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向抗震支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01631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5: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向抗震支架系统,包括固定在风管或单管上的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横杆、多根吊杆和桥架;桥架的底部外侧通过角支撑将桥架固定在横杆上;桥架的底部外侧通过角支撑将桥架固定在横杆上;多根吊杆的一端均固定在横杆上;多根吊杆的另一端均固定在混凝土构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广泛应用于抗震设防区的建筑机电工程安装领域。

Multidirectional seismic support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向抗震支架系统
本技术涉及建筑抗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向抗震支架系统。
技术介绍
按照遭受地震破坏后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的程度及建筑功能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将建筑工程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区别对待,采取不同的设计要求,是根据我国现有技术和经济条件的实际情况,达到减轻地震灾害又合理控制建设投资的重要对策之一。根据《抗震设防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附录A规定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制作综合支架时,需要考虑各种管道的真实外径和需要保温的保温层厚度,以确定卡箍的形式及大小近年来,我国多地陆续出现强震,给人民带来巨大的损失,老百姓深受灾难。如何保障建筑不在地震时发生雪崩式的倒塌,地震时结构不发生整体崩溃,尽量减少因地震引起的建筑结构次生灾害对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成了当前研究抗震工作的重中之重。抗震支架连接件设计而建筑机电抗震在整体的建筑结构抗震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必要时还必须对压力管道进行管道受力计算复核,以便选择确定各种型材的规格型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向抗震支架系统。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向抗震支架系统,包括固定在风管或单管上的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横杆、多根吊杆和桥架;桥架的底部外侧通过角支撑将桥架固定在横杆上;多根吊杆包括第一纵向吊杆、第一斜吊杆、第二斜吊杆、第三斜吊杆和第二纵向吊杆;第一纵向吊杆的一端和第二纵向吊杆的一端均通过槽钢扣垫固定在所述横杆上;第一纵向吊杆的另一端和第二纵向吊杆的另一端均通过预埋在混凝土构件内的第一自扩锚栓,将第一纵向吊杆和第二纵向吊杆分别和所述混凝土构件固定连接;第一斜吊杆的一端、第二斜吊杆的一端和第三斜吊杆的一端通过抗震连接座固定在所述横杆上;第一斜吊杆的另一端、第二斜吊杆的另一端和第三斜吊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自扩锚栓和抗震连接座,将第一斜吊杆、第二斜吊杆、第三斜吊杆分别和固定所述混凝土构件固定连接。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为:所述横杆的底部冲多个孔。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为:所述横杆和多根所述吊杆均为槽钢。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为:所述桥架包括第一垂直上弯通、槽式直通、第二垂直上弯通和终端封头;第一垂直上弯通和第二垂直上弯通分别焊接在槽式直通的两侧;通过螺栓将角支撑固定在终端封头的外侧,将桥架固定在横杆上。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为:所述第一自扩锚栓上套有丝杆接头。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为:所述抗震连接座包括铰接连接的截面为三角形的支承座和槽钢卡座。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为:所述第一纵向吊杆凹槽内和第二纵向吊杆的凹槽内均安装吊杆加劲件。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为:所述吊杆加劲件包括一体铸造的螺帽和螺杆;螺杆上套有固定块;螺杆的底部固定有压片;压片的底部安装弹性件;固定块安装在腔体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可广泛应用于抗震设防区的建筑机电工程安装领域,可以满足不同工况的安装要求。2、本技术按反应谱方法进行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时,对于三向地震分量作用的情形通常按平方和开方的方法进行组合来确定设计地震作用。3、本技术良好的设计及模块化的构件确保安装及调节更为方便、快捷。4、本技术符合《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的要求,保证支架结构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仰视图。图3为图1中抗震连接座的示意图。图4为图1中吊杆加劲件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安装示意图。图中:1、横杆;21、第一纵向吊杆;22、第一斜吊杆;23、第二斜吊杆;24、第三斜吊杆;25、第二纵向吊杆;3、桥架;31、第一垂直上弯通;32、槽式直通;33、第二垂直上弯通;34、终端封头;4、角支撑;5、槽钢扣垫;61、第一自扩锚栓;62、第二自扩锚栓;7、混凝土构件;8、抗震连接座;81、支承座;82、槽钢卡座;821、T型板;822、加劲肋;823、安装孔;9、吊杆加劲件;91、螺帽;92、螺杆;93、固定块;94、压片;95、腔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多向抗震支架系统,包括固定在风管或单管上的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横杆1、多根吊杆和桥架3。桥架3的底部外侧通过角支撑4将桥架3固定在横杆1上。具体的,桥架3包括第一垂直上弯通31、槽式直通32、第二垂直上弯通33和终端封头34。第一垂直上弯通31和第二垂直上弯通33分别焊接在槽式直通32的两侧。通过螺栓将角支撑4固定在终端封头34的外侧,将桥架3固定在横杆1上。多根吊杆包括第一纵向吊杆21、第一斜吊杆22、第二斜吊杆23、第三斜吊杆24和第二纵向吊杆25。第一纵向吊杆21的一端和第二纵向吊杆25的一端均通过槽钢扣垫5固定在横杆1上。第一纵向吊杆21的另一端和第二纵向吊杆25的另一端均通过预埋在混凝土构件7内的第一自扩锚栓61,将第一纵向吊杆21和第二纵向吊杆25分别和混凝土构件7固定连接。优选地,第一自扩锚栓61上套有丝杆接头。第一斜吊杆22的一端、第二斜吊杆23的一端和第三斜吊杆24的一端通过抗震连接座8固定在横杆1上。第一斜吊杆22的另一端、第二斜吊杆23的另一端和第三斜吊杆24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自扩锚栓62和抗震连接座8,将第一斜吊杆22、第二斜吊杆23、第三斜吊杆24分别和固定混凝土构件7固定连接。图2为本技术的仰视图。如图2所示,横杆1和多根吊杆均为槽钢。横杆1的底部冲多个孔。图3为图1中抗震连接座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抗震连接座8包括铰接连接的截面为三角形的支承座81和槽钢卡座82。槽钢卡座82包括T型板821和加劲肋822。加劲肋822安装在T型板821上。T型板821的尾部开设安装孔823。第一纵向吊杆21凹槽内和第二纵向吊杆25的凹槽内均安装吊杆加劲件9。图3为图1中吊杆加劲件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吊杆加劲件9包括一体铸造的螺帽91和螺杆92。螺杆92上套有固定块93。螺杆92的底部固定有压片94。压片94的截面为梯形。压片94的底部为扩口。压片94的底部安装弹性件。固定块93安装在腔体95内。腔体95的截面为矩形。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如下:风管安装在桥架3内,桥架3将风管夹紧。通过螺栓将角支撑4固定在桥架3的底部外侧,将桥架3固定在横杆1上。第一纵向吊杆21和第二纵向吊杆25为承受拉力的主杆件。第一纵向吊杆21的一端和第二纵向吊杆25的一端均通过槽钢扣垫5固定在横杆1上。第一纵向吊杆21的另一端和第二纵向吊杆25的另一端均通过预埋在混凝土构件7内的第一自扩锚栓61,将第一纵向吊杆21和第二纵向吊杆25分别和混凝土构件7固定连接。第一斜吊杆22、第二斜吊杆23和第三斜吊杆24为承受拉力的副杆件。第一斜吊杆22的一端、第二斜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向抗震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风管或单管上的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横杆(1)、多根吊杆和桥架(3);桥架(3)的底部外侧通过角支撑(4)将桥架(3)固定在横杆(1)上;多根吊杆包括第一纵向吊杆(21)、第一斜吊杆(22)、第二斜吊杆(23)、第三斜吊杆(24)和第二纵向吊杆(25);第一纵向吊杆(21)的一端和第二纵向吊杆(25)的一端均通过槽钢扣垫(5)固定在所述横杆(1)上;第一纵向吊杆(21)的另一端和第二纵向吊杆(25)的另一端均通过预埋在混凝土构件(7)内的第一自扩锚栓(61),将第一纵向吊杆(21)和第二纵向吊杆(25)分别和所述混凝土构件(7)固定连接;第一斜吊杆(22)的一端、第二斜吊杆(23)的一端和第三斜吊杆(24)的一端通过抗震连接座(8)固定在所述横杆(1)上;第一斜吊杆(22)的另一端、第二斜吊杆(23)的另一端和第三斜吊杆(24)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自扩锚栓(62)和抗震连接座(8),将第一斜吊杆(22)、第二斜吊杆(23)、第三斜吊杆(24)分别和固定所述混凝土构件(7)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向抗震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风管或单管上的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横杆(1)、多根吊杆和桥架(3);桥架(3)的底部外侧通过角支撑(4)将桥架(3)固定在横杆(1)上;多根吊杆包括第一纵向吊杆(21)、第一斜吊杆(22)、第二斜吊杆(23)、第三斜吊杆(24)和第二纵向吊杆(25);第一纵向吊杆(21)的一端和第二纵向吊杆(25)的一端均通过槽钢扣垫(5)固定在所述横杆(1)上;第一纵向吊杆(21)的另一端和第二纵向吊杆(25)的另一端均通过预埋在混凝土构件(7)内的第一自扩锚栓(61),将第一纵向吊杆(21)和第二纵向吊杆(25)分别和所述混凝土构件(7)固定连接;第一斜吊杆(22)的一端、第二斜吊杆(23)的一端和第三斜吊杆(24)的一端通过抗震连接座(8)固定在所述横杆(1)上;第一斜吊杆(22)的另一端、第二斜吊杆(23)的另一端和第三斜吊杆(24)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自扩锚栓(62)和抗震连接座(8),将第一斜吊杆(22)、第二斜吊杆(23)、第三斜吊杆(24)分别和固定所述混凝土构件(7)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抗震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1)的底部冲多个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抗震支架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少英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恒通动力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