷在对面料基层涂抹时面料基层处于平整状态,保证了涂抹效果,解决了现有含有绿茶提取物的面料制备时涂料涂抹不均匀、涂抹速度慢、制备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含有绿茶提取物的面料,包括面料基层和设置于面料基层上、下面外表层;所述外表层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得到:35-40份聚氯乙烯树脂、10-12份蚕丝纤维、5-7份二氮烯二羧酸酰胺、2-3份白油、3-5份植酸、9-11份芳香油、7-8份石墨粉;该面料通过下述步骤制备得到:步骤一、将33-35份棉纤维、45-50份聚酯纤维、20-30份锦纶加入混棉机中混合后通过纺纱机纺成纱线,将纱线通过织布机编织得到布料;步骤二、将聚铝乙烯树脂、二氮烯二羧酸酰胺、白油、植酸、芳香油加入搅拌机中,在600-800r/min的转速下搅拌25min,将石墨粉研磨并过100目筛网,然后加入搅拌机中继续搅拌10min,接着向搅拌机中加入蚕丝纤维,在450-500r/min的转速下搅拌30min,得到涂料;步骤三、向装有清水的容器中加入茶多酚,在550-600r/min的转速下搅拌25min,得到浸泡液,然后将布料浸入浸泡液中,在常温下浸泡12-24h,取出烘干后得到面料基层;步骤四、将涂料加入涂料装置中的涂料槽中,面料基层从上压辊和下压辊之间穿过,通过上压辊和下压辊对面料基层进行整平,整平后的面料基层经过上压辊和上料辊之间,启动上料电机,上料电机带动上料辊转动,上料辊将涂料槽中的涂料涂抹在面料基层的上表面,面料基层位于传送带上方时,通过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对面料基层压紧,通过调节螺栓来调节连接杆的角度,使涂抹刷接触面料基层上表面,启动涂抹电机,涂抹电机带动涂抹刷转动,使涂抹刷将面料基层上表面的涂料抹匀,面料基层经过烘干机下方时,面料基层表面的涂料被烘干形成外表层,重复上述步骤对面料基层未涂抹面进行上料并烘干得到外表层,最终得到含有绿茶提取物的面料。进一步的,步骤三中,所述清水与茶多酚的重量份比例为9:1。进一步的,所述涂料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方设置有下压辊和上压辊,所述上压辊和下压辊呈上、下分布,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两个斜杆和固定于两个斜杆顶部的顶杆,两个所述斜杆之间设置有活动板,所述上压辊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活动板内;所述上压辊的一侧设置有上料辊,所述上料辊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安装架相对应的斜杆上,所述安装架的其中一个斜杆的外壁固定安装有上料电机,所述上料电机的输出轴与上料辊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安装架上之间横向固定有涂料槽,所述上料辊的底部位于涂料槽的内侧,所述安装架的顶部垂直固定有两个安装板,所述下压辊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安装板内;所述支撑架的一侧设置有两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一端延伸至下压辊的下方,所述传送带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所述传送带的上方还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位于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之间,所述固定架的两侧均铰接有两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与支撑板的内侧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的顶部水平固定有平板,所述平板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涂抹电机,所述涂抹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平板并延伸至平板的下方,且所述涂抹电机的输出轴端固定安装有涂抹刷,所述传送带的上方还设置有烘干机,所述烘干机位于第二压辊远离固定架的一侧,所述烘干机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板固定连接。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斜杆的相对面上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滑轨,所述活动板的两侧开设有与第一滑轨滑动配合的第一滑槽,所述活动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贯穿安装架顶部的顶杆并延伸至顶杆的上方,所述第一螺纹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调节手轮,所述第一螺纹杆与顶杆螺纹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下压辊的一侧设置有刮板,所述刮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于支撑架的两个顶部横杆上。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支撑板上均固定安装有两个调节撑架,所述调节撑架的内侧设置有轴承座,所述第一压辊的两端和第二压辊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相应的轴承座内,所述调节撑架的两侧内壁处均竖直固定有第二滑轨,所述轴承座的两侧开设有与第二滑轨滑动配合的第二滑槽,所述轴承座与调节撑架滑动连接,所述轴承座的底部竖直固定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贯穿调节撑架的底部横杆并延伸至调节撑架的下方,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底端固定有调节把手,所述第二螺纹杆与调节撑架的底部横杆螺纹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的布料通过棉纤维、聚酯纤维和锦纶制成,通过该布料制成的床上用品对人体舒适,手感柔软,吸湿性较好,添加的锦纶也提升了该布料的耐磨性,具有防霉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浸泡液中加入绿茶提取物中的茶多酚,使浸泡后得到的面料基层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抑菌性能;通过在外表层的制备原料中加入绿茶提取物中的芳香油,使该布料在使用时保持香味,通过在外表层的制备原料中加入植酸和石墨粉,提高了该外表层抗氧化性能,通过加入蚕丝纤维,保证了该外表层的抗菌防霉的性能;该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有绿茶提取物的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料基层和设置于面料基层上、下面外表层;/n所述外表层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得到:35-40份聚氯乙烯树脂、10-12份蚕丝纤维、5-7份二氮烯二羧酸酰胺、2-3份白油、3-5份植酸、9-11份芳香油、7-8份石墨粉;/n该面料通过下述步骤制备得到:/n步骤一、将33-35份棉纤维、45-50份聚酯纤维、20-30份锦纶加入混棉机中混合后通过纺纱机纺成纱线,将纱线通过织布机编织得到布料;/n步骤二、将聚铝乙烯树脂、二氮烯二羧酸酰胺、白油、植酸、芳香油加入搅拌机中,在600-800r/min的转速下搅拌25min,将石墨粉研磨并过100目筛网,然后加入搅拌机中继续搅拌10min,接着向搅拌机中加入蚕丝纤维,在450-500r/min的转速下搅拌30min,得到涂料;/n步骤三、向装有清水的容器中加入茶多酚,在550-600r/min的转速下搅拌25min,得到浸泡液,然后将布料浸入浸泡液中,在常温下浸泡12-24h,取出烘干后得到面料基层;/n步骤四、将涂料加入涂料装置中的涂料槽(8)中,通过上压辊(3)和下压辊(4)对面料基层进行整平,整平后的面料基层经过上压辊(3)和上料辊(9)之间,启动上料电机(10),上料电机(10)带动上料辊(9)转动,上料辊(9)将涂料槽(8)中的涂料涂抹在面料基层的上表面,面料基层位于传送带(16)上方时,通过第一压辊(13)和第二压辊(14)对面料基层压紧,启动涂抹电机(20),涂抹电机(20)带动涂抹刷(23)转动,使涂抹刷(23)将面料基层上表面的涂料抹匀,面料基层经过烘干机(15)下方时,面料基层表面的涂料被烘干形成外表层,重复上述步骤对面料基层未涂抹面进行上料并烘干得到外表层,最终得到含有绿茶提取物的面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有绿茶提取物的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料基层和设置于面料基层上、下面外表层;
所述外表层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得到:35-40份聚氯乙烯树脂、10-12份蚕丝纤维、5-7份二氮烯二羧酸酰胺、2-3份白油、3-5份植酸、9-11份芳香油、7-8份石墨粉;
该面料通过下述步骤制备得到:
步骤一、将33-35份棉纤维、45-50份聚酯纤维、20-30份锦纶加入混棉机中混合后通过纺纱机纺成纱线,将纱线通过织布机编织得到布料;
步骤二、将聚铝乙烯树脂、二氮烯二羧酸酰胺、白油、植酸、芳香油加入搅拌机中,在600-800r/min的转速下搅拌25min,将石墨粉研磨并过100目筛网,然后加入搅拌机中继续搅拌10min,接着向搅拌机中加入蚕丝纤维,在450-500r/min的转速下搅拌30min,得到涂料;
步骤三、向装有清水的容器中加入茶多酚,在550-600r/min的转速下搅拌25min,得到浸泡液,然后将布料浸入浸泡液中,在常温下浸泡12-24h,取出烘干后得到面料基层;
步骤四、将涂料加入涂料装置中的涂料槽(8)中,通过上压辊(3)和下压辊(4)对面料基层进行整平,整平后的面料基层经过上压辊(3)和上料辊(9)之间,启动上料电机(10),上料电机(10)带动上料辊(9)转动,上料辊(9)将涂料槽(8)中的涂料涂抹在面料基层的上表面,面料基层位于传送带(16)上方时,通过第一压辊(13)和第二压辊(14)对面料基层压紧,启动涂抹电机(20),涂抹电机(20)带动涂抹刷(23)转动,使涂抹刷(23)将面料基层上表面的涂料抹匀,面料基层经过烘干机(15)下方时,面料基层表面的涂料被烘干形成外表层,重复上述步骤对面料基层未涂抹面进行上料并烘干得到外表层,最终得到含有绿茶提取物的面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绿茶提取物的面料,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清水与茶多酚的重量份比例为9: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绿茶提取物的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料装置包括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的上方设置有下压辊(4)和上压辊(3),所述上压辊(3)和下压辊(4)呈上、下分布,所述支撑架(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安装架(5),所述安装架(5)包括两个斜杆和固定于两个斜杆顶部的顶杆,两个所述斜杆之间设置有活动板(6),所述上压辊(3)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活动板(6)内;
所述上压辊(3)的一侧设置有上料辊(9),所述上料辊(9)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安装架(5)相对应的斜杆上,所述安装架(5)的其中一个斜杆的外壁固定安装有上料电机(10),所述上料电机(10)的输出轴与上料辊(9)的一端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成,
申请(专利权)人:刘国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