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反光杯体的高光效变焦透镜及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1703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反光杯体的高光效变焦透镜及灯具,包括反光杯体,所述反光杯体的底部设有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位于所述反光杯体中,所述安装底板的下端面为入光面,所述安装底板的上端面上设有主透镜体和若干个辅透镜体,所述若干个辅透镜体环形分布在所述主透镜体的外侧,所述辅透镜体的出光面为第二出光面,所述第二出光面呈圆弧外凸状,所述反光杯体、主透镜体和若干个辅透镜体一体化成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反光杯体、主透镜体和辅透镜体并将三者一体化结合,结构简单,有效提高聚光效果和出光率,减少光损,提高散热效率。

A high efficiency zoom lens and lamp based on reflective cu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反光杯体的高光效变焦透镜及灯具
本技术涉及光学透镜领域,更涉及一种基于反光杯体的高光效变焦透镜及灯具。
技术介绍
现有的LED灯具一般包括有铝基板、LED灯珠、反光杯、透镜以及透光罩等结构,其中,反光杯与透镜为相互独立的两个部件,装配时,透镜与反光杯两者往往通过卡装的方式装配于一起,由于存在装配间隙,透镜与反光杯很难保证精确的同轴度,即出光角度很难控制,产品稳定性较差。此外,正是由于反光杯和透镜相互独立,在LED灯具生产加工过程中,反光杯和透镜分别各采用一套模具制备而成,模具制造成本高且加工程序多。现有的光学灯具领域中,大多使用两种透镜,分别是蛙眼变焦透镜和菲涅尔透镜。蛙眼变焦透镜的出光率较高,光损较小,但是散热效率低。蛙眼变焦透镜的下部设有进光孔,光源设置在所述进光孔内部,光源发出的光束全部包括在进光孔内,光源发出的热量需要通过在光源的下方设置导热柱来传导进行散热,所述导热柱用于传导热量到外壳,进行散热。但是在整个散热的过程中,导热柱、底座和外壳加起来的热阻大,散热效率低,同时在生产和装配加工过程中装配导热柱程序多,成本高。菲涅尔透镜轻薄,散热效率高,但是出光率不高,成像范围小,成像质量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反光杯体的高光效变焦透镜及灯具,提高光的利用率,减少副光斑,提高散热效率。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基于反光杯体的高光效变焦透镜,包括反光杯体,所述反光杯体的底部设有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位于所述反光杯体中,所述安装底板的下端面为入光面,所述安装底板的上端面上设有主透镜体和若干个辅透镜体,所述若干个辅透镜体环形分布在所述主透镜体的外侧,所述辅透镜体的出光面为第二出光面,所述第二出光面呈圆弧外凸状,所述反光杯体、主透镜体和若干个辅透镜体一体化成型。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透镜体的出光面为第一出光面,所述第一出光面为菲涅尔透镜的出光面。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透镜体的出光面为第一出光面,所述第一出光面呈圆弧外凸状。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出光面为珠面或磨砂面或镜面或圈纹面中任一种。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辅透镜体的焦距大于所述主透镜体的焦距。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入光面和第二出光面分别为珠面或磨砂面或镜面或圈纹面中任一种。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光杯体的外侧壁设有电镀膜。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光杯体、主透镜体和辅透镜体的材质均为聚碳酸酯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一种灯具,包括如上所述的一种基于反光杯体的高光效变焦透镜。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高光效变焦透镜的入光面下方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光源,所述第一光源的外侧环形分布有若干个第二光源,所述第一光源位于所述主透镜体的正下方,与所述主透镜体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光源位于所述辅透镜体的正下方,与所述辅透镜体对应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反光杯体、主透镜体和辅透镜体并将三者一体化结合,结构简单,有效提高聚光效果和出光率,减少光损,提高散热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1是实施例1的高光效变焦透镜的剖视图;图2是实施例1的高光效变焦透镜的俯视图;图3是包括实施例1中高光效变焦透镜的灯具的剖视图;图4是现有技术中的蛙眼变焦透镜的剖视图;图5是实施例2的高光效变焦透镜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连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连接结构。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实施例1,参照图1至图3,一种基于反光杯体的高光效变焦透镜,包括反光杯体100,所述反光杯体100的底部设有安装底板103,所述安装底板103位于所述反光杯体100中,所述安装底板103的下端面为入光面104,所述安装底板103的上端面上设有主透镜体105和若干个辅透镜体106,所述若干个辅透镜体106环形分布在所述主透镜体105的外侧,所述反光杯体100、主透镜体105和若干个辅透镜体106一体化成型。所述反光杯体100呈杯状。所述反光杯体100和所述主透镜体105同轴设置。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主透镜体105与所述辅透镜体106的焦距不相同。所述辅透镜体106的焦距大于所述主透镜体105的焦距。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主透镜体105的出光面为第一出光面107,所述辅透镜体106的出光面为第二出光面108,所述第一出光面107和第二出光面108均呈圆弧外凸状。所述主透镜体105和辅透镜体106均为凸透镜,主要用于会聚光线。除此之外还包括一种灯具,包括如上所述的一种基于反光杯体的高光效变焦透镜。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基于反光杯体的高光效变焦透镜的入光面104下方设有底座200,所述底座200上设有第一光源201,所述第一光源201的外侧环形分布有若干个第二光源202,所述第一光源201位于所述主透镜体105的正下方,与所述主透镜体105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光源202位于所述辅透镜体106的正下方,与所述辅透镜体106对应设置。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第一光源201设置所述主透镜体105的正下方,所述若干个第二光源202分别一一对应设置在所述若干个辅透镜体106的正下方,所述第一光源201和若干个第二光源202发出的光束透过入光面104进入所述高光效变焦透镜,一部分光束透过所述主透镜体105和辅透镜体106,所述主透镜体105和辅透镜体106对射入的光束进行聚光,改变光束的方向,射出平行光束,一部分的光束射入反光杯体100,由反光杯体100的内部曲面反射后的反射光,一部分反射光进入主透镜体105或辅透镜体106,然后从主透镜体105的第一出光面107或辅透镜体106的第二出光面108射出,另一部分反射光直接从所述反光杯体100的内侧壁102射出。为了降低光损,所述若干个辅透镜体106的焦距大于所述主透镜体105,凸透镜的焦距越大,聚光效果越好,提高出光效果。通过设置主透镜体105、若干个辅透镜体106和反光杯体10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反光杯体的高光效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光杯体,所述反光杯体的底部设有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位于所述反光杯体中,所述安装底板的下端面为入光面,所述安装底板的上端面上设有主透镜体和若干个辅透镜体,所述若干个辅透镜体环形分布在所述主透镜体的外侧,所述辅透镜体的出光面为第二出光面,所述第二出光面呈圆弧外凸状,所述反光杯体、主透镜体和若干个辅透镜体一体化成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反光杯体的高光效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光杯体,所述反光杯体的底部设有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位于所述反光杯体中,所述安装底板的下端面为入光面,所述安装底板的上端面上设有主透镜体和若干个辅透镜体,所述若干个辅透镜体环形分布在所述主透镜体的外侧,所述辅透镜体的出光面为第二出光面,所述第二出光面呈圆弧外凸状,所述反光杯体、主透镜体和若干个辅透镜体一体化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反光杯体的高光效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透镜体的出光面为第一出光面,所述第一出光面为菲涅尔透镜的出光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反光杯体的高光效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透镜体的出光面为第一出光面,所述第一出光面呈圆弧外凸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反光杯体的高光效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光面为珠面或磨砂面或镜面或圈纹面中任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反光杯体的高光效变焦透镜,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育林梁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凯西欧光健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